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唱一曲空城

鮮卑大營的王帳處。

步度根靠坐在鋪有狼皮的寬長大椅上,魁武的臉龐疲憊深顯,赤紅如兔的雙瞳中佈滿了血絲。

他一夜未眠,也想了很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向戰無不勝的鮮卑人,開始屢屢受挫,十三萬兒郎出行,如今剩下的竟不足一半。

難道南下真的錯了嗎?

步度根胳膊支撐在座椅上,單手忖着腦袋,發狠的揉了揉兩旁的穴位,他原本以爲有了攻城器械,可以輕鬆拿下雁門關,哪想會一次又一次的被漢人拼死狙退。

步度根想不明白,爲什麼一向怯弱的漢人,突然間就變得這般悍不懼死。

尤其是昨天黃昏時候出現的那個衝陣青年,武力更是恐怖至極,若不是有蠻赫兒在身旁,恐怕他早已命喪黃泉。

一個人就能衝破數千士卒組成的騎陣啊!

何其……

勇猛,彪悍,還是無敵?

步度根發現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語來準確描述那個握戟的青年,他的內心深處感到一股從未有過的挫敗感。即使是當年被人設伏,幾乎走投無路,也不曾有過現在這樣的感覺。

步度根無力的嘆息了一聲,聲音很小,小到只有他自己能夠聽見,要是這樣的猛將在自己帳下,那該多好。

帳簾被掀了開來,能夠自由進出王帳的人就那麼幾個,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常年穿着羊皮裘的老人走到步度根的面前,黑氈帽下的眼皮枯皺,將兩隻眼珠包裹其中,僅透出一絲縫隙,顯得尤爲和善的說了起來:“王上,該出發了。”

步度根看了眼這位在鮮卑人心中智慧卓絕的老人,卻並未起身,眼神中透出迷茫,像是在問扶圖禾,又像是在問自己:“爲了一個雁門關,戰死兒郎近七萬,值嗎?”

攻克雁門關南下,直取漢室八萬裡河山,可是扶圖禾畢生的夢想。

如今聽步度根的口氣,似乎想打退堂鼓,扶圖禾豈會讓自己這麼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於是上前勸說起來:“王上,您應該明白,戰爭本就是如此,有人生,有人死。我鮮卑兒郎馳騁草原縱橫塞北,卻不善攻城,出現這麼大的傷亡,也是在所難免。一旦破開雁門關,南下再無阻我之關隘,漢人江山唾手可得。”

步度根沉默了起來,扶圖禾說得道理他也懂,叩關南下又何嘗不是他的夢想,但僅雁門關一役,就損失了六萬多的士卒,若真有取下漢人江山的那一天,屆時他身邊又還能剩下幾人。

步度根不開腔,扶圖禾就又說了起來:“憑什麼漢人就能享受肥沃的土地,坐擁大量的黃金鹽鐵,富饒的資源,而我鮮卑人就要世世代代窩居草原,貧瘠荒涼?”

“所以,爲了鮮卑百姓的未來,還有讓那些死去的將士們瞑目,請您務必攻下雁門關,拜託了!”扶圖禾將氈帽取下,對着步度根重重的彎腰鞠了一躬。

當看到老人那滿頭花白的頭髮時,步度根‘騰’的一下從座椅上站了起來,扶起老人的身子,眼中的迷茫褪去,重新煥發出了新的神采。步度根朝扶圖禾點了點頭,語氣中帶着一股龐大的自信,雄厚有力的說道:“本王明白了。”

“報~”

響亮而又亢長的通報聲在帳外響起。

步度根稍微整理了下衣衫,保持着王者應有的威嚴,沉聲道:“進來。”

聽到步度根的召喚,帳外的那名斥諜立馬鑽進了站內,單膝跪地的稟報起來:“大王,剛剛我等去刺探雁門關的敵情,卻發現城頭上漢人的旗幟全都不見了,城門大開也不見有守軍。我等不命所以,特回來稟報大王。”

步度根得知這個消息後,第一反應就是:難不成漢人撤軍了?

然而,步度根很快就否定了這一幼稚的想法,張仲乃是邊關名將,且性情頑固,絕不可能就這麼輕易的撤離而去。

那他這又是個什麼意思?

