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

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

立冬這一日,劉皇帝出宮私訪,遊覽西京,想要就此換換心情。對劉皇帝而言,十一年未見,洛陽多了不少陌生感,比繁華俗麗,開封確實要勝過洛陽不少,然而論格局與氣勢,卻不是開封城所能比擬的了,畢竟千年古都的底蘊擺在那兒。

而長久沉浸在東京浮華的劉皇帝,再見洛陽,也產生了一種耳目一新之感,時隔多年,他彷彿重新找回了當年執意遷都的憂國情懷。

冬季,本是萬物休養,生民享受收穫的季節,然而大概是國喪的原因,洛陽城整體顯得格外安靜,市井間的喧鬧都好似夢囈低語,士民臉上也少見笑顏。

劉皇帝想要沾染一下民間生氣的目的,終歸沒能達到,他也無法真正做到像過去那般體察民情,連詢問民生情況都顯得有些敷衍,心中的陰霾隨着冬日的到來反而加重了幾分。

因此,回宮之際,劉皇帝臉色生冷,眼神漠然,然隨身伺候的喦脫心驚肉跳的。不過,隨着東平王趙匡讚的辭爵奏章呈上,他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雖然很微弱,但終究是笑了。

垂拱殿內,燈火闌珊,微冷的風不斷侵入,劉皇帝的面色卻柔和了許多。審閱完趙匡讚的奏章,劉皇帝將之傳示劉暘、趙匡義、王著以及呂端。

在李昉、王祐未及入京之前,朝廷中的主要事務,基本都由這四人處置,當然,近來劉皇帝對國事的關注直線上升,隔三差五就要在垂拱殿聽政,遇事也多與四人商議。

劉暘幾人依次閱覽,對於內容,反應不一,不過,一時都不敢貿然作話。他們不說,劉皇帝卻主動問道:“對於東平王所請,你們有什麼看法?”

這個問題有些難回答,難就難在,摸不清劉皇帝的想法,因而,殿中的沉默持續着。

見狀,劉皇帝也不惱,將喦脫收回的奏章隨手丟在御案上,又道:“都不作話?那朕換個問法,你們說,趙匡贊此請的目的是什麼?無緣無故,連朕賜的王爵都不要了,內中必有隱情!趙卿素來敏捷,你說說看!”

被劉皇帝點到,趙匡義略感爲難,心中暗思,其中有什麼隱情,陛下難道不知?左右不過,引退自保罷了。

當然,內心真實想法是不好道出的,劉皇帝的注視下,趙匡義也不敢多想,稍加思索,便從容道來:“臣以爲,東平王此奏,必有緣由,陛下不若召之垂詢,一探究竟?”

趙匡義似乎也深諳廢話文學,這話說了跟沒說一般。劉皇帝聞之,嘴角咧了下,道:“朕現在是在問伱!你就拿此話來敷衍朕?”

“臣不敢!”趙匡義心頭一凜,趕忙道。

心驚之下,腦生急智,趙匡義道:“臣以爲,東平王怕是遇到了難言之事,方有此辭章!”

“哦?”劉皇帝一副來了興趣的樣子,問道:“什麼難言之事啊?”

趙匡義垂下頭,應道:“臣不知!”

還是廢話!

不過,劉皇帝也沒再爲難趙匡義,他自己心裡也清楚,這樣的事情,他們這些勳貴大臣,也是不好貿然開言的,一切全憑他意志。

大漢的功爵,賞賜抑或收回,主動權永遠掌握在劉皇帝手裡。不過,在此事上,劉皇帝雖然對趙匡讚的用意有所猜想,但並不是太關心,他更重視的,還是這些功臣勳貴們是什麼態度與感想。

稍作沉吟,劉皇帝環視一圈,再問道:“換個問題,你們再說說,東平王所請,朕是準與不準?呂端,你說說看?”

