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挫折

再度覲見老皇帝,劉文淵便開始以正式安東王身份了,這並不是什麼值得開心的事,因爲這本來就是他的。

不只是遺憾、失落,還有一種負疚感,因爲他把他爹的爵位給丟了……同時也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他纔剛開始努力,還沒運作開來,結果便已定下了。

劉文淵從來都是一個“成功者”,這似乎從他出生開始就註定了的,皇長孫,秦王嫡子,安東王冠更是上趕着戴到頭上,從小到大都是順風順水的,很少遇到難關與挫折。

同樣的,和他爹一樣,從出生開始,就已經是一個失敗者了。還是那個原因,他的成長是有上限的,比他爹還低,倘若沒有意外,那人間至巔的風景他是永遠不會有機會去見識的。

而這一點,到此時此刻,劉文淵都只是有點感覺,沒有真正意識到。

此番來京,劉文淵是真切地被教育了一頓。小聰明難成大器,劉皇帝慈祥和藹的老臉下邊隱藏的機心,也不是任他揣測利用的。

新上位不久,也初品嚐了王權加身的滋味,雖然由於資歷、威望等原因還遠無法達到劉煦在安東那等一言九鼎的程度,但王就是王,在安東劉文淵對“頂天立地”這個詞有了一層新體會,那是能上癮的。

同劉煦一般,甚至比他更早,劉文淵心頭同樣有這麼個疑問,或者說暢想,駕馭安東尚且如此,那統治大漢萬方又是何等體驗?

這個疑問,當下恐怕只有老皇帝能夠解答,但劉文淵就是再自信,也不敢直接提出這樣的問題。

爲王的癮纔剛剛染上,然西京這一行,還沒結束,便生挫敗。劉文淵自認爲沒有被安東國那一隅侷限視野,但當他代表安東踏入大漢帝國的權力中心,當那種隱隱的排斥侵襲而來,劉文淵方意識到這大漢帝都,還真不是當下的他如魚得水的地方,遠不到玩得轉的地步

或許是多了些警醒的緣故,再次面聖時,劉文淵不敢再飄了,整個人顯得內斂而謹慎,至少表面是如此。

比起初進京,這一次面聖,場面上要顯得正式些,不再是祖父對孫兒,而是皇帝對臣屬,是劉文淵正式以安東王的身份向劉皇帝謝恩,同時向他陳述自己的治國理念以及即將在安東施展的政策。

劉文淵已經謹持一個保守的態度,儘量不顯露自己飛揚的風格,但是,二十多年的作風可不是區區幾日就能糾正得過來的。

因此,即便劉文淵將彙報重點放在對劉煦既有政策的鞏固與延續上,但表達中仍舊不免流露出他的一些宏大設想。

沒錯,宏大的設想,大到超過安東承受能力的構想,一個需要朝廷繼續支持的理想,或者說,野心!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很有股子衝勁兒!”劉文淵的恭謹就彷彿換了個人,劉皇帝審視着他,淡淡然地說道:“只是,要將安東發展到與遼東道比肩,這困難可不小啊!”

且不提其他,劉文淵明確地提出了一個遠期目標,率安東軍民,趕超遼東發展。對於劉文淵這個目標,劉皇帝也只有四個字的評價:年輕氣盛。

同時,也覺得劉文淵有些異想天開。遼東與安東,雖是近鄰,但兩者從各方面的條件來比較,都有巨大差距。

就說一點,在劉皇帝做出開發東北的戰略國策後,朝廷在政策上有不少向東北的傾斜,近二十年間,大量的政治、經濟、軍事資源向廣大東北地區投放,其中若有三成在安東,那麼有七成便在遼東。

這還只是官方的,而在民間,不論商民,欲闖東北者,至少八成都是奔着遼東去的。畢竟,不論是自然環境還是發展成熟度,遼東都要遠遠超過安東,安東真正迎來大開發纔多久?就是各項農牧漁獵資源,遼東也同樣是豐富的。

