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八章 實戰考覈

“轟!”

隨着黎明前的一聲炮響,大明官軍對南澳島發起第一波進攻。總共八十五艘船隻,於五更天從大澳島出發,旭日東昇時,先頭船隊已經登岸。

沈溪之前一直不敢讓官兵“自由發揮”,是怕士卒大面積折損,一來他不好對朝廷交待,二來辜負官兵和其家屬對他的信任,三來則是陣亡將士的撫卹金是一筆大數目,以目前羸弱的財政基礎,一下子死太多人說不定會讓他破產。

但這次沈溪想明白了,永遠把所有事情計劃好,再讓官兵按部就班根據計劃實施,那這支軍隊永遠也不會成長爲一支驍勇善戰之師,將領和士兵也不會成爲良將精兵,只會成爲軍中的官僚和老兵油子,得過且過混日子。

與其如此,不如大膽放手,讓將士們自由發揮,他就站在遠處,好似演習指揮官一樣,讓官兵們儘可能使出本事。

有折損,那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要達到練兵的目的,沒有經歷過死亡威脅的士兵難以發生質的蛻變,現在只是面對一羣草寇便已無法招架,那遇到韃靼人或者裝備精良的倭寇又當如何?

這個時候不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繼續戰鬥,那明日別人就會從你的屍體旁邊走過。

連坐制度下,官兵們知道以百戶所爲一個營,所有一切都圍繞這個營來行事,有奔頭有指揮,加上關於島上情形的各種情報,剩下就看他們對戰局的理解來自行發揮,最後有多少人能囫圇着從島上下來是個未知數。

紅彤彤的太陽從東方的海平面上升起,大明兵馬已經從南澳島西北方面向後江灣的四個地點同時發起進攻。

這四個方向,由四個千戶所負責。

大約有八百名士兵,也就是每個千戶所各自留下一個百戶營作爲沈溪的親衛和炮手,留守船上,還有四百人留守大澳島以及黃岡海邊的東礁排,其餘傾巢出動。

現在沈溪給了四個千戶所同樣的機會,就看他們自己能否順利完成差事。

因爲大澳島和南澳島間相去不遠,即便是小船橫渡也有保障,因而大軍幾乎是同時出發。小船第一批登岸,每個千戶所的先頭兵馬都是三個百戶所。

隨後小船折返回大船,從大船上裝載第二批人馬,同樣是每千戶所中三個百戶所,也就是一千二百左右將士登岸。

第一批登島官兵將營地立起來,同時將防禦工事修築好後,便向內陸進發;第三批兩個百戶所官兵乘小船登岸,隨同第三批人馬上島的,還有八門佛郎機炮,每個千戶所的營地部署有兩門。

這就好像是一次接力的鐵人三項比賽。

登島後先完成既定動作,那就是建立營地和修築防禦工事,根據地形不同,伐木和挖坑,埋設陷阱,同時堆砌泥土石塊製造制高點,方便退守時弓手射擊。

就算營地落下並修築好防禦工事,也不能直接衝鋒,要等後續接力的人馬登岸,再向內陸進發。

以百戶所這樣一個營作爲行動單位,每個營的官兵領子上都扎着不同顏色的絲綢飄帶,這是爲方便辨認自家弟兄,同時帶隊的百戶和總旗、小旗等要隨時注意自己身邊的士兵是否有逃兵或者受傷不能前行的狀況,因爲沈溪說過失蹤士兵按逃兵計算,你衝得再兇,搶的錢糧物資再多,只要有一個士兵沒跟上隊伍,很可能就要把自己的戰利品拱手讓給他人。

