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喜訊傳來

“朕就知道,朕就知道!”垂拱殿,劉皇帝洪亮的聲音在殿樑間迴盪,站在御座前,手裡甩動着幾道奏報,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屍山血海中闖出來的大將,漠北雖大雖險,卻也非其隕之地!楊業、王彥升,無一不是命硬之人!倒是劉昉、劉旻這兩小兒,如今當知戰陣之兇險了吧!”

內心的喜悅,完全體現在劉皇帝嘴角綻開的笑容上,張雍侍候在下,道:“此皆陛下恩威照拂,將士們方纔能逢凶化吉,轉危爲安!”

沒錯,經過漫長的等待,以及不懈的遣人尋探之後,來自漠北遠征漢軍殘部的消息,終於傳到劉皇帝耳中了。

幾乎是同時,有三道奏報自河西而來,分別由河西武德司、布政司、都指揮司,都是六百里加急快報,雖然彙報各依其職能,但側重點都一樣,用意都是向朝廷報喜。顯然,哪怕遠隔數千裡,在取悅劉皇帝這件事上,內外的軍政部司官僚們,都是很有共識的。

劉皇帝簡單地瀏覽着,張雍則如常將整理提煉的主要情況向劉皇帝敘說着,包括遠征軍戰鬥經過、求生經歷以及眼下將士的具體情況。

對於他們艱辛的危險之旅,劉皇帝是有所預料的,因而固然憐憫,卻沒有太多意外。不過,當得知兩萬漢騎,最終只餘一成得生,仍舊不免唏噓。

“青山處處埋忠骨啊!”劉皇帝暫時放下了奏報,發出一道深沉的感慨:“百戰餘生,轉戰數千裡,遠征軍將士不易啊!”

當然,比起普通將士,劉皇帝毫無疑問更關心他的愛子與大將,抑制住心頭的激動,直接問張雍:“楊業與二王,以及劉昉兄弟倆如何了,還有楊延昭,都還安好吧!”

張雍當然明白劉皇帝的心思,因此快速給出一個肯定的回答:“雖不免創傷,但已休養完好,兩位殿下更是安然無恙,陛下可以放心。只有老將軍王彥升,年歲已長,又兼疲憊,身體有所不支!”

“沒事便好,傳令,讓河西文武,做好接應事宜,一定要將他們平安接回大漢!其後,讓楊業他們回京,朕要親自接見他們,犒勞他們!”劉皇帝直接吩咐道。

聞言,張雍略表遲疑,而後應道:“啓稟陛下,遠征軍棲身於金山以南,與北廷僅隔一道沙漠,得知西域的形勢,主動提出,與西域大軍配合,南北合擊,消滅遼軍餘部。時下,恐怕已然領兵南下,突襲北廷城了!

另外,趙公、魏王兩位殿下,已先行回到河西,但徑往高昌,欲參與西域戰事,於輪臺、北廷接應遠征軍將士!”

劉皇帝眉頭頓時鎖起,在他看來,這樣的舉動,實在沒有必要,又仔細閱覽了一遍奏報,再度放下,輕嘆道:“楊業他們此舉,還是心有疑慮,想要戴罪立功啊!何必呢,不論是大勝凱旋,還是折戟沉沙,他們都是勇士,是大漢功臣,朕褒獎尚且不及,何論罪之?”

“將士們若知陛下這番心意,當更加無畏無悔,爲國盡忠!”張雍說道。

頓了下,請示道:“陛下如思子意切,是否下詔,先行召還兩位殿下?”

“不!現在召還他們,怕這兩個兒子,都要怨朕了!”劉皇帝搖頭擺手,輕聲道:“他們既然去了,且隨之吧,待西域戰事有了結果再說吧!這麼長時間下落不明都等過來了,又何慮多等一段時間!”

“擬製西北,讓諸道全力支持西域大軍,儘快結束戰事,穩定局面!”劉皇帝吩咐道。

“是!”張雍應命。

略作沉吟,劉皇帝又道:“發文政事堂,準備一支使節,西赴高昌!”

聞之,張雍略顯意外,雖有猜測,但還是請示道:“陛下意欲何在?”

