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呼呼”的破空之聲,三百多架霹靂車同時發力,的營壘上空,灑下了一片片碎石雨。轉眼間,石雨紛紛落下,在營壘中掀起重重血浪。
“上!上!後退者斬!”
揮舞着長刀督戰的低級軍官嘶啞的喊聲,帶着幾許殺機遠遠傳來。衆士兵麻木地架着雲梯衝向孫策軍的營壘,哪怕空中石雨不息,士兵們也不敢停止衝鋒。雲集的士兵密的象螞蟻一樣,不斷攀爬而上。面對袁紹軍瘋狂進攻,守衛營壘的孫策軍立在營中寸步不讓,周瑜也下了狠心,強令不得躲閃,生死各安天命。
不過,空中碎石成雨,袁軍蟻附在前,孫策軍的士兵難免會留意頭頂,慢慢便落了下風。營壘的木柵牆被鮮血染成了黑紅色,遍地都有骨肉散落,雙方士兵支離破碎的屍骸堆積成丘。連續多日的不斷廝殺,使兩軍將士都疲憊不堪,火熱的太陽高懸在空中,殺戮似乎永無休止之時……
“這營壘也差不多了……”
顏良低聲嘀咕了一句。逢紀聞言沒有絲毫喜悅,反而皺起了眉頭,隱隱還流露出幾分憂色。
曹操河南一戰損兵折將,手下大將夏侯淵都折在了轘轅關下,自己身中三箭。返回豫州後,曹操大病了兩個多月,才能起牀問事。逢此大敗,袁紹好言相慰,也不禁有些失望。加之,袁紹左右落井下石,曹操便被袁紹留在身邊參謀軍事,不復再領兵出征,獨當一面。這大量投石車集中使用,便是曹操出的主意想來,轘轅關落石如雨給了他深刻的印象。
孫策渡江南下,勢如破竹。偏師行動遲緩,進攻久無進展,此次又沒能攔住孫策。袁紹忍不住大發雷霆,這才臨陣換將,重新啓用了曹操。
說起來,袁紹自爭雄冀州失敗之後,嬌妻愛子盡數落入張涵手中。切齒之餘,袁紹的脾氣也差了許多。
曹操病癒後,身體差了不少,整個人象老了好幾歲,原本黝黑的頭髮裡,也夾雜了絲絲銀白。不過,曹操的用兵卻更加犀利了。
揚州的世家大姓,多與袁紹等人有聯絡,宛陵張範便是其中之一。曹操先是引軍南下,屠了涇縣。祖郎投降孫策後,吳景也趁機收編了一批山民。這些山民家多涇縣,聽說涇縣被屠,不由皆是人心惶惶。值此之時,吳景斷不可能讓山民回家探望的。這時候,曹操已經與張範取得了聯繫。隨後,在有心人的唆使下,吳景放棄涇縣等城的流言傳遍了宛陵,從而在山民中引發了騷亂。
裡應外合之下,曹操順利攻克了宛陵城,吳景戰死。吳景乃是孫策的舅舅,孫策和曹操的仇卻是越結越深了。隨即,曹操潛蹤匿跡,日夜兼程,向東急行。待孫策平定嚴白呼等的叛亂,回師西向的時候,曹操已經輕取故城。至此,曹操佔據了整個丹陽中部地區,一面偵騎密佈,一面把兵鋒直指向吳、會之地。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曹操如此謹慎,孫策若不能打敗曹操,便只能從震澤(太湖)以動繞道去秣陵。想要從背後夾擊袁紹,卻是難比登天。再說,曹操可比祖郎、嚴白虎等的威脅大出許多。不消滅曹操,孫策也不能安心北上。
於是乎,一場大戰不可避免。二人都是善於用兵之人,一個勇猛過人,一個沉穩老辣,這一仗各出奇謀。一時間,竟勢均力敵,勝負難測。
與此同時,袁紹也親自出馬,指揮大軍猛攻孫策軍在秣陵的營壘。早些時候,袁軍掘地道進攻,孫軍就在營內掘長塹抵抗。袁軍構築樓櫓,堆土如山,用箭居高臨下來俯射孫營。孫策軍的士兵在營中行走,只能舉着大盾作掩護。其時,袁軍準備了大批投石車。孫軍效仿他們,也製造了投石車來攻擊樓櫓。初時很有效,但是,袁軍迅速以投石車來還擊。很快,孫軍就敗下陣來。周瑜處境困難,士卒疲乏,幾乎失去堅守的信心。
不過,孫軍多是當地人,熟悉地形,周瑜伺機出擊,燒燬了大量的投石車。張紘又獻策,派遣奇兵襲擊牛渚,將袁軍的糧草焚燒一空。袁軍被迫放緩了攻勢,周瑜這才穩住了陣角,重新據水結營。
那時候,孫策勝利的消息流水一樣的傳來,曹操卻杳無音訊,袁紹心切之下,也顧不得傷亡,命令士兵晝夜不停猛攻營壘。這樣一來
