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什麼是公平

徐光啓臉色一變,喝道:“你這是什麼話,在我大明的疆土上,哪一個不是我大明的子民?”

“原來是大明的子民啊,那麼敢問哪位出將入相的聖賢,能夠替我們聖上去救救那些飢寒交迫的百姓?徐大人,您能嗎?”楊帆的語氣很平和,聽在徐驥還有徐光啓耳朵裡,卻不由令之身體一顫。∈↗小,..o

是啊,我能嗎?

“徐大人是準備將自己那些俸祿拿出來救濟災民,還是準備騰出自己的府邸,來安置災民?就算徐大人菩薩心腸,肯這樣做,又能就得了幾個人?”

徐驥剛剛從外地升遷回京,等過些時日,便要升遷至戶部侍郎。被楊帆這麼一問,都沒了聲音。朝廷早就無暇顧及這些災民了,西北重災區,都快掀翻天了,也只能送去還是從楊帆那裡摳出來的一萬石糧食,解一解燃眉之急。

“假使我楊帆,站在朝堂之上,站在那府衙之內,又有何舉措,可以讓這些人餓不死,凍不死呢?”楊帆一句句詢問,令兩人無話可說。

官做到徐光啓這樣,已經算是好官了。既又實幹之才,又能夠潔身自好,憂國憂民。然而更多的,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收受賄絡,昏庸無能,只懂溜鬚拍馬、吟詩作對,不知體恤民情,思量國計。

徐光啓嘆了一口氣,反問道:“那你能嗎?”

“我楊帆能救一千人,那邊盡一切努力,絕不會只救九百九十九人。米,可以買,棉襖可以送,但是我想問大人一句的是,你,能嗎?”

徐光啓感到如鯁在喉,說不出什麼話來,最終只能一嘆,搖頭道:“老夫不能。”

“那麼,孫尚書能嗎?”

“估計不能。”

“那便是了。太平盛世,入仕安民;亂世之道,出將平天下;然這亂世逢上天災,唯有實業興邦!”

“實業興邦……”徐光啓擡起頭,看了一眼這個語出驚人的後背,diǎndiǎn頭道,“好個實業興邦!”徐光啓最後那句好一個實業興邦,不知道是感嘆還是嘲諷。

楊帆的話,意思很簡單。貧民一粒米都沒有,而那陸家卻坐擁糧倉內的幾千石白米。那麼,也只有兩條路,可以緩解這一貧富差距了。第一條路,也就是如今西北李自成那幫傢伙乾的事,造反;第二條路,便是楊帆走的,從那些大發特發國難財的人手中,將銀子摳出來,這需要智慧,也需要耐心。

從徐府出來,徐光啓喝了diǎn酒,沒有出來相送。三位穿上風衣的女子,以及當初打悶棍的四個臭小子。楊帆跟在徐驥後邊,寒暄客套幾句之後,便準備告辭。

“楊大哥,今晚絮兒和蓉兒姐住一宿,可不可以?”

楊帆看了眼米色風衣裹着的徐蓉,道:“當然。哦,對了,徐夫人,衣服還合身嗎?”“合身合身,爵爺真是會體貼人。”徐夫人摸着徐蓉的手,“我家蓉兒什麼時候也可以找到這麼個好男人。”

“娘,你說這個幹什麼。”徐蓉臉一紅,將頭低下來,好在冷風吹着,這紅彤彤的小臉頰不至於那麼燙。

“我不過就是說說嘛,這有什麼的。”徐夫人看了眼徐蓉,“怎麼,說說都不行了?”楊帆撐起油紙傘,趕緊打岔道:“哈哈,徐夫人看一百個心。蓉兒生得這麼貌美,還愁找不到如意郎君?那徐大人,在下告辭了。”

徐驥拱手還禮,道:“爵爺走好。”徐蓉看了一眼這個似乎在自我表揚的楊帆,有些幽怨地拉着絮兒的手,往屋內走去。幾個敲悶棍的混小子,看着那件帥氣的灰色大衣,再看看自己的大棉袍,道:“娘,給我們也做件大衣。”

徐驥呵斥道:“今年不剛做新衣裳,還要買什麼買,你們當爲父和你們爺爺的俸祿都是撿來的嗎?不學無術,還不回去給我把尚書讀熟!”