步度根在腦中思索了無數種可能,依舊找不到想要的答案。

身爲智者的扶圖禾一時間也有些捉摸不透,要說張仲是故意放他們入城,別說是他了,連三歲孩童都不會信的。

扶圖禾將氈帽重新戴回頭上,朝步度根說着:“王上,事出反常必有妖,不如老朽陪你一同前去看看。”

步度根點了點頭,覺得扶圖禾說得很是在理,與其在這裡慢慢思考糾結,還不如親身前往一探。

遂下令點齊兵馬,再次進軍雁門關。

不到一個時辰,鮮卑人的七萬大軍就抵達了雁門關外,在距雁門關半里的位置處,停下了行進的步伐。

雁門關果如斥碟所報,城頭上不見一個守軍,也不見一杆漢人的旗幟,透過坍塌的城門,隱約能望見關內有大量的飛塵揚起。

難不成這其中真有埋伏?

步度根捋了把粗實的鬍鬚辮,低沉着眉頭思量起來。

此時,城頭上出現了兩道身影,一個錦袍加身的老者,和一個衣衫乾淨的高個青年。

兩人均未穿軍服,步度根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鎮北將軍張仲,還有昨天下午隻身破陣的那個無名小將。

張仲和呂布好似並未將關下的數萬鮮卑士卒放在眼中,悠哉無比的走到一張早已擺放好的案桌前,面對面的跪坐下來。

案桌上擺有一壺酒,一盤肉,還有幾盤尚有餘溫的煮菜。

張仲呂布兩人先是各自客套了一番,寒暄完畢之後纔拿起筷子,夾起盤中小菜,然後在衆目睽睽之下,放進了嘴裡,淺呷上一小口美酒,臉上浮現出一副大快朵頤的享受表情。

關外的七萬鮮卑士卒此刻內心是崩潰的,這兩個傢伙居然真的吃喝了起來,現在可是在打仗啊喂,你們請尊重下場合好嗎!

步度根心中同樣沒底,望着旁若無人的張仲和呂布,陷入了沉思,兩人肯定沒瘋,那這葫蘆裡賣的究竟是什麼藥!

城樓上,呂布給張懿夾了筷肉,臉上笑意倍增,口中卻是自責道:“讓將軍您親身犯險,真是太不應該了。”

雁門關如今僅剩一千多名士卒,死守是肯定守不住的,倒不如跟鮮卑人來一場心理上的博弈。

爲此,呂布特地邀請老將軍來合唱這一曲空城,有張仲親身壓陣,可信度自然又提高了許多。

呂布賭的就是,步度根不敢入城。

不僅如此,呂布還令數十騎往郡內各個方向,沿途散播消息,謊稱雁門關張仲戰死,僅留下嚴家四公子還在死守。潛伏着的張懿一旦得知這個消息,肯定會飛速趕來雁門關,屆時不但可以坐收漁翁之利,而且還能保住嚴信的性命,以便於結好嚴家,這麼一箭雙鵰的好事情,張懿斷然不會錯過。

對於張仲而言,只要能夠保住雁門關,不讓鮮卑人南下,涉身犯險根本就算不得什麼。

張仲的臉上同樣是笑意連連,他雖然接觸呂布的時間不長,但對呂布卻有着格外的信任,並且極爲看好這個年輕後生,口中輕聲問道:“奉先,你也精通兵法?”

呂布臉上的笑容不減,端起酒樽對老將軍敬了一下,手擋酒樽的同時,說道:“只是翻閱過兩本古籍,不敢在將軍面前班門弄斧。”

張仲臉上的笑意更盛,手中的酒樽跟呂布的碰了一下,笑道:“奉先你太過自謙了,空城計絕非有大魄力之人,是斷然不敢使用的。”

呂布輕微搖了搖頭,拿起酒壺給老將軍又添上了一杯,“將軍您謬讚了,我現在只希望在鮮卑人中,能有一兩個聰明的人。否則,這場空城計也就無用了。”

張仲對此深以爲然,空城計利用的就是人的心理矛盾,越是聰明的人,反而越容易陷入其中。

鮮卑人在關外隔了半里,自然是聽不見兩人的談話內容,只看見兩人從一開始臉上就透露着笑容,笑到了現在,不明真相的他們還以爲兩人聊得甚爲開心。

步度根的眉頭緊皺,幾乎擰成了條直線。從鮮卑大軍抵達雁門關以來,張仲從未派遣過一支部隊出關襲營,可見其用兵之謹慎,哪怕次次守城死戰,也不曾用過一次兵行險招。

張仲用兵,求的就是一個‘穩’字。

所以這一次,步度根相信,同樣不會例外。

就在這時,呂布起身將目光眺向遠處的步度根,大聲邀請道:“某聽聞邶王一向豪氣過人,不如上來飲上一盅如何?”

