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接收徐州

陶謙病危前,高順便接到其派來的使者,一是邀請他去接收徐州,二是讓兒孫們回徐州安排後事。

高順等人快馬加鞭,直奔徐州。

等到達的時候,已是興平元年冬月(196年),陶謙已快不行了。

隨高順一起南下的還有許林以及所轄的一萬騎兵。

陶謙在病牀前向兒孫交代了後事,兩個兒子對父親把刺史職位讓出,沒有怨言,畢竟他們知道自身水平,強行接任,只會落個家破人亡,兗州刺史劉岱便是前車之鑑,且他們對當前的日子已非常滿足了。

這時候高順到來,徐州官員已猜出結果了,由冠軍侯接收徐州是最好的結果了,這樣的話,不會爲徐州引來戰亂,必保徐州平安穩定。

陶謙直到把一萬兩千丹陽兵完整的交到高順手中才完全放心。

高順感激於陶謙的無私,向其承諾,至少保其家族三代富貴、無憂。

陶謙安心離去,因爲他知道,三代之後的事情,高順也無法保證。

終年六十六歲,比歷史上多活三歲。

陶謙生前口碑不錯,一直以忠厚長者的慈祥面孔出現在衆人面前,且他的存在,免除了徐州諸多的戰亂,使得徐州非常富庶、百姓樂業,並接納了大量來自豫州和揚州的流民,讓他們過上了好日子,徐州百姓對陶謙可謂是感恩戴德。

陶謙生前的好友都來了。

鄭玄、孔融等人親自前來,並且鄭玄親自爲其撰寫悼文。

曾得陶謙照顧和舉薦的公孫瓚親自前來。

如袁紹、公孫康、曹操、魯肅等諸侯皆派使者前來。

朝廷亦派來了使者。

葬禮由徐州名士陳珪主持,這也是高順穩定徐州的手段之一。

在高順的支持下,陶謙的葬禮辦的極其隆重。

徐州大戶曹家和陳家被陶謙打壓的已無多少權力,無力反對,只能接受高順入駐徐州。

陶謙之下的郡國只剩下東海郡、下邳國和彭城國,三地的太守和相國皆爲房良派來的高級文官擔任,各縣的縣長、縣尉、縣丞也是房良派來的人。

軍隊中大部分的中低級軍官也是房良派來的,並且已有多人擔任軍司馬、校尉等職;加上高順接收了陶謙直轄的丹陽兵,剩餘的張闓等校尉已不足爲懼。

別駕趙昱和治中王朗,皆爲文官,更無力反對,高順宣佈,繼續留任;麋芳被任命爲別駕從事;剩餘官員皆爲高順帶來的系統文官擔任。

高順任命許林爲中郎將兼徐州刺史,並迅速上報朝廷。

許林在行政和軍事上皆歸房良管轄。

許林上任後首抓軍權,有一萬騎兵和一萬兩千丹陽兵在手,底氣很足,且有衆多青州安排的五官擔任基層軍官,無論他如何安排都不會有多大的阻力。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按照北疆的模式,對軍隊進行考覈。

原來的八千騎兵,不限數額,只要是不能滿足要求的,全部成爲步兵。

步兵要從當前的六萬人(不包含丹陽兵)壓縮到三萬到四萬人。

徐州暫時僅有三郡國,沒有必要養這麼多軍隊,必須建立精兵、強兵,此前陶謙近十萬軍隊,純屬浪費。

爲了加強徐州的軍事力量,也爲了便於管理,高順決定把琅琊郡還給徐州;當然了,城陽郡依然歸青州管轄,這是爲了青州便於防禦。

駐守琅琊郡的中郎將此後暫歸許林指揮。

許林與高順有親戚關係,張猛對此沒有不滿,且他的武藝也不如許林。

考慮到廣陵郡的水軍,並方便對江東的秦關進行支援,在高順的授意下,許林派出使者,前去向魯肅索要廣陵郡。

廣陵與秦關的駐地丹徒隔江南北相望。

出使的是從事孫乾。

魯肅保持沉默。

孫乾向其講解徐州形勢,新任徐州刺史乃冠軍侯妻兄,且徐州已收回故地琅琊郡,現在兵強馬壯,若是不能收回廣陵郡,必將導致戰亂再起。

魯肅道:“公祐,肅乃徐州下邳國人,與徐州本爲一體,歸還廣陵郡乃合情合理之事,只是肅之家在東城縣,且現在東城縣和淮陵縣已劃歸九江郡管轄,是否可留下此兩縣?”

