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

沈溪從未在李二小姐面前承認過自己的身份,因此就算李二小姐已從外界知曉,仍要故作不知,但她對沈溪夫婦恭敬異常,跟她以前對待“趙畫師”的態度大相徑庭,連謝韻兒都感覺到,這位李家小姐將沈溪當作官員看待,而非一名畫師。

“滴水之恩不忘涌泉相報,小女子送來薄禮,望趙畫師不要嫌棄,以後趙畫師的事便是我們李家的事。”

李二小姐語氣之間很客氣,一副把沈溪當作“自己人”的模樣。

沈溪笑着搖搖頭,道:“李小姐送來厚禮,在下先行謝過,不過以後在下未必常住京城……”

李二小姐驚訝地問道:“趙畫師要遠行?”

沈溪如今在翰林院供職,暫且沒有遠行的計劃,聞言卻依然點頭,其實是不想跟李家間有太多來往。

見沈溪點頭,李二小姐多少明白人家的意思了,這分明是不想跟商賈之家走得太近,再多說便是拿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她很明事理,不再提關於與沈溪多熟絡之事。

不多時,李二小姐起身告辭,帶着僕從離開。謝韻兒臉上滿是笑容:“相公如此做,似非待客之道呢。”

沈溪搖搖頭,說道:“娘子,我們現在不大不小是個官宦之家,跟李家走得太近,難免會招惹來閒言閒語。以前你爲謝家之事,到那些官宦人家拜訪,估計沒少受冷遇吧?”

謝韻兒白了沈溪一眼,側過頭時卻抿嘴一笑:“那時妾身把那擺譜的官員恨得牙癢癢,未料如今我卻嫁了個這般的相公。”

謝韻兒心情好了許多,此時的她沉浸在****中,腦子有些不好使,心裡除了丈夫再也容不下別的任何事情。

回到小院,林黛追問沈溪和謝韻兒去了哪裡無果後,悶悶不樂,沈溪則開始爲兩日後的午門置對發愁,倒不是說他擔心事情最終會牽連到他身上,而是他將親眼見證明朝歷史上一段有名的冤案,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卻無法左右案情的結果。

兩天時間轉瞬即逝,這天天沒亮,沈溪就收拾妥當,穿上朝服往皇宮午門而去。

新科進士中,被勒令前往的人只有沈溪、倫文敘和孫緒,其中沈溪和倫文敘在翰林院上班,平日低頭不見擡頭見,此番見面沈溪只是點點頭笑笑,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要說沈溪看得開,倫文敘看得就更開了,因爲倫文敘本身就是名儒,就算他跟程敏政以前有過交際,他也不用擔心別人將他往渾水裡拽。

唯有孫緒面色沉重,他這人狂放不羈,以前得罪過不少人,別人往他身上潑髒水並非一次兩次,若是以前那般中傷,他大可不當回事,但這次卻涉及身家性命,由不得他不戰戰兢兢。

“……料想應該沒我三人什麼事情。”最後出言安慰的反倒是心裡最沒底的孫緒,“我就不信,那姓都的再咬,能把我三人牽扯其中?要是真有牽扯,鎮撫司早就上門拿人了,何必等到今日午門置對才叫我三人前來?唉!要怪還是怪當初爲何要作出那道策問題……”

沈溪笑了笑,問道:“聽孫兄的意思,若早知道有今日,當初就算知曉那道策問題的答案,也會避忌不答,是嗎?”

孫緒沉默了一下,未置可否,不過看樣子他還真有這種打算。

沈溪料想,或者這年頭的人都抱着中庸的思想,寧可自甘平淡也不想招惹麻煩,而讓沈溪選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哪怕知道會惹來無窮無盡的麻煩,但依然要將那策問題答出來,因爲這事關科舉前途……不冒險哪裡來的會元、狀元當?

再世爲人,沈溪對於自己的仕途,其實也有執念,這可不是因循守舊滿腦子封建思想的酸腐儒生所能理解。

沈溪三人抵達午門前,已得知一些消息……今日弘治皇帝不會親臨午門,不過已欽命左都御史閔圭主審,刑部尚書白昂、大理寺卿王軾協同審理此案。

審案的地點設在午門,按照舊例爲“廷鞫”,而且是三司衙門“三堂會審”。同時會有六科都給事中參與會審,因爲是欽辦的要案,閔圭屬於代天子審案,事情結果要第一時間傳到宮闈。

雖然公堂設在皇宮午門外,但本身案子並不會公開審理,這天不會有朝官和百姓過來圍觀。

三人抵達午門時,天剛矇矇亮,來的人不多,主審官閔圭未至,幾名屬官正湊在一起交談,還有三司衙門的人往午門前搬桌椅和刑具。

大明朝的公堂審案可說是相當黑暗,用刑幾乎是家常便飯,而這次所審犯人又都是從詔獄裡出來,酷刑下可能都只剩下半條命。

沈溪對唐寅受刑的情況並不太瞭解,當年徐經被拷問後“據實招供”,以及程敏政出獄四天就暴亡,可見他們所受酷刑之嚴厲。

這尚且是在朝廷吏治相對清明的弘治一朝,換作之前之後幾代皇帝,他們的下場可能會更慘。

沈溪畢竟不是以參與審案的身份而來,說起來他跟倫文敘、孫緒一樣都是嫌犯,若這案子將他三人牽扯出來,或許上去受刑都有可能。

三人見沒人搭理,自覺站到左側的紅牆下,這時一名五十多歲的官員走了過來,對三人行禮,問道:“幾位是?”