劉皇帝悠悠道來:“十餘載下來,西域屢遭兵燹,回鶻、遼、黑汗以及大漢之間,刀兵不息,早已是赤地千里,生民無一。大漢以數萬兵遠征作戰,勞師靡費,收益甚微,頗爲不值。

眼下,大漢的敵人,仍舊以遼國爲主,卻不當再起征伐,節外生枝。此番,若非遼軍餘衆盤踞天山以北,朕也未必會下令增兵。

那黑汗國,經過這麼多年的拉鋸戰爭,只怕也不堪其負了吧!”

張雍接話道:“那黑汗雖是號稱西域大國,但國弱民寡,十餘載東進作戰,必然也是疲憊不堪!”

劉皇帝道:“朕就先釋放一點善意吧,遣使西去。兩國之間,既無世仇,也無積怨,若得兩國修好,交通往來,朕也願彌兵罷戰,還西域以安寧!”

“陛下心懷天下,偃武止戈,若得和議,修好相安,實在功德無量啊!”張雍道:“臣以爲,那黑汗國必定不會拒絕,他們也不敢再同大漢敵對下去!”

對其恭維,劉皇帝完全免疫了,肯定地說道:“開寶八年之後,除了北方,大漢不當再有其他戰爭!”

說着,劉皇帝又嘀咕了一句:“大漢,也該收收攤子,緩緩步子了!”

“陛下英明!”張雍發自肺腑地說道。

這些年,大漢帝國擴張過速,朝中不乏有識之士,都看得出來,此前皇帝興致勃勃,樂此不疲,雖然警示,但情況還不算嚴峻,因而也不敢過多諫阻。

而張雍,得益於他所處的位置,同樣能立足大局看到一些問題,屢有旁敲側擊的諫言。不過,比起羣臣的勸阻,還得像劉皇帝這樣自我意識,開始改弦易轍,更加妥當。

“對了,是武德司的人尋到遠征軍的吧!”劉皇帝突然轉變話題。

“正是,武德司河西都知王寅武,曾三次北出河西大漠,前往金山尋探,終有所得!”張雍道。

“這是何人,倒是辛苦他了!”劉皇帝露出點笑容。

在西北也是一方人物的王寅武,在劉皇帝這兒,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對此,同在殿中侍候着的張德鈞開口了:“官家,這王寅武也是武德司下的一名幹吏,當初遣盧使軍西使,就是他隨行,不復使命,立功歸國!”

“朕似乎有些印象!”劉皇帝點點頭,不由瞥了張德鈞一眼:“對武德司的情況,你倒是有些瞭解嘛!”

聞之,張德鈞訕訕一笑,說:“小的也派了些人,前往探尋遠征軍將士蹤跡,因而下面的人有所接觸!”

劉皇帝也不以爲意,問張雍:“李崇矩呢,此事一直是他在負責,如今有結果了,爲何不親自前來彙報?”

張雍拱手道:“陛下,李使君病了!”

“病了?”劉皇帝眉毛一挑,然後玩味地道:“病得似乎有點巧啊!”

琢磨了下,吩咐道:“通知太醫院,派人去他府上,給他斷斷脈,有病,總得治啊!”

“是!”張雍聞言,心頭略緊。

而一旁的張德鈞,則眼中異色微閃,嘴角不由的掠起一道淺淺的弧度。

“喦脫!”劉皇帝的注意力,則迅速回到收到的喜報上,急欲分享。

“小的在!”

“立刻派人去坤寧殿,將尋到二皇子的消息告之皇后,她可安心了!”劉皇帝一臉的喜悅。

“是!”

“不!”劉皇帝又很快收回成命,起身朝外走去:“朕要親自去,再把賢妃叫上,還有,出宮把魏王太妃也接進宮來......”

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362章 權宜之計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384章 反響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31章 首義三節度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172章 太子妃第120章 折家第98章 軍心可用第110章 坦白第138章 破寨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86章 駕臨渦口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半島史話·桓王第5章 王樸走了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339章 那一腳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99章 御帳議戰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4章 中原易主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31章 鳴沙匪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37章 整編事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38章 濮州案(1)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20章 威臨荊南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160章 魏王病篤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31章 邊公在任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11章 大典日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55章 燕王病故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184章 教訓第65章 制舉進展第84章 夏州降第38章 濮州案(1)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54章 繼續忽悠第81章 兩日而克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1690章 拼圖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1768章 崩第78章 滄州府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85章 賜宴第61章 晉陽來人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32章 天子上門世宗篇終 駕崩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