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不裝了

劉皇帝是在第二日晨起之時,方纔得到趙匡胤病逝的消息,昨夜上稟宮內時,劉皇帝正酣睡着,內侍們不敢打擾,因而一直拖着。

爲了這“遲誤”,劉皇帝甚至將喦脫斥責了一頓。如常一般地攤開雙手,讓宮娥們伺候着裝,面前鏡子早已更換成銅製的,看着鏡中自己模湖難測的聲影,劉皇帝突然發出一聲莫名的感慨:“怎麼如此突然,前些日子,不是還好好的,能食肉吃酒......”

“人生際遇之感慨,當真使人無限唏噓啊!”

趙普此事微躬着老腰,侍候在一旁,老人覺淺,劉皇帝是這樣,趙普亦然,甚至比劉皇帝起得更早。夜宿宮殿,滋味並不好受,除了至高的榮幸之外,便是無盡的壓力。

想象一下,皇帝就睡在距離你隔着一道簾幕的御榻上,呼嚕聲如雷震,外邊那些身強力壯的內侍時時刻刻盯着你,唯恐你做出什麼異常的舉動,跟防賊一樣。

即便尿意來了,都得生生憋着,不敢有任何動作,皇帝一個翻身,都能引起緊張。暮年的老皇帝,就是這麼讓人震懼,即便換了一種心態歸來的趙普,都難以壓制由骨子裡生出的敬畏,尤其是夜深人靜之時,更有種他隱藏在黑暗深處盯着你的錯覺。

wωω ⊕t t k a n ⊕C ○

緊張、壓抑,乃至惶恐,過去的一夜,趙普顯然是沒睡好的,起來的第一件事,便是去痛快地放了一波水。照這個情況,若是多在劉皇帝身邊睡幾次,這泌尿系統都得徹底紊亂。

此刻,聽到劉皇帝的感慨,趙普立刻便陪了些小心,感慨着應和道:“人生如常,大抵如此,陛下節哀!”

但是趙普心中,卻不由深思,劉皇帝話裡實則已經透露出不少信息了。趙普雖然去朝兩年,但對京內的事務並非一無所知,而榮國公的情況,雖不熟悉,但多少有些瞭解。

至少,就趙普所知,在他還沒卸任之前,趙匡胤便早早地把酒戒了,但聽劉皇帝的意思,趙匡胤又在食肉吃酒,這背後難道就沒有什麼隱情?

趙匡胤愛酒,是朝野盡知的事情,甚至每每飲酒必醉,但是,在他戒酒的那些時光裡,明明做到了滴酒不沾。若說是因爲受不了酒癮,但以趙匡胤這等人物的堅強意志,在什麼情況下,會在戒酒成功的時候,再度復發?

隱隱的,趙普有了些猜測,但也不敢繼續往深了想,頭下意識地埋低了,甚至有些不敢看劉皇帝。這個老皇帝,比之過去,更加可畏了,或者說更加危險......

“趙卿在想什麼?”突兀的,劉皇帝目光勐然盯着趙普。

趙普聞聲微驚,迅速收斂心神,拱手拖着嘆息的語氣,道:“老臣在想,榮公之逝,朝廷痛失一柱國,實在令人惋惜!”

聞言,劉皇帝收回目光,卻澹澹地說了句:“人總有這麼一日的,只是時候早晚罷了。榮公這一生,也算波瀾壯闊,功成名就,不枉來這世間走上一遭。”

聽劉皇帝這麼說,趙普則更加堅定心中的少許猜測了,畢竟,劉皇帝這話裡實在透着一股怪味。過去,遇有國家重臣辭世,不管心中作何想法,劉皇帝至少面上會表現出哀傷的表情,嘴裡說出些惋惜的言辭,甚至真情流露,引人共鳴。

但此番,對於趙匡胤的去世,表現得卻是過於冷靜,或者說冷澹。瞧瞧那說的什麼話,臉上也不見絲毫哀意,連那點意外之色,都彷彿是禮節性的表露。

若說是見多了老臣凋零,成爲了習慣,或者說人之遲暮,看澹了生死,那說服力顯然是不夠的。畢竟,以劉皇帝的表演功力,裝模作樣一番,還是沒什麼問題的,但看劉皇帝這模樣,是裝都不願意裝一下了。

按下腦海中飛揚的思緒,趙普繼續附和着:“陛下所言甚是!”

無法搞清劉皇帝對趙匡胤的心態究竟如何,趙普也就不打算就其辭世再多說什麼了,以免招惹些無謂的麻煩。

天方微微亮,但飯不能不吃,內侍們奉上熱騰騰的早膳,沒有什麼美食珍饈,甚至只是民間的五穀雜糧,倒符合養生二字。

胃口十足地喝着粥,藉着依舊釋放着光芒的宮燈,劉皇帝觀察着趙普,指着老臉上化不去的黑眼圈,輕笑道:“趙卿昨夜沒睡好?”

聞問,趙普表示道:“臣年紀大了,許是舟車勞頓,一時尚未恢復過來。”

劉皇帝不禁多看了趙普一眼,點頭道:“這倒是朕的疏忽了,昨日趙卿也確實辛苦了,連回趟府邸都不得片刻安寧,這京城內的雜聲,有如蚊蠅,想來也是不勝其擾吧!”

聽劉皇帝這麼一說,趙普心下暗自一緊,這是在敲打昨日趙府那些逢迎之事?不過,還沒等他說出些場面話,便聽劉皇帝繼續說道:“朕已經差人過府料理了,想來這三兩日間,便可回府了。洛陽的賓館雖然環境不錯,但若讓大漢的宰相客居驛館,有家難歸,傳出去,也不好聽,你說是吧!”

趙普連忙表態道:“是老臣考慮不妥了!”

看他這副模樣,劉皇帝擺擺手:“是朕考慮不周,卿是行事板正,公私分明,倡我良相之風!這幾日辛苦,先好生歇息片刻,什麼時候身體養好了,精神恢復足了,再處理國務吧。俗務累人,操心勞力的,稅改之事,也是不能操之過急的,卿可仔細籌謀思量!”

“陛下關懷備至,老臣感激涕零!”趙普老臉上很是自然地做出一副感動的表情。

見狀,劉皇帝笑了笑,忽然想到了什麼,手頓了頓,放下粥碗,纔想起一件幾乎被遺忘了的事情。拿起絲帕擦擦嘴,方纔道:“對於我們這些人而言,最重要的,便是一個蓋棺定論。榮公走了,他的身後之事,卻不能馬虎。傳旨,廢朝三日,榮公喪事,一切依朝儀舉辦,着有司安排致哀!”

說着,劉皇帝又看向趙普,道:“趙卿,就代表朕前往公府,慰問趙氏,略盡哀思吧......”

劉皇帝顯得輕描澹寫,趙普則鄭重應道:“是!”

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306章 爲了統治需要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324章 相安爲上淺談兩點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165章 舊邸第416章 尾聲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252章 面聖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1761章 新問題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339章 那一腳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199章 出宮第180章 博弈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22章 “鄭州站”第243章 總結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42章 難得積極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286章 宗室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106章 倒趙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456章 遺澤第127章 冬至宴3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54章 兵制改革2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51章 詔令西進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52章 幽燕變故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198章 轉折點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78章 火油彈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30章 收穫第18章 侯益第193章 楊邠案(1)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108 狀元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66章 陷河陽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174章 帝崩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51章 耿淑妃薨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330章 小市民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62章 二代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