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去吧,楊無敵!

“好箭法!”

宮苑之中,殿前司副帥楊業,高讚一聲,對劉皇帝的箭法做了一個肯定的評價。劉皇帝呢,甩了甩髮酸的膀子,望着三十步外,正中靶心的羽箭,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閒下來之後,劉皇帝也多習箭法,雖然沒有太高的天分,但勤能補拙,總歸有些進步的。如今,他已能自三十步外射箭,並保證一定的命中率,進步突出。當然,三十步,換算一下,也就三十六米左右。

比起軍中那些七八十步開外,也能箭無虛發的神射手,完全沒有可比性。不過,劉皇帝的目標,也不在射得有遠多準,享受的鍛鍊的過程,與取得的進步。

“你們可就別恭維朕,練了這麼多年,射藝仍舊平庸,不足爲道!”劉承祐衝楊業笑道:“讓你們這些將帥陪朕練箭,挺無趣的吧!”

這些年,劉皇帝時不時便會召公卿將帥們進宮,陪他聊天、吃飯、騎馬、射箭,籠絡功臣,親近感情,是他長期堅持的事情。而作爲禁軍中的高級將帥,楊業可是劉承祐座上的常客。

彈了彈弓弦,聽了聽有些悅耳的顫音,劉皇帝棄弓,回身坐下,接過內侍遞來的絲帕,擦了擦額頭的細汗。見狀,楊業也停下動作,近前,慨然說道:“陛下何需自晦的,以天下之大,以陛下用人之明智,如有仇讎猛獸,自有將士爲陛下射之!”

“好!”聞之,劉皇帝眉開眼笑,看着自己的愛將,道:“不愧是楊無敵,這話聽着提氣!正是有像你這樣的勇略之士,朕方可安坐龍庭,一觀天下承平!”

“也是陛下英明,賢臣猛士,得以施展智勇,爲陛下鎮守內外!”楊業說。

“在京中這些年,見識大漲啊!”劉皇帝笑道。

“多仰賴陛下提拔培養!”楊業道。

“好了!這些謙辭就不要多說了!”劉皇帝看着楊業,說道:“你如今也有三十五歲了吧!”

“正是!”楊業微訥,怎麼關心起自己的年紀了,應該不是嫌自己年紀大吧。

注意到他的眼神,劉皇帝示意他坐,略帶感慨地說道:“朕近來常常追憶往昔,就不由想起當年在晉陽的日子,朕還記得當年那頓飯。一頓飯,換來一個名震天下的大將,值!”

劉皇帝言語中,仍舊充滿了對楊業的褒獎與喜愛。楊業則道:“陛下謬讚,能追隨明主,建功立業,也是臣的榮幸。”

“有人和朕說,楊業將帥之才,當用事於邊陲,保國家,威戎狄,束於京中,反倒屈才了,你怎麼看?”劉皇帝又道。

誰和劉皇帝說的,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楊業聽出了皇帝意思,似乎有外用自己的想法。當即拱手道:“陛下信重,以禁兵高職委之,臣感激涕零。如陛下欲用兵,臣也願爲王前驅,在所不辭!”

劉皇帝喜歡楊業的,就是這種忠正豪情。

看着他,問道:“你覺得,倘若要用兵,將之何處?”

見皇帝這幅表情,楊業也不由鄭重起來,應道:“如今堪爲大敵者,唯契丹遼國!”

“你覺得,朕若再興北伐,可當其時?”劉承祐直接問,好像真的一樣。

想了想,楊業也認真地回答:“若縱漢騎之雄,橫行塞北,破其部民,掠其牛馬而還,事易;如欲破其國,滅其祚,擄其主臣而還,恕臣直言,時機未至,大漢準備未足!”

聽其言,劉皇帝露出了滿意的神色,道:“朕還以爲,你會直接建議朕,進攻遼國!”

