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面靜心動

竹廬外,一騎輕馳而來,清脆的馬蹄聲吸引了修學的男童女童們的注意力,整齊的朗讀聲也變得參差了,甚至有人忍不住張望。

不過,隨着趙普一聲輕咳,都乖巧了起來。庭外,來人勒馬,輕盈躍下,牽馬入內,習慣而又熟練地繫好馬繮,整了整衣冠,向竹廳內走去。

這是個年輕人,風度翩翩,乃是趙普的長子趙承宗。趙普也年近五旬,膝下兩子兩女,最大的趙承宗如今也才十八歲,這也算是種普遍現象,從亂世一路走出來的高官貴族,子嗣生養的年紀大都比較晚。

趙承宗入內,立定站住,躬身一禮:“爹!”

“嗯!”對自己的長子,趙普還是很滿意的。

邊上,其弟、妹已然開始叫大哥了。見此情況,趙普也就順手一擺,道:“今日就到這裡!”

然後一干男女小童,像解脫了一般,笑靨如花。不過,都很遵禮節地,一起謝辭。

竹寮內安靜了下來,趙承宗飲了一口茶,然後向已然端坐於書案的趙普說道:“詔令已頒,陛下將於三月二十五日,起駕西幸洛陽。”

這段時間,趙普隱居窮廬,對外的聯繫,以及消息的獲取,都是通過這個兒子在奔走。聞之,趙普直接思索了起來:“二十五日起行,等到洛陽,也已初夏了,再兼洛陽新都,只怕南巡之事,也要擱置了!”

早在去歲,劉皇帝就表示過,要再度南巡,前往兩湖嶺南視察,不過被太子劉暘等人諫阻了。理由也很簡單,關心劉皇帝身體,畢竟南方環境相對惡劣,可不是江南那風花雪月之地,若是一個水土不服,侵染了御體,可就是大事了。再加上,去歲巡幸江南,隨行人員中也有不少染病的。

“可曾通報,隨駕人員都有哪些?”趙普想了想,問。

趙承宗答:“後宮、諸皇子、百官悉數隨行,東京只留宰臣王溥、竇儀以及諸衙一部分僚佐坐鎮。”

“這是把大半個朝廷都搬到洛陽了啊!”趙普微微一笑。

“是的!”趙承宗說道:“此前因爲遷都之事,滿朝紛擾,如今洛陽新修,宮室大成,陛下又選此時機攜皇室公卿百官西來,也算是完成事實上的遷都,西京也名副其實了!”

“我兒有此見識,難得啊!”聽其言,趙普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趙承宗表示謙虛:“朝野之間,對此事有所瞭解的,皆有認識,兒這點微見淺識,不算什麼!”

“洛陽城時下應當很熱鬧吧!”趙普說。

“洛陽城內,慕容府尹已在做迎駕事宜了!官府下令,吏民一起,清理污垢,刷新城池,差役齊出,大索無賴,肅清治安......”

“這個慕容皇叔,素來如此,喜歡做此等擾民之舉!”趙普搖了搖頭,嘴裡評價着,卻也沒有過於鄙視。

“朝中當有一些重要的職事變動吧!”想了想,趙普又問道,深沉的雙目中,煥發着一種關切的神采。

趙承宗點頭應道:“薛汲公調任川蜀,任劍南布政使;武陽侯、刑部尚書李業加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入政事堂輔政!”

聞之,趙普悠悠然地說道:“當年薛居正被罷相,原料用不了幾年就能起復,不曾想竟在集賢殿修史編書近十年,如出鎮一方,倒也在情理之中;至於這國舅李業,看來陛下還是顧念太后之情啊,太后不在,對李氏外戚也不再壓制了啊!”

聽老父說起這等事,趙承宗也顯得饒有興趣的,不由說道:“陛下以您巡撫西南多年,陵州案後,朝廷多在議論,是否會對西南官場進行大調整,抑或遣人繼任巡撫,如今看來,除了您,卻無人可使陛下委以此職了。”

“巡撫之職,本非常制,臨時差遣罷了!西南安治這麼多年,我這個巡撫,早該被裁撤了,陵州案......”

