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邢州事

從真定到東京,距離並不算遠,直線距離不過七百來裡,且道路平坦,河渠通暢,基本是順着當初劉承祐追躡遼軍的路線南返。

除掉被劉承祐拆分駐於莫、祁的第四、五軍之外,餘者近萬兵,分水陸兩部,押送財貨南下。馬全義被劉承祐委任爲水路行軍部署,同孫立一道率第一、二軍先歸,船運總歸比陸運省時省力。

而劉承祐自己,則與郭榮、向訓走陸路,進軍的速度很慢,去東京只是目的,過程纔是劉承祐想要體察的。自晉陽發兵,四個月的戎馬倥傯,一心鑽在軍政之上,劉承祐卻是從沒有好好看看這大好河山。

自真定南下,過趙州,入邢州,一路慢慢走,然後一路心情沉重。戰爭對國家的破壞太嚴重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大概是最真實的寫照。一路所見,滿目瘡痍,荒村野地、斷壁殘垣,饑荒、疫病橫行。大片的無人村鎮,窮民嘯聚爲盜......

在一片悽清荒涼的環境中,沿途仍舊能夠看到一些百姓,孤單乃至麻木地照料着田畝。種地耕作,是烙刻到國人骨子裡的,哪怕遇到再艱難的環境。

進入邢州境內,路過內丘縣時,住了一夜。這是座典型的兵不斷的縣邑,整個縣轄內不足六百戶,城中更是不足兩百戶,人煙稀少可見一斑,生民困苦,但苛捐雜稅卻是一點也不少。

命郭榮與魏仁浦走訪了一遍,縣長是安國軍節度使薛懷讓任命的,原是一個軍痞,到任即發揚了“剝皮”作風,作威作福,隨意攤派,吏民倘有不如其意者,即令權力打壓,獄以罪罰,可謂無所顧忌。

在這個時代,哪怕一個小小的縣令長,權力也很大,尤其是那些節鎮軍閥任命的,也是手握生殺大權的。

這內丘長,到任不過一月,初至,便自作主免禮夏秋兩稅,沒讓內丘百姓高興幾天,開始各種立名目了。什麼市稅、屋稅、進出城稅也就罷了,還搞了什麼過橋稅。要知道,內丘境內地貌呈現三元結構,山地、丘陵、平原各佔其一,稍微大點的河流都沒一條,更別提橋了......

最有意思的是,別人攤派雜稅,按次收,這內丘縣長按年收,強行讓轄內百姓充一次“年會員”。問題是,他這個縣長能做多久都是問題。不過這縣長倒也做到了一定的“公平”,貧者少收,富者多收。

在駐所內,聽完彙報,劉承祐沉默了,心情卻是有些複雜,憋了一會兒,看着面前的幾個人:“有何看法?”

“生民之艱難,由此可知矣!”向訓嘆了口氣,說道。

“自唐季以來,禮樂崩壞,綱常盡喪,律制缺失,藩鎮自專,地方治政廢弛,武夫當道,苛虐生民,痼疾已深。如今大漢新造,還需重新構經綸,定典章,法州縣,以定天下......”魏仁浦想了想,平靜地說。

郭榮臉上的表情豐富些,目光很冷:“這內丘長當殺。”

劉承祐反倒平靜了下來,晃了晃腦袋,長吁一聲,彷彿有無限感慨:“這天下,亂得太久了......”

“確是亂得太久了,故民心思定,若朝廷能掃平天下,弭兵消亂,則人心必附!”魏仁浦很肯定地說道。

起身,在房間內晃悠了幾步,神情悵惘。他此刻真正的心情只有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要說劉承祐有多心憂天下,顧念百姓,那倒不見得。但是,看着這破碎山河,沉淪社稷,心情總歸是不好受,有點感傷。

“內丘長,一無名只輩罷了,殺之何益,罷了吧。”過了一會兒,劉承祐擡起手,聲音幽冷:“語氣殺一小惡,不如除一大惡!”

