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田狩獵畢,衆將各得賞賜,曹操皆勉勵一番,翌日清晨便收拾行裝往歸許都。
曹昂爲免使大貓受囚籠之苦,請爲先鋒,曹操準之。
曹昂遂引本部人馬先行,數裡後將大貓放了出來,由徐庶引軍在前,曹昂帶着大貓在後。
或許是剛出圍場之故,大貓騰挪跳躍,玩得不亦樂乎,甚至晃着腦袋對曹昂叫,示意曹昂下馬陪它一塊兒跳。
赤兔不屑的打了個響鼻,不等曹昂催促,自放開蹄子讓大貓來追,兩獸一人,玩的好不歡樂。
將至許都,曹昂令前軍將籠子搬過來,好說歹說又把大貓送進去,讓徐庶於府中看顧。自引軍於城門等曹操,待曹操歸,曹昂入丞相府拜見丁夫人。
丁夫人見了兒子,免不得噓寒問暖一番,曹昂撿些趣事講給丁夫人聽,逗得丁夫人大笑。
曹昂又對丁夫人說大貓之事,言說改日帶來讓母親摸一摸,丁夫人大喜,留曹昂吃飯後方纔讓曹昂歸去。
曹昂此次未帶妻妾歸,因此偌大府邸僅一人居住。
曹昂便辟一客房與徐庶居住,自住後宅,使人將府中花園收拾乾淨,把大貓放了進去。
又使人以麻、錦搓了根繩子,爲以後遛老虎用。
卻說曹昂將錦衣衛交由辛評,辛評明面上是曹昂行軍參事,因大軍未動,故辛評只在許都住着。
因錦衣衛之事,辛評不便與辛毗同住,故尋一距離曹昂不遠,面積卻不大的宅院安身。
因曹昂知曉校事府手段,所以盡數將校事府那一套教給錦衣衛,再加上錦衣衛隱在暗處,辛評又有手段,因此人皆不知許都還藏着一支暗衛!
曹昂端坐書房,腳旁趴着大貓,不多時,大貓擡起頭來,耳朵微微動了動,衝着門口輕輕吼了一聲。
門有微縫,辛評閃身而入,拱手拜道:“評拜見主公!”
曹昂笑道:“仲治別來無恙?”
辛評笑道:“託主公之福,評在許都城中無人敢欺。”
二人話些閒話,辛評遞上一沓厚厚的紙,“此主公不在之日,錦衣衛探知許都各事。”
“錦衣衛探得,丞相近日有意使二公子往青州掌軍,令三公子同去歷練!”
曹昂皺眉,“掌軍?此事可有確準?”
辛評不敢大意,“某曾問過衛伯覦,其說丞相確有此意!”
曹昂點頭,“仲治且去,汝不宜久留此處,待征伐荊州之時,吾二人再計較。”
“諾!”
翌日,曹昂使繩子套在大貓頭上,令人套了馬車,把大佬塞在車廂裡,自駕車往丞相府去。
時曹昂方領着大貓入門,曹丕正牽馬欲出,曹昂笑道:“二弟欲往何處去?”
時曹丕亦收到風,欲與司馬懿、吳質等人相商,怎料剛出門便看到一隻毛茸茸的虎頭在對他搖頭晃腦,心下大駭,身旁良馬亦是一聲長嘶,便要放開蹄子遠離大貓。
曹丕忙道:“外出採風,馬匹已驚,恕弟不敢久留。”翻身上馬便走。
曹昂輕笑,錦衣衛遞上的條子記得可是詳細,吳質此人機敏多才,善於表現,司馬懿卻藏的極深,每次只在關鍵時候提點曹丕,因此曹丕大事必與司馬懿商議。
府中衆奴婢、侍衛皆知大公子得了一隻老虎,雖然腿腳發顫,但是近距離觀看此等猛獸,絕對有一種另類的刺激。
曹昂至後宅之中,差人去請丁夫人。
“待會兒不準呲牙,知不知道?”
“嗷嗚。”
“更不準用舌頭去舔母親!”
“嗷嗚!”
不多時,丁夫人至,看見兒子腳邊趴着一隻使勁用頭去摩擦兒子手心的老虎,不由得失笑:“這那是山君,分明是一隻大狸!”
曹昂笑道:“這廝是個憊懶貨,兒子差人將府中花園收拾平整供其盤踞,它也只是趴在兒子腳邊。”
“嗷嗚。”大貓不滿的一叫,摸的正舒服,繼續啊!
曹昂趕緊摸了兩把,把油光水滑的虎頭讓出來,讓丁夫人過過癮。
丁夫人不敢用力摸,大貓就自己晃腦袋摩擦,直到丁夫人滿意爲止。
“子修,汝也年紀不小了,妻妾也有了數位,怎地還不曾見子嗣動靜?如今汝南征北戰打下來的土地夠多了,也是該給娘生個孫子,讓娘爲汝看顧!”
曹昂苦笑,“母親,子嗣之事,不是着急就能來的。”
丁夫人長嘆一聲:“也是,只是爲孃的心裡急切了些。”
丁夫人留曹昂話了些家常,人報丞相召大公子議事,曹昂遂拜別丁夫人,帶着大貓往官署去。
將大貓拴在廊下柱子上,叮囑左右看顧,便入內見曹操。
時衆謀士皆至,曹昂忙一一見禮。
曹操擺手,示意曹昂坐下,令典韋往去戒備。
“今荊州劉表病入膏肓,時日無多,吾欲取荊州,是以召衆人來議,諸君有何謀劃,速速道來。”
衆皆沉吟,荀攸道:“若取荊州,其外部需提防江東孫權,內部需提防劉備,其餘蔡瑁世家之流,若見吾君勢大,必不死戰。”
曹昂又道:“若防江東孫權,使一軍取江夏,其後固守要道,如此則無患。”
衆皆點頭,曹操皺眉道:“可惜帳下無水戰之將,衆人可有舉薦?”
曹昂拱手道:“兒子帳下甘寧,精熟水性,更兼有統兵之才,與江東大將相鬥亦能勝之。”
曹操大喜,“如此一來,便指派一人領大軍壓境,荊州可得也!”
程昱笑道:“若派其餘將領,只怕荊州各世家不懼,既然大公子舉薦其麾下甘寧,不若使大公子引大軍攻荊州,如此二人調度無紕漏也。”
曹操大笑稱善,衆人又計劃諸多細節,如何處置荊州之事定了個章程,如此方纔散去,只待來日上朝請了漢帝詔書,便引大軍去攻荊州。
曹昂手書一封與徐庶,讓其交與甘寧,並讓徐庶領兵事守衛徐州,謹防江東動向。
又密喚辛評,備言來日徵荊州之事,令其早做準備。
翌日,衆官上朝,參拜漢帝,曹操請徵荊州,漢帝蓋上玉璽,曹昂領詔書、點大軍,便要往荊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