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章 奉劍討不臣

bookmark

回到房間,小鈴鐺已經睡着,妻子正收拾着明日所要攜帶的行囊,衣衫、點心、瓜果應有盡有,滿滿裝了四袋。

呂布感動之餘也有些哭笑不得,這讓他想起了上一回征討蛾賊時,妻子也是大口袋二口袋的給自己裝了許多,生怕路上餓着。

“我這是去討逆,又不是閒遊,帶幾件換洗的衣裳就夠了。”呂布頗爲無奈的說着。

男人嘛,總是喜歡灑脫一些。

“此去遼東有好些遠呢,多帶些總是好的,有備無患。”嚴薇則是事事關心着丈夫,生怕漏掉丁點。

坐在榻上的呂布看着紅燭下的妻子,愈發賢惠淑人,他輕伸臂膀,將薇娘拉到懷裡,對着她的櫻脣,深情吻了下去。

一夜纏綿。

翌日,早起的呂布在妻子的服侍下,已經換好行軍衣甲。他走到榻邊,彎腰低頭吻了下小鈴鐺的額頭,看着睡夢中萌萌可愛的女兒,呂布心裡已然化作了一團柔棉。

隨後,他將妻子擁入懷中,低聲喃喃:“薇娘,今後家裡的事務,就辛苦你了。”

“夫君放心,妾身自當打理得妥妥帖帖。”

嚴薇柔聲應着,如小鳥般依靠在夫君懷中,享受着最後的片刻溫存。

未幾,整裝待發的曹性等人來到呂布屋外,曹性上前低聲說着:“頭兒,我們都準備好了。”

聽到這話,呂布緩緩鬆開了妻子,縱使再不捨,他也該走了。

推開門,大步而去。

…………

洛陽以北,三十里外的平皋。

越騎、長水兩校營的將士在濁河岸集合完畢,呂布騎馬握戟,巡視着這兩支精銳兵馬。

“陛下駕到~~~”

往來間,隨着一聲尖細的宦官傳呼聲,天子的御駕已經抵臨平皋。

劉宏束髮披甲,騎馬佩劍,一掃往日疲頹,英姿勃然。在羽林軍的擁護下,緩緩走上前來。

劉宏昨日說過,今天要來給呂布送行,這也是身爲臣子的一種榮耀。

“臣呂布,拜見陛下!”呂布首先行禮抱拳。

隨後,身後的將士們齊整排開,亦是躬身抱拳,齊聲向天子行禮:“我等參拜陛下,願吾皇千秋。”

劉宏讓衆人平身,又令黃門郎宣詔。

“大漢天子聖詔:上軍校尉呂布自上任以來,勤于軍務克己奉公,深得朕心。此行討逆,特擢拜呂布爲徵北將軍,剷除叛逆以復太平,望卿勿負朕恩,早日班師凱旋,欽此。”

宣旨的黃門郎大聲誦讀。

“臣,拜謝天恩!”

呂布再度躬身抱拳,心中懷有些許的震驚。沒想到臨行前,天子居然封他爲徵北將軍,這個軍銜在軍中已然不低,縱觀大漢建國四百載,能在三十歲之前坐到這個位置的人,一雙手都數得過來。

只要再往上爬一步,就是坐鎮北方的鎮北將軍了。

劉宏騎馬行至呂布近前,看着這個躬身謝恩的年輕將軍,語氣淡然:“朕賞過你駿馬,也賞過你甲冑金冠,今天朕還要再賜你一樣東西。”

說着,劉宏往前輕輕搖了搖手指。

身後的中年宦官會意,捧着柄篆紋鑲刻的劍走上前來。

馬背上的劉宏伸手握住劍柄,猛地拔劍而出,衆人只聽得‘鏘’的一聲清鳴,那柄寶劍便已出鞘,劍身通體墨黑,兩邊的劍刃在陽光普照下,反射出白幽的寒芒。

呂布不是使劍的行家,但也見過不少的強兵利器。

天子手中這柄劍,無論是劍鳴,還是劍鋒,或是劍意,都透着股凜冽的氣息,絕非世間凡品。

“這柄劍,名爲‘中興’,是朕在建寧三年以寒鐵精魄所鑄。劍鋒三尺三,淨重七斤十三兩……”

劉宏對這柄劍如數家珍,隨後他將劍收回了劍鞘,左手握住劍鞘中段,提於半空,對呂布沉聲說道:“今天,朕將這把劍賜予愛卿。朕希望,你能用此劍,爲朕蕩平天下所有叛逆之賊。”

呂布上前邁出一大步,低頭雙手接過,篤然應道:“臣願爲陛下手中利刃,克討賊子,雖死無悔!”

