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趙家父子

在郭府中,郭威帶着子、婿,籌慮將來打算之時,另外一座府中,趙弘殷與趙匡胤父子倆,也正秉燭而談。只是比起郭府的氣氛,趙家父子倆之間,要輕鬆得多。

趙府坐落東京東北,距離皇城比較遠,但靠近北市,只隔着一座裡坊,平日裡,站在府中閣樓上,便可望見市內盛景。整座府邸,佔地不算廣,甚是普通,彷彿映照着趙家在北漢朝廷中的地位一般。

府中,人丁卻是不少,除了家眷之外,算上僕人、部曲,一家子足有六十餘口。前兩年,趙弘殷父子,先後在外任職,家中都由趙母杜氏操持內外事務,教育子女,家風甚嚴。

如郭威,如趙弘殷,乃至郭榮、趙匡胤,彼等在原歷史中,能夠有那般事業成就,都離不開一個賢妻良母,大抵運道如此。

趙弘殷在乾祐三年冬,奉詔領軍隨折從阮討伐西北叛虜,且一去便是一載,直到去歲,劉承祐御幸淮南之前,方纔有個結果,殺牛、野雞二雜胡,相繼臣服。

在外征討一年,經歷廝殺苦寒,也是開春之後,方纔歸來,帶着滿身風塵,幾處傷痕,在東京休養至此。

趙弘殷驍勇,性格強悍,嚴毅而有雅量,對趙匡胤的影響很大,而趙匡胤對乃父,也十分敬重。同歸於府,親自侍奉。

“我兒在外三載,而今歸來,卻已建得大功,闖下如此名聲!”看着趙匡胤,趙弘殷語氣雖然未顯波瀾,但雙目中的快慰,卻溢於言表。

“若無父親教誨,豈有今日!”在乃父面前,趙匡胤顯得十分恭順。

擺擺手,趙弘殷則道:“你自少年起,便獨自一人,飄零於江湖,兵荒馬亂,亂世流離,歷經其間苦楚,方有今日。這些,終究還是靠我兒才器啊!”

聽趙弘殷所言,趙匡胤似乎也回憶起了,當年那段漂泊州郡,寄人籬下,增長見識,磨礪心志的艱難時光。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此番在淮南,雖有戰功,但軍中又豈只兒一人?”回過神,趙匡胤道。

“不驕不躁,甚好!”趙弘殷不由頷首,對於二子的成熟,更加滿意。

或是情緒有些波動,趙弘殷不由重咳了幾聲,見狀,趙匡胤趕忙上前,撫其後背:“父親還當保重身體!”

搖搖頭,趙弘殷一臉豁達:“打了一輩子仗,身上積創頗多,舊疾而已,不妨事。我等武臣,賣命廝殺,方有今日高門爵祿!

此番,你我父子二人,算是用武力與功勞,在這大漢朝,討得一份前途,軍政之間,終我趙家,一席之地啊!”

“父親何故提及此?”對於趙弘殷的感慨,趙匡胤稍顯訝異。

趙弘殷看着趙匡胤,有點嚴肅地說道:“爲父雖只一介武夫,見識鄙陋,然從軍三十載,歷經三代王朝,幾十年世事變化,多少也有所得。

就我所觀,當今大漢天子,論英明睿智,不下當初莊宗、明宗。更重要的是,天子還年輕,富有春秋,繼位不過數載,便已取得如此功績。

雄主出世,國家穩定,既少內患,必取外憂。如不出意外,在爲父看來,或許用不了多少年,天下將復歸一統!”

“我趙家,沒有什麼野心,但當此大變之際,卻也不得不有所想法,抓住機遇,爲子孫後代,謀一份長久恩澤福廕!”趙弘殷說着,滿臉的感慨:“爲父無用,到如今的年歲,仍舊只是一廝殺漢,不能給你的提供多少幫助......”

“父親切莫如此言語!”趙匡胤輕撫其父之手,鄭重底道:“兒這一身,盡出於父,已是恩若天高,豈作他求!再者,功名富貴,但求一雙手博取,即可!”

“哈哈!我兒豪情壯志,必有所成!”用力地拍着趙匡胤肩膀,趙弘殷說:“只可惜,而今趙家,人丁稀薄,你弟弟們尚未長成,否則還能有些幫手,相互扶持。日後,我趙氏這副擔子,要由你一肩挑了......”

