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

朱祐樘見到諸位大臣,心情激動之下又是一陣劇烈咳嗽。

劉健作爲內閣首輔,又是欽命顧命大臣之首,擺手道:“諸位,且先到文淵閣內歇息,陛下要安心靜養!”

到此時,在場諸位大臣,包括張懋、張延齡、張鶴齡這三位軍隊要人,也都明白皇帝已經把臨終之事交待完畢,無牽無掛。

不過,今晚絕對不能離開皇宮,因爲隨時都可能發喪!

劉健作爲內閣首輔,暫且先留下查看情況,而謝遷則陪同李東陽、張懋等人往文淵閣方向去。

“於喬,到底是怎回事?陛下身體爲何突然惡化?”李東陽看着謝遷,希望從提前趕到的謝遷身上找到答案。

謝遷輕輕嘆了口氣,搖頭道:“我也是在做票擬的時候,緊急奉召而來,若要知悉陛下病情,當查看陛下近來進補和調養的湯藥。”

自小身虛體弱的弘治皇帝,一直有吃補藥和服用丹丸的習慣,別人或許不知,李東陽和謝遷心裡都很清楚,朱祐樘的病跟他服用的重金屬丹藥有關,只是朱祐樘自己不瞭解,還以爲那是仙丹妙藥,可以延年益壽。

“這都什麼時候了……立刻徹查到底是服下什麼丹丸,若然陛下今晚有恙,那……”

李東陽一時口快,差點兒說出皇帝駕崩的話來,在朱祐樘病重時,說這種話屬於嚴重犯禁。

幾人抵達文淵閣,連馬文升和劉大夏也過來說及皇帝病重之事,唯獨張鶴齡和張延齡兩兄弟遭到冷遇,不過此時他們也不是很介懷。在他們心中,或許更巴望太子早點兒登基,那時他們姐姐就是太后,小外甥可比姐夫容易對付多了,但首先要應對的卻是三位顧命大臣,所以他們也在交換目光。

李東陽在衆人中,算是最焦急的一位,他有種強烈的負罪感,認爲這兩年他爲了兒子的事情荒廢政務,而皇帝在臨終時卻對他信任有加,讓他自認愧對皇帝。

李東陽不肯坐下,謝遷隨口問道:“賓之的隱疾,未有好轉麼?”

很多人都看向李東陽和謝遷,他們很想知道李東陽的“隱疾”是什麼。

李東陽瞥了謝遷一眼,目光略帶幽怨,最後還是無奈點頭。他不肯坐,一方面是心中焦慮,還有個原因便是他的痔瘡又犯了,坐不下來。

就這麼守了一夜,終於熬到天明……在這種時候,沒消息反而是好消息。

但劉健一直沒有到文淵閣這邊來,一直到天色完全亮開之後,蕭敬纔過來傳召幾人過去見聖駕,謝遷特地過去問了一句,蕭敬湊上前,低聲說道:“萬民之幸,陛下的病情昨晚多有反覆,但好在順利熬了過去,到早上時已大有好轉……”

原來是虛驚一場。

李東陽、謝遷、張懋等人都長長地舒了口氣,禮部尚書陳昇急忙問道:“那陛下可能進服湯藥?”

在這年代,對於危重病人來說,湯藥不進是非常危險的徵兆,不能進湯藥,連流食都吃不下去,又沒有輸液作爲維生的手段,那距離病歿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如果能進湯藥,就代表能吃飯,身體就算不濟也能支撐一段時間,再往上一點兒,就是能坐下來平靜說話,最後便是能下地走動,那意味着病人基本上無大礙,甚至有痊癒的可能。

蕭敬仍舊面帶擔心之色,說道:“陛下是能進湯藥,早上用下一小碗米粥,但狀況仍舊不佳,諸位大人進去後還是莫要太打攪陛下休息,這幾日內……要小心謹慎。”