劉宏很滿意呂布的態度,揮了揮手:“好了,朕要說的也說完了,愛卿可以動身出發了。”

呂布翻上馬背,抱拳同天子道別:“陛下,臣去了。”

勒馬調頭。

一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出發了,或許呂布自己都沒想到,這將是他今生最後一次,見到這位執掌江山的大漢天子。

此去一別,再無經年。

…………

幷州,五原郡,西安陽。

縣府大堂裡,坐滿了校尉以上的軍中將官,高順、魏木生等人也盡皆在此。

匈奴反叛,鮮卑來襲,高順等人本以爲朝廷會讓呂布重返幷州,率領他們抗敵,營中士卒也是眼巴巴的盼着呂布歸來。

不是說嚴義統兵不好,而是呂布在幷州的名聲遠非他可比擬。幷州軍中的將士,大多也都將呂布當做了心中的信仰,只要有呂布在,他們心中就有決勝的意志,一往無前。

對匈奴、鮮卑來說,那個有飛將軍之謂的漢軍青年,也是讓他們最爲忌憚、頭疼的人物。

然則前兩日,朝廷發來信簡,任用嚴義爲帥,統兵抵禦蠻夷。

於是嚴義調兵遣將,將兩萬軍隊開進西安陽,力求阻擊鮮卑和匈奴,不讓其踏足五原。

與此同時,幷州以北同鮮卑的交界處,高闕。

一支上萬的鮮卑騎兵隊伍輕踏草地,緩緩而來。

還未踏進漢界,視野遠方的十二座京觀,便首先映入眼簾。

數萬顆頭顱經過風吹雨淋,皮肉早已被風化浸腐乾淨,成了一顆顆沒有血肉的枯顱。

原野上的清風吹拂,灌過那些空洞的頭顱,發出了鬼哭悲號的聲響,令人聽了不由倍覺淒寒。

閉上眼,彷彿就已經置身其中。

那場大規模的屠殺,勝利者揚起了刀,死去的人卻永遠的留在了這裡,日夜哭嚎。

領軍的首領是個相較年輕的男子,見到這一幕,他內心並沒有太大的波動,強者生弱者死,這個世界本就如此。

跟在青年身邊的胖軍官見到這一幕,幾乎是滾下馬背,一路疾跑而去。

他跪在那些京觀面前,淚水抑制不住的潸然而下:“弟兄們,我回來了!”

…………

(作者君之前讀書少,弄混了徵北和鎮北的位置,現在改也改不過來了,請大家諒解一下。)

第四五四章 絕境逆襲第四十四章 難題第三七一章 上對政策,下有對策第二二二章 養虎第三七七章 代朕往長安第十七章 鮮卑人的走狗第八零七章 新令(4000字)第七四一章 新的徐州牧第八九九章 下葬第七三九章 醒來第一四四章 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第八七二章 黑山第五三四章 情報的重要性第一六六章 鳳鳥乘風,聖人乘時第七八二章 執着的馬超第一九八章 挑撥第七七六章 讓世界聽到你們的聲音第七零二章 勝負難分第一零三章 北有虎澤第三二五章 那位將軍第一零五章 我曾於虎牢關下,視羣雄,如草芥第三三二章 埋子第三十六章 劃破黑夜的黎明第一八四章 願他日相見,不必再起刀兵第三七一章 上對政策,下有對策第六四九章 排擠第二四八章 先定個小目標第五四三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三十二章 特取汝命第四三二章 策嘉第一一六章 成長第二四七章 醫聖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終)第一二零章 活着的,死去的第六八九章 唯願你們,幸福白首第七九零章 壓死駱駝的稻草第五六一章 謀士之爭第一一六章 成長第五十一章 新兵和老兵第六七七章 非殺不可第八七四章 張燕的反擊第二九一章 風雨山河第三一一章 那是我沒在第六零二章 不得晌,屬徐晃第一四九章 重逢第六十七章 宣呂布進殿第一四一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第二六二章 逛長安第八零二章 劍聖第四十七章 聽一線蹄聲如雷第四三八章 兄弟第三四四章 衝突第二百章 河內董卓第八零八章 八面玲瓏第二九八章 書沒白讀第八零八章 八面玲瓏第一二七章 呂將軍,我跟你第四二零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六五二章 破營第七六八章 交鋒典韋第六一一章 陳留張邈第一一一一章 爆發第四十章 大戰在即第二四八章 先定個小目標第三九七章 略備薄禮,請將軍笑納第七一八章 救兵第一章 下邳城上,白門樓下第二五八章 昔日恩怨第二九一章 風雨山河第一一零八章 沒什麼不敢第六三八章 張遼戰孫策第一三九章 非我族類者第六八零章 非常手段第四三二章 策嘉第四七七章 調虎離山,趁火打劫第七六九章 姐弟第七二四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也!第五九零章 黑山賊第一八九章 對弈第一一九章 大火第七四六章 點撥第五六九章 即將崛起的梟雄第五八三章 是攻是守第八零九章 潑皮第一七三章 有死無生第六二四章 乾了這碗酒,一笑泯恩仇第四七六章 呂策對第六零六章 較量第十一章 夜襲第五八八章 黃粱一夢第四四零章 毛玠第二四八章 先定個小目標第八一九章 螳螂捕蟬第五八五章 否極泰來第六七三章 父子第四四零章 毛玠第八六三章 司馬兄弟第五五六章 出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