便不住了,連續幾日,每天都有營壘失守。然I地散佈了孫策勝利的消息,孫軍士氣始終不墜。
袁軍的傷亡遠遠超過了孫軍,士卒雖然能夠得到輪換,卻也不免疲憊不堪。孫軍連營數十里,敗而不潰,袁軍上下瀰漫着一股急躁情緒,也難怪逢紀憂心忡忡。
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思來想去,逢紀越想越不安。
“主公,爲了討伐孫策,我軍已經戰鬥一年多了,士卒疲憊,缺乏糧草,百姓疲敝,在這個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另想辦法……”
逢紀建議派遣少數精銳,順着長江從江乘潛入,在背後襲擊孫軍,製造混亂,以圖攻破孫軍營壘。
“元圖,我軍疲憊,孫軍也是一樣,時至今日,勝負就看誰能堅持住了,孫軍寄希望於孫策領兵來援,方能堅守不潰。希望一旦破滅……”
仗打到這時候,只能咬牙挺住了。誰挺住了,誰就能獲得最終的勝利。在這個緊要關頭,袁紹是不贊同分兵的。而且,袁紹的將領都來自北方,不熟悉水戰,士卒中精通水性的也不多見。要想派遣一支部隊順江偷襲,領軍大將就是個問題,袁紹並不相信能成功。
“主公,兵法上說,出奇不意,攻其不備。正本清源因爲孫軍以爲我軍不能,此舉才更容易成功。況且,江東河渠縱橫交錯,我軍想立足於江東,就一定要組建水師……”
逢紀的意思是說,只派少數精銳,勝利了固然欣然,失敗了也不可惜。袁紹知道,逢紀說的很有道理。但是,孫軍防線搖搖欲墜,眼看着就要被攻破了,袁紹覺得實不必多此一舉。躊躇了片刻,他還是沒有同意。殊不知,夜長夢多。戰場上的形勢變幻莫測,戰機稍縱即逝,哪裡有那麼簡單。
孫策領兵與曹操部連戰十數日,不分勝負。久戰無功,孫策也忍耐不住了。自他興兵以來,江東已經打了兩年多了,民生凋敝,士卒疲憊。戰亂一起,江東民衆便多有渡江逃離的。而孫軍的士兵家裡,是毋須繳納賦稅的,普通百姓的負擔就更重了。如果再打下去,即便取得勝利,恐怕江東也十室九空了。孫策迫切希望儘快結束戰鬥。
何況,孫策雖然多次擴充軍隊,兵力卻依然遠不如袁紹。既然正面進攻不奏效,孫策就只得另謀他策了。
從故到秣陵,相距不足兩百里。孫策命孫靜統領大軍,以防守爲主。自己卻領精兵一千五百人整,乘船順河北入震澤,經中江、溧水。過了沒有兩天時間,便已經悄悄來到了秣陵。
又是一次成功的夜襲,孫策從袁軍背後發起突然襲擊。可惜周瑜據水結營,倉促間不能渡河作戰。袁紹軍中將校都是久經戰陣,而兩軍兵力相差懸殊。若非如此,僅此一戰,便足以決出勝負了。
儘管如此,袁軍大敗一場,損失依然極爲慘重,已不復先前之勇。
此後不久,袁術養精蓄銳,終於按捺不住,袁氏兄弟戰再次爆發。袁紹回兵應戰,從此以後,袁紹再也不能調動這麼多的軍隊,東進與孫策爭雄。然而,孫策一時也無力再戰。兩方進入相持階段。袁紹、孫策各踞丹陽郡之半,彼此劫掠不休。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七八。張涵有心坐山觀虎鬥,世事卻是難料。
建安元年(196年)秋,南匈奴叛亂,羌等西北諸戎羣起相應。叛胡攻沒郡縣,斬殺官吏,大肆劫掠,幷州西北諸郡大多淪餡,雁門關外除了寥寥數城,皆落入賊手,寇蹤遍及河東郡、坐馮和右扶風。突如其來的戰爭席捲了西北,關中大地哀鴻遍野。死傷者無以數計,損失的財物數以十萬萬計,大批屯民逃離了家園。可以預計,在相當一段時期內,前往關中去的移民將大幅減少,恢復關中的生產更是遙遙無期。
近百年來,西北羌胡的叛亂,始終是大漢國的心腹之患。消息傳到信都,張涵爲之震怒,隨着一聲令下,頃刻間大軍雲集西北。
以下不算字數
汗|嗯應該、也許、可能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