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袁熙之死(三)

甄信手持鋼刀,健步上前。

“二公子,這些年來我甄家傾力助你,哪知道你竟如此逼迫我等,害得我們不得不背井離鄉。

你莫要怪我,要怪只怪你太過貪婪。”

“信哥兒,你不要殺我,我可是你姐夫。”

“姐夫?”甄信冷笑道:“你逼着我們交出五千萬錢糧的時候,可有想過與我甄家的關係?

也罷,已經拿了那許多錢糧,今日便用你狗頭償還,也算是爲我甄家鋪一條大路。”

說話間,甄信手起刀落,便把袁熙首級割下。

火光中他渾身是血,一手提着袁熙的人頭,一手持血淋淋的鋼刀,對那些從巷子裡衝出來的袁家家將喝道:“袁氏當亡,漢室當興……今我甄家乃應天命斬殺袁熙,爾等聰明的便棄械投降,若不然便格殺勿論。”

“二公子!”

當那些袁氏家將看清楚甄信手中的人頭,還有地上那具無頭死屍的時候,都懵了!

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盡是絕望。

須臾,只見一名袁將把兵器丟在地上,“我願投降,休要殺我!”

甄信冷笑一聲,轉身大步離去。

建安五年十一月,北平城破。

袁熙在亂軍中被殺,也預示着幽州之戰徹底落下帷幕。

趙雲揮兵進駐北平城,迅速平定了城中惶恐。

同日,劉闖命張遼率部進駐五阮關,而後拜郝昭爲閻鄉校尉,獨領一軍。屯駐於閻鄉之畔。

改北平縣爲鎮平縣,拜趙雲爲牙門將軍,坐鎮鎮平。

於是乎,鎮平、閻鄉和五阮關呈鼎足之勢,徹底守護住了幽州西南門戶。

北平告破,袁熙被殺的消息傳到高陽,沮授立刻下令停止對易縣攻擊,迅速退回高陽縣城。

同時,沮授命袁紹大將焦觸張南進駐中山。屯兵於望都。

沮授撤兵,也是無奈之舉。

劉闖奪下北平,佔居易水之源,隨時可以與易縣張郃,夾擊沮授。命焦觸張南屯兵中山國。便是爲了防止劉闖出兵襲擊河間。而後,沮授派人送書信前往黎陽,將幽州戰況告知袁紹。

“北平,何以會失守?”

沮授找來從北平潰敗下來的兵卒,仔細詢問。

那袁軍士卒也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原因,他們本駐紮在城外,糊里糊塗的遭遇漢軍伏擊。又糊里糊塗的潰敗。

沮授眉頭緊蹙,仔細詢問當日發生的事情。

當他聽聞,當日有甄家押送糧草到北平的時候,心中不由得一動。

只是。他有些不相信,甄家爲何要背叛袁氏?說起來,這甄家和袁氏還是親戚,甄家女嫁給了袁熙。這好端端又怎可能背叛?可是,若非甄家背叛。北平怎可能失守?袁熙怎可能喪命?

雖然說袁熙並無太大的才幹,可是他在北平採取的策略卻極爲正確。

堅守不出,抵禦遼東軍……憑北平萬餘兵馬,若無內賊,遼東軍決不可能輕易佔領了北平。

沮授心裡,不免有些慌亂。

局勢的變化,實在是太過迅速,令他有一種目不暇給的感受。

袁紹在官渡突然戰敗,病倒黎陽。

袁熙被趕出幽州不說,更被遼東軍攻入中山國,袁熙自己還喪了命……可以說,袁紹這一次是元氣大傷。即便是沮授有急智,可面對如此局面,也有些束手無策,不知該如何是好。

強攻幽州?

劉闖已把戰火引至幽州境外,所以不太可能對幽州造成太大動盪。

張郃高覽,憑易水之險,堅守不出。想要攻破易縣,絕非一件易事。而北平失守,則使得中山國局勢出現動盪。沮授心知,在這個時候繼續強攻幽州的話,損兵折將卻不得任何收穫。

“立刻派人,與我前往毋極,拿下甄家。”

沮授已經肯定,甄家和北平失守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於是立刻下令。

待他派出信使前往中山之後,只覺一種莫名的疲憊。

沮授回到後帳,剛想要休息,卻聽得帳外有扈從道:“啓稟將軍,營外有一人,自稱是受將軍故友所託,有書信轉交。”

故友所託?

