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

沈溪自問尚未達到開館授徒的時候,一方面是覺得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年歲也不合適!

收徒可不是什麼風光的事情,收了徒弟就得對人家的前途負責,因此除了把自己的思想和學術傳揚外,更希望徒弟能夠有個好前程,揚名立萬。在這個重視師道傳承的時代,以後不管學生遇到什麼,身爲先生只能榮辱與共。

收徒的結果徒增煩惱,現在沈溪連自己都顧不上,還有心思去顧別人?

沈溪道:“在下才疏學淺,並未有教授弟子的打算,再者說了,我現在於詹事府做事,會無端招惹來閒話。”

馮義執拗地道:“沈翰林難道真的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學生拜到您門下,不過是想多聆聽教誨……沈翰林之前讓謝公子傳揚的學問,讓學生受益匪淺……”

沈溪繼續搖頭,態度極爲堅決。

“你我還是平輩相交爲好,與馮兄喝過這杯茶,就各自離去吧。”沈溪舉起茶杯,“在下尚有公事忙碌。”

馮義見沈溪堅決不肯接受,只能惋惜離開。

等人走了,沈溪依然在想,自己是否真的有這麼大的人格魅力,能讓一個考上生員、心高氣傲的青年人拜到門下?

回到家中,沈溪將此事對謝韻兒一說,謝韻兒卻覺得馮義的舉動沒什麼不妥:“……若妾身是男兒身,要做學問,知道相公才學出衆,也不會理會世俗偏見,堅決拜在相公門下潛心學習,難道馮公子的做法有何不妥嗎?”

沈溪搖了搖頭道:“不是對與不對的問題,我只是覺得他想拜我爲師的目的沒那麼簡單。”

謝韻兒從正常的角度去思考,做學問的人想找個好先生,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她當然不知道這背後可能存在“利益糾葛”等問題。

利益並不一定是金錢實物,也會涉及到聲名、仕途前景等方面。

沈溪如今身爲東宮講官,等於是太子的先生,拜到他門下相當於成爲太子的“師兄弟”,說出去對名聲和社會地位都會有很大提升。

另外,沈溪在詹事府中供職,目前他爲右諭德,而按照以往年的規矩,順天府和應天府鄉試主考由翰林官出任,其中又以詹事府身兼東宮講官、日講官的學官最有機會,別看沈溪年紀小,但以他目前的官職有很大可能會成爲來年順天府鄉試的主考官。

馮義話說得客氣,沈溪也相信他不是惺惺作態,可要說馮義心裡一點兒功利的想法都沒有,他無論如何是不信的。

兩天後,沈溪跟謝鐸說及印書時,把此事說了出來,謝鐸卻哈哈大笑,指着沈溪道:“若老朽是你的話,肯定會收下這弟子。想你在京城不過一兩年,勢單力孤,以後有了弟子,有什麼事情都會有人代勞,而且逢年過節家裡不是會多一點孝敬?”

沈溪皺了皺眉,反脣相譏道:“謝師平日收弟子的先決條件,難道是想多拿一點兒孝敬?”

謝鐸沒有生氣,仍舊笑個不停,顯然他的話是在消遣沈溪,故對於沈溪的反擊也不覺得如何刺耳。

笑過後,謝鐸才嘆道:“有了一定聲名後,上門求見的人就會逐漸多起來,投帖拜師的人不少,你走的是翰林從仕這條路,難免會遭遇類似的事情,如何在不得罪人的情況下委婉拒絕,你得想好。”

這話讓沈溪深以爲然。

謝鐸的意思,大家在名利場上混,你現在正經歷的卻是我當年的遭遇,最初會覺得不勝榮幸,會想到這是社會對你的肯定,可久而久之便明白,這些人並非是真的仰慕你的才學,只是想做政治投資而已。

……

……

到八月初,天氣逐漸轉涼,沈溪再也不覺得給太子教書是費腦費力的工作。

站着給熊孩子講一段歷史,再讓熊孩子自己溫習一會兒,兩個人對坐偷懶,這課上得倒也頗爲輕鬆。

弘治皇帝要考覈太子學習二十一史的進度,對於沈溪來說難度不大,只要讓太子把各個歷史階段那些人物有什麼大的建樹記住便可。

對別人來說,要把這些串聯起來很難,可對於一個來自幾百年後,有先進教學理念的大學教授而言,這些事再簡單不過。

時間軸、筆記、適當的抽查,再加上一些靈活的運用……在沈溪看來,他考察的方方面面或許比弘治皇帝提到的問題還要來得全面,對於一個少年太子明白將來如何做一個治理天下的君王來說,更具有針對性。

