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紙上談兵

bookmark

東京,漢宮,崇政殿內,一片忙碌。

殿中舍人、近臣,嚴肅地整理呈報自樞密及中書門下轉來的公文、奏報,尤其是淮南前營戰況。

江北淮南之地,獨成一圖,懸於大漢輿圖旁。趙延進、張永德再加上一個安守忠,這幾個將二代,正餘其下,小聲地討論着,並根據軍報,在地圖上標註着淮南戰況以及戰爭形勢。

而在地圖前,對照着壽州周邊州縣情況,一座兩丈長一丈寬的沙盤,已然搭設而成,雖則並不那麼細緻,但其方圓兩百里內的山川、城池及兵馬形勢,已躍然於其上,清晰無比。

樞密院郭威與兵部尚書魏仁浦,正候在一旁,向天子劉承祐彙報着前線的最新情況。壽州前線,距離東京並不算遠,直線距離不過五百來裡,加急軍報幾乎一日一達。對於前線的作戰,劉承祐在東京雖然沒有隨意去幹涉,但對於前線情況,卻是要及時瞭解,這是底線。

郭威拿着一根黃木龍紋的指揮杆,在壽春城周邊揮動着,介紹着最新的情況:“根據淮南新來的軍報,唐主以神武統軍劉彥貞爲北面都部署,率禁軍三萬,北渡大江,支援壽州。探報言,劉彥貞此時當屯於滁州清流關,陸路距離壽春不足兩百五十里。臣等推測,劉軍或北上濠州定遠,而後轉到西行,援救壽春。”

“不過,有傳言,劉彥貞爲人甚驕,狂言北上可一戰而破我軍!”

聞言,劉承祐來了點興趣,問:“這劉彥貞,何許人也?”

魏仁浦說道:“只探得,劉彥貞之父劉信,原爲中原一盜賊,有勇力,後南奔投吳王楊行密,積功升至鎮南軍節度使。徐氏代吳,建立僞唐,也多厚遇。劉彥貞受其父蔭庇,出仕僞唐,歷任海、楚二州,及至禁軍將帥......”

劉承祐聽了,卻是淡淡一笑:“原來還是名將之後吶!勇氣可嘉,志氣可揚吶!朕倒是期待,他如何破我南征大軍!”

郭威與魏仁浦相視一笑,繼續對劉承祐道:“南軍許久未見我北軍之堅利,再打兩場,就該知道疼了!況且,淮南各州唐軍的實力,給了劉彥貞以自信吧!”

迴歸正題,郭威又介紹道:“除劉彥貞一軍外,壽春正南的廬州,唐保信指揮使張全約,亦統兵,號稱一萬,沿淝水北上。不過此人謹慎,未敢冒進,只是呈進逼姿態。”

“另,根據王峻所報,對於我軍威脅最大的,還屬唐之水軍。壽州水師,經渡河一戰,損兵過半,殘部現正活動於淮水上游霍丘境內,不時北上襲我正陽浮樑。潁州團練使司超,已擊退兩次。”

“在濠州、泗州,唐軍亦屯有兵兩萬有餘,大多爲水軍。尤其是濠州水軍,據報,唐濠州團練使郭廷渭及兵馬都監何延錫於城北屯有水師五千,戰艦兩百餘艘,又於渙水以東,屯水軍三千。這些僅僅是淮南一線的唐水軍,在金陵、揚州、池州等地,爲唐還有不俗的水軍兵力!”

“王峻上報,請朝廷加緊調撥糧械,補充水軍、船隻,靖江軍前後已損戰艦四十餘艘,士卒上千,以其實力,若要完全拱衛大軍水道,仍力有不足!”

聽郭威這一番描述,劉承祐點了點頭,卻是嘆道:“湖南一番謀算,已經牽扯唐軍不下三、四萬,即便如此,其猶有如此實力!”

“陛下!”魏仁浦也開口說了:“臣觀王都帥之用兵,以正陽、渦口兩地,分南北扼守,保障我糧道,輔以下蔡浮樑。然臣思來,對我軍威脅最大者,仍爲濠、泗的唐軍水師,其若西進,可威脅渦口;渙水之師,可北上截斷我臨渙通道;如轉道入汴,甚至可偷襲符離,那裡可是南征大軍屯糧之所,不容有失!”

劉承祐雙手抱懷,認真地思考了許久:“雖然朕不認爲唐軍有那個膽子,反擊我漢境,但不得不防!”

“郭榮軍到何處了?”劉承祐問。

郭威答道:“稟陛下,郭榮已與徐州節度副使成德欽,合沂州軍一萬餘卒南下,已至磨盤口,虎視淮陰!”

