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尚敢北顧?

bookmark

撤軍令下達之後,東河村外的蜀軍如潮水般後退,難得地保持着高效的執行力,但是,終究沒做到李廷珪想要的從容有序。

“敗勢難止,亂兵難收,何重建那邊,招討使當小心提防!”亂象顯出後,麾下將吏向李廷珪發出警告。

李廷珪會意,也聽進去了,着一禁軍軍校,率兩千卒,橫道設防,用以殿後。李廷珪自認,反應、決斷都已做到最好,但事情的發展,並不以其意志而發展。

在李廷珪,北邊佈置了近萬的軍隊,縱使漢軍援兵趕到,何重建也當及時調整,抵擋一陣。但是,搞不清楚原因,何以敗得那般迅速。

何重建敗軍沿着道路瘋狂亡命,直接與中軍“匯合”,將李廷珪的佈置,徹底擾亂。追擊的漢軍循其後,刻意地驅使敗軍,也達到了目的,混亂是會傳染的。

見得良機,藥元福那邊,也集中起最後的力量,配合來援的漢軍,對東河村蜀軍發起反擊。絕處逢生,雖筋疲力竭,但漢軍勇不可當,相較之下,蜀軍則遭到重創,士氣大喪,迅速演變成一場潰敗。

李廷珪有心力挽狂瀾,與漢軍血拼到底,但在麾下的勸阻之下,還是選擇了被部曲們強行“架”坐。

雖倉皇南撤,也算是壯士斷腕,但漢軍不依不饒,一追到底。自東河村起,足足追殺了二十餘里,殺得蜀軍是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當然,大敗之下,最終能夠寶全性命,於李廷珪而言,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山嶺間的廝殺聲,逐漸減弱,被趕上的蜀軍,大多選擇了繳械投降,雖不乏負隅頑抗者,但終究是少數,並且漢軍一點也不手軟,盡數斬殺,消滅殆盡。

慢慢地,秦嶺山道間,只剩下漢軍打掃戰場的動靜,以及馬畜的嘶鳴。

東河村口,向訓策馬馳至,下得馬來,首先關心的是藥元福的情況:“藥公呢?”

“正在村中!”

破敗的村落內,已然清理出一片還算乾淨的地方,用以暫時安置傷員,救治工作,正井然有序地展開,濃郁的藥草氣味中,瀰漫着重傷士卒的呻吟。

“受傷的將士,不論輕重,定要全力救治,至少穩固傷情!發信寶雞,讓城中準備好醫師、藥草,以待傷員!”一路走過,巡視着情況,向訓吩咐着。

“是!”

一面土牆邊,堆疊着一些乾淨的秸稈荒草,藥元福正靜靜地躺在那兒,幾名部曲,嚴肅地守備在一旁。頭盔擺在一旁,徵袍浸透鮮血,鎧甲滿是創痕,灰白的發須染着血色。

向訓走上前,看着藥元福,老將面容之上,盡顯疲憊。突然,一陣高昂的呼嚕聲響起,如驚雷轟鳴,漸消於無聲,爾後,再度起伏......

沒有驚動藥元福,向訓輕輕地邁步走開,去主持後續的事宜。

“藥公真豪傑也!”隨軍的書吏,語氣中滿是歎服,對向訓道:“面對數倍之敵的圍攻,身先士卒,挺劍廝殺,而無懼色。若非如此,拖延住蜀軍,也難取得此大勝!”

“不出所料,藥公本存此意,方纔冒進而擊,不避矢石,蹈死廝殺,殺身成仁,以圖報國。這份氣量,我自愧不如!”向訓也不禁感嘆道:“所幸藥公無礙,否則,卻難以向趙都帥與朝廷交代了!”

“使君!”裨將李彥尋到向訓,滿臉的笑容,手下押着一人,正是何重建。

朝向訓稟報:“何重建殺了蜀監軍,率領殘部,投降了!”

聞報,向訓打量着何重建,滿臉喪氣像,眼神遊移,似乎不敢與向訓對視。

“何使君,聞名已久啊!”向訓並沒有嘲笑何重建的意思,但其語氣,不自覺地帶上了少許戲謔。

何重建嘆了口氣,拱手道:“敗軍之將,任憑處置,別無奢望,只求保全一條性命!”