第三批將士人數雖然少,但卻是最關鍵的一批,將會攜帶大批佛郎機炮、無良心炮以及配套炸藥包上岸。

第三批各兩百人馬將自己的營地修築好後,留下一個百戶營駐守海岸,防禦營地,另外一個百戶營則作爲殿後的隊伍加入進攻行列。

沈溪雖未登島,卻在大船上用望遠鏡看着島上發生的情況,估計戰局進展。

一轉眼,攻島之戰已進行兩個時辰。

戰事尚在進行中,由於是冷兵器時代,二十八個百戶營一頭扎進島上,沒了音信。

南澳島面積不是大澳島所能比的,沈溪對這次戰事的預期是兩天,第一天試探性攻擊和摸底,全看各百戶所自由發揮,第二天再整合隊伍,展開重點打擊,將島上賊寨逐一擊破。

午時二刻,沈溪帶領部分親衛上島進行視察,他手上拿着一塊木板,木板上用木釘釘着一張張紙,方便他進行記錄。

沈溪把每個營地的優點和缺點統計在案,對官兵進攻、防禦、獲取情報等方面作出評估,戰後把詳實的數據列出來,參戰軍將便知道自己贏在哪一環,或者哪裡有所不足。

規矩制定好後,最重要的是要讓上下信服,而不是沈溪張口說哪支隊伍更優秀,別人就要盲目信從。越是老兵,越會覺得軍中私相授受的事情很多,天生帶着懷疑的目光,沈溪在這方面不想落人口實。

以前遇到戰事,將士都搶着守營,因爲守營相對安全,留守後方舒舒服服,等別人拼命自己照應有軍功可拿。

但這次戰事,官兵們卻恨不能自己衝鋒在前,因此留守營地的四個百戶所官兵怨聲載道——別人都去燒殺搶掠了,我們卻留守營地,別人建功立業搶多少有一半是自己的,我們卻在這看着別人搶,算幾個意思?

軍中將士都知道海盜是個來錢很快的“行業”,在他們眼裡島上那是金山銀山,而且沈溪威名太盛,一連串戰事下來幾乎都是摧枯拉朽或者是兵不血刃,現在就好像是空有銀子掉在面前,卻不能彎腰去撿,說不出的難受。

守營將士見到沈溪,一個個振作精神,不少百戶上來請戰,但被沈溪駁回。

“你們是來當兵的,不是來當賊的,守好營地本官自會有賞賜。”沈溪的語氣不容質疑。

可守營將士還是不甘心,每一個都可以駐守千人的營地,現在均只留下百人,四周的防禦工事空蕩蕩的顯得有些多餘,就算沈溪承諾有賞賜,他們現在也寧願前去拼殺,而不是在後面坐享其成。

“大人,那邊似乎有信號傳來,我們要不要派出援軍?”站在高處負責探查情況的斥候來報。

沈溪連看都沒看,直接拒絕:“有嗎?怎麼本官沒看到!之前本官已定好戰略,要請援,也讓周圍的百戶營增援,而不是海岸邊留守的兵馬!”

第二五九章 打死都不認(第三更)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二二四三章 開脫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二〇一七章 非聖人更需理智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一六八七章 迫返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一八八一章 未老先衰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六七八章 兄妹相認第一九八八章 新老外戚第五五一章 讓她有個着落(第二更)第一六六五章 猶豫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一五〇一章 耗第一九七四章 書房夜對第二四九六章 押寶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十八章 師兄弟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二五三二章 下一步計劃第六〇三章 追思會(第二更)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三三六章 鄉試(中)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一九三七章 各方試探第一章 桃村有雨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二四八三章 反對和支持第二二〇八章 身死或身敗第一六一七章 地方日常第五十九章 議辦商會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一一六五章 血戰(下)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一八四六章 談合作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五四四章 欽差(第一更)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二五九七章 驚魂未定第五十二章 同行如敵國第一〇九六章 戰事趨緩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二二五六章 後患無窮第二六五九章 這是什麼操作?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二一八二章 打怕了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認(第三更)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三五一章 大老爺還是七少爺(第八更)第二四八七章 爭搶功勞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一九〇六章 不速之惡客第一九〇〇章 秉燭夜話第六八六章 大明才俊第一人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三五一章 大老爺還是七少爺(第八更)第一八一六章 誰幫誰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二一二一章 帳前審俘第一五五七章 治喪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二五八一章 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