呂端自拜相之後,依舊保持着過去持重的風格,訥於言而敏於行,在劉皇帝面前,尤其如此。此時,被劉皇帝問道,老眉也不禁高高蹙起,一副很爲難的樣子。

思慮幾許,呂端沉聲道:“臣以爲,陛下當準?”

“爲何?”見他說得堅定,劉皇帝追問。

呂端答道:“東平王勞苦功高,陛下恩深遇厚,準其所請,聽其所願,亦屬恩澤!”

聽呂端這麼說,劉皇帝稍微詫異地瞥了他一眼,這個一臉老實的呂尚書,竟也能說出如此厚顏無恥的話來。不過,倒是動聽。

沒有再就此事詢問宰臣們意見了,劉皇帝要乾綱獨斷了,暗自思吟片刻,擡眼便吩咐道:“傳詔,封趙匡贊爲盧國公!”

就這麼簡簡單單一句話,也沒有任何多餘的解釋,但在場衆人都是心中凜然,一個開國郡王爵位,就如此輕易地被剝奪了。

而可以想見的是,趙匡贊做出了表率,其他幾位異姓王,又當如何自處?符、錢二王暫且不提,至少襄陽王安守忠,恐怕是坐不住的,畢他纔是最先提出辭去王爵的,只是當初劉皇帝沒有同意罷了。如今,趙匡贊再請,卻不加猶豫地同意了,甚至絲毫不注意吃相,劉皇帝心思之深沉,也越發難以揣摩了。

“太子留下,其他人都退下吧!”

“是!”

自當日那番談話後,王著還是沒有多少改變,也越來越像個透明人,此番,未發一言,便同趙、呂二相離開。

待三人退下,劉皇帝看着仍舊面露思索的劉暘,淡淡一笑:“你覺得此事處置得怎麼樣?”

劉暘看了劉皇帝一眼,凝眉道:“雖是趙匡贊主動請辭,但難免爲人非議!”

“朕被人非議的事情多得是,也不差這一樁!”劉皇帝語氣平淡,悠悠道:“與之相比,朕更感慨的是,這些個功臣勳貴,似乎是越來越會揣摩朕的心思了。這趙匡贊居家養病多年,卻好像把朕的心思看透了一般.”

“不過,如此也好!”劉皇帝表情很快變得冷峻,語氣也越發漠然:“趙匡贊還是個聰明人啊,不論是經商自污,還是請辭王爵,都顯其恭順!他想求個心安,朕就給他!”

從劉皇帝的話裡不難看出,他確實對早年封的那幾名異姓王有想法。而劉暘聽了,沉吟片刻,有些猶豫地問道:“不知符、錢、安三王,陛下將如何對待?”

“你覺得呢?”劉皇帝反問了句,然後輕聲道:“既然趙匡贊做了表率,就看他們是否如他一般聰明瞭”

“大漢,也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了!”劉皇帝又說了句,聲音很輕,但卻極其抓耳,劉暘聽得真真的。

想了想,劉暘似在提醒劉皇帝一般:“符昭願尚在安東!”

“一封詔書的事情,又何需在意他人在哪裡?”劉皇帝當即道,不過注意到劉暘的表情,還是多說了句:“朕知道你與符家的感情,如何做,自己斟酌”

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178章 會獵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78章 南北併發第149章 降表第33章 豪強第481章 行宮第6章 相形見絀第24章 人事調整第16章 軍中俊才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196章 橐駝兒第15章 小人行徑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122章 睡仙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80章 一意孤行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195章 楊邠案(3)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101章 大整軍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46章 郭榮奏事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52章 巫宦之國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17章 附議第5章 春闈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247章 視察第410章 剋制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127章 皇城司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2章 分食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182章 尚敢北顧?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127章 冬至宴3第60章 狠狠敲打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90章 安東國王?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2052章 回京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384章 反響第50章 打他一仗第83章 抉擇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39章 連夜南進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85章 少壯派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半島史話·奇葩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417章 輕狂第76章 視察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