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

安東的開發,基本是沿鴨子河流域展開的,但是主要集中在西部以綏化城(哈爾濱)爲中心的平原地區,也是安東開拓的大漢官民商人的主要匯聚處。

東南方向,還特別設立率賓府,不過由於陸上交通的艱難複雜,漢民漢商的通行也主要通過海路,率賓府這幾年的發展,海商的作用很大。

當然,不是因爲率賓府有多麼大的經濟利益,而在於對高麗、日本商路、航道的拓展,東海水師甚至派了一支小艦隊,常駐率賓府。

而如今的東北亞海域,毫無疑問,是大漢的後花園,水軍、官商民船,任意通行,無所忌憚。

當然,也沒有什麼人、什麼勢力能對此發表什麼異議,航線上唯二的兩個獨立國家,高麗國已經被“制裁”怕了,如今乖巧地不得了,溫順地像只小貓,尤其在王伷繼位後,對東京的態度就更加卑躬屈膝了。

在東京的荒唐太子,成爲高麗國王之後,除了私生活依舊荒唐之外,大是大非上,倒是很有大局觀的,那就是一味地舔漢、順漢。

王伷當國王的這些年,除了在開州建設他的“朝鮮開京”之外,主要精力都放在維護漢麗關係,對東京幾乎是三月一小貢,半年一大貢。

漢商前來,雙手歡迎,給予優待,漢軍前來,大開港口,供吃供喝,還能舉辦一些聯誼活動,把高麗的美女奉敬陪牀。

至於日本,素來是識時務的,這個時代,也沒有什麼領海概念,當然對大漢而言,軍官商民船所能抵達的地方,都是大漢的勢力範圍。

而東北亞海上貿易興起,可不只是漢商的功勞,高麗、日本的商人也同樣參與其中,只是不如漢商那麼趾高氣揚,那麼任意自在罷了。

這些年,三國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繫,大概是有史以來最爲緊密的了,今後可能會更加緊密,畢竟在這東北亞地區,就這麼三個國家,大漢是巨無霸,哪怕蟄伏,也是鎮壓一切的存在,高麗、日本兩個小弟,也只能瑟瑟發抖,曲意逢迎。

海上貿易的興起,也不可避免地催生了一個新的羣體與新的海上活動,俗稱海盜。不得不說,最初的海盜行徑,有一部分大漢水師的私下行動,趁着執行任務,或者出海訓練的機會,打劫過往商船,當然一開始是針對外來船隻,尤其是漢麗交惡那段那時間的大肆劫掠,更是毫無底線可言。

見有利可圖,後來是乾脆連漢人商船也搶,被捅到朝廷之後,劉皇帝“震怒”,責了樞密院、郭廷渭一個治軍不嚴的罪,責令整改,處置了一批水軍軍官,這股由水軍帶起來的掠奪風氣,纔有所整改。

而事實上,水師搶掠所得的財貨,朝廷也是分了一杯羹的,只是實在不好拿到檯面上來講罷了。

朝廷之所以及時叫停整改,也是因爲,這樣的行徑實在不合國格,影響也實在惡劣,當然最爲關鍵的則是,對海上貿易造成了嚴重遏制與傷害,這是不符合朝廷利益的。

於是,官方的打劫行爲結束了,但民間海盜卻日漸猖獗,大漢水師也從搶劫者變成了保衛者,開始着力打擊南北航線上的海盜。

既爲了護衛航線,保障海上貿易的安全,也作訓練,同時,打擊海盜也是和平時期大漢水軍立功升職的機會了。另外,水軍也明白過來一點,剿滅海盜,也是個獲利的途徑,既有軍工拿,同樣有豐厚的戰利品。

不過,那萬里海疆,以及更加漫長複雜的海上商道,也不是大漢那七萬人的水軍所能兼顧的,海域太遼闊了,可以躲藏的地方也太多了,海盜根本是剿之不盡,滅之不絕的,只要海上貿易還在進行,只要那一艘艘載滿貨物的船隻仍在通行。

而在東亞海域上活躍的海盜,毫無疑問,也主要來自三個國家,大漢、高麗、日本。大漢這邊的海商,有的時候,你根本分不清他到底是海商,還是海盜,有的在貿易中血本無歸的,就乾脆帶着自己的船幹起了打劫的行當。

