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暗通款曲

..,!

帶着少許後怕的心情,腳步沉重,王寅武朝宮外走去,滿臉凝思之態。

“王司使留步!”身後傳來的張德鈞那熟悉的令其厭惡的聲音。

回身一看,只見張德鈞笑眯眯走了上來:“何故如此急切?”

面對張德鈞,王寅武回之以笑,所有凝重消散一空,面態恢復自信,目光也犀利起來,拱手應道:“河西大桉,在下使命在身,責任重大,自然不如張大官悠閒!”

“我老了,不似王司使年輕力壯,精力旺盛,自然樂得悠閒!”張德鈞的笑容就透着虛僞兩個字,兩眼幾乎眯成一條線:“不過,此番官家同樣授以君命,想閒也閒不下來了。

皇城、武德兩司過往雖然有些齟齬,但此番官家使你我協同辦差,爲不負使命,我以爲,還當捐棄前嫌,同舟共濟,併力偵破此桉,揪出那些叛匪逆賊纔是啊!”

王寅武微微一笑:“這是自然!”

答應地很快,但心中顯是不以爲然,同時還提高了警惕,這老傢伙得防着,以這閹人的尿性,笑裡藏刀,說不準就在哪裡使絆子了。

就拿河西桉來說,幸好他速度夠快,要是動作稍微慢點,讓這老閹搶了先,那他在劉皇帝面前就更不好交代了。

眨眨眼,王寅武語露機鋒:“不得不說,皇城司好靈通的消息,張大官好麻利的手腳!”

“作爲官家的耳目,怎能不靈通些,否則閉目塞聽,官家是要生氣的,我們這些做奴臣的,也無顏面存世了!”張德鈞道。

“張大官真是陛下的忠僕,事事爲陛下着想啊!”

“這難道不是應該的嗎?莫非王司使不是如此,另懷機心?”

兩個人言語入刀,話裡帶刺,較量了一番,王寅武就沒耐心了,直接問道:“張大官叫住在下,不會就只是向我表示合作之意吧!”

張德鈞笑的有些陰險,幽幽然道:“官家下令徹查,顯然有整飭河西軍政的意思。不過,王司使是出自河西,難免有些牽礙,其中若是有什麼需要的人或事,還請提前打個招呼,我這邊也可以給個方便,以免失了迴旋的餘地......”

一聽這話,王寅武眉毛一跳,果斷拒絕:“不用,該查該辦,一切依朝制規矩,何需留什麼餘地?”

盯着張德鈞,王寅武澹澹道:“官家的耳目,可不該有多餘的心思!”

見王寅武那一臉“正氣”的模樣,張德鈞心中暗罵一句,笑眯眯道:“王司使如此覺悟,令人佩服啊!”

王寅武:“爲陛下盡忠,爲朝廷效力而已!”

“呵呵......”

“事情緊迫,有這閒談的功夫,還是想想如何辦好官家交待的差事吧!”王寅武一副話不投機的模樣的:“張大官留步,在下先告辭了!”

“請便!”張德鈞伸了伸手。

宮牆外,王寅武保持着風度,步伐穩健地離開回衙,張德鈞從後看了一會兒那遠去的背影,方纔轉身朝另一個方向走去,嘴裡則恨恨地滴咕道:“這個匹夫,卻是越發驕橫,不知所以了,看你還能猖獗到幾時!”

另外一邊,王寅武也在口吐芬芳:“斷子絕孫的老閹,我倒要看看,你能有什麼好下場!”

回到武德司,司衙內,王寅武在京的心腹干將們以及重要職吏早已齊聚一堂,就等着他發號施令。

沒有任何耽擱,王寅武把事情通報了一下,最重要的,是傳達皇帝陛下的指示精神,並對接下的武德司的工作任務做了細緻安排。

重點,毫無疑問是放在河西,他專門抽調了兩隊探事吏協同的三百武德營士兵遠赴西北偵辦此桉。

同時,隨着東京這邊的反應,不只是河西,整個西北的武德司力量也都動員起來了。河西桉或許是一個偵查的一個重要突破口,但武德司針對的,卻是整個西北亂象的根源。

劉皇帝都說了,西北恐怕存在一些陰謀叛亂分子,不管如何,都得查出個所以然來。倘若沒有,那麼可以輕鬆地彙報,倘若真有,那就是立功的機會。

夜幕下的東京城,被萬家燈火點綴着,其喧囂繁華,比之日間更勝,黑夜籠罩下的京城,似乎也更加真實一些。

汴河之上,仍舊帆檣林立,兩岸有遊人,河上有彩燈,當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漂泊水上,順流而下的那些裝飾精美的花船畫舫,隔着數百丈,都能讓人感受到的奢靡與浮華。

夜色掩護下,王寅武在兩名隨從的護衛下,低調地乘着一葉扁舟,登上河中一艘畫舫。

與其他熱鬧的花船相比,這艘船不算大,也沒有那麼嘈雜,靜謐之中突出格調,有種大隱鬧市的意思。

船上伺候的人,顯然都說精心培訓過後,很守規矩,不問,不聞,甚至不多看,王寅武也比較樸實地走進其中一個房間。

空氣中已然瀰漫着些許茶香,一位華服中年,正安靜地等待着,看到王寅武,起身相迎:“王兄!”

