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恐遲暮

早朝,不再是一家獨唱,更像是你方唱罷我登臺(漢明大黃袍344章)。重新啓用的周延儒將自己過去半年見到的實聞一一闡述,痛數稅制弊端。其中重點例數商礦稅低、農課稅南北同一的弊端。引用實例加以論證,說得那些東林羣臣啞口無言。

人家都用實例了,事實擺在眼前,那還有什麼好辯的。要不怎麼叫實幹興邦。過去六月,除了去登州解決楊帆的事情外,周延儒一直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在山東、河南、江南等地勘察。朱由檢只和他說了一句話,你看到的如果和朕在奏摺看到的一樣,就別來京師了。周延儒明白這是自己東山再起的一個絕佳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上欲政通,而下不達。這就是最頭痛的。周延儒將一些地方百姓對於當初的稅改的認識講了出來,當時就震驚了朝堂。大多數的平民百姓,都不清楚究竟是改了什麼稅,只知道稅收要上調,就紛紛怨聲載道。殊不知,商礦稅的增加,等於是對農課稅的減負。只要國庫充盈了,對於農稅自然依賴就少了。

當聽聞其中的貓膩之後,朱由檢大爲惱火,當即就責令錦衣衛請溫體仁去烤火喝茶,所以也就有溫體仁失蹤的傳聞。

言官自然死死咬住祖制不肯放口。他們當中,大抵並不是爲了什麼個人利益而這樣駁回的。很多都是腐朽、愚忠之人。而當初被重用的東林羣臣,出身江南士族,自然不希望這樣的稅改,紛紛獻言,稱稅改乃是捨本逐末,猛藥多餘毒之舉,爲了長久江山着想,不應該如此行事。

這樣脣槍舌戰了接近半個時辰,原本鐵了心要稅改的朱由檢,又一次猶豫起來。生怕自己做的大膽決定成了斷送江山的昏君。

下了朝,朱由檢難得有閒情雅緻,坐在後花園的亭中,風有些冷。他加了件披風,看着跪在亭外的那個老者。

“老學士身體健朗,甚幸。”

“託聖上的洪福。”骨瘦的來宗道雖說已經不再任職,但虛銜仍在。

陽光灑在朱由檢那張有些方正的臉上,有些白皙。他喝了口茶。道:“坐吧,朕啊。這次叫你進宮,就是想聽聽你的意見。”

來宗道一禮,恭敬地站在一旁,道:“敢問聖上,是關於哪些方面的意見?”雖然自從退隱以來,他就很少出現在朝廷之中,但是這分寸還是拿捏的準的。當初,他就是深諳進退,不結黨。然而就是因爲不結黨。即使他在天啓年間和魏黨那種似牽非牽的關係,以及後來與東林黨那種欲結黨而不結的圓滑,朝中彈劾他的人也不在少數。非黑即白,容不得他這樣左右逢源的人存在。所以,即使他最後那挽留錢溢謙的手筆,也沒能保住自己的位子,卻使自己全身而退,也落得個不算太慘的結局。

朱由檢道:“這稅改,當初天啓年間也搞過。你這‘清客宰相’也不是白喊的,說一說這稅改到底改還是不改?”

這下輪到來宗道沉默了。天啓年間的稅改。說白了,就是魏忠賢斂財和填國庫的手筆,當時什麼個情況他自然知道。如今魏黨殲滅,這朱由檢還要問起天啓年間的稅改。來宗道難免要好好思量一番了。

朱由檢看着冬日的陽光,呢喃道:“當年朕說過,要名利,朕可以給他。只要不是太過分,誰沒有個私利心呢。杜如海就是太重利,吞了太多。最後自己就沉下去了。朕,知道你進退有道,所以纔會問問你,這稅改,行還是不行。”

“可以說行,自然也可以說不行。”來宗道弓着背,一副老態龍鍾的樣子。他的雙手插在袖子中,恭敬地一動不動。

朱由檢擡頭,問道:“此話何意?”

“聖上說行得通,那天下何人敢說行不通?即使有反對的聲音,只要聖上心裡認定的是行得通,那便行得通。反之,若是聖上自己都模棱兩可,拿捏不準。那麼就像趟水過河,這前邊是深是淺,自然要試一試才知道。”

亭中語靜,香茗飄然。

過了很久,朱由檢才站起來,負手而立,看着那萬里無雲的天,道:“那便試上一試吧。只是,朕擔心會不會太晚了一些?”