掃了何重建兩眼,對於其能主動投降,減少己方傷亡,向訓並沒有爲難他的意思,說:“我並不打算處置於你,不過,大漢天子,或許有見見你的興趣,此間事了,我會差人,護送你去東京!”

“謝使君!”何重建看起來,很有降將的自覺,聽憑吩咐安排。

“帶他先去吧,給他治治傷!”注意到何重建滲着血的手臂,向訓吩咐着。

“你部傷亡如何?”向訓問李彥。

李彥說:“背靠山林據守,前後傷亡千餘!”

“據守之地我見過,林木茂鬱,乾草叢生,你選錯了地方啊!若蜀軍以火攻之,數千將士,定然毀於一炬!”向訓擡指道。

李彥臉上的笑容微凝,露出一抹後怕之色:“使君,我......”

“不過,臨變之際,結陣力抗蜀軍,功勞甚大!”向訓仍舊一副寬和待人的模樣,讓李彥放下了心。

黃昏時分,追擊的最後一支漢軍歸來,是王仁贍,在一顆濃烈的功業心驅使下,他十分積極,一直追到底,跑得最遠,麾下千卒死傷過半。

“末將追出三十里外,但蜀軍有接應,還是讓其主帥李廷珪跑了!”王仁贍受到向訓接見,言語中表露出可惜之意。

向訓倒是看得開,笑道:“此戰,已屬大獲全勝。李廷珪跑了也好,若是蜀軍再多些這樣的將,豈不將功勞放到面前,任我等探取!”

在場的漢軍將校聞言,都不禁大笑出聲,藥元福衝向訓道:“那李廷珪爲將,也算中規中矩了,不可否認地是,此戰勝得艱險。若是李廷珪知道星民你如此小覷他,只怕會羞怒難以自處!”

從蜀軍降將口中,基本能推斷出李廷珪的考慮。事實上,若是李廷珪,能夠老老實實地退軍,不搞事,漢軍追擊,縱然能取勝,但戰果不會這般大。

不過,戰爭的勝敗,從來都是多方因素下的產物,漢軍能取得此勝,蜀軍的“配合”,也是利因。

......

東京,崇政殿內。

正在察看京畿夏收情況的劉承祐,收到了郭榮帶來的好消息,他所牽掛的鳳翔戰事,終究有了一個好結果。

具體的戰報細節,有厚厚的一冊書,郭榮揀其要者,向劉承祐彙報:“東河村一戰,蜀軍損兵過半,殺敵五千餘人,俘虜近萬。李廷珪率殘部,在老將孫漢韶的接應下,退回鳳州。

我軍出擊士卒,亡兩千三百二十七人,輕重傷三千一百六十人,繳獲軍器、糧食,以數萬計!”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趙、藥、向三人,真乃國之干城啊!取得如此大勝,倒也出乎朕之意料!”劉承祐說道:“蜀軍再經此敗,尚敢北顧乎?”

“兵部這邊,對有功之將士,論功行賞,傷亡之士卒,撫卹依禁軍制,不得區別對待!”劉承祐朝同來的兵部尚書魏仁溥吩咐道。

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480章 “新對策”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86章 賜死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482章 李氏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1772章 處置第136章 趙都帥第251章 壽國公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1809章 餞行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20章 威臨荊南第53章 遁第50章 下定決心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2章 登聞鼓響第162章 薨逝第67章 劉煦娶親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07章 殿試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270章 騷擾,進攻半島史話·奇葩第296章 反響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01章 大整軍第313章 晉王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76章 王峻用兵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125章 冬至宴第484章 不對勁!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12章 方略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118章 商賈第216章 馬政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75章 敖萊小城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39章 連夜南進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91章 今日開寶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106章 敲打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62章 難得遲疑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12章 方略第1751章 結束了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200章 禦敵第36章 西面來人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56章 彌月之喜第85章 善後爭議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385 禮賓館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26章 潘美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