沮授被袁紹封爲奮威將軍,他坐起來,走出軍帳,“那人何在?”

“那個人把書信遞出之後,便走了!”

說着話,扈從將一封書信遞給了沮授。

沮授打開書信,看清楚信上的字跡時,不由得激靈靈一個寒蟬。

他連忙擺手,示意那扈從退下,而後回到屋中把書信仔細看完,臉上頓時浮現出一抹頹然之色。

“元皓,終是遠走遼東了嗎?”

這書信,正是田豐所書。

他被人從鄴城大牢救出之後,在渤海登船。

登船之前,他寫了一封書信給沮授,信裡的內容也很簡單:袁公官渡戰敗,我必死無疑……劉闖那小子派人把我從大牢中救出來,我本不願意跟隨。只是,巨言(也就是田釋)爲了救我,已投效劉闖。我不能爲了我自己的名聲,便毀了孩子的前程,所以只能前往遼東。

袁公爲人剛愎自用,看似氣度恢宏,實則心胸狹窄。

想當初,你我以爲他是一位明主,不惜背叛韓馥,把袁紹迎入冀州。

可現在看來,袁紹這個人,恐怕難以成就大事。我去遼東之後,會到南山書院,此生不爲劉闖出一謀一策。不過,公與你要小心。袁公雖敗,可兩位公子之間的爭鬥卻會越發激烈。今袁公帳下派系林立,你再想恪守中立,只怕很難。所以你的處境會更加艱險……你如果真的呆不下去,便來遼東吧。咱們在南山書院,喝酒談心,從此不再過問天下大事,未嘗不是一樁快事。

另外,子翼(沮授之子沮鵠)而今爲遼東階下之囚,便爲子翼着想,你也要儘早做出決定。

田豐的書信內容非常詳實,確說到了沮授的心裡。

只是。真的要棄官離去嗎?

沮授心中猶豫不決,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

黎陽,袁軍大營。

袁紹兵敗官渡,在酸棗收攏殘兵敗將。

而曹操此時。雖大獲全勝,卻已無力繼續追擊。袁紹在收攏了殘兵敗將之後,本想繼續和曹操對抗。哪知道這天寒地凍,袁紹一下子染了風寒。他本是心高氣傲之輩,一向看不起曹操。本以爲這次出兵,可橫掃河南,一統天下。哪知道十餘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這讓袁紹非常惱怒,更極爲不服。加之戰敗後的積鬱,令袁紹一病不起,不得已只能暫時退回黎陽。

可誰料想到。他剛退回力量,便得到消息:幽州失守!

袁紹這時候想起了當初田豐的話語,忍不住仰天長嘆:早知如此,悔不聽元皓之謀。先平了那劉闖小兒。

想當初,田豐對劉闖是百般忌憚。

可惜袁紹當時認爲。劉闖不足爲慮,所以不肯聽從田豐的計謀。

到頭來……

袁紹心中後悔,可同時又生出一種嫉妒之心:我這次敗給曹操,又丟失了幽州,豈不是說我比不得田豐?

帳下謀士郭圖看出袁紹的心思,便偷偷向袁紹進讒言道:“我聽說,那田豐在牢中得知大將軍戰敗的消息,撫掌大笑,言大將軍不聽他之謀,故而纔有此敗。

袁紹本就有些不爽,聽了郭圖的話,頓時大怒。

他立刻命人前往鄴城,準備取田豐性命。

可不成想,他的命令剛發出,便從鄴城傳來消息:田豐被人救走,而今下落不明。

袁紹怒不可遏,便下令抄沒田豐家產,併發出海捕文書,準備緝拿田豐。

有道是,禍不單行。

就在袁紹準備發出海捕文書的時候,從中山國又傳來一個噩耗:劉闖夜襲北平,袁熙戰死。

中山國甄氏宗房,變賣家產,舉家遷離毋極,投奔幽州。

袁紹雖然不喜袁熙,可不管怎樣,那袁熙是他的兒子,是他的骨肉。

袁熙戰死,令袁紹有一種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感受,好半天才反應過來,忍不住怒道:“甄氏,如何要反?”

