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遼國近況

“這又是酒又是肉的,豈能不玷污了佛門清淨之地?”傍晚時分,劉皇帝在禪院之中,看着一桌上葷素搭配的膳食,玩笑道。

喦脫侍候在旁,躬身應道:“官家在此用膳,便是賜福了,何需顧及區區寺廟的戒律?”

“你出此言,可就太霸道了吧!”劉皇帝笑如春風,侃笑道:“豈不聞入鄉隨俗?中午那頓齋飯,就還算可口!”

喦脫哪裡聽不出劉皇帝話裡是喜是怒,皇帝有談興,他也就附和着:“官家若因俗,那也是賞賜其一個天大的面子!不過,小的也聽聞,這佛寺之中,也有食肉的!”

“哦?”劉皇帝微微一笑,道:“也是!他們有武僧,這要強身健體,鍛鍊體魄,光靠清餐素食可不行!”

劉皇帝動筷子的動作很是自然,夾起一塊肉嚐了嚐,讚道:“鹿肉不錯,鮮嫩爽口,有滋有味!”

“此鹿乃是衛士在山中獵得, 經御廚細心烹飪!”喦脫答道。

“你看看,這可犯殺戒了!朕來這寶剎, 刀兵隨行, 煞氣騰騰, 也不知在寺中佛光功德能夠消弭幾分?”劉皇帝調侃道,筷子卻不停, 又夾起一塊肉,還美滋滋地啜了口酒。

殘陽斜照,晚風徐徐吹拂, 院中林木森森,劉皇帝則愜意地享受着美食佳釀,很是有些舒暢。

“陛下!”張雍前來見駕,手裡拿着一份奏章。

“字雍, 來,坐!”劉皇帝伸手指向對面:“朕迎風獨飲,正感寂寞, 你來得正好, 陪朕吃兩杯酒!”

見劉皇帝心情不錯,張雍也不矯情婉拒,恭敬謝禮落座, 將手中奏章放於石桌上, 喦脫則招呼人添上一份杯碟。

劉皇帝雖不好酒, 但這麼多年下來,還是不可避免地養成了飲酒的習慣,但往往淺嘗輒止, 只作娛情,畢竟,還需保重身體。

張雍作爲隨侍在側的近臣, 陪劉皇帝喝酒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分外習慣, 當然,時刻保持着風度,以免君前失儀,因此君臣兩個都十分克制。

“何事?”幾杯薄酒下肚, 劉皇帝目光落在張雍帶來的那份奏章上, 問道。

“洛陽來報, 稱遼南樞密使蕭思溫南下, 表奉京師,趙相請示,如何接待?”張雍幹練地答道。

聞言,劉皇帝頓時來了興趣,要說當下有哪些事務是他最爲關心的,對遼事務絕對排在前列,凡是涉遼事務,都會表以關心,這也是劉皇帝出遊嵩山,趙普仍舊會遣人將此事通報的緣故。

“時隔半年多,難得契丹主動來使,這是承受不住,要來乞和了?”劉皇帝玩味道。

在開寶九年的這大半年,不論國內如何安治,諸邊如何消弭兵事,朝廷如何尋求休養生息,但在對遼事務上,仍舊保持着進攻姿態,絕不罷休。

山陽一線,在田仁朗的部署下,屢有漢騎揚鞭北上,侵擾掠奪,雖然沒有取得什麼大的斬獲,但對遼國的壓力是顯著的。

遼國同樣承受着北伐戰爭的反噬,並且比起大漢要嚴重得多,部族離心,反抗造亂者,難計其數,熬過了酷烈的寒冬,漠北的形勢非但不加好,反而呈現一種持續惡化的態勢。

谷莏對於那些抗拒的漠北部族,遼主耶律賢的態度也很強硬, 一律鎮壓。但是, 以漠北之大, 族羣之多,在漢遼戰爭中受到重創的契丹,哪裡還能如以往那般輕易平定。

因此,在這半年中,大漠之上,廝殺不止,紛亂不休。雖然,相較於那些離心的部族,遼廷所掌握的實力,仍舊佔據優勢,但已經喪失了絕對壓制能力。

在耶律賢適等文武將吏的輔助之下,遼國在平亂事宜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局仍舊堪憂。甚至於,契丹軍隊迫於糧草、軍械等給養問題,也難以進行持續的軍事行動。