言外之意,這幾天還是要隨時預備皇帝駕崩,應對新皇登基所帶來的政治危機。

蕭敬在皇宮衆多太監中年老持重,加上對皇室忠心耿耿,人也好說話,在一干朝中重臣眼中是個可以完全信任之人。

連李東陽、馬文升和謝遷也不敢對蕭敬無禮,畢竟之前朱祐樘以爲必死之時,蕭敬已經晉升爲司禮監掌印太監。朱厚照登基之後,在朱厚照對政事不太懂的情況下,由內閣三位輔政大臣來擬票擬,由蕭敬代天子批紅。

這等於說,公開的顧命大臣是劉健、李東陽、謝遷,但內廷的顧命卻是蕭敬,還有一點是讓蕭敬執領東廠,這是非常要害的衙門。

明初設立東廠之初,司禮監掌印太監兼領東廠是定製,但如此會讓司禮監掌印太監權限太大,所以之後都是讓司禮監的二、三把手來執領東廠,但在朱祐樘傳位時,想到的最信任的太監就是蕭敬,所以寧可讓蕭敬同時領司禮監和東廠兩處要害衙門。

此時劉瑾被罰調往司苑局,那是個管宮中瓜果蔬菜供應的小衙門,在二十四監中顯得微不足道。

至於宮中一些著名的太監,諸如王嶽、高鳳等人,都是在宮中效命多年摸爬滾打起來的,而要說宮中宦官中的新貴,便是東宮常侍之一的張苑,他替代的是之前的常侍劉瑾。

至於東宮常侍,並非是二十四監官名,統籌負責東宮太子的日常進出、侍奉。

歷代皇宮中各宮院都設下常侍之職,多爲侍奉得寵的妃子或者太子,就好像憲宗時西廠大太監汪直,也是常侍出身,至於東宮日常所需則並非常侍所能管轄。

所以就算張苑在宮中官職和品階低,但他是張皇后的人,又是太子親隨,在新皇登基之後很可能會進入司禮監,甚至執掌東廠。

但若弘治皇帝身體安好,那張苑就只能老老實實做他的東宮常侍,宮中的太監,他連前二十號都排不上。

……

……

李東陽、謝遷、張懋等人到了坤寧宮前,劉健已在這兒守了一晚,這位內閣首輔年屆古稀,一夜下來人也憔悴了不少,但涉及到君王傳承的大事,他不敢有絲毫怠慢,生怕因此而成爲大明王朝的罪人。

見到諸位同僚前來,劉健道:“陛下剛纔進了一碗蔘湯,目前已安睡過去,太醫言情況正在逐步趨於好轉,實不宜打擾……你們先回去休息吧,待陛下轉醒後,再進宮敘話。”

朱祐樘正在休息,別人可不敢隨便打攪。

皇帝把該交待的事情已經交待清楚,就算是駕崩,朝廷也不至於混亂無章,那現在只能祈求皇帝能早點兒下榻行走,至於病癒是不敢想了,最起碼能讓傳位之事延後一段時間,讓太子年長一些,頑劣的心能收斂。

衆人連進去面聖的機會都沒有,白等一晚上,都要趕回去休息。

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一二八三章 脫罪第二五五五章 有實力不怕挑戰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一七八七章 小王將軍的本事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二二五八章 有價值的人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二三四章 讖言(第四更)第二四二一章 明君難當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一二八〇章 戳破窗戶紙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一六四五章 宮市第六三八章 替閣老審奏本(第一更)第一一二五章 “馬雷”(第三更,求月票)第二三四章 讖言(第四更)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〇三七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更)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三二二章 各有算計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一七四章 才女的情懷第二九八章 弘治名臣(第五更)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二十七章 據理力爭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一〇三二章 先見之明第一六五八章 風波起第一六六四章 最後的對策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三七七章 陰晴不定女兒心(第三更)第六六五章 榆溪之戰(下)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二二八七章 隨遇而安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六六二章 牛車陣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一八三五章 大勢漸去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第四四五章 狀元夫人(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二一三四章 不行軍就回頭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一三七四章 要錢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一七九四章 孩童般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