“盧兄!”

請客的,自然是中樞宰臣盧多遜了。這二人,在這幾年間,聯繫相對少了些,畢竟要避免落人口實,不過,有當年的香火情在,要完全形同陌路,也不現實,這私下的聯繫,可從來不曾間斷過。而這種秘密私會,就更不一般了。

王寅武解去外袍,露出真容,撩起袍腳與盧多遜對面而坐,嗅了嗅空中的茶香,露出一點笑容:“久等了!”

“不妨事,王兄公務繁忙,能抽出閒暇赴會,已經是盧某的榮幸!”盧多遜態度很好,親自給王寅武倒上一杯茶水,伸手示意:“請,這可是福建的貢茶,陛下也只賜了我一罐!”

“多謝!”

盧多遜與王寅武這二人,關係也是在不斷變化之中的。當年一道出使西域時,王寅武還是一個不名一文的武德司下吏,除了司衙給的任務之外,甚至還秘密監視着盧多遜。

而盧多遜,是正使,又是榜眼,官宦出身,還親自接受皇帝的委派,兩個人之間的差距,雖然不如鴻溝之深,卻也是顯着。

後來同在西北任職,盧多遜步步高昇,默默羅織着勢力,積累着名望與影響,而那時的王寅武,哪怕已是河西都知,也完全無法與盧多遜並論。

即便在王寅武被提拔爲武德使之後,在面對盧多遜時,仍舊謙虛卑敬。但是,權力與地位確實容易使人成長,時至如今,兩個人終於能夠同等對話了。

論在朝廷中的地位,王寅武當然無法同盧多遜這個宰臣相比,但論實權,可一點都不低。因此,二十多年後,兩個人對面而談之時,王寅武已再無一絲的自卑,而盧多遜也不敢再像過去那樣託大占強,而以平等地位待之。

王寅武這些年很風光,足以讓天下下絕大部分人羨慕,但盧多遜並無一絲嫉妒,因爲王寅武的上限也如此了。

相反,因爲二十多年的交情,反而爲他欣喜,也爲自己欣喜,因爲這是一個難得的盟友,試想一下,當都察院、武德司這兩個機構聯合起來的時候, 那是怎樣一股勢力,怎樣一股力量。

當然,也是爲了顧及影響,二者方纔不像當初那般,往從甚密。對王寅武,在交往的過程中,盧多遜也能顧及其心情,給足尊重,這在早年是不可想象的。誰說盧多遜不會做人?那只是針對的人不同罷了。

不過,要說這二者之間的關係,有多麼地如鋼似鐵,那也不盡然,說到底,還是利益使然罷了。

王寅武與他的前任李崇矩不一樣,他底蘊太薄,根基太淺,要坐穩武德使的位置,除了劉皇帝的信任,也需要人的支持,在朝廷中,盧多遜就能扮演這樣的角色,至少幫他抵擋來自朝廷針對武德司的壓力。

沒有這個前提,再牢靠的關係,也容易被打破。而在這幾年中,中樞幾次針對武德司出臺一些限制權力的政策,都有盧多遜在維護,即便阻止不了,也會暗中提醒知會,這種相互扶持,纔是維護兩者關係的根本。

但同樣的,武德司這邊也給盧多遜提供了許多幫助,盧多遜在主管都察院的這些年中,出了不少政績,其中的情報來源,有多少來自武德司的助力,也是算不清楚的,都察院的監察系統,終究不如武德司這般細緻的。

。wap.

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483章 南巡第98章 溫柔鄉第10章 契丹亂政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73章 解決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176章 雍王第306章 爲了統治需要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283章 降將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25章 開寶新政第78章 召還二郎?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83章 抉擇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47章 陶谷自薦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334章 喜訊傳來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11章 大典日第94章 善後第132章 做媒第102章 絕境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86章 籠絡人心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461章 癲狂?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17章 附議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174章 帝崩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347章 談話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22章 “鄭州站”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92章 萬歲殿宴第65章 選擇第77章 安陽之殤第88章 天子金令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82章 瓦橋關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393章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261章 大捷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119章 回京第13章 相敬如賓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77章 嚇人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1705章 君臣都發狠了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這纔是感言第38章 殿議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174章 帝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