呂布的聲音極爲洪亮,即使是鮮卑大軍最後方的士卒,也都一字不差的全聽進了耳朵。

步度根臉色大變,瞬間黑得如同鍋底,呂布看似盛情的‘邀請’無疑是給他出了一道天大的難題。單論飲酒,步度根自然是不懼的,但呂布此話分明是想誘他入城。

不去的話,今後恐遭人恥笑詬病;去的話,又正中了呂布的下懷。

去,還是不去?

步度根一時間陷入了兩難之地。

而在雁門關城樓不遠的一處,聽到呂布這話的曹性壓低着聲音驚呼起來:“頭兒這是瘋了嗎?居然主動邀請鮮卑人入城,他們一進來,我們可就全都要遭殃了啊!”

身旁衆人的臉色也都不太好看,顯然是不明白爲什麼呂布會主動邀請步度根入城。若說是呂布主動叛變的話,他們打死也不會相信的。

“兵法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兵無常勢,示弱而欺強也!’有時候,你越是向人家示弱,人家就越是不信,呂奉先這是在故意詐他呢。”嚴信面帶笑意的給衆人解說起來,腦中回想起昨夜呂布的神情動作,嘴角斜挑,像是發現了罕見的寶貝一般,說着:“有趣兒,有趣兒。”

關外步度根的行動,卻超出了呂布等人的預料。

只見步度根打馬上前,身後七萬士卒跟着緩緩前行,馬蹄齊齊踏在地上,猶如悶雷。

老將軍心頭一驚,作勢想要起身。

呂布右手一把扣住了老將軍的手腕,臉上神色不變,心中卻已泛起殺機,左手拿起酒壺給老將軍添酒,酒樽添滿溢出,溼了整張案桌。

曹性等人更是艱難的嚥着發乾的喉嚨,緊握手中兵器。

在走到關外百米的時候,步度根毫無徵兆的勒住了馬繩,他剛剛一直暗中注視着呂布的神情變化,卻發現呂布的臉上不僅沒有驚慌與懼怕,甚至還藏有着一絲欣喜,

看來關內果真有埋伏!

步度根此時已經確定下來,心中同時冷笑了一聲:真當本王是三歲小孩,那麼好騙嗎?

步度根停下行進的步伐後,大聲問向呂布:“關上小將,可敢報上姓名?”

呂布臉上故意顯露出一分失望,口中大聲應道:“五原呂布,呂奉先是也!”

見到呂布不經意間的失望之色,步度根心中更是大爲得意起來,本王行軍作戰這麼多年,怎麼可能看不破你這點小把戲。

高興之餘,步度根又對呂布起了愛才之心,於是當着衆人的面說道:“君之勇武,不亞於當年武帝時的李廣將軍,可謂‘飛將軍’之名,不如歸於本王麾下如何?”

“呂布不過是一匹夫,當不得‘飛將軍’之稱,某乃誠心請邶王上城飲酒,莫非堂堂的鮮卑王,不敢?”呂布的聲音譏誚,步度根當衆招攬於他,無非是想趁機離間呂布與張仲的關係,呂布乾脆就當衆還他一次。

步度根剛想開口,就被一旁的扶圖禾拉住了臂膀,輕輕搖了搖頭。

剛開始扶圖禾覺得還沒什麼,但是細細想來,爲什麼一次又一次的在雁門關存亡之際,就會突然冒出一股士卒前來救援,而且每次都恰恰那麼及時,巧得就像是故意安排的一樣。

現在一想,當初還真是大意了。幷州士卒攏共有七萬之衆,除去殺死和俘虜的,起碼也應該還有五萬左右的兵力。但這裡陣亡的最多不過三萬人,那麼還有兩萬人在哪裡?以張仲的性格,不可能不調兵來防,想來肯定守株待兔的埋伏在了關內,等待他們入關,好一舉殲滅。

扶圖禾細思極恐,看來還是低估了漢人。

縱使沒有扶圖禾的提醒,步度根同樣不會貿然入關,他認定了關內藏有伏兵。

面對呂布的譏諷,步度根只能強壓着心頭的怒火,說了聲:“本王這幾日身子抱恙,不能飲酒,下回必定帶你去我王庭暢飲!”