來宗道叩拜,道:“空遲暮,那便還不遲。”

……

……

二龍山上,大軍天一亮就開始掃蕩被包圍的整座大山。山上殘存的幾百餘匪衆,統統被帶到了山下。錢七夜臉色難看的拿着張畫紙,從一排排匪衆的前邊走過去。

“見過這個人沒有?”

“沒……沒有。”

錢七夜喪氣地拉下畫像,繼續問着。楊帆的失蹤,無疑是最不好的消息。盧象升臨走之前,就叮囑過,一定要保證楊帆的安全,沒想到僅僅半個月,這人就這樣失蹤了,還怎麼和盧象升交代。

早就看楊帆不順眼的高風,一聽說楊帆失蹤了,樂得從營帳中蹦出來,趕緊來打探這消息是否屬實。看到一遍又一遍在搜山的大軍,高風揹着手,不疼不癢地晃來晃去,道:“這剩餘匪寇都逮找了,還搜個什麼勁,也該收兵回去了。”

“高監軍,楊院長失蹤了。”韓琦披着盔甲剛剛從山上找了一圈。

“呀,楊院長不見了啊,是不是被這匪寇給殺了,嘖嘖,沒想到這用兵如神的楊院長竟讓就這麼犧牲了,真是可惜啊。”老太監酸溜溜地說道。他假裝一臉惋惜,然後擡頭道:“既然失蹤了,那找不到就按陣亡報上去吧。哦,對了。”他掩嘴驚訝道:“這楊帆楊院長不在軍籍中啊,嘖嘖,看來也用不了上報了。”

“高監軍,你可別忘了。這楊院長可是當初聖上身邊的紅人,如果真的就這麼不了了之,萬一聖上怪罪下來,你我可都要吃不了兜着走啊。”

高風臉色一變,道:“這剿匪楊院長失蹤,難道還要怪我等嗎?你們愛如何找就如何找,不過本監軍在奏報上一定會闡明這一情況並非我等過失的。”

錢七夜冷着臉走過來,看到那陰陽怪氣的背影,一臉厭惡地道:“老韓,都找過了,沒有。屍體也沒有發現,如果是,只可能是那幾十具焦屍了。”(。)

第403章 刀不修第38章 死亡的勝利第497章 收復遼南第470章 迷人眼第509章 衣錦思還鄉第4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02章 破城(下)第333章 再別過客第390章 四十歲江山第23章 山下的釘子戶第90章 楊帆的怒火第514章 借黃袍第411章 寧國侯第298章 還比大儒大一點第251章 斬盡滿園黃花(中)第481章 夜談第466章 長白山上有仙女第303章 淨土懸棺第96章 三堂會審第131章 雪夜沁園春(中)第350章 風雨弒第108章 壁咚第391章 請神問第144章 兩條路第100章 風雪夜殺人第142章 暗棋第26章 牆角里的土豆第44章 大掃蕩第404章 冬青第112章 天字陸號大康酒業第459章 時勢第359章 一人故第138章 董老賣字畫?第225章 歸第232章 三槍拍案第483章 義從赴西平(下)第25章 強悍的大白第435章 重開恩科第290章 苛捐雜稅(上)第516章 黃袍之戰(中)第68章 撿漏啊,撿漏第49章 大捷歸京第493章 傳奇炮第498章 會師復州第213章 詰問(上)196章 青燈語偷柿食第248章 下江南第178章 二關公第126章 嗟食與尊嚴第198章 凌雲志(下)第426章 花燭夜(下)第424章 三十而立第108章 壁咚第205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322章 臥聽蚊第222章 說他個滿城風雨第266章 收鋪子第348章 雨夜人情債第485章 脣槍舌劍第265章 招兵買馬第475章 遼地風雲(上)第425章 花燭夜(上)第120章 良人歸第375章 天花第369章 無題第11章 吃國本第130章 雪夜沁園春(上)第25章 強悍的大白第234章 守墓人有些事第39章 戰爲大明!第189章 卜老道第461章 春日下的故人第141章 夜襲第433章 向錢看第153章 讓炮彈飛第284章 不器而立第415章 不再見第402章 祖地遊第384章 纏鬥第439章 國考三試第409章 面聖第208章 場面(下)第408章 好雨知時節第504章 還遼終功成第411章 寧國侯第59章 麻煩,開個房!第319章 我的眼線遍天下第484章 會盟第260章 聽聽這冷雨第379章 約定第265章 招兵買馬第78章 老鋪子第382章 浮誇第214章 詰問(中)第38章 死亡的勝利第360章 人亡政息?第257章 再見馬沛文第27章 突擊第464章 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