“這幾天太累了,能不能學點兒別的什麼?”朱厚照背了半晌,有些不滿,自己在這兒辛辛苦苦背書,沈溪卻在那邊優哉遊哉地看書。

輪到休息的時候,朱厚照把沈溪給他的筆記扔到桌案上,朝沈溪瞎嚷嚷。

在那些老講官面前,朱厚照可不敢隨便吵吵,最多是來個逃課對那些老講官避而不見,可對沈溪,他沒有太多虛僞的恭敬。

沈溪坐在書桌後,手裡拿着本書瞧着,聞言瞥了太子一眼,問道:“你想學什麼?”

朱厚照袖子一擺,將紙筆和書本撥到一邊,大模大樣坐到桌案上:“就算不是好玩的,但也該有意思,這些天那些個老傢伙都跟喝了雞血一樣讓我學這學那,就你好點兒,可讓我學的這些也太沒勁!”

“下來!”

沈溪瞪着眼睛大喝一聲,朱厚照乖乖地把屁股從桌面挪下去,不過卻嘟起了嘴,顯然有點兒不服氣。

沈溪道,“當太子就要有當太子的派頭,不然你走出去誰會怕你?”

朱厚照聽了不由眼前一亮,四周看了看,幾步跑到沈溪跟前,小聲問道:“你帶我出去走走吧,我一直想知道外面是什麼光景。”

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這是被關在狹小天地裡的孩子的通性,沈溪笑了笑道:“想出去瞧?可以啊,只要能順利通過這次考覈,我倒是不介意……想辦法讓太子你出去。”

“哦!?”

朱厚照一聽無比興奮,但還是警惕地往旁邊那些正在喝茶休息的侍官和太監看了一眼,這才又湊到沈溪耳朵旁,問道:“你不會騙我吧?”

沈溪道:“你是太子,我是臣子,我敢騙你嗎?”

“好,就等你這句話,要是這次考試我順利通過,那你就帶我出去看看……我早就想出去了,可就是這宮門森嚴,無法逾越,哼哼。”

朱厚照握緊拳頭,似乎對他老爹弘治皇帝有幾分不滿,不過他馬上又想到另一個問題,“沈先生,你可真狡猾啊,說是通過,可如何纔算是通過?”

沈溪道:“至少讓陛下對你近來所學滿意。”

朱厚照想了想,有些不確定地道:“這樣啊……”

看起來,這小子開始耍心眼了。

不想好好複習,還想考試取得好成績拿獎勵,你當帶你出趟宮門容易?鬧不好是要腦袋搬家的!

沈溪沒想過爲何會這麼痛快便答應了朱厚照,回頭一想,大概是覺得溫室的花朵應該走出去見見世面,偶爾也感受下風雨,這是身爲人師的一種責任吧,除了要讓學生學會書本上的知識,更要了解市井百姓的生活狀態,因爲這位學生將來要做天下之主,管理偌大的國家,爲天下百姓的衣食住行勞心費神。

我這是在幫你,可不是帶你出去瞎胡鬧!

休息的時間尚未過去,朱厚照便拿起筆記讀了起來,不過這次他讀得很大聲,故意要讓後殿內外所有人都聽到。

沈溪笑眯眯地看着朱厚照,這熊孩子的小心思怎麼能瞞過他?不過這樣也好,等考覈通過弘治皇帝龍顏大悅,拿起記錄太子作息和學習的記錄一看,喲呵,居然在中午休息時間也在廢寢忘食地學習,到時候功勞自然會記錄到他的頭上。

下午放學時間到了,朱厚照仍舊抱着沈溪給他的筆記,不過這會兒他已經沒勁頭再大聲朗讀,只是有氣無力在那兒看着。

沈溪給了朱厚照一個鼓勵的眼神,然後把講案整理好,從擷芳殿出來,人還沒到詹事府,便遇到同爲東宮講官的樑儲。

“見過樑學士。”

樑儲年近五十,身爲詹事府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院侍講學士,領正四品俸祿,是詹事府裡非常有名望的官員,不過因爲他長期教授太子,到如今只是東宮講官,沒有進日講、經筵官。

樑儲身在左春坊,跟沈溪平日少有交集,以前見面只是簡單打招呼,並不怎麼交流,但這次他卻主動來找沈溪。

“沈諭德前日可有爲先師舉行追悼?”