而遼國治下的諸多部族,包括契丹諸部在內,情況同樣糟糕,基本的生存生計都面臨問題。若是能有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可供其休養,或許還能通過時間恢復,但是這一點,卻是千難萬難。

大漢不會給這個機會,遼國那些部族也不會給這個機會,大漢軍隊,不需深入,只需要保持一個陳兵的姿態,就能牽制契丹不少精力。

而漠北那些叛亂的部族,在面臨契丹軍隊的打擊中,哪怕失敗了,也有舉族南遷,歸附大漢的選擇。有這條退路在,他們反叛就更加自如了。

於遼國而言,最危險的,也永遠是大漢,而非那些反叛的部族。時至今日,曾經輝煌一時的大遼王朝,已然搖搖欲墜,完全處在風雨飄搖之中,距離分崩離析似乎也不遠了。

甚至於,連契丹本族,都怨憤頗多,遼主耶律賢就像坐在一個火爐上,每天都經受着烈火的烘烤,承受着莫大的壓力。

大漢軍隊,就像個遊客,在旁邊看戲,火候不夠了,則向其中添點柴,加點油。大定府那邊,董遵誨主持軍務,率領漢奚聯軍數次北上,兵臨潢水。

即便沒有取得什麼決定性的勝利,但驚也驚到契丹人了,這也使得遼京臨潢府始終面臨漢軍的威脅。連都城都不安全了,那國勢動盪,人心混亂,也是可想而知的。事實上,在南來投奔大漢的部族中,就不乏契丹人。

相比之下,在奚王籌寧率領下,早早地便歸附於大漢的襲部族人,則要顯得幸運得多。過去的一個冬季,日子同樣艱苦,但背靠大漢的支持,終究是平穩度過白災,沒有經過太重大的損失。

哪怕還要徵召部卒,配合漢軍的軍事行動,但在紛亂的遼國亂局中,也算保持着一個獨善其身的處境。

說到奚族,就不得不提一句,奚王籌寧自隨駕南來後,就一直待在洛陽,劉皇帝沒提,他也就沒主動請歸,老奚王終究還是識趣的。至於其他奚人貴族,也大多流連於西京,朝廷給他們的待遇還是不錯。

與此同時,朝廷對於奚族領地的消化吞併,更化改制,也在着手進行中,設立燕山北道,也已提上日程。在遼國的治理下,奚地已然有了些基礎,而大漢接手,再行深化,那麼用不了多少年,燕山北部那偌大地區,也將正式成爲大漢帝國的道州府縣。

相比于山陽、燕山一線漢軍的引而不發,保持逼壓,遼東那邊,則是唯一付出了實際作戰行動的一處。

立夏之後,馬仁瑀便提兵北上,進攻黃龍府。經過近一年的紛紛擾擾,整個東北地區的形勢也早已明朗,遼東以內,漸復安寧,遼東以外,紛亂依舊。

而原屬遼治下的東北廣大地區基本流失,只餘黃龍府一地在耶律斜軫的堅守下,但也只是苦苦支撐罷了。

開春之後,馬仁瑀足足按捺了幾個月,待遼東治下稍復元氣,且遼軍形勢愈見孤危時,方纔請旨發兵。

而對馬仁瑀所請,朝廷果斷降制從其請,對於黃龍府僅存的這股遼軍,就算不是如鯁在喉,也看着不順眼,勢必拔之。

面對漢軍強勢北上,黃龍府的遼軍也沒有太多辦法,他們早已淪爲孤軍,遼廷自顧不暇,更無法援應。耶律斜軫再會統兵,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是無力迴天,迅速陷入重圍之中,馬仁瑀更是穩紮穩打,圍城近兩月,也不急不躁的,黃龍府的陷落,也只是時間問題。

第22章 “鄭州站”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345章 剝削者第92章 定州事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2章 王、鄭二公第167章彈冠相慶這纔是感言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324章 交代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134章 東路軍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384章 反響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497章 重拾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164章蜀臣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2章 王、鄭二公第81章 下蔡大捷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65章 決議南征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3章 臺懷之事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177章 小賢王第184章 教訓第218章 走私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125章 冬至宴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62章 奸宦昏主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309章 江淮將帥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175章 軍略第406章 調任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264章 孺魏王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54章 繼續忽悠第368章 榮寵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92章 萬歲殿宴第49章 南國風起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30章 “寬刑簡政”第284章 虛了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54章 聘納郭女第118章 蒲陰第395章 大商人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312章 中宮虛懸,趙普索權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