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

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

劉昉回到夏州時,也不免駐馬停留,看了看城外的難民營,表情漠然,只是眼神中的悵惘暴露一些真實感情。指着難民營,劉昉問城門值守官:“城外難民,似乎又稀疏不少?”

城門官聞問,有些激動,又有些緊張地回答道:“回殿下,這兩日,張使君已然安排那些難民於州城周邊復農復牧,城外難民自然減少!”

聞言,劉昉點了點頭,嘆息道:“這張使君,確是個能幹的人啊!”

城牆上邊,還懸掛着一排排木籠,裡邊放着一些叛賊首領的腦袋,不過,這麼久了,所有人都見怪不怪,早已習慣。

“把那些賊首都摘下焚燬了吧!”劉昉又吩咐道:“這惡臭遠聞,倒人胃口,懸首示人,以懾羣賊,如今賊都淨了,震懾誰去?都摘了!”

“是!”

說完,策馬揚鞭,徑入城中。此時的城裡城外,仍重兵雲集,大的戰事早已結束,軍隊也都常駐軍營,但劉昉治軍嚴格,管制未有一點放鬆,訓練按期,除了一些軍中比賽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娛樂活動,入城之際,還能聽到從大營傳出的響亮的操練聲。

夏州城內人口倒有些,本身作爲一道治所,政治軍事經濟中心,人本身就不少,亂事發生之時,又涌入不少避難的鄉賢。因此,城中的人口,除了官吏軍隊,大多是一些有社會地位的名流,以及依附他們的僕傭。

比起城外的難民,城中居民日子顯然要好過一些,至少城內安全是有絕對保證的,但日子也好的有限。不是所有的富商老財,家中都屯有大量糧食,當存糧消耗一空,這肚子同樣要捱餓。

不過,官府還是比較關懷了,在城內也開放了口糧配給,但與救濟難民不同,需要他們用錢財購買,高價還有數量限制。不買也行,想要救濟糧,出城到難民營待着去,兩相比較之下,自然是選擇破財免災了。

爲此,夏州官府倒也從民間收穫一筆浮財,而近半年下來,有的人家也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街道之上,商戶關門,攤販歇業,少有行人,即便有,也都面帶菜色。

事實上,滿懷憧憬,希望亂事結束、官府開禁的,還得屬這些過去的士紳賢達,再拖下去,再豐厚的家財,也扛不住了。

劉昉徑直前往行營,這原本是王侁府邸,被作爲行營駐地。得知趙王歸來,正在府中主持軍務的孟玄喆、折御卿趕忙迎了上來,臉上都帶着點笑容。

在這次榆林之亂中,孟玄喆是徹底出頭了,豐州之戰,就是一樁莫大的功績,雖然要與李繼隆等將分,但他是統軍主將卻是事實。而作爲後蜀的太子,能做到這一步,實在是不容易。

孟玄喆年過四旬,長相比較富態,但精神不錯,風度翩翩,人看起來也比較內斂,容易讓人心生好感。

劉昉看着兩人,笑道:“聽說李繼遷兄弟的首級被人送來了!”

“正是!”折御卿稟道:“末將已然找人確認過,無誤,確是李繼遷兄弟!”

“走,入內敘話!”劉昉展露笑容,伸手道。

堂間,兩顆已經被清洗過、顯得慘白無比的首級,呈現在劉昉面前。劉昉打量了兩眼,淡淡一笑:“也不過常人罷了,除了年輕些,無甚特殊之處嘛!”

折御卿介紹道:“豐州之戰後,賊軍大敗潰逃,李繼遷率部走脫,向西北逃亡,擺脫官軍追擊,意欲遠遁大漠。然而氣候惡劣,一路了無人煙,毫無補給,不得已之下,李繼遷又率衆南下,潛入靈州!”

“竟然跑到靈州去了!”劉昉眉毛上挑,也有些意外:“是誰殺了他們?”

折御卿道:“是李繼遷的軍師張浦,此人乃是銀州人,原爲銀州小吏,據他所言,兩年前李繼遷初舉叛時,他被裹挾其中,爲保性命,無奈從賊。

李繼遷南下靈州,原本打算就糧當地,並聯合當地党項,另舉亂事,並與鹽州袁賊合流,卻未曾想,袁賊也先他一步被王師擊敗。

后王師於靈州清剿殘匪,一片大亂,李繼遷率殘匪混跡其間,意圖趁亂再起,卻受到王師、番兵、党項的攻擊,堅持了兩月,非但沒能趁擴充壯大,其手下頑賊在混亂局勢下也越打越少,最終分崩離析。

眼見事不可爲,李繼遷決定逃出榆林,前往塞外,借漠北契丹之力,另謀再起。只是在準備偷渡黃河之時,僅存部下受張浦挑唆,殺李繼遷兄弟,取其首級來降朝廷。

田都指揮使在靈州得其首級,迅速送來夏州!”

