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正常說話!

bookmark

府門前,向訓的幾個子孫都在,不過人數並不多,子子孫孫加起來,也就五個,與那些枝繁葉茂的勳貴之家相比,向訓一家算是血脈單薄了,並且都略顯平庸,除了長子向德明之外,再無什麼出衆者了。

向德明此時仍在安西任職,擔任安西軍的後勤大管家,因此劉皇帝將目光放在向訓的次子向昱身上,問道:“你現在官居何職?”

向昱也就二十多歲的年紀,是向訓老來得子,一向寵愛,教養也還好,看起來比較溫和,文人氣質濃厚。

有些未經世事磨鍊的模樣,面對劉皇帝問話,有那麼些侷促,不過哀傷的情緒能夠掩蓋些許表現的不足,只見向昱紅着眼眶應道:“得蒙家父蔭庇,陛下賜福,臣現居朝請郎!”

朝請郎是文散官,正七品上,雖然是虛職,但級別不算低了,對於這些功臣勳貴子弟,看在他們父輩功勞的面子上,朝廷都會酌情給予一些恩典,但想要有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權勢地位,還得靠自身的素質與本事,至少在當下大漢的政治生態中是這樣的。

向昱,顯然不如他的兄長。不過,此時的劉皇帝就表現得有些感情用事了,又或者爲了表示對向訓的尊重與惋惜,當即說道:“低了!大好男兒,怎能滿足區區七品虛銜!明日去吏部報到,讓呂端給你安排一個實缺!”

聞言,向昱愣愣地望着劉皇帝,待喦脫給他使了個眼色之後,方纔反應過來,趕忙謝恩。

劉皇帝看着他,語氣嚴重地道:“朕聽說你是向星民最喜愛的兒子,好好幹,不要墮了你爹英名!還有,好生照顧你爹!”

“臣遵命!”聽劉皇帝這麼說,向昱又不禁哽咽道,他不算精明,卻能感受到,劉皇帝這已經在幫向訓安排後事了…….

“二十四臣……”踩着腳凳登上鑾駕,劉皇帝再度唸叨了一句,停在車轅上思索幾許,而後扭頭對喦脫吩咐道:“即刻派人去一趟江寧,面見壽國公,替朕帶一句話,就說,讓他好好保重身體,好好給朕活着,待朕六十大壽之時,還要與他把酒言歡!”

“是!”喦脫立刻應道。

劉皇帝的話,有的時候是需要反着聽的,不過以喦脫多年對劉皇帝心思的揣摩經驗,此時這番關懷壽國公李少遊的話,定然是真切的,是發自肺腑的。

畢竟,向訓若一去,那曾經朝野羨慕、舉國矚目的乾右二十四臣,就剩壽國公李少遊一根獨枝了。

……

即便陽光明媚了,初春的晨風依舊寒着,春日高起,雍王劉承勳進宮覲見。垂拱殿前,被劉皇帝趕到殿外侍候着喦脫見了,殷勤地迎了上去,面帶焦色地拜道:“小的參見大王!”

劉承勳向喦脫點頭示意了下,下意識地向大開着殿門內望了眼,習慣性地問道:“陛下可在?”

“在!”喦脫迅速地點點頭,然後道:“大王來得正好,還請好生勸勸官家,官家已經一日夜不曾進食了!”

一聽這話,劉承勳的臉色立刻變了,嚴厲地斥責道:“你們是怎麼伺候的!”

“是小的們罪過,只是,官家這兩日心情不佳,實在勸不動啊……”喦脫道。

聽喦脫這麼說,劉承勳沒有再理會他,也不待通報,徑直往裡去了。倒也不是逾越不守規矩,只是雍王劉承勳擁有不經通報而面見劉皇帝的特權,只是尋常時候他不用罷了,但眼下可不是平時,皇帝都那麼久不進食了,壞了身體怎麼辦……

至於劉皇帝爲什麼心情不佳,劉承勳心裡自然是有數的,他又沒閉目塞聽,身處京中,對最近的分封風波以及溫國公病重的事情,也有所耳聞。不過,在劉承勳看來,恐怕還是前者更讓劉皇帝心煩。

殿內,劉皇帝正盤着雙腿,以一個瑟縮的姿態靠在御座內,手裡翻閱着公文。與一般臣工上呈的奏章不同,劉皇帝手裡的屬於密報,乃是皇城司以及武德司彙報給劉皇帝的西京朝野輿情觀測。

相比於單純地依靠猜疑揣測,如今的劉皇帝也越發依賴於這兩大特務機構的情報消息了,而結果,更加讓劉皇帝心頭鬱結了。

就彙報所呈現的結果來看,朝野之間對劉皇帝分封提議,看衰者多,看戲者衆,且隨着時間的發酵,趨勢越發明顯,只有少數人在讚歎劉皇帝的開拓進取之外,而這少數人中,也未必有多少人是真心擁護的,至少在劉皇帝看來,其中謀求倖進的投機分子恐怕要佔大多數……

“陛下!”隔着十步遠,劉承勳鄭重地向劉皇帝一禮。

擡眼看到自家兄弟,劉皇帝陰沉的表情釋然了些,露出笑容,衝劉承勳道:“你來了,坐!”

