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毒

汜水關上,自並河東軍一舉攻破這雄關之後,孫堅威名一時無二,十八路諸侯中,真正說得上話的大多被袁紹勒令合兵圍攻虎牢關而去,剩餘七鎮諸侯也不敢擅自攬權,猛虎之名,常人哪可輕摑。雖有不服,但終究還是無人能有異議,這汜水關七鎮諸侯名義上暫時的統帥卻也是非他莫屬。

自爲一軍主帥,名望上升,而肩膀上擔子卻也同樣不小。大半個月來,孫堅心憂戰事,每每親自督戰前線,饒是董卓連連強攻,面對汜水關這樣一個雄關,面對孫堅這頭兇惡的老虎,終究也只能鎩羽而歸。

時日鬥轉而走,一封馮翊來的八百里快馬急書,卻是真正的激起了董卓大軍中不大不小的漣漪。

無他,楊奉在衛寧慫恿下,幾乎已經是董卓的死對頭了,而這一次,顯然,連最後的寰轉餘地也未留下。

倘若衛寧能在場中,怕是萬般驚詫。

汜水關外,那董卓行轅中軍大帳中,上到董卓下到將校,沒有任何一人因爲那一封公告而垂頭喪氣,尤有董卓滿臉猙獰,拍案大笑,“哈哈哈!衛寧匹夫,楊奉小賊!本相,等你多時矣!”

李儒微微捻了捻鬍鬚,眼中終究泛起一絲陰冷的笑意,“楊奉果然引兵南下,欲奪關中。那麼……想必主公的使者已經快過河套了吧……”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賈詡能夠輕易地揣測出衛寧的大略,正是因爲那種事不關己的態度,李儒終究是在遲來半步,纔看破衛寧的部署,不過因爲身在軍中。勞心之事萬般繁冗,但時間上,依舊還不算太遲。

所謂使者,便是北上河套,到草原,使金帛玉錦。誘匈奴,鮮卑,羯等族舉兵南下,襲楊奉老本之地。幷州!

這不同於另一個時空上的借兵抗諸侯,不論如何借調的兵始終是屬於董卓掌控之中,而這一次,董卓這一狠辣滅絕人性地手段,卻是讓蠻族傾全力而南下,代價,便是將幷州這塊草原蠻夷垂涎已久的土地,拱手相讓,成爲他們的放牧之場!

我既然得不到的,便要親手將他毀去!

在另外個世界。董卓兵多將廣,呂布的歸降,也使得幷州變相的控制在了他地手中。與十八路諸侯的戰爭,實際上,他並不處於下風。而這一次,張燕的解放,使得楊奉這個外來戶幾乎十倍百倍的膨脹起來。成爲了本該平衡地對立關係之間。那一塊壓倒天平的沉重砝碼。

汜水關的丟失,卻是讓他瘋狂的最直接理由。

如此亂天下之不常的瘋狂舉動。這受天下唾罵的毒計,恐怕稍微正常一點的人,也是斷然不敢。

很可惜,董卓最不缺少的就是瘋狂,最不害怕的就是天下的唾罵。一個自少年時便與羌氐草原民族結交地蠻勇之人,又能有多少,民族間的隔閡?

“你來何爲?!”孫堅面色陰沉看着身前這個自稱董卓使節的傢伙。渾身煞氣騰騰,卻讓眼前之人驚愕地汗水淋漓。

“丞……丞相,所敬者,唯有將軍。今……今特使某來與將軍結親。丞相有女,可配將軍之子……”來人抹了一把汗水,老虎兇威下能站着便已經不錯了,終究結結巴巴的低聲道。

孫堅臉色變化,大怒而起,一腳踢開案几上幾層厚厚禮帛,握劍在手斥道,“董卓匹夫逆天無道,弄權專橫,上蕩覆皇室,下毀黎民社稷,我孫家世食漢祿,豈能與董卓逆賊結親!?”

