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

沈溪教給熊孩子一些好玩的東西,爲的是把他的心給籠絡住。

想用儒家的道理和世界觀將太子套住的人太多,事實上證明這一套根本就不管用,還是投其所好最實在。

弘治皇帝臥牀不起,沈溪必須要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未來,太子別看如今調皮搗蛋惹是生非,要不了幾年就會君臨天下,沈溪還要在熊孩子手底下做事,就算爲自己的前途和飯碗着想,也犯不着跟熊孩子置氣。

太子喜歡什麼,提供給他就是,反正自己也沒損失。

果然,這新穎的跳棋引起朱厚照濃厚的興趣,他回去後就開始跟隨侍太監玩這新奇的遊戲,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爲了讓熊孩子盡興,此後沈溪又畫了幾張跳棋棋盤給他,任由其自行選擇,有的跳棋進退比較多,有的則增加一點小花樣,比如說走到哪一格需要回答問題、若回答不出就後退幾步什麼的。

沈溪想的是,能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既讓熊孩子玩得過癮,又能教給他一點實用的知識,再好不過。

骰子做好,沈溪讓人給朱厚照送了去,朱厚照見到這麼有趣的東西,立即沉溺其中。

相對於普通跳棋,太子對於大富翁跳棋更加沉迷,這是沈溪設計的最爲複雜的一種跳棋。

跳棋的棋盤爲四方形,每一方均代表京城最出名的一條街道,街道上有閒置的地基八處,另外還有機會和命運兩個格子。

每個玩家有原始資金兩千兩紋銀,從起點出發後,投的骰子到了空地玩家就可以買下地基,等別人投骰子到了你的地方就要繳納相應的過路費。

第一次購買空白地基爲十兩銀子,第二次再次投到自己的地方就可以修房子,房子可以修三層,第一層需要繳納二十兩的建築費,第二層則是五十兩,第三層則需要一百兩,與此對應的是每次對手落腳此處的過路費都會劇增。

玩家如果投到機會和命運的格子,則會隨機抽卡片,這些卡片對應各種突發事件,有獎勵和罰款紋銀多少兩的選項,還會出現生病住醫院和惹上官非坐牢等意外,極大地增加了可玩性。

遊戲最多可容納八人玩耍,每次玩家過起點都會自動獲得百兩紋銀獎勵,直到一方把所有玩家的銀子全部賺到手纔算結束。

朱厚照這一玩就上了癮,上別的講官的課時他也在桌子下面自娛自樂。那些講官早就習慣熊孩子的胡鬧,對此視而不見。

二月十八,禮部會試結束,在考場內待了九天的考生走出考棚,蘇通出來第一件事就是拜訪沈溪,找沈溪訴苦。

“沈老弟,你可害苦我了。”蘇通上來便用埋怨的口吻道。

沈溪怔了怔,問道:“我何曾害過仁兄?”

“你之前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爲兄回去之後苦思良久,做文章十數篇,卻未料,最後考的卻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你且說,這不是害我嗎?”蘇通叫苦不迭。

沈溪笑了笑道:“押題之事,本就做不得準。”

嘴上這麼說,沈溪心裡卻在想,你恐怕不知道連後面三道四書文考題也是出自我之手吧?

蘇通嘆道:“這天下間押題如此準確之人,怕是舍沈老弟外別無他人了。可惜爲兄才遜一籌,怕是這次會試又要名落孫山。”

雖然蘇通自負,但他尚有自知之明,知道像禮部會試這種考試,沒真才實學,休想從幾千名舉子中脫穎而出。

“放榜之後蘇兄便回汀州嗎?”沈溪問道。

蘇通訕笑:“爲兄恐怕要在京城多盤桓些時日……爲兄如今正值壯年,接下來幾次會試都會參加,福建到京城山長水遠,來回不便,爲兄想與鄭兄留於京城,免得受那奔波之苦。”

沈溪搖頭:“那蘇兄在汀州的產業……”

“自會有同族之人代爲打理,就算爲兄回去,對於茶園和田土收成也無多大影響。如今妻妾都已隨我到京,暫且住下。若時來運轉,或許未來一兩屆之內便可中進士……當然,最希望的還是本屆會試杏榜高中啊。”

