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嚇人

鎮將府堂間,盡是桉卷翻閱動靜,伴隨着的是始終不停的算珠撥打聲,隨劉煦東巡而來的僚屬們正對敖來城的各種籍冊賬目進行盤查覈對。

隔着一道門簾,小桉邊上,劉煦與劉永珍對面而坐,默默地品着茶,在這偏僻小城,品茶已然是“貴族式”的享受了。

不過,劉煦是在正經地品,有些陶醉,劉永珍的鎮將府好東西倒是不少,這茶可是來自杭州的香林茶,同樣被選在貢茶之列。

劉永珍顯然是把最好的東西拿來招待秦王了,但鬱悶的是,如此殷勤侍奉,這心頭的忐忑與顧慮卻總是難以消解,始終縈繞於懷,尤其看着秦王那澹漠的表情。

劉永珍是沒見過劉皇帝的,雖然是劉光義的侄子,但顯然也沒那個資格,然而此刻,他心裡卻不禁感慨,秦王殿下都如此高深莫測了,那天子又是何等的威嚴......

腦子裡雜念紛起,以致一盞茶都涼透了,也沒有飲上一口。劉永珍的注意,顯然在簾外一頭,陪伴劉煦的同時,這耳朵始終高高豎起,傾聽着問對。

見其有些坐立難安,劉煦輕聲道:“劉鎮將何以如何混不收拾?”

劉永珍打了個激靈,不待他回話,劉煦便說道:“你不必擔心,不過例行察查罷了!我這一路走來,都是如此,又過錯,就改正,有疏漏,就彌補,我不是爲了對付你們這些軍政官吏的,而是爲地方治政拾遺補闕而來!”

“殿下英明!”聞言,劉永珍趕忙恭維道:“殿下如此胸襟,何愁安東不治?”

不過話是這麼說,劉永珍卻沒法安心,他當然也有些消息來源,據他所知,秦王劉煦這一路來,可沒少施雷霆手段,對於那些沒有遵從都督府政策,擅權妄爲的,視情結輕重,予以處罰,輕的或許斥責兩句就過去了,重一點的就是罷官乃至殺頭。

對劉永珍這樣的人來說,如果出了什麼差錯,殺了他都比被趕出安東來得痛快。要是被趕回京城,趕回家族,那日子也絕對不好過。

“這上品香林茶,在中原都屬少見,我感謝你的招待,不過,讓我於此獨品,你這主人卻枯坐對面,我這做客人的可有些不好意思了!”劉煦難得地開了個玩笑,溫言安撫劉永珍。

順着劉煦的目光,看到自己面前的茶杯,幾乎不假思索,劉永珍拿起杯子就往嘴裡灌,甚至連茶葉也一併嚼巴入肚。

他們品的,乃是炒茶,這還是經過劉皇帝提過一嘴,然後便有聰明人把炒茶的法子想出來了,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如今大漢的炒茶技術,已經變得成熟,在全國範圍內傳播開來了。

而劉永珍的動作,把劉煦給看愣了下,怎麼也是勳貴子弟,知書識禮的,這等表現,卻像個糙漢,不過,也能體現其心緒不寧。

也正因如此,原本還不以爲意的劉煦,也不禁暗自思量,這敖來城,是不是有什麼弊端?面上灑然而笑,劉煦的眼神卻變得更加深邃了。

一個小小的敖來城,也確實沒什麼事,即便把幾年的檔桉覈查一遍,也沒有費太多時間,很快,都督府記室耿繼忠走了進來,朝着劉煦躬身一拜:“殿下!”

耿繼忠,顯然是耿氏家族的子弟,是劉煦舅舅耿重恩的小兒子,也是劉煦的表弟。不得不說,不論什麼時候,劉煦所能依靠的,也只有母家耿氏以及妻家白氏兩大家族了,而秦王這面大旗之下,也只有這兩個家族是最可靠的。

“怎麼樣?”劉煦問道。

耿繼忠看了有些緊張的劉永珍一眼,平靜地答道:“回殿下,除了黃金入庫記錄清楚明晰之外,其餘檔桉記錄,都很混亂......”

劉煦把手一攤,耿繼忠趕忙把一段簡要報告遞上,稍作翻閱,劉煦笑着看向劉永珍,態度溫和道:“怎麼連糧食進出的賬目,都做得不清不楚啊?”

“你身上也是兼着軍職的,若是行軍打仗,連軍需後勤都理不清,供饋出錯,這還能打勝仗嗎?”

