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乾祐滅佛

忻北代南一域,五峰聳立,直出雲表,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稱五臺。

綿延峰嶺之間,佛韻昌然,作爲佛門聖地,釋教名山,彌千載之風雲變幻,盛衰興替,始終屹立不倒,地位超然。

中唐時期,五臺佛寺昌盛之極峰臺之間,大小佛寺數百,僧尼逾萬。即便因晚唐亂世,有所損折,單仍舊不妨礙“佛主五臺”。

僅官府可察僧衆,便有三千餘,若再加上私度、遊方寄宿之僧,則更衆,還不論依附山寺的民戶,僧農。五臺周遭,山多地平,田畝甚廣,故受諸寺佔據的人口,土地,產業,是筆巨大的財富,尤其對於辛苦恢復發展的北漢王朝而言,則更顯得誘人。

而自大漢皇帝劉承祐決議行“滅佛”之事後,五臺山系諸寺,便不可避免地成爲了朝廷的重點“關照”對象。

就在月前,經過長時間的調查準佈置準備,劉承祐於崇元大朝,正式下詔,於對全國佛寺庵廟,行禁抑整飭之事。

此舉,明顯有異於前番小規模針對性的處置,這是一次全面性的打擊滅佛。即便劉承祐對中樞的掌控日漸加深,但朝堂仍舊不是他的一言堂,針對此事,有不少朝臣都提出異議,向劉承祐進諫,勸他慎重,有甚者直接勸他收回成命。

佛門在中外、朝野,還是有不小的影響力。即便各地方鎮,那些殺人如麻的武夫節度,也有不少人篤信釋家,或許意欲以佛法洗刷身上的血腥,當然,此類人,大部分,還是手執血刃,口唸慈悲。

不過,縱使朝中非議頗多,在劉承祐決議推行之下,一切阻礙都不是大問題。而況,爲行抑佛,劉承祐準備也非一兩日,自西平河中李守貞叛亂起,前後歷時也近兩年,耗費了不少的人物力。

而朝中諸軍政重權部門,早早地便通過氣,並迅速達成共識,站在皇帝這一邊。

三司主管國家財計,從來拮据;樞密院統籌兵馬、軍仗,兵將調動升賞,還有南攻淮南的計劃也已提上日程,都需要錢糧;殿前、侍衛兩司的統帥將領們,則更簡單,國家財政寬裕了,纔好供養他們;而地方上諸道州、節度、防禦、團練,明顯有利可圖,能夠分一杯更,又豈會拒絕,並且,縱使引起民怨甚至民亂,也有天子與朝廷背鍋,他們是執行中樞的制令……

是故,在皇帝大令下達後,一場自上而下,從中樞到地方,針對全國佛寺的打擊與掠奪行動,很快便轟轟烈烈地展開。

劉承祐行“滅佛”之事,本質上是爲了解放人口、土地,發展經濟,順便爲朝廷創一筆巨大的收入,以供大業。

但行此事卻不能太過“直白”,得師出有名,即便這就是一場赤裸裸的掠奪行爲。在官面上,皇帝的詔意,以及朝廷的制令,都以“舉舊章、革前弊”爲中心,反覆提及“整飭”二字。

並且,還很自然地覓到“良機”,爾後操作此事。那是初夏之時,天子劉承祐爲盡孝心,專門陪同太后李氏出宮,前往東京城內的相國寺禮佛。

天子第一次表露出求佛之意,讓早感山雨瀕臨的佛門大喜,相國闔寺上下格外重視,舉衆相迎。

然後,便出問題了。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先是劉承祐耐不住好奇心,“隨便”挑選一接駕大僧背誦一段經文,不會,帝后頓時不悅。

是時,又有寺周閭左之貧民,冒死闖關謁見,上告佛寺侵佔財產,奴役男女,劉承祐接見之,大憤。

即遣軍圍寺,控制中人,着控鶴軍都指揮使李崇矩清查佛寺。作爲皇帝侍衛出身的心腹將領,體上心,很輕鬆便查出了問題。在相國寺僧衆之間,清查出了數名軍中逃逸士卒。

聞知結果,皇帝怒極。

接下來,針對相國寺的一系列嚴重、徹底的整飭動作,順理成章地便進行下去。收其田畝,奪其財產,散其僧衆,懲其不法,未至鼎盛時期的相國寺,就這般被豎起了典型,成爲“滅佛”的犧牲品。