……

……

天未暗,楊帆往上看去,依舊能夠清楚地看出油紙傘中的傘骨。雪立刻就在傘面覆蓋了薄薄的一層,楊帆看了看路面,腳踩在上邊,發出咯吱咯吱得到響聲。

“這位公子,行行好吧,施捨diǎn銀錢。”這麼大雪,有的也只是一輛輛慢行的馬車,如同楊帆一樣漫步雪中的幾乎絕跡了。楊帆頓了頓,然後走開了。

那人失望地蹲回到角落,楊帆繼續往回走去。他知道,暗中有無數的眼睛正盯着自己,一旦自己給了錢,不出一眨眼的功夫,他將被圍得水泄不通。老鋪街離徐府隔了一個縣,楊帆今日並不打算回去,而是要去會一會大理寺的李道李大人。

當初與洛家的案子主審是刑部的郭有恆,但這案子還留有一個尾巴。昨日李道的請帖送到老鋪街,楊帆便應承下來。一路上,不斷哀嚎乞討的聲音,楊帆沒有理會,而是在想一個問題,那便是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公平?什麼纔是公平,窮人就活該餓死,富人就一定要喝酒吃肉?

也許這是個矯情的問題,但楊帆已經想過無數次。以前在狹小的出租房想過,在與難民逃到遼地的時候想過,現在他還是在想這個問題。不斷有髒得如雞爪的手伸到楊帆的身邊,卻又自卑地不敢觸碰到楊帆的衣服,他走得很急,李府和徐府隔着幾條街。楊帆走進小巷,雪小了不少,斜吹下來的雪落在檐角。積起的雪明顯要比其他地方厚上不少。

小巷裡的難民更加多了,挨個地坐着,見到有貴人走來,哀求聲呼天搶地,楊帆的眉頭皺的更緊了。到底什麼纔是公平?

迎面走來一人,穿着一件帶着頭套的披風,看不清臉,佝僂着背,兩隻手縮在衣服裡,連傘都沒打。楊帆沒有去看那人,依舊自顧地思考着問題。

雪落下來,哀嚎聲已經充斥這楊帆的耳朵,令他聽不清到底他們呼喊地是什麼。黑袍男與楊帆越來越近,楊帆手上的油紙傘微微前傾着,終於傘面上覆蓋的積雪開始簌簌地落下來,洋洋灑灑,看不清前路。

簌!

一柄匕首從雪瀑中穿過,朝楊帆的腹部刺來……

第409章 面聖第379章 約定第501章 破城(中)第389章 順江下第195章 赴山西第272章 簡直爆炸第462章 父與子第307章 九江書巷(下)第77章 合作難求第1章 楊帆第231章 清客第393章 夜魘第509章 衣錦思還鄉第310章 小僧來借棺第16章 莫道行軍已早行第482章 義從赴西平(上)第62章 無視,入城第33章 戰爭與和平第488章 湖畔姑娘第117章 小巷風波第330章 天高皇帝遠第11章 吃國本第323章 暗殺第300章 文比(下)第372章 叛亂第381章 高調奢華第297章 文臣文程終文成第392章 江第251章 斬盡滿園黃花(中)第489章 一棋定江山(1)第213章 詰問(上)第487章 口舌交鋒第385章 搏命第408章 好雨知時節第334章 軍至第288章 牛人課堂(下)第32章 事將起第376章 種痘第418章 碑文完美有誰看第449章 一抔灰第280章 埋下一顆種第248章 下江南第415章 不再見第210章 夜殺第134章 出海第126章 嗟食與尊嚴第377章 向死而生的藥方第219章 僧與道第151章 相遇第499章 威脅第509章 衣錦思還鄉第283章 不器書院第42章 狙殺!又起霧了?第338章 桌上談判(上)第341章 聲東擊西第410章 敕封第373章 狙殺,威懾第441章 人生如戲第186章 山西老鐵第443章 枯木逢春第229章 找人(下)第235章 揪賊第484章 會盟第79章 再起波瀾第108章 壁咚第119章 各懷鬼胎第23章 山下的釘子戶第242章 仗義多爲屠狗輩第233章 埋伏第212章 先殺爲淨第415章 不再見第330章 天高皇帝遠第373章 狙殺,威懾第436章 試畢第455章 一國之柱第380章 傳國玉璽第454章 恩斷義絕第160章 漢人?第86章 品酒第374章 合格的狙擊手第104章 莫染江湖氣第381章 高調奢華第114章 上行下效(下)第6章 算學幻方第370章 會面第209章 天涼好個秋第352章 青羊宮第41章 半城煙沙半城血第498章 會師復州第334章 軍至第46章 敲詐皇太極第450章 本心第292章 苛捐雜稅(下)第161章 來由第499章 威脅第209章 天涼好個秋第23章 山下的釘子戶第25章 強悍的大白第459章 時勢第252章 斬盡滿園黃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