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老將出馬

喜悅的高潮總是不會長久,潮落之時,賽華殿中的氣氛也跟着回落了。雖然都是親戚,但看着天子那張喜怒不興的臉,心裡都忍不住打起嘀咕。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賢妃母子不便多擾,此間便散了,稍後自往集英殿,參加家宴!”劉承祐袍一擺,朝衆人吩咐着。

“是!”

“你月內之期初過,四郎也畢竟一嬰孩,不便多拋投露面,好生保養身子......”親握折小娘子之手,劉承祐溫聲道。

折小娘子展顏一笑,點了下頭:“多謝官家!”

下意識地給皇子緊了緊襁褓,以免其着涼,瓊目之中,盡是母性光芒。

擡頭看向劉承祐,又指着殿中爲數不少的賀禮,輕聲說道:“這些金玉寶器之物,置於殿中卻也無用,還是進獻帑藏,以充國用。”

一片赤誠,劉承祐可以肯定,這並不是小娘子的逢迎之舉,心下感嘆,嘴上依舊輕柔:“都是親戚長輩們的心意,收下吧。”

折小娘子這才點頭,掃了那些泛着珠光寶氣的器物,心中已存着尋一寶箱,束之於閣的想法,她知道,劉承祐實則並不喜歡那些奢玩之物。

朝偏室方向瞟了瞟,太后李氏正在那邊,與幾個舅舅交談,尤其是方被解職奪權的李洪信三人,看起來氣氛很融洽。朝裡邊靠了靠,側耳傾聽,不是特別清楚,但隱約間的內容還是讓劉承祐心下放鬆。

李氏,在替他安撫舅舅們,讓他們放下顧慮......

給了折從阮一個眼神,老臣會意,跟着劉承祐,出殿而去。漫步於宮廷廊道間,內侍宮娥護於前後,遮風擋雪。

符、高兩丈人都有恩典,劉承祐當然不會忘記折從阮,相比於符、高,劉承祐對摺公的感覺實則要更親切些。因爲,綜合各方面,折公與符、高二公相比,都遠遜對方。沒有兩大將門家族的巨大影響力,折從阮也更容易得到劉承祐的信任。

然後,折從阮被從府州調入中原,接任符彥卿的兗州節度使,至少從表面上看,是對老丈人的一大恩典,畢竟從貧瘠邊地調到中原大州。並且,在符彥卿的治理下,兗州可謂政通人和,發展恢復很健康,折從阮來,基本上養老享福的。

只是,被從老巢調離了......

當然,劉承祐並沒有做得太明顯,折從阮去職後,直接以還沒有見過面的丈人折德扆繼任,繼續保持着折氏對府州的統治與影響,同時加官進爵,向天下人昭示他對摺氏的信任與看重。

也不是再沒其他小動作,劉承祐以“子不便逾父”的道理,將府州降爲防禦州,節度使降爲防禦使,仍保留永安軍額。雖未易實,僅更其名,但從名分上,已然在施加朝廷的影響了。

“據聞賢妃乃公之明珠,來京探望一番,可曾放心,朕沒有欺負折娘子吧!”漫步間,看着一臉老態的折從阮,劉承祐溫言道。

“陛下言重了!”折從阮搖頭,老懷寬慰的捋須:“我家孫女,長於邊野,雖識禮儀,卻不拘小節,老臣此前,只恐其不耐禁宮森嚴,觸犯陛下。”

“那折公可就小看娘子了!”劉承祐道:“朕也甚愛其颯爽英姿,不拘一格!”

聞言,折從阮側身一拱手:“如此,老臣也確實放心了!”

“公且把心放寬!”在胸前一指,示意了下,劉承祐袍袖擺動,背手於後,關心起折從阮近況:“任職兗州,可曾習慣?”

折從阮感慨着應道:“衛王治軍施政甚佳,頗孚民意,老臣僅沿舊策,行蕭規曹隨之事,不勞心力。不過數月,這身體已生髀肉了啊。”

劉承祐點頭:“公一生戎馬,果非貪圖安逸之人啊!”