孫乾道:“既然子敬如此通情達理,我們徐州也能無義,東城縣可歸九江郡,但是淮陵縣乃下邳國南部門戶,失之則不便於防守,故此,不能滿足子敬要求。”

魯肅知道這是主公高順的統籌安排,能留下東城縣,他在面子上已能對下屬有所交代,便同意了孫乾的意見,只留下東城縣,其餘各縣具歸還徐州。

魯肅此時只剩下原九江郡、廬江郡和他獨自設的淮西郡、合肥郡和六安郡,不足五十個縣,實力在周圍屬於中等。

且地盤被衆多諸侯合圍,要想有所發展,非常困難,且這已與當初他與高順制定的南下江東計劃相違背,高順又沒有給他新的指示,讓他非常困惑。

於是,魯肅借參加陶謙葬禮之機,派人出使徐州,並處理交接廣陵郡等事宜;孫乾與之一起返回徐州。

在高順的印象中,中國的南北分界線不是長江,而是秦嶺-淮河。

當中國出現南北分裂政權的時候,秦嶺-淮河一線是雙方爭奪最激烈的地區。

秦嶺爭奪最激烈的是漢中郡。

襄陽城是秦嶺和淮河的節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而淮河的重要性更大,淮河不像黃河,冬天不會結冰,便於防守,所以有一句古話,守江必守淮,若是南方政權失去了江北的淮河流域,則離南方被佔已經不遠了。

鑑於淮河流域如此重要的地位,避免此後南北分裂,高順決定此後的揚州將不再管轄江北之地;而江北的淮河流域也不會讓一州管轄,至少由兩州共同管轄,這也是高順把廣陵郡返還徐州的重要原因之一。

魯肅所派的使者重點精力放在水軍上,希望多分得水軍。

高順非常爽快,答應在巢湖新建一大型造船廠,現在魯肅所轄的水軍可全部調走,繼續歸他管轄,只是廣陵造船廠此後歸徐州。

至於魯肅將來的定位,高順的指示是靈活多變,將來既可南下揚州,又可西進荊州,還要做好北上豫州的準備,必須根據形式的發展來隨時調整。

但是不管形勢如何變幻,有強大的軍事實力纔是根本,否則爲空談,希望魯肅在建設水軍的同時,不能放鬆對步兵和騎兵的訓練。

魯肅得到使者的彙報,一直面帶微笑,沒想到主公高順對他如此重視,原來他的位置如此重要,居於四戰之地也有好處啊。

對接收徐州,最高興的莫過於水軍大都督高偉了,他得知消息,便從廣陵郡趕往下邳城,向高順建議在沿海設立港口。

高順對此沒有意見,他不懂航海,還是交給懂行的人管理爲好。

高偉首先建議在東海郡的朐縣和下邳國的海西縣建設港口,並申請從海陵縣之東,劃出一片地,設立海安縣,歸水軍管轄,建立軍港。

高順一一允之。

高偉精神爲之一振,這樣的話,便能與青州的海曲港、不其港(青島)等聯通,便於水軍北上或者南下,也便於商船的補給,對於航海事業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待處理完徐州諸事,已是初平元年臘月,鄰近過年了,高順匆匆返回冀州。

第629章戰爭將起第216章相互算計第536章張繡投降第573章飲馬北海第443章修築潼關第308章一網打盡第433章公孫家族第238章收復定襄郡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646章大獲全勝(下)第617章征伐非洲第64章敵人到來第372章天下大亂429李儒的規劃(下)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551章西北攻略第271章鮮卑動態第400章陳國獨立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5章強大的護衛第505章李儒有恃無恐第613章建設晉國第459章中原鉅變第270章闕居請降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263章擴大商貿第304章視察轄區第530章成廉投降第373章兩郡來投第353章袁隗之策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60章登記戶籍第622章進軍埃及第281章強勢呂布(一)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第66章夜襲敵營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414章魯肅之謀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631章匈奴現身第564章秦關投降第151章囚禁甄家第41章杜邊出使第558章收復酒泉郡(下)第600章益州暴亂第365章諸人心態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331章先登出擊第643章佯裝被圍第192章盧植做媒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238章收復定襄郡第616章閃電戰第52章馬邑縣長第123章積極備戰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468章收復金城郡第1章穿越漢末第653章再次出海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156章養寇自重第465章高順勉爲其難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502章益州矛盾第54章馬邑密謀第274章華佗到來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365章諸人心態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241章養寇自保第342章何進斃命第337章太史慈拜主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401章中原局勢第432章陳宮來訪第433章公孫家族第634章分封諸國第327章程武之策第463章益州使者第517章兵圍袁術第273章何進思變第226章收復定襄第512章接收豫州第526章佔領洛陽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456章痛擊韓遂第39章巴豆立功第258章王越到來第243章狠辣程立第607章離開第375章昌邑之戰第66章夜襲敵營第455章麴義出擊第18章縣長來訪第262章董卓崛起第204章家中鉅變第33章震驚四方第106章寧城改革第489章劉繇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