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秋後算賬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有劉承祐盯着,官府積極作爲,安撫人心,永濟城迅速從歸戰爭的陰影中擺脫出來。手中有糧,府廩中有李守貞留下的豐厚底子,足可使各項善後工作順利展開。

經過簡單的清理,創傷雖然還在,整個城池卻也煥然一新,控制戒嚴有序放鬆,以天子詔,城中戶民照常準備着過中秋,氣氛漸漸和諧。

當然,仍駐於城外的數萬馬步大軍,以及那些尚未拆除的鉤心鬥角連營,時刻提醒着方過去不久的那場短暫卻足夠血腥的戰爭。故城裡城外,秩序井然,沒有什麼牛鬼蛇神敢跳出來作亂。

堂間,劉承祐手裡拿着一封冊文閱覽着,同時聽着扈彥珂關於軍隊這幾日的情況,至於劉承祐看的,則是由白文珂與李洪建彙總各軍提上的立功人員。

輕輕地將冊文往案上一甩,從名冊上便可知,他那個舅舅,這私心竟是一點也不收斂。

“記一下,名冊發與樞密院,班師之後,由樞密院對諸軍將士之功進行覈定,再行軍職調整遷補之事!”劉承祐開口道。

“是!”有親事郎官應道。

“軍心如何?”劉承祐問彙報完的扈彥珂。

扈彥珂立刻答道:“陛下賞賜已經分發各軍,將士喜悅,意氣高昂,心心以念陛下之恩德。”

劉承祐點着頭,張了張嘴,眼神一斜,又止住了。他降下的賞賜,基本是分撥至諸軍爲止,而後由各軍長官在以功分賞。此次他派些些監軍督察此事,但即便如此,仍舊有不少截留以肥私的將校,從上到下,數量很多。

原本劉承祐是想問此事的,但思慮過後,也就罷了。情況他已經瞭解得差不多了,軍心安定,士氣旺盛,說明還沒有出大問題,或者是底層的官兵們,已經習慣了這種風氣。

不過,經此一番,劉承祐的小本本上,又添上了不少姓名。同時,也下定了決心,這賞駁大權,還得往上收,日後一應賞賜,不說分發到個人,也得到營、都一級,哪怕麻煩一些,也是值得的。

“楊業,你那邊呢?”擡眼看向楊業。

聞問,楊業立刻稟道:“所拔軍士兩千九百四十六人,已經編制完畢,分三軍六營,陛下隨時可御臨檢閱!”

“不錯。”劉承祐直接吩咐着:“詔令諸州鎮,將這部分將士的家小,徙至東京,朝廷這邊也要做好護持安置工作,詔沿途州縣支持。”

“是!”

卻是在遣返關右諸州官兵返回州鎮之時,劉承祐下令,讓楊業自其中選拔精悍魁壯之士,充爲禁軍。這就是對方鎮進行“收其精兵”的一次嘗試,進展很順利。此番西來,劉承祐總歸要在西面節度身上,褥點東西......

而楊業,已然定了,將卸下潼安軍的差事,隨劉承祐還東京統兵。此次平叛,他立功不小,破城之後,又將“河中第一勇將”王繼勳給砍了,連投降的機會都沒給他,必將再度受到擢拔。接下來在禁軍中,劉承祐將有大動作,正需可靠可用之人。

至於潼關,則以前陝州監押、行營壕寨使王玉繼之,當然,隨着李守貞被平,駐軍兵力也將被削減至一千。

“陛下,河中府下各縣的秋收工作,已然展開。據察,各縣、鎮將吏,都勤懇其事......”談完軍事,轉到民事,馮道適時地稟告。

這便是天子所在的威懾了,以如今的情況,河中府下那些官員,對朝廷的詔令,自會盡心竭力而爲。

“朕還是那句話,無糧不穩,朝廷治政,首在農桑。此事,州府要做好督勸工作!”劉承祐吩咐着:“另外,傳詔東京,由中樞發制天下,秋收之事,着諸道州府,勉力爲之!”

“是!”