至於高麗、日本,其國內窮苦人口就更多了,幹起無本買賣更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只不過,各國的海盜,似乎達成了一定默契,各有“勢力範圍”。

大漢的海盜,大多活躍於東南以及南洋,高麗、日本海盜則在東北亞海域間活動。不過,近兩年來,來自日本的一些倭寇,也開始向南洋拓展了,甚至造成了海盜之間的衝突與廝殺。

出身大漢的海盜,大多保持着一定的剋制,自詡義盜,秉持一個劫而不殺的原則,絕大多數情況下,進行打劫活動時,都是劫而不殺。

聰明的盜賊,從來都不會趕盡殺絕,來自大漢的海盜們,對竭澤而漁這四個字,也有最爲基本最樸素的認知。如非必要,或者被激怒,都儘量避免殺人,畢竟,劫船加上殺人,是足以引起大漢水軍窮追勐打的。

很多時候,目標商船隻要給足過路費,就能順利放行通航,畢竟對於海盜而言,搶奪貨物還要一個銷售變現的流程,還不如收取現錢。

當然,在大漢的一些港口,尤其是流求、安南的一些商港,也活躍着一些商人,專門負責處理一些來路不明的貨物。

產業鏈、利益鏈,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甚至於,對大漢的水軍來講,海盜的興起,也不能算是壞事,否則如何體現他們存在的價值。

過去,朝廷內部也總有人提出,要削減水軍,大漢畢竟是大陸權帝國,在很多朝臣看來,維持七萬水軍,以及數百條戰船,實在沒有必要,每年還有那麼多人員、訓練、船隻的花費,這可比養馬步軍貴多了。

也就是隨着海上貿易的興起,以及劉皇帝的支持,大漢水軍方纔得以保持如今的規模,在兵制改革中,軍力也沒有怎麼削減。

但即便如此,比起陸軍大哥,水軍仍舊是小弟,不怎麼受重視,甚至有些苦逼。此前,爲什麼郭廷渭能水軍大將會默認麾下的搶掠,還不是爲了彌補水師軍費的缺額,給水軍將士們發些福利。

因此,哪怕有養寇自重這種犯忌的嫌疑,大漢水師也確實需要海盜的存在,用以練兵、立功以及獲利。而大漢水師主要追剿的,也正是那些殺人越貨的海盜。

而相比於大漢的“儒盜”,來自高麗、日本的海盜,則要放肆得多,也暴虐得多,他們更殘忍,更好殺,在浩瀚的大洋上,製造了大量慘劇。

這是爲大漢水師完全不能容忍的,在近幾年,打擊的目標,也基本放在這些“麗賊”與“倭奴”身上。

對於高麗、日本同行,大漢的海盜們,也是十分瞧不上的,認爲這些人毫無遠見,只會謀那種一時之利,因此,當日本海盜向南活動擴張時,受到的是來自官府與同行的雙重打擊遏制。

因爲東北亞海域上海盜活動猖獗,在劉皇帝的授意下,大漢朝廷還向兩國就“消滅海盜、肅清海域”下達了一份指示,敦促兩國對本國海盜進行清剿。

讓兩國派水軍出海去打擊海盜,顯然是不現實的,高麗的水師就不提了,在漢麗衝突期間,早就被摧毀了,元氣未復,甚至放棄恢復,至今也只有大船小船三兩艘,與率賓府部署的水軍力量差不多。

至於日本的水軍,船小人少訓練差,也沒有遠航能力,他們去剿滅海盜,且不說能不能找到海盜行蹤並消滅的問題,遇到狠的大的海盜團,說不準就是被消滅的結局。

因此,哪怕迫於大漢的示諭,兩國所謂的海賊進剿計劃,也都是停留於紙面的。不過,爲了給大漢一個交代,兩國對背靠本國港口的一些海盜,進行了驅逐剿滅,將他們趕離本土,自生自滅。

顯然,在過去,高麗、日本的海盜,也是有一定官方背景的......

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淺談兩點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323章 鬥法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309章 衡釀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314章 還京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95章 遼帝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80章 一意孤行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464章 甘州楊氏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3章 取士不公第122章 相互誅心278章 軍務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16章 態度迥異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406章 調任第334章 交待第289章 捷報齊至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274章 老當益壯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91章 今日開寶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23章 夜宴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176章 雍王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7章 風波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251章 壽國公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133章 捷報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213章 紆尊降貴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