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以鎰稱銖

bookmark

“耿崇美若悉知上黨情況,以如今其動向來看,與我們正面爭鋒的可能並不大。我軍若亮明旗幟,以沛然之勢南下,其可能穩守羊頭山,甚至南撤,據澤州與我軍相抗。”

“故,依卑職之見,我軍再來一次突然進軍,在其還未徹底反應過來之前,打他個出其不意,以迅雷之勢,進擊羊頭山北,佔據戰場主動!”向訓同劉承祐解釋着。

“如此一來,豈非將以逸待勞的優勢,拱手讓與敵軍,我軍反倒成疲兵了?”劉承祐表示顧慮。

向訓顯然有所考量,繼續說:“自上黨至羊頭山北,已不足五十里,地勢平緩,道路通暢,殿下遣一軍爲前鋒,急行軍一個半時辰便可至,屆時有足夠的時間休整恢復。”

“況且,卑職所慮者,不是如何擊敗他們,而是如何留下對方。遣先鋒南下,目的也不是進攻敵軍,而是,看住他們,莫讓其輕易遁逃了!至於殿下,自率中軍循後,穩進軍南下即可!”

聽完向訓的想法,劉承祐垂頭稍稍琢磨了一會兒:“先鋒南下,至羊頭山北,必爲敵軍所察。倘其傾力來攻,欲先行破我前鋒之軍,爲之奈何?”

聞言,向訓臉上仍舊滿是自信:“如果耿崇美當如那般做,且不談夜襲的難度,只要其膽敢出動,便是棄了羊頭山之防。待殿下後軍大軍至,可趁勢掩殺......”

“你這是在下餌!”劉承祐說道。

“但是,這個餌,得是能打硬仗之軍,能在急行軍之後,面對可能出現的數倍之敵圍攻,能夠抵擋至少一個時辰!”向訓神情間掛上了一抹慎重。

“你屬意哪支軍隊?”劉承祐問。問出這話,也基本代表劉承祐接受了向訓的打法。

“想必殿下心中,已經有答案了吧!”向訓說。

“是啊!”

若說龍棲軍下轄軍、營,能得劉承祐信任,能託付艱鉅重任者,也唯有馬全義的第一軍了,畢竟從最初的整飭開始,第一軍便是他重點照顧打造的。

“不過,就算就算髮現我軍南下,耿崇美是否有決心趁夜主動出擊,仍舊未知。倘若他一心求穩,那麼,等我軍兵叩羊頭山之時,他就再沒多少轉圜的餘地了。若進,我軍力扛之;若退,則我軍趁勢追擊;若相持,鏖兵一久,勝者必是我軍......”

在向訓的點撥下,劉承祐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伸手在乾淨的下巴上摩擦了幾下,方纔幽幽說道:“現在看來,這一仗,怎麼打,都是我軍必勝了!”

“以鎰稱銖罷了!”向訓輕笑道。

細細思之,這一場仗,從各方面,劉承祐這方都佔據着勝勢。

已佔上黨,可舉潞州諸縣之力,又背靠河東,隨時可得支援,軍隊也不是弱卒,兵力未落劣勢,人心也多歸附。相較之下,耿崇美可謂孤師遠征,兵且不多,輜需之用也不牢靠,其後勤補給線隨時可能被截斷,縱使一時無虞,劉承祐也可以想法打擊一番。

倘若耿崇美從一開始就穩到底,乾脆就守在澤州,那劉承祐或許一時間那他還沒什麼辦法。但他既北上了,進入了潞州境內,不管他臨陣表現得多麼謹慎,都已陷入被動。

與之相對,劉承祐這邊可選擇的餘地,可就要大得多了。思及此,劉承祐忽然覺得,自己那粗淺的誘敵之計,雖然沒有成功,但終究是將耿崇美引得北上了,也不是一點作用都沒有,這樣想來,心情卻是好多了。

兼聽則明,趁着初入夜,劉承祐雷厲風行地於帳中召集衆將校,舉行了一次軍事會議,將向訓的想法道明,供衆討論。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贊同,尤其是郭榮。

統一意見之後,劉承祐果斷下令,將先鋒重任交與馬全義。而馬全義,也是一如既往,毫不遲疑地接下。

“殿下,我願與馬將軍一同南下!”定下出兵事宜後,郭榮主動請命。

看着郭榮,劉承祐眼神中閃過一絲微妙的疑思,只略微想了想,便同意了:“你若同去,我愈放心!”