劉承勳謝恩,不過並沒有入座,看着劉皇帝帶有菜色的面龐,關心道:“聽聞陛下已有一日夜未進食了?”

聞問,劉皇帝擺擺手,有些無所謂地道:“沒心情,沒胃口!”

聞言,劉承勳搖搖頭,勸慰道:“這可不行,膳食還是要定時享用的!什麼事,也不比您的身體更重要,還望陛下早些用膳,保重御體,朝廷可離不開您……”

“呵呵!”劉皇帝笑了笑,澹澹道:“朕可沒有那麼重要,朕也只是芸芸衆生中的一員,沒了朕,朝政就無法正常運轉了?百姓就無法生活了?

何況,每個人都在勸朕保重身體,但難知機心如何!這宮裡朝內,只怕盼着朕早死,好解開給他們的限制與約束者,恐怕不在少數吧……”

劉皇帝澹澹然的一番話,讓劉承勳面色大變,幾乎本能地低下頭去,這話可不敢亂接,哪怕他是雍王,劉皇帝的親兄弟。

不見劉成勳反饋,劉皇帝回過神來看向他,注意到他鵪鶉一般的姿態,不由道:“你這是什麼反應?”

劉承勳深吸了一口氣,埋頭作揖道:“陛下這番話,讓臣誠惶誠恐!”

“你怕什麼!”對此,劉皇帝有些不耐地說道:“朕說的又不是你!”

大概是自覺反應過激,有些嚴厲失態了,劉皇帝平復了下心情,以一種平緩的語氣道:“你是朕的親兄弟,是朕的體己人,和外人不一樣,也無話不可說!”

對劉皇帝此言,劉承勳此時心中是半個字都不信,他這一生,可都是照耀於劉皇帝光芒之下,也籠罩於其陰影之中,如此幾十年了,到今時今日,他哪裡還敢真把劉皇帝當哥哥看待?連二哥都有好些年沒叫過了……

“陛下信任與厚遇,臣萬分感激!”劉承勳只能這麼表態。

顯然,劉承勳在劉皇帝面前也是不可能再向少時那般放開了,劉皇帝心中稍微感慨了下,轉移話題問道:“你也多日未進宮了,今日來見朕,所爲何事?”

“多日未見,前來看望一下陛下。”

“不見得吧!朕如今在你們眼中,恐怕早已視爲惡虎了吧,避之猶恐不及……”

“陛下!”劉承勳實在有些難以承受劉皇帝如此尖刻的言辭以及談話方式,不由得大聲了些,格外鄭重地道:“不論陛下怎麼想,不論管他人如何想,至少臣無愧於心,也無愧於陛下!”

劉承勳這番表明心跡的話,說得是斬釘截鐵,甭管是否事實如此,至少氣勢做足了,而劉皇帝還真被震了下。

看着一臉嚴肅的皇弟,劉皇帝輕舒了一口氣:“朕近來,心情一直不暢,說話有些衝,莫見怪!”

“臣不敢!”見劉皇帝有正常說話的趨勢,劉承勳立刻伏低,態度再度恢復了平日的謙恭溫順。

“你也是爲分封之事,前來勸朕的吧!”劉皇帝悠悠道。

劉承勳略作沉吟,應道:“陛下英明!”

看着劉承勳,劉皇帝也鄭重地說道:“朕不管是誰找了你,也不管你究竟是作何考慮,但是朕,不需要你們來勸,朕腦子清醒得很,還沒老湖塗!”

第39章 百年大計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61章 晉陽來人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375章 少林寺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65章 君臣相宜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35章 楊村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59章 不知死第74章 萬歲呼聲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53章 遁第73章 紙上談兵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20章 威臨荊南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1674章 爆發第93章 升遷第32章 潞州震動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1708章 格局第70章 衛公辭世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36章 盡伏東北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1764章 禁轎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36章 奉宸營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3章 姐夫的彙報無題第194章 減稅難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123章 諮之以邊事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59章 皇帝與太子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180章 過鄴都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357章 國滅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70章 大禮第16章 軍中俊才第66章 兄弟之國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376章 對策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708章 格局第35章 瑤華春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67章 宿州一線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407章 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