......

方過正午,劉承祐小憩之後,召李白趙王等十餘名軍使及隨軍的高級將校軍議。只有一個嚴肅的議題,如何處置此戰過程中違法違紀的將士。

這些軍士中,主要分爲兩類。一類爲前番小底軍攻城,怯戰畏敵,臨陣而逃,導致小底軍敗損的軍校,以那何徽、樊愛能二人爲首,另有十餘名中低級軍官,尚在羈押之中。

另外一部分,則破城之後,違令亂紀之人。禁軍之中,龍蛇混雜,良莠不齊,軍紀方面,經過不斷的整治,比起國初之時,已經好多了,但此番作戰,還是暴露出了那些已然根植於骨子裡的毛病。

此前,趁着破城之際,有不少軍官士卒,按照以往打仗的作風,燒殺搶掠,侵害百姓。軍官士卒,有上百人,被韓通與李崇矩當作典型給逮了起來。

對於如何處置這些人,以李洪建爲首的一些將帥,建議從輕發落,貶官降職也就是了,畢竟此戰大勝,叛賊已被平滅,也沒有引起什麼嚴重的後果,懲罰過重容易引得其他將士寒心云云。

另外一派,則以扈彥珂、王晏等人爲首,力主嚴懲,以肅軍政,以正軍法。在他們看來,何、樊二者所犯,乃不赦之罪,三軍士卒見之,得而誅殺的那種,根本沒有寬宥的餘地。至於破城犯法的那些官兵,在天子前有明令的情況下,仍舊大膽觸犯,這不止是違反軍紀,還是無視天子的威嚴,亦無寬免的道理。

還有一些人,莫不作聲,持中立態度。剩下了,則更簡單了,以天子的態度爲主。

而劉承祐這邊,別看他召諸將帥軍使商議此事,不過是做做樣子,討論得再熱鬧,也是無用,他心中早就有所計議。讓他稍感欣慰的是,將帥之中,還是有不少明理的人......

在彼輩爭得面紅耳赤之時,劉承祐起身發話了:“自古強軍,必練如山軍法,苟軍法不立,縱有熊羆之士,百萬之衆,朕安得而用之?何、樊之輩,乃軍中大害,法不可廢,必以嚴刑峻法處置。詔斬之!”

“是!”

可謂,一錘定音。劉承祐發話,李洪建等人,也不敢再出開脫之言。

就趁着日頭正高,劉承祐下詔,收何徽、樊愛能等將校士卒上百人,於轅門斬首。前方施雨露之恩,這番又降雷霆之威,劉承祐這恩威齊施的手段,用得也是越發熟練了。

在整治禁軍的同時,劉承祐又下詔,收押的河中叛軍,所有將校,甄其良莠,辨其忠奸,凡有罪之盡誅之。

此前,劉承祐允諾過,只誅首惡兇頑,餘者不論。故劉承祐悉免其叛亂之罪,但此番所問,卻是追究其作奸犯科之舉。

說到底,劉承祐還是對叛軍進行秋後算賬,只是換了個說法罷了。基層的普通士卒可以放過,那些有軍職的將校,還得用以儆示天下。

第43章 東京聲色第351章 林邑國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344章 打個賭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287章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135章 降將→良將仁宗篇5 徹底固化的統治階級第68章 二次北巡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07章 殿試第346章 底層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172章 太子妃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108章 井陘第82章 瓦橋關第51章 詔令西進第112章 兄弟第26章 潘美守城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238章 杯酒釋權第6章 “座談會”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45章 移鎮之議第117章 機會第80章 一意孤行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216章 初夏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416章 尾聲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347章 談話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80章 進攻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284章 影響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474章 立場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379章 蕭思溫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35章 楊村第67章 又去一老第108 狀元第361章 安東國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199章 出宮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110章 坦白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83章 惠妃母子第49章 南國風起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23章 夜宴第273 王晏鎮洛第38章 任其紛擾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291章 漢遼山陽之戰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336章 怪圈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103章 送菜來了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45章 移鎮之議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