其後,是一番小題大做的操作,數日之間,東京及各道州府,紛紛上奏,以天下佛寺,創修繁多,私度僧尼,日增猥雜,託庇奸惡......總之,劉承祐收到的奏聞,國內佛寺,彷彿全部被形容成藏污納垢之所,亟待整頓。

在一系列的前期籌備之下,滅佛之政,勢在必行,並且逐漸波及天下!

佛光寺,比起五峰之廟,只能算是五臺山諸寺之中普通一所,然寺抱青山而立,其間巨木參天,殿堂巍峨,一派名剎風光。

然而在這乾祐三年初秋之際,山間樹葉纔剛剛泛黃,佛寺卻已籠罩在一片淒冷蕭索之中。

山寺內外,爲一小隊官兵與十數名衙役所佔據,另有一波黑服着裝的人,散發着生人勿近的氣息,冷漠嗤然地打量着這座佛寺。

大小老幼數十名僧人,在官兵的看守下,拿着包裹,挪動着悽悽慘慘的腳步,離寺而去。

劉承祐滅佛,並非要徹底消滅佛門,因爲不現實,主要以打擊限制爲手段。五臺山諸佛寺,按照朝廷的規定,經過辨別臧否,遴選功德之後,只留大小二十座,已然算是滅頂之災。其他的寺廟,悉數停廢,乃至拆毀,佔據五臺主峰的諸大寺,皆難逃厄運。

而佛光寺,顯然並不在那二十座保留名目之中。

一名小沙彌,在老僧的牽引下,一步一回頭,望着對於他而言高高山門,淚眼模糊,滿是不捨。

老僧輕撫其腦袋,形容憔悴,掃着周遭的官兵,鋥亮的槍矛閃着寒光,令人心悸。

重重一嘆,只覺心神俱壞。佛光寺建寺的時間並不算太長,恰趕上了唐時佛門大發展時期,不過,在唐武宗會昌年間,那場“武宗滅法”,被毀。後經重建,而今不足百年,又逢大變,有墮寺之厄。

站在高處,在幾名黑袍屬下的跟隨下,王景崇靜靜地看着腳下的遷佛動靜,那等悲傷光景,反使其嘴角掛上了淺淺的笑意。

一招手,王景崇直接吩咐着:“差不多了,讓五臺縣官府收尾,寺下土地人口,分撥妥當,所有僧人,盡數還俗,安置監視,不得怠慢......”

隨後又走向官兵的領頭隊長,說道:“寺內銅像、法器,讓軍士們拆除,着人運輸下山,集中送往東京,上繳朝廷!”

“是!”

“寺內財產,仔細清查,避免有隱蔽之所,清點結束後,將此寺,給我拆了......”冷幽幽地,王景崇又下一令。

五臺山佛寺太多,影響太廣,爲保證“滅佛”之政順利施行,朝廷需遣得力之人。而作爲武德副使,在乾祐三年中迅速崛起的政治明星,皇帝的“忠犬”,王景崇被派來河東,處置此事,而王景崇,顯然樂此不疲,視爲政治生涯再進一步的契機,幹勁十足。

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406章 調任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151章 凋零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177章 小賢王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380章 饒樂國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74章 萬歲呼聲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41章 高麗國王第86章 籠絡人心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67章 宿州一線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71章 六合堤上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138章 回宮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53章 有詩云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1708章 格局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68章 撤了第96章 戰損與戰果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7章 武德司第114章 大朝會第37章 新政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4章 外戚第29章 太后的病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70章 衛公辭世第195章 遼帝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60章 都安心了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95章 大洗牌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39章 百年大計第86章 戍卒之心第48章 耿崇美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450章 落幕第41章 探監第21章 禍從口出第91章 今日開寶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298章 事泄了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251章 壽國公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58章 正面互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