楊業神色莊重地應道:“臣固願爲陛下長驅以破敵,然軍國大事,終非意氣之爭,不可不慎!”

看着在自己面前自信從容,對答如流的楊業,劉皇帝心生感慨,現在的楊業,才真正成長爲一名可託大事的將帥之傑。

“朕也不繞彎子了!”擺了擺手,劉承祐說:“朕確有用你之意!”

“請陛下吩咐!”楊業一下子站起,躬身道。

“不必如此拘束!”劉皇帝再讓他坐下,而後道:“北伐遼國,朕必定用你,不過,如你所言,時機未至。先小試牛刀,朕想讓你去西北一趟,收取夏綏地區!”

“陛下終於決定,要對定難軍動手了?”楊業雙目中煥發異彩,有些振奮。

“皮肉之中,存在一塊異物,長久下去,肌膚會潰爛,壞的是整個身體!”劉皇帝做了一個比喻,然後才說出,動兵的真正原因:“朕才收到消息,李彝殷病死在府中了,朕已下詔,讓李光睿進京扶棺......”

自從乾祐十二年,李彝殷入京,其後就一直被扣留在開封,一晃已然七年過去了。對於李彝殷而言,這七年是煎熬的,雖然好吃好喝待着,但是毫無自由,並且限制並沒有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放鬆,反而越加嚴厲。

而李彝殷呢,已經病了多年,原本劉皇帝覺得他熬不了多久,沒曾想,病而不死,一直到這開寶四年,方纔卒於府中。

李彝殷一死,再加劉皇帝本就想解決定難軍的問題,於是,決定付諸於行動了。而選擇的負責人,文爲關內按察使王祐,武爲楊業。

瞭解到皇帝的想法,楊業也琢磨了一下,說道:“只怕李光睿,不敢來東京吧!”

“當然不敢!”劉皇帝肯定地道:“不過,他若違詔不來,既是對朕不忠,也是對父不孝的,如此,朝廷師出有名,是以有道伐無道。屆時,朕倒要看看,定難軍與黨項人有多少人能附之?”

見劉皇帝輕描淡寫地說出謀劃,楊業不由更生敬畏之感,這種陽謀,似曾熟悉的感覺,這些年,劉皇帝做得太多了。

嘴裡則恭維道:“陛下運籌帷幄,必然決勝千里!”

“哈哈!”輕笑了兩聲,劉承祐道:“朕在東京,哪裡真能決定千里之外的事務,軍事問題,還得靠前線將士!”

收斂起笑容,劉承祐對楊業說:“此番對夏綏用兵,朕也不打算大動,用鹽、延、豐、勝戍卒以及關內都司共三萬兵馬,你爲招討使,總督諸軍,可有問題?”

楊業自信地道:“定難軍地狹軍弱,平之不難!”

說着,看了劉皇帝一眼,楊業又道:“然而党項人甚衆,如若同李氏頑抗,必生阻難!”

“朝廷經營多年,也不是毫無用處的,分化拉攏,利益聯繫,也是有效的!”劉皇帝淡淡道:“不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想來也不乏頑固之人。朕對你只有一個要求,降者生,不臣者死,如是而已!”

對党項人,此時的劉皇帝是底氣十足,根本不怕其造亂。

第312章 中宮虛懸,趙普索權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194章 減稅難第252章 面聖第47章 誘其北上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73章 西北隱患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53章 遁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685章 一穩到底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31章 功成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1685章 一穩到底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139章 衆臣拾柴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176章 去鄴都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32章 天子上門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134章 回府第194章 減稅難第66章 兄弟之國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轉移陣地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36章 李業告狀第157章 劉老四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77章 間策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這纔是感言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117章 潑冷水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38章 賞第60章 都安心了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288章 殿議總結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198章 轉折點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396章 天花板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247章 視察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1695章 袁家莊第15章 名單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421章 樑孝王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265章 楊無敵第60章 狠狠敲打第28章 下獄第294章 唐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