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五章 憨娃兒要回來了(第一更)

“憨娃兒要回來了。”

這是周氏近來常說的一句話。

周氏在家裡說,在藥鋪裡說,見到謝韻兒和惠娘說,見到街坊鄰居也這麼說,就算自己一個人在櫃檯後面發愣的時候也會說。說的時候臉上帶着燦爛的笑容,讓人見了不由感嘆一句,狀元的老孃怎麼傻了?

沈溪回鄉的消息在正月底傳到汀州府,周氏高興得不得了,在原來的計劃中,沈溪一年考勤期滿,要到四月才能從京城出發,六月纔會回汀州,如此足足早了四個月。

沈溪考上狀元后,周氏還沒見過兒子,只能從兒媳婦謝韻兒那裡得知一些兒子的消息,不過從別人嘴裡說出來,聽着總覺得不是個滋味兒,老是在興頭上得到個“妾身也不知”,讓她覺得非常掃興。

現在可好了,兒子回來,有什麼事她可以直接問兒子,怎麼去的京城,怎麼考上的狀元,鬻題案怎麼回事,當官才幾天怎麼就升官了……周氏把見到兒子後要問的話想得清清楚楚,嘴裡經常唸叨當作預演。

“姐姐別急着高興,小郎要先去泉州辦完公事,遲些日子才能回來。”惠娘提醒的話,如同一盆冷水澆在周氏身上。

周氏罵道:“這小子,好不容易回趟家,也不早點兒回來,去辦的哪門子公事?”

謝韻兒笑着解釋:“娘,相公去辦的可是皇差,那是皇帝交待下來的差事,相公能耽誤嗎?”

周氏不以爲然道:“欺負老孃我見識短?他才幾歲吶……皇帝有什麼差事自然會派那些老成持重的大臣去,會想到他?想的美,別是找個什麼理由到外面躲着,知道老孃我見了他,非擰他耳朵不可……”

“這小沒良心的,出去一年多也不回來看看他老孃……”

見周氏一邊罵一邊抹眼淚,惠娘和謝韻兒相視一眼,俱都無奈地搖頭。

周氏疼兒子自不用說,但她不懂得表達,在周氏看來,越是打罵越顯疼愛,可別人未必會這麼想。

周氏嫁進沈家門後,很長一段時間沒過過好日子,有錢也捨不得花,總想攢下來給兒子入學開蒙,可卻總是被大嫂王氏欺負騙走,如果不是離家進入縣城,估計會一直煎熬下去!

好在最苦的時光熬過來了,現在眼見着要過好日子,可心裡卻越想越覺得難過……兒子長大了,以後娶妻生子,心裡就沒自己這個老孃了,怎麼才能讓他記得我?不行,一定要打他、罵他,讓他怕了,纔會想到老孃!

可是……現在兒子當官了,據說比縣太爺的官還要大,我能打他罵他?

周氏糾結無比,不過很快她就不胡思亂想了,因爲從寧化那邊傳來消息,老太太李氏要帶着沈家一大家子到府城來,這是沈家第一次集體行動,拖家帶口到府城探望沈明鈞夫婦,當然最重要的是迎接沈溪。

本來老太太打算,沈溪既然從北邊回來,最好是直接回寧化,讓沈明鈞夫婦帶着謝韻兒一起到寧化等着便是。

老爹、老孃都在寧化,你怎麼好意思回汀州?

可老太太后來聽說,沈溪這趟要先往泉州府公幹,要回來也是從南邊折道而回,怎麼都得先到汀州府城,沈溪過汀州府城而不入實在說不過去,要是讓知府大人記恨上怎麼辦?