明珠,金玉灑落一地,來使臉色醬紫癱倒在地,惶恐瑟瑟發抖,連告求饒。

孫堅鄙夷的看着身下求饒來使,冷哼一聲,又斥道,“哼,今我不殺你,速回告董卓老賊,叫他早日縛身洗頸,讓出皇上,京師,否則,我等十八路諸侯殺奔洛陽,只叫他粉身碎骨,化爲齏粉!”

來使如蒙大赦,抱頭鼠竄而逃。

孫堅緩緩收回利劍,哪還有剛纔半點正色,微微嘆了口氣道,“君理……我先棄袁而投楊,如今更與董卓撇開界限,當真可取否?”

屏風後驀而閃出一人,正是孫堅帳下第一謀士朱治。

朱治一臉沉靜,看了看孫堅,又看了看滿地金銀明珠灑滿一地,嘆了口氣道,“如今天下大亂,皇室闇弱無能,已名存實亡。主公若要乘勢而起,必先附於其一,袁楊乃天下望族,然袁術心胸狹窄,前翻若非衛侯相救,難逃兵敗。既是他袁氏不仁,投楊又有何不取?”

“主公向來所缺者,唯糧爾。河東富庶多糧,既河東肯分糧於主公,投之又有何妨?假主公稍復元氣,歸江東,西毗袁術,楊氏與袁氏必當有大戰,結遠而攻近,對楊奉來說,將軍足可成爲袁氏背後的一根利刺,主公又可趁機西盡攻略揚州,投楊可得兩利也。”見孫堅點了點頭,朱治又道,“更何況如今董卓敗像已成,楊奉大軍已入雍州,恐怕董卓敗亡難免了。主公正該言辭已拒……”

孫堅握緊了拳頭,狠狠點了點頭。

卻說董卓遣使欲結孫堅,被大斥而回,只道孫堅萬分無禮。

董卓自然是怒火中燒,李儒自是早知結局如此,渾不在意,這才終於道,“如今汜水被奪,而虎牢關又有溫侯新敗,兵無戰心。雍州楊奉狼子野心,倘若真讓他奪得關中,主公雖早有計較,但我軍回攻,關中怕已化殘垣。不若暫時回師洛陽,而後……”

“而後如何!?但說無妨!”董卓還在那怒火難平,一擺手示意他不要磨磨蹭蹭。

“不若遷帝於西都長安,攜裹百姓,收財物糧草,放火焚燒,留與諸侯一座空城……呵,如此,一可平楊奉北上渭北,二可使諸侯不戰自亂,三可靜待關東局勢變換,養精蓄銳再圖捲圖重來!”李儒陰沉一笑,斷然而出聲,“儒早流言於洛陽街巷,如今遍生童謠,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有此童謠晝夜不停,遷徙西都愚民雖有牴觸之怨怒,但既是天意,又如何敢拂逆之!?而儒所爲,正爲此計!”

董卓眉頭一挑,來回踱步,胸口那些怒火因爲李儒獻計而緩緩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大喜浮上眉梢,“哈!賢婿所言甚是,何不早言!?”

“不過……如今汜水被奪,我軍驟然撤軍,若諸侯尾隨相擊又待如何!?”董卓正笑間,卻突然想起了點什麼,聲音噶然而止,這才凝重回過頭來,問道。

“可伏兵一處於歸路,大軍撤時,盡散旌旗衣甲於道,一日十旗,百衣,二日,百旗,千衣,四處丟棄,彼軍必然以爲我軍士氣低迷,逃卒日多,而洶洶而來。等追兵近時,則伏兵一出,必敗敵軍!”李儒早有定計,又道,“假再使一軍詐做數萬人馬當道依林而紮寨,彼軍新敗,必然不敢復追,主公自可從容而退!屆時,收洛陽錢糧,裹洛陽百姓,主公恐怕是早過函谷矣!”

“哈哈!有賢婿在此,何愁大事不定!”董卓拍案大讚,斟酌了半晌,眼睛炯炯有神,望了望西北,又看了看汜水方向,渾身肥肉顫動,一咬牙齒,當即對外大聲令道,“來人!速令各軍將校前來見我!”

