第204章 解決

bookmark

“連朕的舅舅都來湊熱鬧了?”最近一封劾章,來自青州節度使李洪威,閱覽後,劉承祐輕聲呢喃道。

李洪威可是正經的皇親國戚,太后親弟,劉承祐諸舅之中唯一爲他所倚重的,稱之有鎮守之才。

“上奏的方鎮,西起關中,東及平盧,遠隔千里,卻相繼進言。不約而同,還是暗中串連?若是串連,又是何人在居中聯絡?”劉承祐冷靜地呢喃着,聽得候在御前的張德鈞心驚不已。

前番朝臣進言之時,皇帝表現得氣憤、不滿,但此番,卻是異常平靜,不形於色,難測其心。事實上,經過一時的錯愕之後,劉承祐早已冷靜下來。

自我反思下來,劉承祐也意識到了,是自己有些飄飄然,乾綱獨攬,唯我獨尊,尤其徵唐之後,自覺無敵天下,手握強兵,方鎮節度屢遭削減,也不被他放在眼中,可任其揉捏。處在宸極之上,俯覽天下,在治政用人方面,有些想當然,剛愎自用了。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但是,即便如此,劉承祐也不會覺得自己錯了,只是失之操切罷了。當然,皇帝的心理變化,是不爲人知的,事已至此,他要考慮的,是如何善後。

“王晏!朕倒也沒想到,最後跳出來的,竟然是他......”劉承祐的語氣中又帶上了點意外與感慨。

原本在劉承祐的預想之中,會是劉銖,畢竟在他的印象裡,此人狠戾,結果竟意外爲王景崇所制,還被逼死了。

沉吟幾許,劉承祐看向張德鈞,嘴微微咧動,帶上了笑容,吩咐道:“去,召陝國公趙暉入宮!”

“是!”

趙暉自鳳翔入朝之後,封官加爵,位至國公,其後一直待在東京,雖然在禁軍中掛着高級軍職,平日裡並不典軍理事,多在公府休養,身體倒有所恢復。

奉詔覲見,得天子秘授機宜,出宮之後,便收拾行囊,離京北上,目的地晉州。他奉命北上,是爲調解爭端。嗯,王晏居然把王景崇給扣下了,出人意料......

......

晉州,臨汾館驛,周遭崗哨林立,守備嚴密,都是晉州牙兵。

館驛內,縱橫州郡,肆意一時的武德使王景崇,正困於其間。隨行屬吏及護衛數十人,皆被控制,臨汾城外,他所依仗的武德營,也被晉兵所監控。

已至秋末,涼風瑟瑟,王景崇此時的心情,就如驛外淒冷的風一般,涼颼颼的。他怎麼也沒想到,王晏竟然如此“硬氣”,這些年他在武德司也算是順風順水,李少遊卸任之後,更是春風得意。

前番在相州,即便劉銖威名在外,還不是輕易地被他炮製,或許就是開了個好頭,太過輕鬆了,在晉州這邊一吃癟,讓他有些無所適從了。

更重要的,與王晏之間的衝突,鬧到這個地步,王景崇難免心慌,不爲驛外的晉州兵,而是擔憂如何向東京的皇帝交待......

王景崇是深明聖意的,知道皇帝想要收拾藩鎮,尤其是那些貪婪無度、危害地方之人,比如劉銖,比如常思。武德司的秘檔中,所蒐集的此類情報、罪證,足有一大箱子,且基本都是王景崇經辦的。

此番離京,大幹一場,不忘牟取利益,一路所來,王景崇所獲頗豐。卻在晉州,碰到個硬茬。到此境地,王景崇突然意識到,縱然方鎮日漸式微,但仍舊是方鎮,手裡有兵,不管多寡,都不能操之過急。

“這個王晏,簡直膽大包天!”王景崇怒形於色,徘徊於堂間,滿滿的浮躁,向下屬們發泄着情緒。

“我們被拘於此處,已然半月,外邊如何情形,也不知道。使君,要不我們護送你衝殺出去,逃出臨汾,向朝廷通報求援!”屬下向王景崇建議道。

“愚蠢!”聽此建議,王景崇頓時斥罵一句,道:“館驛外,被晉兵圍得水泄不通,你怎麼衝出去?現在只是衝突,要是真刀兵相向,見血死人,引起大亂,回到東京,如何向天子交代?”