說完,步度根馬頭一調,領着七萬大軍從雁門關灰溜溜的撤離回去。

望着走遠的鮮卑大軍,老將軍臉上露出了真正的欣慰笑容,摸了摸早已汗溼的後背,在呂布的攙扶下站起身子,老人至今仍是心有餘悸,“剛剛步度根前行的時候,老夫差點就沒繃住,好在奉先你及時拉住了我。”

呂布一連深吸了好幾口氣,那種性命握在別人手中,還要處處提心吊膽的感覺,的確不太好受。

第二天,城樓上僅剩呂布一人飲酒。

第三天的黃昏,一支兩萬餘人的部隊,終於抵達了雁門關南邊的城下。

第二八八章 往北第五八九章 指點第四二四章 我有兒子了!第六六六章 感謝大家一路上的支持第一四八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三)第一一一七章 這天下,沒什麼意思了第五零二章 司徒王允第二五二章第十五章 進軍黃涼道第七十八章 主公所在之處,吾心即安第七八八章 忠義不可欺第四二八章 本將軍的劍只會殺人第六八九章 唯願你們,幸福白首第一一一二章 信第三七六章 天子之怒第三八四章 兩日之後,進軍廣陽第一二八章 溫侯第七一四章 孩兒也想隨父出征第八二二章 張郃戰黃忠第二零六章 養子當如曹巨高第一六八章 初戰第七三零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三一七章 漢家禮儀,先禮後兵第三二八章 新的格局第六五八章 請主公准許末將統兵!第四六零章 該我登場表演了第八六九章 內訌第一七三章 有死無生第七五九章 是誰殺了我的弟弟?第二六六章 呂將軍第六一九章 使君,大事不好了第八四五章 中計第一六二章 楊家第三四九章 孤臣第七八三章 河北麴義第七四五章 大戰在即第七九零章 壓死駱駝的稻草第八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七一五章 母愛似水,父愛如山第六零三章 投名狀第七七五章 決戰在即第一八三章 凱旋第六百章 放糧救民第六三二章 呂布借絕影第一一零八章 沒什麼不敢第四零二章 給本將軍找個認路的人來第一三六章 我啊,要當父親了第六四一章 有本事再擒我一次第六十二章 好一座洛陽第二九五章 世界可真小第四六八章 奇襲第六一八章 破城之策第二五五章 未歸第一七九章 射殺第三二二章 因小鈴鐺而流傳千古的美食第五七五章 先禮後兵第四九七章 請求歸降第四六四章 激鬥第八五二章 爾等終究爲臣第一八二章 定胡碑第四六一章 河北雙雄第二二七章 將軍饒命第一七六章 激鬥第一六二章 楊家第三七六章 天子之怒第一九三章 驅虎吞狼第五九三章 中計第十三章 英雄歸來第七一零章 命運不同的兩兄弟第五四一章 誰爲螳螂誰爲蟬第二五二章第七三二章 莫欺少年第四一四章 州牧與豺狼第三六八章 策呂對第五零六章 崛起的袁紹第五十五章 廟堂之高,沙場之遠第一七四章 驚雷第五八八章 黃粱一夢第三八一章 今日你爲君,我爲臣第五十三章 唱一曲空城第四五二章 潘鳳VS黃忠第五七三章 夜襲第八零七章 新令(4000字)第二三六章 一夫當關與萬夫莫開第五三五章 孤注一擲第五六九章 即將崛起的梟雄第五七九章 司馬家第六六六章 感謝大家一路上的支持第四八零章 救駕第六八五章 人心所向第七一五章 母愛似水,父愛如山第三一九章 某非東郭第二二七章 將軍饒命第二九四章 裝傻第二十三章 出城第一九零章 出頭鳥第十五章 進軍黃涼道第二十三章 出城第六二七章 老夥計,給你找個媳婦兒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