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誓師

敦煌城,如今北疆控制區的最西端的城市。也是此次曾炩出征西域的出發地。

遠征之前的高級別軍事會議。

只有六個人,曾炩、趙雲、馬超、馬騰、賈詡、郭嘉,如今西涼軍政兩界最高級別的官員。

一番計議之後,曾炩總結道:“此番遠征,對鞏固、壯大大漢在西域的影響力意義深遠,將領方面,本帥會以趙雲爲副帥,馬超、典韋、曾泫、曾鋒、顏良、張郃、龐德、高覽等人爲將,吳懿、徐榮、楊鳳等人隨馬騰大人留守涼州,爲大軍籌措糧草。諸位還有什麼建議麼?”

郭嘉拱手道:“主公,西域本是我大漢疆土,如今我軍重開西域,收復華夏故土,兵威直指玉門關外,這是堂堂正正之戰,彪炳千秋之舉,出兵之前,當有一篇檄文,公告於天下。”

此言一出,賈詡、趙雲、馬騰齊聲響應,曾炩若有所悟,頜首道:“有理,以文和學生和奉孝的學問,要寫一篇鏗鏘有力、義正辭嚴的檄文出來,那是輕而易舉,只是這檄文基調,卻須先定下來,諸位大人怎麼看?”

賈詡拱手道:“主公,西域故土,有我漢人百萬,主公此番出征,要復我華夏故土,救我同祖同宗之漢家百姓於困厄之中,應着重申明這一點。西域雜胡,野蠻之人,不受教化,乘我中國無人,野狐升據,沐猴而冠,盜據漢土,霸壓漢民。今幸天道好還,主公統御大漢,百業復興,人心思治,故奉天威,廓清華夏,復我故土,救我漢民,此乃順天應命之舉,以我中國六合之大,九州之衆,兵鋒所指,勢如破竹,當能犁其廷而鋤其穴,胡虜宵小,應低首下心,甘爲臣僕。若否,兵威所至,玉石俱焚”

郭嘉精神一振,撫掌嘆道:“擲地有聲,賈大人好氣魄,郭某還在咬文嚼字,大人已走出口成章了。如此氣吞天地之氣慨,實是好文,如此一來,西域百萬漢人必然歸心,主公以爲如何?”

曾炩差一點便說出“扯淡”二字,只是賈詡、郭嘉都是文人,比不得武將們,隨意開開玩笑也無所謂,遂搖頭道:“不妥,又是胡虜,又是宵小,那將置我軍中許多烏桓、鮮卑、匈奴、高句麗乃至羌人將士於何地?”

曾炩微笑道:“我大漢如今那也已經是民族繁多,我軍中烏桓、鮮卑、匈奴、羌等各族戰士,也是一視同仁,方使他們傾心歸化。天下之水莫大於海,緣何?蓋因萬川納之。西域不只有百萬漢人,還有數百萬其他民族的人,這篇檄文一出,豈不是把他們有心歸附於我們的,也都推到了敵人的陣地上,你們說是麼?”

趙雲頜首道:“主公說的是,西域各國,不管怎麼說,異族之人是佔絕對優勢數量的,我們不能因爲一篇檄文就將他們盡數得罪。”

曾炩道:“這篇檄文需要注意幾點,第一,文風上要少用瑰麗詞藻和偏闢的字句,否則,恐怕除了本就有心歸附本王的一些博學鴻儒,看得懂的就沒幾個人了,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務必要簡潔直白,讓大數人都聽得懂。第二,檄文立意上,要強調西域古道的重要作用,要知道,當年西域商道暢通,交通東西,西域之富甲天下,誰不受其惠澤,如今呢?”

“因此,要讓所有人知道,如今各方勢力犬牙交錯,彼此征戰不休,以致百十年來西域戰禍連綿,各族百姓俱受其苦。人民無論貧富,盡遭戰亂,被人搶掠殆盡,寸草不留,西域商道斷絕,以致民無生計,西行諸城日漸蕭條。而本王就是要打通西域商道,使之盡在我軍保護一下,重新振興西域,使我西域諸族,四方百姓俱受其惠。農牧工商,所求不過溫飽,這樣一說,其利自見。”

他頓了一頓,又道:“文和先生所言的意思我明白,這件事,是要提上一提的,然而卻不可激化矛盾,中國一千餘年禮義人倫、詩書典章,不得其傳,行將湮滅,本王出兵,這就是衛道保儒了。西域士林,也當擁護。還有,西域戰亂不休,百姓受苦,本王此去,自然也要保他們無憂。”