樑儲言辭間帶着幾分感激,應該是聽說了沈溪在大華寺內爲他的先師,也就是陳獻章所舉行的那場追思會。

沈溪道:“未得白沙先生家人和高足準允,下官私自舉行追悼,還請樑學士切勿見怪。”

樑儲輕嘆:“沈諭德記得有先師此人,在下感激尚來不及……”

因爲沈溪的舉動令樑儲深受感動,使得他在沈溪面前並不以上官自居,對沈溪的態度極爲親近,“聽聞沈諭德對先師生前所學多有涉獵,不知可有此事?”

沈溪恭恭敬敬地回答:“下官拜讀過白沙先生的著作,心嚮往之。”

“原來如此。”樑儲一臉釋然,笑了笑道,“以後教授太子有何不明之處,可以互相探討一二。”

沈溪怎麼也沒想到,只是誤打誤撞一次追思會,居然會得到臺閣首輔樑儲的青睞,本來以樑儲在詹事府的地位,就算他覥着臉巴結,人家未必會給他好臉色瞧。

或許是他“拍馬屁”的方式太過獨特了些。

若沈溪是公開以自己的名義給陳獻章舉行追思會,那斧鑿痕跡太過明顯,一看就知道他另有動機。結果他讓謝丕主持講壇,在講壇上對陳獻章過世表示沉痛哀悼,同時概括性地總結了陳獻章的學術思想以及傑出貢獻。

等剩下不多人時,沈溪纔出面對陳獻章過往發表看法,竭力推崇,譽其“獨開門戶,超然不凡”、“道傳孔孟三千載,學紹程朱第一支”,把陳獻章拔高到一個新高度。

高調追思之後低調出場,人們自然知道這次追思會的幕後組織者卻是沈溪,尤其是他大力推崇陳獻章在學術上的成就,但自身卻刻意保持一種謙虛謹慎的態度,種種巧合打動了樑儲,並將他引爲知交,這算是沈溪意外收穫。

樑儲在詹事府地位日隆,如果歷史不改變,正德初年樑儲將晉爲吏部尚書,參與編撰《孝宗實錄》,後加封文淵閣大學士,入閣參機務,此後數年,歷作華蓋殿大學士,獲贈少傅、太子太傅、少師、太子太師等榮銜,到正德十年,首輔楊廷和回鄉服喪,樑儲將受命擔任內閣首輔一職。

在白沙學派中,樑儲的地位僅次於陳獻章,有弟子和門徒不計其數。

能得到樑儲的認同,無論是在官場還是在儒學界,對沈溪都大有好處。

*********

ps:第四更到!

天子在忙碌的情況下完成四更,自我感覺還不錯,厚顏求訂閱、、和支持!

第九二四章 困難第二四九八章 要錢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十四章 風箱第五四四章 欽差(第一更)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一〇七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更)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三五九章 入太學讀書(第六更)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二二六一章 飛不出鳥籠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一四四八章 武岡州第一二九章店招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一八八六章 參觀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七〇四章 出宮容易回宮難(第二更)第二一三六章 分道揚鑣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一三五四章 分憂(求月票)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一一七二章 不若降了?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一二八一章 有何評價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二三七一章 不黨而黨第八六三章 以茶換鹽(第三更)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一五三章 金錢帝國(求訂閱和月票)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七六一章 非正常渠道(第二更)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九五六章 太子失蹤了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一六一八章 便宜行事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一六九一章 飯桌交鋒第二五三章 比比誰無賴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二八六章 拜見大儒(第五更)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四四五章 狀元夫人(第二更)第一八一六章 誰幫誰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第六章 爭奪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二一八四章 結果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四十章 天花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二三一九章 靠山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九七六章 收買拉攏第六章 爭奪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一一〇四章 克復榆林衛(第三更)第二二〇八章 身死或身敗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五十九章 議辦商會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五十五章 不顧家的老爹第一五六三章 順應潮流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