很快,上黨城內外的軍隊都跟着動了起來,就如同三日前那一夜,按部就班。馬全義與郭榮率着第一軍將士,趁着夜色,從速南下。這一回,是整裝齊具,備足了軍械武器,劉承祐還專門調撥了車馬供之。

第一軍出發,劉承祐自領大軍循後。在這個過程中,潞州的兵馬出了點岔子,拖了點後腿,他們畢竟不像龍棲軍進行過針對性的夜間集訓。

......

夜色朦朧,籠罩大地,模糊人的視線,反倒是夜幕上空的星月,顯得特別明亮,指引着前路。並不寬闊平整的道途間,一條火龍蜿蜒向南,似水流涌動不息。

第一軍全軍將士,都是面色凝重,有序地埋頭趕路。臨出發前,馬全義召集全軍訓話,將此行的重要性道明,以“殿下厚恩,今日償報”激勵士卒,故將士此時基本都懷着一種慷慨以赴刀山火海的心情。

馬全義走在前頭,手裡舉着火把,與衆同行,他的戰馬用來馱負箭矢,能節約士卒體力一點是一點。郭榮有樣學樣,也走在他的身邊,餘光瞥着神情肅重的馬全義,對這名年輕將軍的作風表示讚許。

上黨至羊頭山,四十三四里的距離,當真算不得遠,再加上中間沒有什麼障礙阻隔,進軍很順利。事實上,在行路過半的時候,已經被遼軍的斥候發現了,而韓通則集中起所有騎兵,拼命地與之糾纏鏖殺,以作策應。

在這兩日的“視野戰”下來,劉承祐組建的這支騎兵,死傷三十餘人,損失已近兩成。遼軍以步軍爲主,但不是沒有騎兵,那些候騎數量不少,還挺扎手。

不過正是在這等劣勢下,韓通帶着人,在那殘酷的比拼中,還能不落下風,也證明劉承祐驟拔這個“新人”爲騎將,沒有看錯人。

在遼軍駐地以北不足五里,第一軍止步了,佔據了一座高坡,而後在馬全義的帶領下,不及休息,分爲兩部分,一部分以車架爲御備警戒防守,一部分就地取材立欄紮寨。

這處高地,也是韓通提前替馬全義選好的,算不得高險,但總歸是一處值得依仗之地。且是遼軍駐地以北,最適合駐防之地,韓通的軍事目光,還算不錯。

時辰子夜方過,耿崇美這邊,是在睡夢中被喚醒的,得知龍棲軍之來,困頓的精神一下子被刺激醒了。

“上黨那邊,果然只是個表象,想要誘我入彀。那劉家小兒,心思竟然那般詭詐!”想了想,耿崇美長嘆一聲,語氣中竟然有些忌憚。

劉承祐卻是不知,他自認粗陋、漏洞百出的計策,在耿崇美這兒,“評價”竟然還不低。

“來了多少人?”

“估摸着,也就千餘人吧!”

“節帥,那支河東軍隊太囂張了,夜馳而來,竟敢在我們眼皮子底下立寨!”來報的牙將建議道:“莫若趁其立足不穩,出兵先將其剿殺了!”

對此建議,耿崇美直接猶豫了,他此刻還有點不明白河東軍此舉的用意......

遲疑半晌,耿崇美終究選擇維穩,擺手說:“夜戰不利,傳令各營,給我穩守營寨!”

等天矇矇亮之時,一座簡陋而實用的防禦寨柵已然在那座高地上立起,與不遠處的遼軍營地遙遙相對。而第一軍的將士,已交替休憩過一輪。

“這耿崇美,當真不敢進攻?”遙望南邊的遼軍營壘,已經小睡過一覺的馬全義嘀咕道。語氣中竟然有些失望,聽在郭榮耳中,卻有點“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感覺。

等天大亮,劉承祐率中軍保持着體力,龜速而來。望着北面那滿目旌旗徐徐南逼而來,耿崇美更加不敢妄動了。

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70章 同州之戰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148章 還京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385 禮賓館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49章 南國風起第273 王晏鎮洛第338章 爭執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32章 潞州震動第68章 湖南亂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403章 抓起來!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429章 向南!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1689章 高規格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159章 還朝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83章 惠妃母子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195章 遼帝第27章 西京風波第1765章 三郡公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82章 四件大事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27章 父子座談第164章 監國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80章 京觀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項任命第162章 薨逝第345章 剝削者第7章 貴戚解權第60章 狠狠敲打第172章 太子妃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53章 遁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465章 遼奸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244章 皇子赴軍無題第35章 瑤華春第459章 挫折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60章 “暴斃”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38章 破寨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283章 降將第401章 老郭威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