到危機時刻,王景崇少了浮躁與輕慢,人聰明冷靜了許多,就如當年苦心鑽營,謀求上進時那般。

“可是如今王晏兵圍館驛,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我等總要做些什麼,以挽回局勢,彌補過失!”僚屬向王景崇建議道。

王景崇冷靜地搖頭,語氣肯定道:“造反,倒還不至於,那是取死之道,王晏再是驕狂,也不敢冒族滅的風險,去反叛朝廷。他所針對的,想來只是我王某人了!”

此時的王景崇,頭腦算是清醒了,也贊同下屬的說法,得做些什麼,然而,認真思量良久,卻發現,被困在城中,什麼也做不了。

“去告訴你們王使君,就說我要見他!”忍不住闖出堂去,衝看守的軍校說道。

可惜,只迎來一句冷淡的答覆:“節帥有令,城中有亂賊出沒,正在戒嚴,節帥正親自搜捕,無暇接見。爲策安全,還請待在館驛!”

王景崇被噎得有些難受,發了一通脾氣,無可奈何。

當然,臨汾城中,戒嚴的也就館驛這三分地了......

節度府衙內,建雄軍節度使王晏,神情寡淡,正於堂間,招待前來的趙暉。面對天使,又是當年的袍澤,王晏很重視,親自設宴。

“王兄,你此番太沖動,行爲太偏激,做得也太過了!”看了看衣着華麗、身形發福的王晏,趙暉飲了口酒暖身,嘆道。

王晏出身威賤,少時爲盜,性格之中,透着一股剛戾。聞言,嘆了口氣,也痛飲一杯,說道:“我也是逼得沒法,王景崇欺人太甚,竟敢在我晉州耀武揚威,還帶人闖帥府,想要拘我問罪,我豈能束手就擒?

我可不是劉銖,也不想落得他的下場,受那王景崇之辱!”

“可他畢竟是朝廷使者,奉命辦差。你以刀兵相抗,此犯忌之舉!”趙暉搖頭道:“難道,你真想以晉州,對抗朝廷嗎?”

“我豈有對抗朝廷,悖逆天子之心?只是不甘爲鷹犬所制,自保而已!”王晏說

趙暉頓時道:“你有事,自可表奏朝廷,請天子做主。而今採取如此激烈的手段,有考慮過後果嗎?當今天下,已非昔日了,以天子之剛強,豈能容忍此等事?”

王晏聞言,表情凝重地說:“朝廷想要削藩,效趙兄之事,我又豈會不從,何必耍這等手段,還派王景崇這等酷吏?唉,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說着,王晏看着趙暉:“兄此來,必奉天子使命。說說吧,打算如何處置此事?”

見狀,趙暉也不贅言,直接道:“陛下讓我告訴你,晉州之時,乃王景崇擅作主張,自行其事,非他本意。此間衝突,與你無關。只要你放他回京,向朝廷上表請罪,前事一概過往不究。”

“還要我上表?”王晏眉頭一皺。

趙暉看着他,說:“不管如何,王景崇都是天子所遣,代表着朝廷。你在晉州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如不給一個交代,朝廷威嚴何在,天子顏面何在?”

“好!”王晏應道。

“還有!”趙暉嚴肅看着王晏:“我癡長一歲,若信得過我,此事之後,你當卸職,和我一同進京!”

聞言,王晏不由看向趙暉,疑問道:“這也是天子的意思?”

趙暉搖了搖頭,說:“天子沒有這麼說,只是我的建議!你此番行事太過,縱使天子顧全大局,維穩人心,懷柔以平息此事,難保將來啊!”

“你我皆已過六旬,花甲之年,名祿皆有,若想安享晚年,還當認清形勢!”趙暉又道。

聽趙暉這麼說,王晏認真地思量幾許,還是有幾分猶豫的。趙暉也不催他,自斟自飲,等他決定。

良久,王晏瞧向趙暉,持杯道:“我聽你的!解職進京!”

第83章 遼帝之亡第95章 大洗牌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151章 聽政2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16章 尾聲第117章 機會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265章 楊無敵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124章 辭表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297章 怪圈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1809章 餞行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無題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81章 下蔡大捷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8章 巡視第32章 潞州震動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1713章 機遇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121章 大朝第1768章 崩第9章 寫得不錯!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50章 喜訊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20章 屯務廢改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26章 名將第66章 兄弟之國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309章 衡釀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92章 金陵冬寒第115章 瀛州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59章 病榻陳情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4章 西南事務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9章 寫得不錯!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287章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136章 迎奉第433章 聖訓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112章 整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