在過去的那些年中,在兩河與燕北地區,形成了一股“闖關東”風潮,其中有安東的招徠、遼東的吸引,朝廷的支持,央地三方攜手併力,共建“新東北”,戰略決策上擬定的東西,劉皇帝當政下的大漢還是賣力地做出了些成效的。

而選擇“闖關東”者,大多到遼東爲止,畢竟越往北,維度越高,氣候條件越惡劣,民族成分也複雜,邊情壓力也更重。

朝中很多人只看到了,安東在劉煦當政的近二十年間,在不斷吸朝廷的血,吸內地道州的血,但遼東獲得的朝廷戰略層面的扶持力度顯然要更大。

但沒辦法,誰教安東主政的是劉煦,是大漢秦王,是劉皇帝的皇長子,就註定在某些場合被雙標對待,也註定有些人選擇性眼瞎,針對一些問題,拋開事實不談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一個年輕人忽然跑到劉皇帝面前,與他坐而論道,自信滿滿地表示,要趕超遼東

這,已然不是自信抑或狂妄了,說他年輕氣盛,都是極其委婉的表達了。

對於老皇帝言語間的懷疑,劉文淵自然察覺到了,不過他倒是一點也不慌,只是平靜地應道:“臣心知,這個目標很大,想要實現也很難,但臣已然抱定決心,竭盡全力,發揚精神,循先父遺志,發展安東。”

劉文淵還是忍不住把劉煦拿出來“對付”老皇帝,但這一招,似乎也不大好用了,只見老皇帝淡淡然地道:“你向朕表這個決心,用處不大!”

劉文淵略顯尷尬,但迎着老皇帝的目光,稍作遲疑,還是拱手道:“臣知曉,僅憑安東之力,是遠遠不足的,因此,臣懇請朝廷能酌情給一部分支援”

這或許纔是劉文淵此番來京的真正目的,作爲藩國,向朝廷大宗討要好處,幾乎是理所當然的,劉文淵雖然才擺正身份,但這種本能似乎已經具備了。

聽其言,劉皇帝嘴角稍微咧了下,道:“按理說,你新承製,又是朕的長孫,不管是從朝廷還是從長輩角度,都該有所表示。

然事涉安東政策,早在封國之前,朕已經與你爹擬定了分寸,當初的約定,朝廷會遵守,一切依成制,安東也當知足!”

“陛下”

劉皇帝這樣的回答,顯然不在劉文淵預想當中,以老皇帝對安東的大方程度,怎麼都不至於一毛不拔吧。

然而,剛張口,便注意到老皇帝那冷峻的目光,就彷彿在說:你要跟朕討價還價?

劉文淵心下微沉,住口思吟片刻,拱手拜道:“安東發展最大的制約,仍在人口”

大概怕劉皇帝直接拒絕,劉文淵說話都急切了幾分,語速快速地將想法道來:“中原道州移民已然困難,臣有意從高麗、日本等國招募男女,前往安東勞作,以補充勞力之不足,希望”

而老皇帝的反應再度出乎他的意料,那目光中甚至帶上了強烈的壓迫:“不許!”

劉文淵是滿懷失望地離開皇宮的,車駕駛上橫跨洛水的天津橋時,叫停了御者,劉文淵站在車轅上回首遙望那巍峨的宮城,年輕的面龐上灰敗之色已然褪去不少。

眼神中仍有不甘之色,目光則更加堅定了。

而垂拱殿內,在接見劉文淵結束後,劉皇帝讓張彬把安東國在秘密條線上的情報整理上呈。

拿着那些劉煦花了半生精力經營所得的成果,再結合劉文淵的表現,老皇帝陷入了深沉的思考

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122章 睡仙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36章 奉宸營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37章 回鶻使者第14章 外戚第49章 求援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93章 完了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60章 “暴斃”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35章 坐不住了第361章 “龍宮”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56章 是非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78章 祭拜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421章 樑孝王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41章 卷甲入城第35章 室韋覆滅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48章 接納迴歸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429章 遠遁的契丹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59章 元臣多鄙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393章第407章 麻煩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1714章 百姓苦第99章 又窮了第1790章 憂勞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101章 大整軍第151章 凋零第329章 遊市第83章 遼帝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