在趙氏父子言談間,一名少年,突然從門外探出了腦袋,朝裡張望,尚未束髮,面容稚嫩,不過雙目之中,透着機靈。

來者,是趙弘殷的三子趙匡義,現年不過十三四歲,和趙匡胤一樣,也是從兵營里長大的,爲人甚是聰穎,在其母杜氏的教育下,更是卓爾不羣。

見到三子,趙弘殷朝他招招手:“三郎,進來吧!”

得到允許,趙匡義這才入內,規規矩矩地朝父兄行禮:“爹爹,二哥!”

“坐!”趙弘殷臉上帶着嚴父的笑意,指着座位,對他道。

趙匡胤在旁,看着三弟,笑道:“幾年未見,三弟都長大了!”

“爹,二哥,你們在談什麼?”此時的趙匡義,對於父兄,是有些敬畏的,但是耐不住少年心性,好奇問道。

“無他,談了談淮南的戰事罷了!”趙匡胤說道。

聞言,趙匡義兩眼頓時亮了,機靈地轉悠了幾圈,期待地看着趙匡胤:“二哥,可否給我講講,近來我也學了一本兵書,粗通兵道,也許我們能討論討論兵法,請二哥賜教!”

“小小年紀,如此狂妄!”趙弘殷卻當即訓斥道:“讀過一本兵書,就敢稱知兵法,簡直不知天高地厚!”

挨訓,趙匡義臉色頓時一苦。趙匡胤見了,衝其父道:“父親息怒,三郎有好學進取之心,已是難得,我爲兄長,只有教學之責!”

趙弘殷表情這才和緩,看着三子,問:“你來此作甚?”

聞問,趙匡義反應過來,道:“天色已晚,娘讓我來問,爹和二哥,有沒有談完,備好的晚食,快涼了......”

這下,趙弘殷都坐不住,帶着兄弟二人,趕忙往堂間而去。趙弘殷雖是一家之主,但在府中,杜氏實則還是說一不二的,對於其妻,也是敬重不已。

趙匡胤回府,本就比較晚,又與其父暢談許久。夜深人靜之時,旁人皆已歇息,趙弘殷一家,卻是其樂融融,共享家宴。

……

皇城東南腳下里坊,一座貴邸,牌匾書“王”,是三司使王章府。雖然還在三司職上,但已經過了一年半,王章完全未理政事。

如今的王章,已經在病榻,終日與藥石做伴,形色枯槁,眼瞧着一副油盡燈枯的模樣。

其女及其婿張貽肅,此時正跪於榻前,有些傷感。

王章雖顯吃力,但語氣還算平靜,也不廢話,直接衝着張貽肅叮囑道:“以此殘軀病體,只怕堅持不了多久了,我死之後,朝中再無人可庇佑你們了。

老夫膝下無子,唯有一女,你爲我婿,賺下的這點爵產,都交給你了!”

睡着,王章頓了下,大喘,一副氣力不濟的樣子,聽其言,竟然在做遺囑一般。

王氏在旁,嚶嚶直泣,張貽肅也是面色動容:“婦翁何出此言?還請安心將養,勿作他慮!”

“我已病入膏肓,非藥石可治!”王章看得很開的樣子,問張貽肅:“你可知,我此番爲何讓你,隨徵淮南嗎?”

張貽肅拜道:“請婦翁賜教!”

王章緩緩說道:“你雖無經國之才,但勝在穩重謙慎,少爭強上進之心。我在,則陟遷無礙,我不在,誠可慮也。

此番,拼得一張老臉,方使你近侍天子。”

說着,王章一隻枯瘦的手緊緊地抓着女婿的手,嚴肅道:“務必謹記一事,在朝爲官做事,盡心效忠天子,依詔而行,不作他想,可保平安富貴……”

第416章 尾聲第79章 父子問對第165章 回鶻使者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91章 今日開寶第61章 趙二爲官第428章 用心第128章 蜀中亂象世宗篇47 封禪第136章 趙都帥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345章 剝削者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167章 請辭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351章 林邑國第10章 老將出馬第90章 安全脫身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399章 還債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92章 金陵冬寒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133章 西征!第90章 安全脫身第1761章 新問題第106章 誘惑第92章 大調整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368章 榮寵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398章 虞美人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76章 處置決議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227章 延州事第2章 分食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474章 立場第16章 異見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97章 財計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53章 遁第470章 分封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27章 出兵爭論第2章 王、鄭二公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259章 遼東初定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35章 東歸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99章 北使南歸第33章 兩廣運動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161章 折氏進宮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345章 剝削者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407章 麻煩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85章 異心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321章 瑤女第87章 欒城之戰(1)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90章 關右節度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