曾炩直起腰來,說道:“那些既不肯降,又不肯走的既得利益者,要打敗他們,用武力就行了。可是要站穩腳跟,就必須得到所轄領土上的百姓們的擁戴。所以,我們要堂堂正正地揮師西進,不使陰謀詭計,不可不宣而戰,要把我們做戰的意圖和決心,想要達到的目的,讓說着不同民族的語言、識着不同民族的文字的西域百姓,人人都明白,人人都知道,人人都願意,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力量”

“古道如龍,慘遭寸折。大漠風蕭,西域離宗,玉門關外,車馬凋零……謹以至誠,宣告天下,大漢夏王、內閣總理、大元帥曾炩氣憤風雲,志安社稷。今見西域之凋蔽,感一身之責任,率堂堂之師,息賊安民,重闢古道,以事祥和,此大仁大義舉也。令旗所至,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鏗鏘有力的枚詞聲中,曾炩大旗漫卷,虎賁十八萬,出敦煌,過玉門,越沙漠,然後折而北道,浩浩蕩蕩,直奔西征第一站:宜禾都尉城伊吾。

如今的宜禾都尉城伊吾是蒲類國王都。

蒲類,是西域諸王國之一。在今新疆東部巴里坤湖附近。曾屬姑師,漢破姑師,置車師前後國、蒲類前後國等。東漢時僅存蒲類前國。

蒲類國勢單力孤,其國王見北疆軍來勢洶洶,大有移山倒海之勢,知道勢不可爲,在北疆軍到達之前,就派來使者請降了。

蒲類已降,他的鄰居,同樣弱小的移支部更是不敢當北疆軍的鋒芒,不待北疆軍向移支進軍,其首領也乖乖的到了伊吾城請降。

至此,西域諸部最東方的兩股勢力,在北疆軍兵鋒所指之下,不戰而降,曾炩也算是取得了一個開門紅。

第1章 誓師第99章 拜將第165章 曹軍潰敗第33章 反包圍第162章 會曹第207章 女兵第16章 工業資本家第97章 孫策重傷第191章 彪悍的伏壽第10章 火熱與尷尬第30章 趙雲第127章 殺機第111章 怒第88章 酣戰(二十)第34章 突圍第106章 劫奪孫尚香第27章 攻進無終城第135章 西涼軍潰敗第51章 花好月圓(一)第26章 朝堂的爭論第57章 大戰將起第11章 孫尚香的苦惱第116章 馬超襲營第99章 聯姻第92章 籌建銀行(三)第10章 洛陽新潮流第162章 會曹第13章 美人計第28章 沙河之戰(一)第89章 酣戰(二十一)第69章 酣戰(一)第91章 籌建銀行(二)第20章 班超後人第98章 困頓第93章 劉備的野望第40章 連環刺殺第72章 孫堅攻虎牢關第174章 中計第8章 強弩之末第55章 攻打彈漢山第103章 張仲景第28章 追擊第11章 司隸危機(二)第103章 張仲景第32章 承諾第78章 酣戰(十)第38章 溫情(二)第14章 紙幣(二)第7章 商業聯盟第202章 刺客第107章 紛亂的局面(一)第42章 長安亂(一)第86章 愛江山更愛美人第10章 司隸危機(一)第47章 高句麗第38章 曹節遲來的新婚之夜第12章 尉犁第13章 司隸危機(四)第42章 長安風起第5章 首戰焉耆第105章 悲催的曹昂和憤怒的曹操第11章 佔領涿城第201章 糜貞的風情第2章 曾炩的煩惱第34章 董卓崛起第73章 酣戰(五)第55章 破城第28章 沙河之戰(一)第69章 和親?第92章 孫劉結怨第52章 一眸一世界,一目一生隨第9章 調兵遣將第33章 請君入甕第160章 謀退第110章 遷都之爭(四)第50章 血戰大王山(三)第50章 威逼楊彪第2章 曾炩的煩惱第57章 大戰將起第197章 曾炩的法治構想第59章 攻克白水城第27章 北地烽煙第8章 強弩之末第10章 屠殺第82章 攻取虎牢關第120章 羌人敗退第99章 聯姻第98章 帝國憲法第12章 司隸危機(三)第41章 危難中的女人第122章 趙雲的隱忍第9章 絕境第38章 紫紅殺機(一)第102章 戰車啓動第12章 定策第6章 第一戰第74章 荀文若第26章 大漢鐵騎(二)第22章 血戰信都第87章 酣戰(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