老太太一想,與其讓人笑話我孫兒跟他爹孃親,跟他祖母不親,乾脆我親自去汀州府城等孫兒回來,既顯得我開明大度,又能早幾天見到孫兒,說不定還能見到府尊大人,可謂一舉多得。

老太太把自己要帶一家人去府城的事一說,家裡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歡喜的是老三沈明堂夫婦。

沈明堂從京城回來後,把沈溪誇得那是天上有地上無,說他怎麼得到皇帝的器重,對王家少爺那叫一個好,幫助王家少爺成功當上了官,吧啦吧啦說了一大堆。聽說可以去府城接沈溪,他媳婦沈孫氏可高興壞了……三房這邊沒有讀書人,就指望以後能得到五房的眷顧。

沈溪此番回來,怎麼都得問問他何時能開府,到時候讓自己的兒子過去投奔,兼個小差事,只要進了官府,就此便有了鐵飯碗。

有歡喜的,就有發愁的。

發愁的是長房,尤其是長房媳婦王氏。

沈永卓過了府試後,考秀才遙遙無期,倒是跟他老爹考秀才一個德行,都是下屆復下屆,下屆何其多,這是準備學到老考到老了。

王氏剛提出分家,結果老二媳婦莫名其妙跑了,老太太如今把罪過賴到王氏頭上,以前給長房的吃穿都被平均了。

王氏憤憤不已:現在聽說小幺子要回來,老太太美得屁顛屁顛的,早把他大兒子和大孫子給忘了。

二房那邊,沈明有和錢氏相繼離家出走,如今杳無音信,幾個小的沒有父母撐腰,在家裡沒什麼地位,自然不敢有絲毫異議,可他們對於沈溪回來這件事還是很高興的,至少出去後別人尊敬羨慕的目光做不得假。

至於四房沈明新夫婦,人家根本就沒指望別人,如今沈元已經過了府試,今年過院試中秀才的機會很大。

沈元如今十五歲,在同齡人中屬於佼佼者。

四房齊心協力就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既然他們可以指望自家兒子有出息,幹嘛要靠別人的蔭庇晉身官場?再說就算進了衙門做事,沒有功名根本就無法晉升,只能一輩子當個小吏。

不過老太太提出要往府城去的時候,沈明新夫婦還是贊同的,沈溪到底是沈家人的驕傲,自己家裡的人沒必要羨慕嫉妒,以後指不定兒子中了舉考中進士當官,還能靠沈溪幫襯,也算是好事一樁。

那頭沈家大宅的人各懷不同的心思,踏上前往長汀縣城的路程,這頭周氏則表現出一家未來主母的風範,準備迎接事宜。

這麼多人來了住在哪兒,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需要準備什麼等等,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周祥。

惠娘給置辦的沈家宅子是不小,可也住不下那麼多人,有男有女也不適合住在惠娘這個寡婦家,只能另外租個寬敞的院子住。

人手不夠需要臨時從外面借幾個丫鬟回來幫忙,廚房無法供應那麼多人吃飯只能調姐妹酒肆的大廚回來,讓你們好好嚐嚐名廚的手藝!

喝不慣井水我讓人給你們挑河水,既然來了一人送你們一身衣裳,裡外都有,保管比你們過年穿的都好。

三房、四房的人我看着順眼,一人我送他們兩身……

惠娘見周氏準備得如此詳細,不由笑着打趣:“姐姐這般操心,不想着分家了?”

“分家?鬼才想着分家呢。我現在是什麼身份?狀元的老孃!以後老太太若過世了,這沈家就是我來當家,我癲了傻了要跟他們分家?”

“我就是要讓他們瞧瞧,我可沒老太太那麼刻薄,老太太能給他們的我能給,給不了的我這兒也有!”

周氏滿臉得意之色。

我就是要氣氣老太太,還有大嫂王氏……讓她看着眼氣,當初老孃我指望你相公給我兒子開蒙,總坑我的錢不說還不領情。現在我想怎麼花錢就怎麼花,連老太太都管不着我,你有本事,讓你相公和兒子也中個狀元回來啊!

對此,惠娘只有報以苦笑。

真是彼一時此一時!

想到當初自家姐姐的苦,惠娘都想抹眼淚,夫妻倆在外打拼,不管賺了多少都要拿回家給老太太,還不能吭聲,但凡做的不合老太太心意,老太太就“家法伺候”。

想到沈明鈞被打得連路都走不了,惠娘就覺得膽寒……這是什麼老孃,居然連自己兒子下手都那麼狠?