折從阮卻道:“我等歷盡廝殺,卻也心存安穩,只是如今世道,難得太平!”

言罷,看着微微頷首的劉承祐,折從阮問道:“陛下獨見於臣,不知有何吩咐,如有驅馳,臣雖年邁,卻也願赴之。”

顯然,此公察覺到了什麼。

走了幾步,劉承祐方纔緩緩道:“晉州節度張彥超,行獵墮馬,舊疾復發而亡。朝廷有意移鎮換防,議以邠州王晏復鎮晉州,以安州節度楊承信移邠州,安州乏人,朕思以公往鎮安州!”

劉承祐又道明形勢:“眼下,南方局勢不寧,荊南新舊交替,仍不平穩,湖南那邊,馬氏兄弟鬩牆,兵戈互戕,僞唐、僞劉窺伺於外。安州乃大漢南門鎖鑰,需以腹心統帥之臣鎮定,以防不測。”

沒有直接應承下來,折從阮反露遲疑,見狀,劉承祐直接道:“公似有顧慮,但且直言!”

折從阮直接說道:“南國的局勢,臣不甚清楚,不便妄言。只是從自身出發,臣乃北人,不習南方水土。一身本事,在騎在射,南方水網密集,如有事,恐非臣用武之地。而況,襄州有安審琦,老臣僻處北疆,對其威名也有所聞,有此公在,安州只需遣一勇將足矣。”

“此臣淺薄之見,如陛下實在定不下人選,老臣亦願負命南行!”

折從阮的話,當真說得漂亮!

劉承祐認真想了想,卻也不得不承認,此公的考量有道理:“是朕思慮不周了!”

“朕另選他人吧,大漢戰將千員,差一勇將,還是不難的!”劉承祐道。

“南方不宜,不知公是否願意往西北走一趟?”

聞此言,折從阮來了精神,略顯好奇:“陛下有何差遣?”

“慶州刺史郭彥欽性貪,肆意侵擾州內雜胡,以求賄賂,逼反了境內野雞族,剽掠綱商,亂我西陲。郭彥欽,朕已下詔緝拿回京問罪,慶州之叛,卻未告息。據報,野雞族有勾結寧州殺牛族合亂的跡象。”劉承祐將情況簡單通報了一遍。

“郭彥欽固然當殺,然這些河西雜胡,不服王威,蔑視朝廷,服叛不定,雖爲疥癬之疾,卻也不能放任。否則初開之河西商路,又將塞絕!”劉承祐繼續說:“西北那邊,彰義軍史匡懿近在其側,然聞染病,朕不便勉爲其難。其餘人,多有受限,而欲選一熟悉邊事,長於馬戰,且具統率之才,思來想去,還是公更加適合!”

“老臣願奉命!”折從阮這下回答,很是乾脆。

滿意地點了點頭,劉承祐忽地嚴肅地朝折從阮叮囑道:“威、慶、寧、原諸州,雜胡寄居,然如欲根除之,也不現實,且恐費代價。此番進討,能撫則撫,賜以官職,怙惡不悛者,亦當以雷霆手段擊之。公鎮撫府州多年,此間分寸,當放手把握!”

“老臣明白!”

“另外,據聞這些河西雜虜,部族多牛馬,大漢可正當稀缺之時......”

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198章 轉折點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170章 御宴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1768章 崩第104章 平息第241章 “戲言”第26章 名將第345章 剝削者第77章 吏職變動第361章 安東國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6章 “座談會”第226章 馮道請辭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112章 整風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323章 鬥法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罷我登場第43章 “梳理”、“優化”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30章 滿堂春宴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17章 附議第361章 安東國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3章 田畔問對第269章 愛將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372章 劉皇帝的孝心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269章 愛將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13章 日常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106章 敲打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1700章 本州無罪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30章 “寬刑簡政”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9章 新官上任第273 王晏鎮洛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65章 制舉進展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160章 三個青年無題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44章 箇中弊端第331章 泰來樓第298章 事泄了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53章 遁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151章 聽政2第159章 還朝第194章 減稅難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