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4章 雄才難制

第1754章 雄才難制

“你去吧,我困了,需要去睡上一覺!”說了太多話,劉皇帝也有些疲憊了,再無談興,朝劉暘擺擺手,慢悠悠回崇政殿去了。

劉暘在後,恭敬地彎腰行禮,只是擡眼之時,望着劉皇帝那明顯佝僂了些背影,面上露出少許疑慮。適才劉皇帝在提到安東之時,明顯欲言又止,究竟想說什麼呢?劉暘暗暗琢磨着,但不管是什麼,顯然與劉煦有關。

回殿的同時,劉皇帝也是一臉惆悵,眉頭擰在一起,突出一個糾結。他原本想要問問,把安東地區獨立出來,賜與劉煦,建立安東國,這個念頭在他腦海裡盤旋許久了,想就此問問劉暘的想法。

但是話到喉頭,又生生忍住了,因爲對於此事,他自身都有所疑慮。安東固然偏遠苦寒,但在東北開發的基策之下,作爲整個東北邊防的重要組成部分,獨立出來,難免形成與朝廷之間的割裂。

並且,這也屬於大陸板塊,劉皇帝大一統的情結同樣深重,如果僅僅是爲了方便安東的治理,節省朝廷的負擔,就開這麼一個頭,其中利害如何,劉皇帝自己都有些把握不住。

分封的念頭,劉皇帝一直都有,但要不要在大陸的這些邊邊角角進行切割,他也是心存猶豫的。如今的安東,在劉皇帝的放權之下,劉煦大刀闊斧,善加經營,已有國中之國的跡象。

但是,朝廷對當地的影響還是巨大的,安東受限於先天的不足條件,對朝廷的依賴同樣是巨大的。再加上當地輪換的戍卒與將領,輔以遼東爲憑,控制力還是很強的。

雖然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朝廷的負擔,但基本的平衡是實現了的。這樣的平衡,要不要打破它,打破之後,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劉皇帝同樣拿不準。

當然,更重要的,劉皇帝得顧及劉暘的想法,他一方面想給劉煦分一個基本盤,但另一方面又擔心這樣的舉措,會給兄弟之間,在朝廷與安東之間帶來進一步的疏離。

劉皇帝自然是自信的,只要他想做,沒人能阻止,就是劉暘也得俯首聽命,但是,他敢肯定,持反對態度的大臣絕對不少,尤其是太子的那些支持者們。

畢竟,時至如今,對劉暘太子之位有威脅的,還得是劉煦。不只是因爲他皇長子、秦王的身份,還因爲他在這些年表現出的能力與擔當,以親王之尊在安東堅守十年,篳路藍縷,風雨無悔,毫無疑問,這給劉煦帶來了巨大的威望。

縱觀史冊,如此尊貴的身份,能做到這一步的,屈指可數,甚至找不到能與之比擬的。就是劉暘,也不得不承認劉煦對大漢、對東北的功績,更別提其他普通人的。

但越是如此,越表現出才幹與能力,就越容易引人忌憚。劉暘性情寬厚,度量也夠,足以容之,但太子的那些支持者們,卻忍不住爲主分憂,爲主着急。有的人想通過進言提醒太子,有的人則從其他方面,通過各種手段,對安東進行限制打壓,這些情況,都是難以避免的。

就如此番劉煦往安東招攬西北難民,即便得到了劉暘的許可,並安排人負責,但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也沒少掣肘與拖後腿的情況。

自古以來,對於那些傑出的帝室能才,都難免有個“雄才難制”的帽子扣在頭上,才能卓著,有的時候本身就是一種罪過。

劉暘的寬厚大度是朝野聞名的,但在涉及根本利益衝突的情況下,也難保心態不起變化。否則,當年登聞鼓案發生時,察覺到那些蛛絲馬跡之後,也不會那般尋根究底,想要調查清楚背後的隱情。

當初,劉皇帝把劉煦放到安東,近乎與貶逐,但在安東那等簡陋的條件下,仍舊幹出了一番事業,可見劉煦的不凡之處。

而從劉煦離京開始,似乎已經奠定了一切,劉皇帝的態度再度直白地擺在檯面上,對劉暘太子之位有威脅的,他首先就給解決掉了。

按理說,當劉煦遠走安東,劉晞、劉昉這兩個年長的皇子也被外放,坐鎮一方,剩下的皇子對劉暘的威脅幾乎沒有,他的地位穩了,兄弟之間直接衝突的可能大大降低,關係總能較好地維持下去了吧。

然而,事情從來沒有這麼絕對的。至少,在這些年,劉暘難以避免地收到一些消息。如果說安東那邊,劉煦的那些動作,那些培植勢力的舉措,尚在劉暘的接受範圍之內,甚至能一笑了之。

但有些傳言,卻難以讓他心如止水了。有這麼些傳言,很多人都爲劉煦感到可惜,尤其是那些去安東淘金闖蕩的勳貴子弟以及民間商民。

他們認爲,秦王殿下最大的缺陷就在出身上,倘若他也是嫡子,倘若早年的時候老皇帝立耿宸妃爲皇后,倘若帝位承繼以賢不以嫡.那麼,秦王的機會要更大。

雖然事實就是事實,沒有那麼多假設前提,但劉暘聽到這些傳言,其中滋味如何,心裡如何想,也是難以爲外人知曉的。

至少,心態是不會那麼平和的,任性從來都是複雜的,用皇位來考驗人性,換誰都難以心如止水。

劉暘不是那麼容易猜忌的人,但面對這樣的聲音,也難免心存疑慮。而東京能出現那樣的流言,本身就意味着不正常,背後若無人推動,僅靠臣民自發的感受,顯是不可能的。

爲此,劉暘還特地遣人調查過,目標直指安東。可想而知,東京都能出現此類流言,那秦王經營已久的安東,又是怎樣一番輿情,對劉暘來說,也不會太樂觀。

與劉暘的糾結類似,劉暘心中顯然也顧慮着,不過,也沒有表現出來。回到政事堂,一切如常,照常處置實務,將劉皇帝交待的那些事情與宋琪、趙匡義等臣商討,一件件地找人安排下去。

一直到傍晚,回到東宮之後,劉暘特意命人將時任京畿道副都指揮使的舅舅符昭願請來。

弘德殿,符昭願覲見行禮:“不知殿下召臣,有何吩咐?”

符昭願是符彥卿的次子,輩分上雖比劉暘大,但實屬同齡人,從小交際頗多,關係頗深,畢竟那層關係是十分牢靠的。

看着符昭願,劉暘也不客氣,直接說道:“陛下有意將扶風郡公馬懷遇召還東京,安東那邊需要有人接任,主持輪戍禁軍事務,我屬意你,不知你可願往安東一行。”

符昭願聞言,稍微愣了下,不過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擡眼望着劉暘,見他一臉凝沉,心中也是念頭起伏。

同樣沒有多少猶豫,拱手應道:“臣願往!”

第24章 人事調整第1809章 餞行第106章 敲打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8章 巡視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92章 金陵冬寒第349章 邊情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167章彈冠相慶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33章 兩廣運動第85章 安心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79章 勢孤危第15章 小人行徑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138章 回宮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151章 聽政2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1章 乾祐滅佛第342章 殺肥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36章 西面來人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2章 王、鄭二公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267章 國難之際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45章 治安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341章 向錢看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07章 殿試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62章 奸宦昏主第35章 唐將空談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9章 鳳翔戰況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7章 風波第384章 反響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7章 鼓譟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34章 亡國之族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274章 老當益壯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465章 “教匪”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28章 皇子戍邊第47章 誘其北上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52章 聯姻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124章 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