“翰林院史官修撰沈溪。”

“翰林編修倫文敘。”

“吏部觀政進士孫緒。”

那人一聽,點了點頭,恭敬回禮:“在下工科都給事中林廷玉。”

在明朝,六科給事中並不隸屬於任何衙門,行的是納諫、監察之事。其本身官職並不高,六科都給事中不過才正七品,官品甚至不及沈溪的翰林修撰,但屬於向皇帝直接負責,有封駁、科抄、科參、註銷之權力,形同門下省之權限職責,屬於典型的官低權高。

《明史》卷七十四《職官三》有記載:“六科,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頒之;有失,封還執奏。凡內外所上章疏下,分類抄出,參署付部,駁正其違誤。”

這次舉報禮部會試鬻題案的華昹,就是戶科給事中。

聽到對方自曝來頭,倫文敘和孫緒臉上都帶着一抹謹慎和防備,生怕一言不合引起這位工科都給事中的懷疑,從而牽扯進鬻題案。

但沈溪卻知道林廷玉在這案子上屬於“自己人”,林廷玉一直主張將此案撤銷,將涉案人等放還,也是因爲他的主張,在案子結束後,他被降職發配,屬於朝中所有大臣中,除涉案人等外唯一受到此案牽連的。

沈溪在官品上屬於林廷玉的“上官”,但此時他一點兒沒有上位者的覺悟,再次行禮,問道:“會審幾時開始?”

林廷玉臉色凝重:“要再等一個時辰……三位若覺得累了,讓人搬椅子過來便是。”

沈溪趕緊擺手:“不可,今日我等身背懷疑,沒有資格落座。”

林廷玉點了點頭,未再勉強,行禮後重新返回主案桌那邊,他作爲今日監審官,還有不少事情做。

說是等一個時辰就能開審,可一直等了兩個時辰,太陽差不多要到頭頂了,才從宮門方向過來一衆身着朝服的官員,其中走在最前面的是七卿之一的左都御史閔圭,在他身後則是刑部尚書白昂、大理寺卿王軾,以及三司衙門屬官一衆人等。

這些人一來,連同沈溪、倫文敘等人具都行禮,而且行的是跪禮,因爲這些人代表天子審案。

等三司衙門主官落座,其他人才相繼落座,沈溪三人站在刑部衙役和吏員後面,既不屬於審案,也不屬於旁聽,更類似於人證或者囚犯,若有需要,隨時會被拉到午門口打一頓板子。

閔圭手上拿着禮部會試鬻題案的所有卷宗,他先仔細檢查一遍,確定沒有錯漏後,喝一聲:“提堂!”

在刑部衙役的“威武”號聲中,事件的兩名當事人,舉報人華昹和被舉報人程敏政,被幾人架着到了午門正前方,待押送之人鬆手,二人皆都無法站立或者跪下,只能趴在地上才能應答。

雖然二人身上換上乾淨的衣衫,但依稀可辨程敏政臉上和手上的傷痕,至於華昹那邊情況相對好一些,他畢竟是舉報人,而且朝中有人給他“撐腰”,在牢裡基本沒受酷刑。

但就算華昹在牢房受到一定優待,可還是跪不下來,只能跟程敏政一樣趴在地上回話。

“所提案犯,是爲何人?”閔圭一臉威儀地喝上一句。

華昹先行禮回話,態度好不恭敬,反倒是程敏政一臉傲氣,回道:“吾乃翰林學士、禮部右侍郎程敏政是也!”

就算遭受嚴刑,可到底還有文人的風骨,此時仍舊不屈不撓,只是稍顯中氣不足。

閔圭、白昂和王軾三人對視一眼,既爲朝臣,若平日無深仇大怨,斷不至落得今日這般田地。

閔圭拿起手上一份御筆詔書,站起身道:“聽宣。”

連同白昂、王軾等人具都起身,然後恭敬下跪聽旨,卻是弘治皇帝欽命三司衙門會同審理此案的詔書。

待宣讀完畢,所有人剛站起,未等落座,就聽趴在地上的程敏政高呼:“吾無罪,吾代天子科選天下士子,何罪之有?”

“不得喧譁!”

閔圭喝了一句,對別人有用,對程敏政絲毫不起作用。

要知道程敏政自從被下北鎮撫司大獄後,每日面對的都是蠻不講理的錦衣衛,今天好不容易碰上以前的同僚,而且還是皇帝欽命派來審案的,所喊內容能上達天聽,此時不喊更待何時?

*************

ps:第六更!

本章依然爲創世盟主“哥哥是我”加更!天子自開書以來,得到起點、創世、qq閱讀和手機qq等讀者的大力支持,天子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士爲知己者死,此時不爆發,更待何時?也請大家多多支持,繼續訂閱、、和給予天子最大的鼓勵!

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當時第一五八一章 交易第五八四章 北還(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一七三四章 一把火之威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七一七章 周氏當家(第六更)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二三九四章 探監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二五四六章 不參與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七九七章 右庶子是個臨時工(第七更)第一七九一章 謝鐸來訪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一七四六章 雨點小第二六七六章 助力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二四二五章 大勢所趨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九十三章 離家出走的大伯第六五六章 晚來一步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二六〇〇章 亂象叢生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一〇三二章 先見之明第五一四章 大明第一聰明人(第二更)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八六一章 矛盾結合體第二三三章 遊船河(第三更)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二六五三章 利用第三〇六章 特別的相親(第六更)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一〇一二章 四世同堂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一三四五章 政治危局第二四六三章 守株待兔第一〇九一章 騾車陣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一八三八章 前途未卜第一〇四章 姐妹齊心,其利斷金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一六九一章 飯桌交鋒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一七九一章 謝鐸來訪第八九五章 心有所繫(求月票)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一一〇一章 出使的女人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九三〇章 不請自來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