一夜定計,衆將大驚。洛陽地燈火酒綠同樣讓這些出身邊疆荒野土地地武將們流連忘返,驟然得知董卓將遷都長安,雖覺得不捨,但董卓那煞氣騰騰又豈是虛假,無人膽敢拂逆。

董卓暗中星夜先行,又從虎牢關取呂布復歸,一日後,董卓聚集文武於朝堂。

本來董卓親自東進抵禦諸侯,各大臣暗中又開始暗中活動起來,驟然得知董卓復歸,人人驚得臉色土黃,深恐董卓察覺事變。

等衆文武惶恐入朝時,一路鐵甲拱衛,殺氣騰騰,心口那脆弱的心臟幾乎迸裂跳將出來,放眼望去心下有鬼地皆大汗淋漓。董卓是個粗線條,也沒發現這些異樣,環顧衆大臣,這才沉聲道,“漢東都洛陽,二百餘年,氣數已衰。我觀旺氣實在長安,我欲奉架西幸。你等各自促裝待發!”

一雙小眼睛殺氣逼人,語氣鏗鏘有力,不容置疑。

此話一出,朝堂霎時靜得沒有半點聲響……

第70章 周倉戰黃忠第三百零一章第45章 緑萼心事第86章 魯陽會戰(上)第419章 殺局第249章 上第230章 雲中軍第二百九十九章第五百三十九章第466章 無人能勸第75章 算心,驅賊第182章 蔡邕決議嫁女,穆順舉衆來投第165章 消滅最後的隱患(中)第437章 北上第401章 轉移矛盾第443章 塌頓的心思第243章 潦倒,病倒。兄弟相會第162章 奮勇烈,張飛衝陣。賊影現,河東將亂。第76章 朝堂暗爭第233章 家第102章 發自內心牴觸第73章 宛城攻略第205章 黃忠奪汜水華雄授首,溫侯出虎牢董卓親來(下)第470章 關中第三百五十九章第五百三十七章第三百八十二章第446章 一統河北,收納文武第234章 情第430章 戰端初顯,河北兩雄起爭端。第275章 下第103章 公子要走,誰敢來攔?第217章 攻馮翊,陽翟郭嘉終出世第58章 伏兵第6章 蔡文姬和衛仲道第448章 甄府,商道,玉佩第二百五十四章第402章 受害者和上位者第二百二十二章第427章 大戰將起,誰是河北霸主?!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五百零六章第三百八十七章第148章 給衛寧的禮物第128章 又是包辦婚姻……第四百九十五章第70章 周倉戰黃忠第三百八十三章第74章 實圖南陽第195章 焦尾古琴奏孤寥第233章 家第233章 家第四百九十章第五百一十八章第410章 虧欠第三百四十四章第234章 情第438章 第一張底牌第二百九十章第415章 暴亂的慘景第五百一十二章第二百九十九章第五百一十三章第五百一十章第三百一十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231章 結第483章 混亂第160章 逃亡序章第187章 衛寧的算計第115章 傷寒病論與暗種機緣第二百四十五章第213章 料敵先機,懶人二號賈詡第四百九十五章第65章 勸降第二百八十八章第三百六十六章第94章 衛寧的騎馬夢第三百二十章第168章 洞房昨夜停紅燭,畫眉深淺入時無?第85章 兩軍潰敗,打破襄城(下)第57章 廖化第445章 朝歌之戰結束,北方雄主的崛起第423章 好友之交,兄弟之義!第432章 經天緯地之才第103章 公子要走,誰敢來攔?第450章 張遼,密謀,呂布第412章 郭嘉的對手第237章 國與家,孰輕孰重?第82章 趨敵而至於布戰之地第417章 張合布計第14章 象棋與胸懷大志?第230章 敗第五百一十二章第404章 新政第140章 落魄洛陽第122章 徐晃歸來第225章 變第五百三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