“據說,二公子急於反撲,卻無糧草支援,缺兵少將。

無奈之下,二公子只得逼迫甄家籌集糧草,在短短月餘,要甄家拿出許多錢糧。甄家不願拿出這些錢糧,又擔心二公子會怪罪,於是變賣了家產之後,反出毋極,前往幽州投奔闖兒。”

“商賈,果不可信!”

袁紹咬牙切齒的咒罵,可是一旁郭圖卻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

“主公,甄家固然該死,不過依我看,也是有人見主公戰敗,故而不願盡力。

二公子屯兵北平,大可以從河間調撥糧草。然則……我以爲,便是田豐被救走,也透着蹊蹺。”

袁紹聞聽,不由得眼睛一眯。

他不是傻子,如何聽不出來郭圖的意思。

“你是說……”

“主公英明!”

袁紹臉色陰晴不定,坐在榻椅上,一言不發。

許久之後,他深吸一口氣,咬着牙站起身來:“傳我命令,命沮授與我強攻幽州,務必要將幽州奪回來。”

他說完,又停頓一下。

“不過,那劉闖小兒也非等閒之輩,公與一人,未必是他對手。

嗯,便着審配爲監軍,屯兵樂城。我就不相信,那劉闖乳臭未乾的一介小兒,竟如此厲害?”

郭圖聞聽,嘴角一翹,眼中頓時閃過一抹喜色。

第267章 白馬之戰(三)第44章 江表虎臣(下)第379章 官渡(七)第217章 大漢子民第290章 逐袁第318章 鄴城(上)第212章 乾坤大挪移第193章 射鹿(三)第276章 衣帶詔泄密第284章 洛神(一)第350章 建安八年,東線無戰事(一)第383章 敢不敢來(二)第103章 可怕的是生不如死第25章 哪個‘少爺’?(上)第97章 我有過牆梯第370章 交趾之亂(一)第332章 冀州之戰(十)第216章 大家都在做戲!第64章 生不能同衾,死同穴第215章 常山之虎第145章 初會(一)第367章 建安九年(三)第29章 隱藏的記憶(上)第353章 涼州之變(三)第43章 快意恩仇大丈夫(下)第130章 袁氏之邀(下)第362章 斬將(七)第317章 錦囊(上)第324章 大號小徑(上)第28章 一門二壯士(上)第134章 情敵(二)第140章 門馬爲闖第179章 啞巴吃黃連第273章 大戰再起(三)第300章 瑣事(一)第181章 舅父來了!第315章 新格局(上)第318章 鄴城(下)第334章 冀州之戰(十六)第47章 何謂順勢而爲?(上)第186章 許都,許都(一)第298章 袁熙之死(一)第104章 孔明,你怎麼看?第123章 飛熊第91章 諸縣之戰(五)第142章 自相殘殺第87章 諸縣之戰(一)第400章 遷都(一)第346章 涼人治涼州(二)第410章 鏖戰江東(五)第189章 朝天子(二)第199章 十步殺一人(二)第318章 鄴城(上)第149章 羣英會(二)第34章 前奏(下)第122章 火燒白門樓第10章 潁川陳長文(下)第341章 短歌行(二)第38章 君不負妾,妾不負君(中)第362章 斬將(七)第328章 警告(上)第90章 諸縣之戰(四)第248章 暴雪(四)第395章 封王(下)第75章 因爲我高興!第11章 淮陰步子山(上)第385章 託孤(一)第30章 漢有三仁焉 ,子奇偉丈夫(上)第184章 匹夫不可以奪志(二)第88章 諸縣之戰(二)第304章 雁門風雲(一)第397章 陸遜的手段第62章 馬丘夜渡第329章 冀州之戰(三)第106章 兩個蹺家女第351章 瓦亭(三)第128章 君恩第202章 雞肋第331章 冀州之戰(七)第10章 潁川陳長文(上)第133章 情敵(一)第248章 暴雪(四)第237章 獅子大開口!!!第283章 火馬狂奔第320章 阿醜不哭(上)第29章 隱藏的記憶(中)第23章 鬱洲山(下)第143章 豎子不足與謀(下)第79章 虓虎可信乎?第329章 冀州之戰(一)第351章 瓦亭(二)第174章 凌之戰(三)第177章 飛熊橫行,貂子豈能阻攔?(上)第345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第206章 桃園結義第369章 銅雀深閨鎖大喬(一)第185章 無題第354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