聽完折御卿的彙報,劉昉又盯了李繼遷的腦袋兩眼,淡淡一笑:“此人爲亂榆林,致生民死難無數,早當滅亡。陛下可是打算將之千刀萬剮,挫骨揚灰的,如此死了,倒便宜他了!將這兄弟首級,拾掇拾掇,快馬送往東京,上報朝廷!”

“是!”

“殿下,那張浦如何處置?”折御卿又請示道。

聞問,劉昉想了想,問:“他所說那些,是否可信?”

折御卿搖了搖頭:“末將調查過,此人原爲銀州衙下一小吏,因得罪上官,十載不得升遷,其從賊恐怕並非不得已,也有對朝廷的怨憤。

比起那些庸賤愚民,這些讀書人吏,遺害更大。至於他那些被李繼遷裹挾的言論,就更值得懷疑,因此,末將認爲,還需嚴懲!”

聽完折御卿的話,劉昉點了點頭,輕聲道:“然而他獻上了李繼遷兄弟首級,不論如何,這就是實在的功勞。和此前收降的那些人等一般,將之視爲斬首反正,似乎並不那麼難以接受吧!至於文人,在趨利避害之上,相比那些草民,同樣更加靈活,知道做出更聰明,對他們更有利的選擇!”

“那依殿下的意思,是放過此人?”折御卿眉頭一皺,問道。

“和此前俘虜那袁賊的軍師一道,送往東京,交由朝廷處置吧!也讓朝廷的大臣們看看,這些出身體制的文吏,究竟是怎麼忠君愛國,報效朝廷的。那人似乎也姓張吧!”劉昉考慮幾許,道。

“是!袁賊軍師,姓張名洪!”折御卿道。

“這西北二張二賊,出身類似,怕是也籍此名留於世了!”劉昉的語氣中帶着少許的嘲弄:“哪怕是賊名!”

“此事就這樣了!”說完,劉昉擺擺手,又看向孟玄喆:“孟都指揮使,關於撤軍計劃,擬定得如何了?”

聞問,一直沒有作話的孟玄喆,立刻從堂案上取出一份報告,呈與劉昉:“末將與折將軍已然草擬完畢,還請殿下過目!”

劉昉順手接過,認真閱覽起來,並且很快,眉宇展開,露出笑容:“甚好,做得很完備,不過,力度不夠,第一批,當先撤還一半,那些番兵,也盡數解散遣回!”

孟玄喆面露遲疑,但想了想,還是應道:“是!”

劉昉則感慨道:“榆林之亂,到如今,也基本平定了,也該撤軍解禁,還治於地方了!大軍長駐,朝廷早有非議,怨念深重,再不削減還師,怕是太子殿下都壓制不住了!”

說着,劉昉揚揚手中的報告,又衝孟玄喆笑:“孟都指揮使治兵有方,允文允武,向使當年有你主持軍政,朝廷想要平定巴蜀,怕也不易!”

此言一落,原本保持着嚴謹的孟玄喆頓時氣質大變,臉上浮現出一種驚詫,用力地一抱拳,沉聲道:“殿下此言差矣,朝廷一統天下,乃是浩蕩大勢,無人可逆,又豈是區區一個孟玄喆所能阻擋的!”

劉昉稍愣,看一副嚴重姿態的孟玄喆,也收起了笑容,拱手回禮:“孟都指揮使所言甚是,是我此話不妥,還請見諒!”

降臣難做啊,尤其還是曾今的後蜀太子。劉昉聽過一事,去年鎮安堡戰前,孟玄喆建議當小心行事,以防有詐,結果王侁就是拿孟玄喆的身份壓迫他,逼他出戰,給他五百人,讓他去消滅李繼遷,結果遭遇埋伏,被李繼遷殺敗,差點丟了性命

劉昉適才所言,雖是無心,但聽在孟玄喆耳中,卻是觸及了他敏感處。更何況,類似的話,由劉昉說出來,那性質就更嚴重了。

劉昉向來是有錯就改,體諒其情,也捨得放下身段道歉。而聽趙王這麼說,孟玄喆方纔稍稍安心。

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38章 賞第10章 契丹亂政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51章 以鎰稱銖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61章 南北之爭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103章 送菜來了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25章 開寶新政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87章 亦有其憂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167章 請辭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1736章 試炮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59章 不知死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407章 麻煩第295章 難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61章 南北之爭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321章 瑤女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52章 對峙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384章 反響第69章 夫妻密談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半島史話·桓王第85章 安心第61章 南北之爭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66章 陷河陽第337章 特權第6章 告一段落淺談兩點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323章 鬥法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133章 西征!第47章 戰略所向第56章 彌月之喜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第345章 剝削者第75章 高貴妃第8章 楊蘇還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