蘇通對於會試放榜多少有些期待,儘管這種期待看上去極爲渺茫。

連蘇通這樣考了兩屆會試的老手心裡都沒底,更別說鄭謙這樣的“初哥”。

“之前曾見到山西布政使司家的吳公子,他對於本次會試倒有幾分自信,卻不知他是否能高中。若他金榜題名,怕是會前來拜訪沈老弟,到時候沈老弟不計前嫌纔是。”蘇通竟然幫吳省瑜說和起來。

沈溪笑着點頭,他跟吳省瑜之間並無深仇大恨,最多是被對方妒忌。

歷史上可沒聽說過有吳省瑜這號人,沈溪心想,此人或許壓根兒就沒中過進士,碌碌無爲一生。

……

……

二月下旬,沈溪從吏部衙門拿到本次吏部考覈的時間排表。

因爲參加吏部考覈的人較多,人需要分批次前去。

考覈一共分幾個步驟,有兩樣東西需要參加考覈的官員自行準備,其一是個人履歷表,包括祖籍三代,參加科舉考試的過程,爲官的經歷,最重要的是把如今做的差事寫下來。

第二則是根據如今所供職的差事,寫一道奏本,對於自己的公事進行階段性總結,也可以在奏本中鍼砭時弊,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來改變一些陳年陋習。

除了應考覈的官員自備的兩項,吏部也會根據應考覈官員的履歷和奏本,適當出一道或者兩道考題,類似於策問的性質,對應考覈的官員進行一次筆試。

到時候沈溪只需把考題答出來上交,吏部便會根據沈溪平日在詹事府的表現,由其直屬上司對沈溪的日常表現作出評價,作出沈溪是否通過考覈,是否加官進爵,是否爲沈溪的直系女性親屬敕封誥命等決策。

每個進士的第一個三年考評,都是爲官以來的頭等大事。

進士在朝廷各衙門觀政,結束後有的被委派了差事,有的則屬於掛職狀態,就等着三年考評結束後正式放任官缺。

沈溪算是其中最幸運的一個,他是狀元出身,三年間已從翰林修撰,晉升爲詹事府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院侍講,東宮講官,日講官。換了別人,就算是九年考評得上等,也升不到沈溪如此高度。

在一些人看來,這次三年考評對於旁人來說非常重要,而對於沈溪來說只是走個過場,因爲沈溪這般年歲已到了這等官職,明顯屬於升無可升。

同樣是狀元的王華,經過二十幾年的打拼,如今纔是右庶子,沈溪再升的話就得跟王華平起平坐,朝廷的公平和法度何在?

二月二十六,沈溪帶着自己準備好的履歷和奏本到了吏部衙門。

這天與沈溪一同到吏部參加考評的官員,多數都是己未科進士,沈溪認識的人中包括孫緒、王守仁和倫文敘,同年進士坐下來,自然有很多話說。

幾個人中,沈溪算是混得最好的那個。

王守仁雖然沒進翰林院,但他的品秩卻是僅次於沈溪的存在,如今在兵部擔任員外郎,跟沈溪一樣是從五品。

但不同的是,沈溪是翰林官,他的這個員外郎的從五品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至於孫緒和倫文敘,一個在戶部供差,一個在翰林院做編修,這三年都是碌碌無爲,就等着三年考評後看看能否得到升遷。

“沈諭德,聽聞你掛職編修《大明會典》,眼下《會典》即將成書,要不了多久你恐怕又會加官進爵,到時候你可別忘了我等啊。”孫緒半開玩笑地說了一句,雖然有恭維的成分,倒是一句大實話。

《大明會典》是弘治朝官方編書中最重要的成績,只要成書,參與編書之人都會得到提升,而沈溪掛的是《大明會典》纂修官職務,僅次於總裁官、副總裁官,比之下面那些編修、編撰等等,功勞要大許多,只要書一成,沈溪升官幾乎跑不掉。

“哪裡哪裡。”

沈溪謙虛地說道,“我入官場不到三年,不敢再有奢求。”

孫緒笑道:“這兩年你與伯安兄東奔西走,爲我大明建功立業,讓我等好生羨慕,能者多勞,朝廷一向賞罰分明,沈諭德晉升,也是衆望所歸。”

沈溪暗想,衆望所歸?