都是人傑,自然聽出了劉承祐的言外之意,郭榮望着劉承祐的背影,問:“殿下是欲對付薛懷讓?”

“從潞州的王守恩,到鎮州白再榮,再到如今邢州的薛懷讓,倘若就靠此類人拱衛州鎮,維繫社稷。這江山,遲早是要亡的!”劉承祐冷冷地說道。話說得十分重!

薛懷讓,又是個極具時代特色的武夫,從軍三十餘年,作戰勇猛,歷任數州,在地方從來不施善政,貪婪無度,唯財是斂。

前番在抗遼之中,投機成功,率衆驅逐胡兵,佔據洺州,投靠劉家。然後,就開始搞事了。原本邢州的守將劉鐸已向劉承祐表示臣服,被薛懷讓領軍北上詐城,殺了。當時,劉承祐雖然氣,但爲顧全大局,暫委之爲邢、洺巡檢。

但是,這個薛懷讓大概是聽到了什麼不好的風聲,接受劉承祐委任的同時,派人帶着禮物去開封向劉知遠表示臣服。然後,經過某個大臣的美言,被委爲安國軍節度使,節度邢、洺、磁三州......

皇帝的任命,可比劉承祐這個皇子的任命有效力得多。然後,薛懷讓就放開了,開始發揮他一貫的作風了。

聚糧斂財,還巧立了各種名目,其中有一條,是讓劉承祐最難忍受的。趙延壽北伐幽燕,劉承祐與遼軍爭鋒,這廝打着支持劉承祐北伐的名義聚斂錢糧。

然而,劉承祐連一顆糧食,一枚銅板都沒見到過。打着他劉承祐的旗號搞事,名聲給壞了,好處一點沒見着,劉承祐哪兒能不怒?

“可是,這薛懷讓是皇帝委任的節度使,若擅自將之拿下了,對朝廷,對陛下,無法交代啊。”魏仁浦仍有些顧忌地說道。

“自東出以來,我擅作主張的事還少嗎?”劉承祐擺了擺手:“債多不愁,左右,以如今朝中的輿情,回去了,總歸免不了一陣訓誡的......”

劉承祐此時的耳目雖然還不算靈敏,但開封城中的那些狀況,他還是有所耳聞的,說此話間,嘴角不由咧起一絲譏諷。

偏頭看着魏仁浦,見他欲言又止,劉承祐擡手道:“薛懷讓所犯,罪孽何其重,如今這世道,卻只能放過?以往,就是對此類人太過寬容了,以致於彼輩無所忌憚。殺人,是罪嗎?貪瀆,是罪嗎?連起兵造反,都還能留得一條命!一味的懷柔,只會敗壞削弱朝廷的綱紀。”

劉承祐冷冷地說:“大漢初立,懷柔的事有天子與大臣們去做了,這威嚴,就由我來樹立,這惡人,就由我來做!就拿這薛懷讓來開刀!”

見劉承祐的神情,魏仁浦張了張嘴,終究沒再做勸諫,他能感覺到,劉承祐是壓抑不住了。默然一嘆,他其實想提醒劉承祐,實則殺白再榮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但這薛懷讓,不管他幹了什麼,都是一方節度啊,還是劉知遠委任的......

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6章 遺奏十條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756章 海豐號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95章 掘地求生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31章 功成第175章 在滑州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89章 破財贖罪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1761章 新問題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474章 立場第157章 劉老四第297章 怪圈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73章 道府之爭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375章 少林寺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12章 令人陶醉第77章 吏職變動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44章 太后相召第7章 小張探花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46章 糧與錢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1章 請教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93章 班師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121章 道士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27章 出兵爭論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6章 “座談會”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40章 郭黨俊傑第62章 二代勳貴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亞風雲明城會戰第1707章第66章 請辭?不許!第40章 開拓之志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62章 奸宦昏主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6章 相形見絀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118章 棉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74章 根由在朝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6章 “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