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樞密軍政

時辰尚早,樞密院內,僕侍們小心地更換火燭、清掃堂庭,當值的屬官已然交接好,隨着天色大亮,諸房僚屬也陸續到崗辦公。因爲南征事,這段時間樞密院很是忙碌,軍情紛傳,不過卻一直處在一種緊張而又喜悅的氣氛中。

趙匡胤慢悠悠地來到樞密院,路過之時,注意到李處耘已然坐在書案後,埋頭處理着公文。年過四旬的李處耘,正處在年富力強的階段,擔當樞相的這些年來,一直兢兢業業,克己奉公,爲劉皇帝所稱道。

在負責軍務的這些年中,李處耘表現出了十分出色的辦事能力,向朝野證明他足以獨當一面,並非依靠皇帝的厚拔而躍居權位,在諸公之上。

在長達十五年的軍政改革調整中,大漢的中樞權力,已然形成了以國政、軍政、財政爲主,並相互制衡的體系,而論軍政權力,除了皇帝,就是樞密使了。

因此,僅以職權而言,李處耘是大漢朝廷中的權勢最重的幾個人中。不過,相較於開國以來的楊邠、郭威、折從阮、柴榮等人而言,李處耘不論是功勞還是威望,都是遠遠不及的。

就如而今擔當計相,主掌大漢財政大權的三司使雷德驤一般,資望淺薄,卻位高權重。雷德驤也四十多歲,卻是乾祐初年的進士,卻已先大部分同科,一躍拜相,哪怕到如今,朝廷也多有人以其“平庸”,覺得他不配當三司使。

而李處耘,早年更只是受折從阮的提拔,而直接進入樞密院任職錄事,雖然常年參贊軍機,同皇帝談論當世之務,但從沒有單獨帶兵打過仗,也沒有真正能讓那些將領丘八認可的功績。

然而,劉皇帝仍舊重用雷德驤與李處耘者,除了他們本身有一定的才幹外,更主要的,還是出於對權力之衡的考慮。

這一點,似李處耘,心裡也清楚,但這同樣也是給他一個展現自己才幹的機會,李處耘也深感知遇之恩,悉心回報。這是個功名心很強的人,而平南則是他執掌樞密院後由其主導制定、落實的大業,因此在此事上尤爲憂切。

“正元兄,還是如此勤勉啊!”趙匡胤上前作揖,笑呵呵地打着招呼。

這幾年,李處耘既表現出了他精明強幹的一面,同時在私事上往往表現大度,但在公務的處理上,卻歷來態度強硬,屢有專斷行爲,與同僚相爭,因而在朝廷里人緣不算太好。當然,這其中不包括趙匡胤。

在劉皇帝這邊,趙匡胤沒有什麼不能被包容的,唯有這喜歡同人稱兄道弟的習慣,不怎麼喜歡。讓他這個功勳大將擔任樞密副使,既是對禁軍將帥的一種安撫,同樣也是制衡李處耘,效果顯然沒有起到,因此,劉皇帝已經有打算給趙匡胤換個位置了。

趙匡胤笑臉相向,李處耘也回了個禮,道:“南方大局雖定,但軍務尤繁,還不得放鬆,需要警惕,以免生出什麼疏漏啊!”

“又有什麼好消息傳來?”注意到李處耘手裡沒有放下的奏本,趙匡胤問道。

李處耘清瘦的臉上也露出了笑意,回道:“兩江地區已盡爲大軍掌控,劉光義兵進劍州,慕容承泰接連收取惠、梅、潮三州,崔彥進也兵進欽州,江南、南粵二國,可謂徹底滅亡了!此番平南的初步目標,已然達成了!”

聞之,趙匡胤不由大笑幾聲,說道:“痛快啊!自九月中旬,詔令平南,而今才初入十一月,已然抵定金陵、番禺,進兵之速,其勢之雄,令人歎爲觀止啊!江南若定,我等暢飲一番,以祝凱歌啊!”

趙匡胤爽朗的笑聲在堂間迴響,在這冬晨顯得十分清晰,忽聞一聲問話:“是什麼喜訊,把毫國公的酒癮都給勾出來了?”

人未到,聲先至,正是劉皇帝。自高貴妃那邊早起後,劉皇帝直接到樞密院了,踏足其間,李處耘與趙匡胤趕忙相迎:“恭迎陛下!”