提起陵州案,趙普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既悔自己識人不明,又恨那鹽監刺史,幹下那等蠢事。

陵州乃西南鹽事重地,平蜀之後,經過後續的整頓,州內鹽井每年可產鹽八十萬斤,這樣的財貨重地,豈是他們那兩個小角色能一手遮天的。

鹽井摧圮,致人死傷,如實上報,縱然需要承擔責任,也不過免官降職罷了。卻要官欲薰心,行欺瞞朝廷之事,反倒弄得丟掉了性命。當初河中案的結果還不夠警醒嗎,連安氏子弟,朝廷辦起來都不手軟,而況區區寒門。

更重要的,是那二人,還是趙普舉薦的,牽連到自己,給他迴歸朝廷增加波折。要知道,前兩年,因爲趙普在西南政績卓著,劉皇帝已經表露過要調他回朝的意願了,而趙普同樣期待着。並且,如不出意外,他回朝就能拜相,哪怕需要一定的過渡,也不失朝廷一大部司主官之職。

然而,因爲陵州的問題,他卻不得不避居守孝,苦苦等待。雖然陵州案,朝廷官面上並沒有問責他的意思,但結果確實是影響到了他的回朝。

也就是恰逢母喪,掩蓋了一些東西,但上下議論的聲音也少不了,更不缺幸災樂禍的人。趙普在西南,巡撫三道,屢受劉皇帝褒獎,這樣的情況,又豈能不受人嫉妒,只是大部分人,不像趙玭那般“耿直”,敢直接同趙普對着幹罷了。

“爹,兒看陛下此次西巡,或許就是您起復的機會了!”作爲長子,趙承宗當然也瞭解老父的志趣與想法。

對於兒子的開解,趙普笑了笑,故作灑脫地道:“在西南待了多少年,也就操勞忙累了多久,難得有此閒情,還是該珍惜的。我對你祖母虧欠不少,在此守孝,也算彌補過錯吧......”

趙普說這話,顯然言不由衷。

趙承宗跟着默嘆,沉吟了一會兒,主動找起話題:“爹,兒有一問,敢請賜教!”

“你說!”趙普看了看他。

“關於遷都之議,雖然如今已塵埃落定,但您覺得東西兩京,哪處更適合爲都?當初,兒也與一干學友參與過討論,都難以說服對方......”趙承宗道。

聞之,趙普微微一笑,很簡單地給出一個回答:“陛下如要遷,誰還能反對嗎?爾等去糾結利弊,無謂之爭罷了!”

說着,趙普的雙目中流露出少許追憶之色:“我當初在陛下身邊任職雖然只有短短几年,但對陛下,多少還是有些瞭解的。

當今天子,乃不世出之雄主,秦皇漢武之屬。陛下雖則推崇貞觀之治,效仿唐太宗廣開言路,從諫如流,每逢事,兼採羣議。

然而,陛下向來是個極有主意的帝王,意志強悍而堅決,名仿唐太宗,然性情實類隋文帝。臣下之言,中意則採取,不合則拒納。

似遷都這等大事,拿出來供羣臣討論,不過一試反應罷了,如何決議,全看聖心。別看虞國公被奉爲師表,然此事,他說話也不起作用。

兩京之選,互有利弊,於大漢而言,都堪稱恰合,於國無害。因此,如當初我在朝中,都不需費那無謂的口舌,俯首聽詔即可......”

聽趙普這麼一番話,趙承宗愣了下,不禁嘀咕道:“如此,不就是逢迎諂上了嗎?”

聞言,趙普立時瞪了他一眼,趙承宗立刻止口,小心地道:“兒失言了!”

“我同你說的話,切不可傳將出去,否則,必取禍!”趙普嚴厲道,畢竟,這涉及到一個非議皇帝的問題,性質惡劣。

“兒明白!”趙承宗自然不傻。

第51章 詔令西進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81章 下蔡大捷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77章 安陽之殤第94章 汝公出山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391章 暗箭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306章 爲了統治需要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62章 二代勳貴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379章 蕭思溫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無題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394章 還欠着外債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176章 去鄴都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18章 權謀手段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22章 稱帝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43章 “梳理”、“優化”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88章 童謠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44章 太后相召第28章 皇子戍邊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80章 一意孤行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180章 博弈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89章 威壓王帥第118章 查抄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77章 間策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1751章 結束了第89章 談話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65章 選擇完結感言第129章 叔父第330章 小市民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98章 封禪之議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775章 調整第364章 過韓府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1685章 一穩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