別是你們都想着讓我早點兒倒黴吧!

我一年兩升的時候別人就在背後戳脊梁骨,現在要是再來個三年三升,你們還不剝了我的皮?

“不敢不敢,如今在下負責教授太子學問,《會典》中並無太大建樹,倒是伯疇兄居功至偉。”

沈溪趕緊讓旁人把目標轉向一直不說話的倫文敘。

此時的倫文敘,臉上多有無奈。

在他考中進士當官前,走到哪兒都是大儒,備受尊崇,可當了官之後,反倒庸碌無爲,旁人見到他只是把他當成翰林院打雜的,雖然他在編書中勤勤懇懇,最後功勞卻沒落下多少,眼下要不是沈溪提及,就連這幾個同年好友都把他給忘到了一旁。

經過沈溪的提醒,孫緒也意識到“厚此薄彼”,對倫文敘恭維幾聲。沈溪笑道:“誠甫兄此番考評之後,應該會晉升主事了吧?”

聽沈溪提到自己,孫緒笑起來,擺手道:“不敢奢求,只希望能留在京城,不至外放。”

以孫緒的官職,現在最尷尬的一點就是尚存在留京和外放兩種可能性。

留在京城,或許可以直接晉升爲正六品的主事,到那時候再外放,就會在正六品的官職上加三到五等,直接就可以從布政使司的從四品左右參議做起。

但若是沒晉升爲主事便直接外放,很可能是外放到知縣的官缺,雖然去的有很大機率是富庶縣,但也只是個七品官,好點兒的話,或許能放個正六品的府通判,或者從五品的知州,都等於是遠離直接晉升高位的機會。

所以對於孫緒這樣在六部供職的人來說,這次考覈事關重大。

反倒沈溪因爲升無可升,對這次考評不那麼在意。

翰林官,尤其是詹事府掛東宮講官、日講官銜的,但凡從京城外調,就算是獲罪外調,也起碼是加三等,沈溪是從五品,加三等就是正四品,可以直接做知府。

而若非落罪外調,屬於正常調任地方的話,基本是加五等,那沈溪到了地方就直接是正三品的大員。

能當的官,基本是按察使司按察使,正三品,負責一省刑獄。或者是從三品的布政使司左右參政,是爲布政使司布政使的副官,相當於後世的省委常委。

看起來沈溪在翰林院中是混吃等死,但其實旁人見到他都羨慕得不得了。

***********

ps:第二更到!

天子求訂閱、、和鼓勵,麼麼噠!

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二五六章 當頭一棒(第四更)第八六一章 矛盾結合體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六三八章 替閣老審奏本(第一更)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八十九章 生意難保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七〇三章 老子有錢(第一更)第二二七七章 選拔第二三七一章 不黨而黨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區別第二〇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六三二章 知情不舉(第四更)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六一〇章 皇宮考覈(上)第五三七章 江櫟唯的氣憤(第二更)第二五九章 打死都不認(第三更)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七六二章 我不殺伯仁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一三六四章 新的安排第二四九〇章 初具規模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四四六章 謝韻兒的心病(第三更)第七〇七章 預產期(第一更)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一一八四章 一戰定輸贏第一七四〇章 主動權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第七二三章 陰謀(第四更)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一〇一一章 誰替代誰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二五五五章 有實力不怕挑戰第八二八章 地震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一三七七章 堵不如疏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一〇一三章 太子並非薄情人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二〇一六章 冥頑不靈第七四一章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二四一七章 沒門兒!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九二二章 御前打小報告(第三更)第二三二二章 各有算計第二四四一章 功與過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二七〇章 全家備考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一〇四三章 臨危授命(四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一七三四章 一把火之威第一九一七章 亂象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四二四章 夢裡見過(第七更,慶新盟主)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四十章 天花第一三二二章 驚天秘密(第六更)第二五九九章 預謀刺殺第九三一章 鐵證如山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四八四章 恩將仇報(第三更)第二二八二章 堵門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