現在可不同了,周氏的得意程度,已經不亞於當初的李氏。

好在這個姐姐,心眼還算實誠,對兒女好,對媳婦好,對我這個異姓妹妹也不錯,可誰又保證在自己婆婆耳濡目染下當家的周氏,能始終保持如此淳樸的心?

二月十三這天,搭着沈家滿門老小的馬車到了長汀縣城,沈明鈞夫婦親自出去迎接。

惠娘這還是第一次見到沈家所有人,等見到後,她才知道這是多大一家子。

第一代只有李氏一個,第二代五房人如今剩下四房,第三代可就多了,嫁出去的女兒沒回來,不過即便如此,孫子和孫媳婦,再加上三、四代人中懷裡抱着的,地上跑的,讓惠娘看了不由眼花繚亂。

我怎就沒有這麼大個家,孤苦伶仃?

惠娘有些爲自己悲哀,不過仔細想想,這家大了沒啥好處,想想周氏的苦,又覺得沒人管束其實是好事。

因爲周氏早就安排好了,再加上有心思縝密的惠娘幫忙,沈家人很快便安頓下來。

李氏到了藥鋪,說是要看看惠娘平日工作的地方,其實是想看望她的寶貝孫媳婦。

跟以前的態度不一樣,李氏如今對謝韻兒那是喜歡得緊,得知謝韻兒還在坐診,她總是埋怨和數落,不過也不知道她在埋怨誰……

以前肯定是說沈明鈞夫婦的不是,可自從沈溪中了狀元后,沈明鈞夫婦什麼都是好的,怎會有錯呢?

“小孫媳婦,別出來忙了,進去歇息一會兒,跟祖母多說會兒話。”李氏拉着謝韻兒的手不鬆開,熱情得讓謝韻兒無所適從。

“祖母……裡面坐。”

謝韻兒無比緊張,她見李氏的次數不多,可每次見面她總能想起老太太監督她跟沈溪合巹時的場景。

以前總覺得害羞,現在卻覺得歡喜交加,畢竟她已經真正跟沈溪合巹,不再只是演戲。

“七郎回來後,要多跟他在一起,嗯,至於這藥鋪啊,這些天你不用過來了,祖母這裡爲你準備了一些藥,你回頭服下。”

李氏手哆哆嗦嗦地從懷裡掏出一包藥來。

周氏有些哭笑不得:“娘,韻兒自己就是醫藥世家出身,您這操的什麼心啊?”

老太太沒好氣地道:“這藥跟你們平常用的藥不同,都是女兒家滋補身體用的,當初爲娘生你大伯的時候,便用過這藥。”

聽李氏如此說,謝韻兒便知道是什麼“藥”了,說到底,只是民間女人用來促使生孩子的偏方。

不知道還好,一明白,謝韻兒的臉“唰”地一下紅成一片。

***********

ps:第一更送上!

不出意外的話,等會兒還會有第二更,天子正在碼,請大家多多支持!求訂閱、、和鼓勵!

第一四四四章 六省總督?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一七一六章 市井之徒第二四五六章 破城第七六一章 非正常渠道(第二更)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二六四〇章 不決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第二二四三章 開脫第一六三六章 換個總制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對壘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二〇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謝所有書友)第二三八九章 各有技術第一四四〇章 叛亂擴大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二五六一章 宿將之哀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二五六九章 不用自謙第一三〇〇章 明降暗升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二三四一章 勸退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一五四六章 大戰爆發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二三八六章 京城一盤棋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二四八三章 反對和支持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八四〇章 曉之大義第一七〇一章 潦草選後第一七三章 畫娘第八一七章 拉唐寅下水(第二更)第七八〇章 共商票擬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第九三七章 陸路行軍第四六八章 大浪孤舟(第二更)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一二八四章 奉調入城第九六三章 招安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一一六〇章 閒話監軍第一〇三八章 仁心(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六八二章 鄉試主考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一四九章 濃濃年味第四一九章 生意人本色(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林黛的紅樓夢第十八章 師兄弟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一九二三章 分權領兵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臉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六八二章 鄉試主考第一五一九章 太子耍酒瘋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二四八六章 戰局有變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二三四九章 抗議第一三四章夜半相會無人時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九十二章 無言以對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