“二卿免禮!”劉承祐擡手示意,笑眯眯地道:“朕來得也算巧了,聽元朗方纔之言,南方又有軍情了?”

“回陛下!江南、嶺南已基本大定!”李處耘答道,將手裡的奏報呈與劉承祐。

“比起平蜀,還要快許多啊!”劉承祐也不禁眉開眼笑的,看了看趙匡胤,然後沉吟道:“以此前的形勢來看,倒也不出奇,不過,兩國平定之後的軍事安排,也該提上日程了!”

“是!”李處耘拱手應道:“臣等已在商討,不過具體如何安排,還需待各地的詳細情況陸續彙報上來,再做調整落實!”

“嗯!”劉承祐應了聲,臉上的喜意也逐漸隱了下去,一副有心事的樣子。

落座,看了看李、趙二人,劉承祐說道:“二位都是負責軍政的重臣,南方雖則大部平定,然而東南尚有缺失。到目前爲止,算上招降納叛,數十萬大軍在南,是否趁勢進駐吳越、漳泉,一舉蕩平東南?

朕實有心畢其功於一役,漳、泉陳洪進反手可定,唯有吳越,既是姻親之國,又素來恭敬朝廷,此番還派兵助戰。如果疾急於收取吳越,只恐天下非議!”

聽劉皇帝這麼說,李處耘道:“陛下,統一之勢,實不可逆,按照此前計劃,平定江南之後,本該根據形勢,繼續進取吳越。今一切順利,未受固阻,大軍完全有實力拿下東南,完成統一,陛下何必遲疑?如若顧慮非議,只需將來善待錢氏與兩浙百姓即可!”

李處耘呢,對大漢的實力,是很瞭解,也很自信的,因而,直接提議,繼續蕩平東南。相較之下,還是趙匡胤持重些,道:“陛下,三年前,吳越王進京,就曾主動提出獻地,陛下雖不納,已顯雙方情誼。如今,江南、嶺南既定,唯餘兩浙,吳越王豈能不知順應大勢?臣以爲,進兵大可不必,還是再邀請吳越王入朝吧!”

“如此,可能於今歲歲末之前,徹底平定南方?”劉皇帝這麼問了句。

對此問,趙匡胤沉默了,也明白皇帝的想法了。

在劉承祐原本的預期中,平定兩江與嶺南,要花個半年的時間,其後在政治、軍事攻勢,雙管齊下,拿下吳越。沒有想到的是,江南與南粵太不經打了,發兵遠未到兩月,兩國便已悉數平定,進展順利地出奇。在這樣的情況下,劉承祐的心思也就跟着起變化了,想着在今年之前就完全平定南方,然後率領一個統一的華夏,迎接新的一年。

這是種急躁的表現,江南、嶺南之地,如今只能說是軍定,距離政治、民生的安定,還差得遠,如果此事就急於求成,一口把吳越也吞下,吃相難看倒是其次,就怕給撐到了。劉皇帝唯一顧慮的,就是此點,因而沒有直接下達進軍江浙的命令。

當然,想法終究只是想法,雙手插入龍袖中,考慮了一會兒,劉承祐道:“罷了,此事再議,軍事上,先以爲彈壓抵定兩江、嶺南爲主!”

“是!”

“遼軍什麼動向?”劉承祐又提了句。

“暫時還未有新消息,不過按照此前澶國公上報,遼軍西征,當選擇自金山南擊高昌回鶻,路途遙遠,消息傳遞不便,具體形勢如何,非我朝所能把控啊......”

第1771章 襄陽王第136章 迎奉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29章 獨眠孤館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775章 調整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90章 安東國王?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85章 異心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346章 底層第45章 移鎮之議第93章 班師第53章 遁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86章 駕臨渦口第140章 封王第188章 後續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103章 送菜來了第36章 盡伏東北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67章 遺表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231章 全國大水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321章 矛盾第40章 開拓之志第107章 殿試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12章 方略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93章 班師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2章 分食第66章 商業互吹第86章 發落南臣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13章 市井之聲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779章 四王畢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138章 破寨第97章 再臨六合第98章 追捕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4章 中原易主第412章 二王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154章 滅門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25章 冬至宴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122章 睡仙第86章 鬚髮花白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82章 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