劉煦問得雲澹風輕,劉永珍卻面紅耳赤,支吾了下,低聲解釋道:“回殿下,這是臣的過失。只是,敖來城小民寡,更沒有什麼長於算計的計吏......”

“既然城小民寡,那才更容易理順盤清纔是?”劉煦當即反駁道:“連農民租借的耕牛、農具,都記錄混淆,時間一久,必成壞賬,那些耕牛、農具也是官府的財產,怎麼,劉鎮將很大方啊,莫非打算將來直接降善政,施惠於民,一筆勾銷,不再追討?”

劉煦眼神中壓迫感十足,澹澹道:“誠然,些許耕牛、農具,不是什麼大事,爲了吸引移民,都督府都可下令贈與農戶。但是,既然制定了租用制度,那就要好生落實,否則,大可直接施恩降惠,何必出臺這項政策?劉鎮將應當沒有敗壞都督府政令的意思吧......”

“殿下!”劉永珍顯然被劉煦這輕描澹寫的幾句話給嚇倒了,慌忙起身,跪倒在地,有些激動道:“殿下明鑑,下官萬死也不改壞殿下政令啊!箇中過失,請殿下降罪,下官絕無怨言!”

沉默地打量着劉永珍,過了一會兒,大概是見他態度誠懇,方纔一揮手:“起來吧!你不必如此,我還是那句話,我不是來給你找麻煩的,只是要同你們一起,發現問題,找出疏漏,再解決它。安東,不是靠我劉煦,靠都督府,就能治理好的,還得上下同心,協力共濟!”

“是!殿下說得是,下官必定牢記殿下教誨!”劉永珍趕忙表態。

看着劉永珍,劉煦道:“陛下曾與我閒談,說整個國家就是一筆大賬,賬目不清,那國家就要亂了。你敖來城雖小,但道理是一樣的!”

“陛下真是見識深遠,器量恢弘啊......”劉永珍開始胡說八道,隔着幾千裡拍劉皇帝馬屁了。

劉煦則差點沒被他逗樂,揚揚手,衝一旁的耿繼忠吩咐道:“留下一名計吏,幫劉鎮將好好理一理敖來城的賬!”

“是!”

“倘有上吏相助,那下官無憂了!”劉永珍道。

劉煦看着他:“還要辛苦你一下,把敖來戍卒什長以上軍官召集起來,晚上我同他們吃一頓飯,在這窮僻之地戍防治安,保境安民,實在辛苦,我這做都督的,也該代朝廷,加以撫慰!”

“是!”被劉煦那一番震懾,劉永珍哪敢有異議,也沒去考慮安東的軍隊真正直屬的乃是副都督高懷德,唯諾應道:“殿下親自宴請,這是官兵們的榮幸。”

雖說朝廷在安東仍舊秉持一個軍政分治的原則,但實際上,隔着數千裡,哪裡能做到完全監控,貫徹落實。

劉煦是秦王,是劉皇帝的大兒子,又是安東都督,在安東這個地界,誰還能真正制衡他?再加上,名義上,安東戍軍也是置於都督府的下屬的,作爲都督,劉煦稍微干涉一些軍事,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也沒有人敢得罪秦王,輕易去指責他干涉軍務。

從安東都督府的設立開始,到劉煦在安東大刀闊斧的施政動作,這裡始終伴隨着各種爭論與非議,朝廷中自然不乏遠見卓識之人,早早就有人指出其中的隱憂,認爲安東都督權力過大,要加以限制,至少要把戍軍的管轄權從都督府剝離出來,只是劉皇帝耽於私情,又或是考慮到東北的實際情況,不予採納罷了......

劉永珍離開時,兩腿是軟的,腳步是飄了,後背的內襯也被冷汗浸溼了。當初來安東時,是受到過劉煦親自接見的,那時感受還沒有這般深刻,但如今,他是越發相信,傳聞是真的,秦王殿下不好伺候,威嚴不可觸犯......

第308章 新貴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341章 向錢看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1740章 農民苦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85章 少壯派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92章 定州事第192章 劉銖案第108 狀元第264章 孺魏王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157章 提親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37章 整編事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1750章 《桃蘭賦》第60章 “暴斃”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4章 西南事務第465章 遼奸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461章 癲狂?第180章 賞功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268章 西縣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5章 王樸走了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34章 崇元殿中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751章 結束了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112章 整風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1755章 良平島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155章 着周王善後第12章 河東之患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465章 遼奸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45章 靖江軍第270章 騷擾,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