“郭榮的動作,倒也不慢啊!”劉承祐說道,偏頭看着郭威:“告訴郭榮,讓他這支兵馬向西活動,給朕看住濠、泗唐軍,拱衛大軍後方!”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是!”

劉承祐又看向魏仁浦:“制命王樸,徵淮大軍的糧械輜重,從亳、潁,再開闢一條通道,經下蔡,輸送前線!”

順着劉承祐目光所指,魏仁浦立刻明白了劉承祐的用意,點了點頭。

“陛下,王峻還有一事上報!”郭威看了眼劉承祐,面露少許的遲疑。

見其狀,劉承祐眉頭褶了一下,盯着他:“何事?”

“王峻請命,希望徐、沂之師,能交與他,統籌調用,以顧全局!”郭威儘量不帶感情色彩地答道,畢竟事關其子郭榮。

“呵呵......”劉承祐直接笑了笑,讓人看不出什麼情緒,一時沒有應答。

沉默了幾個呼吸的功夫,劉承祐突兀地問道:“王峻可有報,對於爲唐援軍,如何破之?”

“陛下,王都帥未曾上報!”魏仁浦答。

一擡指,劉承祐直接道:“遣使告訴王峻,讓他專注於統軍破敵。他在前線,如何作戰,朕不在意,朕只要結果,那便是以最小的代價,擊破唐軍!”

雖然沒有直接回答郭威上報王峻所請,但劉承祐的這番態度,實則已很明顯了。

魏仁浦與郭威先後退下,歸其衙署,處置軍務。劉承祐這邊,在沙盤前又待了一會兒,招呼着趙延進、張永德、安守忠這三個將二代,將前線的最新情況告知,爾後問:“如果你們在淮南統軍,如何應對唐軍?”

面對天子的考校,向來自信的趙延進,直接道:“陛下,臣當集中力量,先將壽春拿下,使我軍穩固立足於淮南,再行應對唐軍援軍!”

“如果短時間拿不下呢?頓兵堅城,挫傷士氣,兵家所不爲!”

“有霹靂炮、猛火油等攻堅利器,難道還拿不下區區壽春?”趙延進問。

劉承祐道:“王峻報,奉國軍已然進行過試探攻城,霹靂炮、火油彈都用上了,雖有殺傷,弱敵士氣,但距離破城,還有距離。守將何敬洙,對我火油彈有所防備,於城上多備沙土竹排!”

趙延進訕訕一笑,最年輕的安守忠則道:“臣將留一軍,牽制壽春守軍,率步騎迎戰劉彥貞,論野戰,唐軍絕不是我軍對手!”

劉承祐問:“壽春城內,仍有守軍逾萬,如其出,必爲威脅。當留多少兵馬監視之,留多,則迎擊劉軍之兵力不足,如何保證必能破之?”

“這......”安守忠凝思起來。

張永德則最後進言:“臣與守忠建議,差不多,不過當充分發揮我軍騎兵優勢,南下襲擾之,疲敝之,耗其精力,亂其軍心。而後以逸待勞,尋機破之。以我徵南大軍之精銳,又有名帥猛將,區區三萬唐軍,不足爲慮,我軍勝算很大!”

“有點意思!”劉承祐輕聲道:“不過,此舉如驚了唐軍,使其不敢北上,轉以走水道,水陸並進,擾襲我後方呢?”

“不知陛下之見?”趙延進不由請教道。

聞問,劉承祐攤了攤手:“沙場作戰,當因勢而變,臨機決斷,前線戰情,瞬息萬變,朕遠在東京,如何能說之?”

劉承祐這話,很有道理的樣子,被考校的三人,同時恍然,原來,這纔是正確答案......

見三人的表情,劉承祐不由發出兩聲輕鬆的笑聲,道:“不過,這紙上談兵,也不是沒有好處。去把兵棋拿來,我們再推演推演!”

“是!”

劉承祐這邊,嘴裡說着只要結果,不管前線王峻怎麼打,但真讓他放手不問,那也是不可能的。

第90章 交趾收復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434章 重任在肩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236章 母、妻、子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80章 賞功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53章 遁第25章 開寶新政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274章 老當益壯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108章 井陘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1756章 海豐號第82章 瓦橋關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89章 談話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115章 冬月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132章 進宮第470章 分封第215章 確立太子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98章 山道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14章 腹黑之謀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416章 面試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59章 明貶實升第337章 特權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144章 堂審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130章 喪國之約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34章 亡國之族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56章 彌月之喜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70章 同州之戰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