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

己未科禮部會試和殿試已過,不過餘波未平,朝廷上下對皇帝在鬻題案發後將華昹、唐寅、徐經三人下獄之事顯得很不理解,認爲皇帝有意包庇程敏政,工科給事中尚衡、監察御史王綏上書弘治皇帝,請釋放華昹,將程敏政下獄,皇帝將奏摺再次留中不發。

程敏政是作爲內閣輔政大臣儲備的,就算不令程敏政入閣,眼下徐瓊年歲不小了,禮部尚書需要人填補,程敏政無論是才學還是做官能力,都得到弘治帝的認可。

而且弘治帝也看出來這次的鬻題案涉及到朝廷內部紛爭,實在不想爲平士子之憤而損失一員得力干將,但朝臣給他的壓力實在太大,弘治皇帝的意思,是想再拖拖,看看是否輿論會有轉圜餘地。

可明顯朝臣不想給皇帝這個面子,攻訐程敏政的奏本仍舊絡繹不絕,尤其是在徐經被嚴刑拷問之後,吐露曾向程家家僕賄賂之事曝光,程敏政鬻題案人證和物證都有了,皇帝還是把彈劾程敏政的奏本留中十餘日。

在此期間,沈溪照常到翰林院點卯,每天要做的便是整理那些枯燥無味的法典。

不過勞動也是有收穫的,四月初,沈溪第一筆俸米發放到位,他一共到翰林院不到十天,卻按一整月領的薪俸,不是銀子和銅錢,而是白花花的大米,從六品的翰林院史官修撰月俸是八石米,也就是九百斤左右,按照市面上一石米差不多是六七百文的模樣,沈溪的月俸也就是五六兩銀子。

在翰林院中,這已屬於高薪,那些庶吉士是按從九品的官階發米,一個月才五石米,除了要養家餬口外,還要人情客往,那才真的叫過的苦日子。

這天下午發俸米,翰林院供職的人可以選擇是自己領回去變賣,又或者是直接從戶部折價拿銀子、銅板回去。

自己找人賣米,事情會變得複雜許多,需要找人手搬運,還要親自看着賣,對斯文人來說有點兒丟面子。

但官俸的俸米質量好,不兌沙子,到米糧店能賣出高價,尤其是在城中近來米價騰漲之時,比之官價要高出不少。

朱希周等人習慣了只帶足夠養家餬口的米回去,剩下的在翰林院就折價兌了銀子……

沈溪看了看,還是決定把米拿回去自己賣比較好,於是乎在所有人眼中,只有沈溪把全額的俸米領到手,八石米倒也沒缺斤少兩,只是沈溪要搬回家,就得花錢僱馬車來,再請人手把俸米搬上車,先運回家存放,回頭指派朱山跟寧兒出去賣米。

這招來同僚們的恥笑,很多人對沈溪這種“不知斯文”的做派不欣賞,又覺得沈溪是在譁衆取寵,讓翰林院的同僚跟着丟臉。

沈溪不理會這些聲音,他只知道要在京城過活,不精打細算不行,開源節流一樣都不能馬虎,就算只多賺幾個銅板,他也要爲此努力。

第二天,米就賣了出去,比之直接在翰林院折價拿俸銀多賺了一貫錢還要多,沈溪頓時從月俸五六兩左右,變成月俸七兩往上。

這天在飯堂湊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朱希周笑着打趣:“沈修撰,前幾****運了俸米回去,可要早些變賣,免得招了蟲鼠,眼看夏天就要到來,平白折損了可不好。”

這年頭,沒有殺蟲劑和驅鼠藥,蛇蟲鼠蟻絕對是人類大敵,防不勝防。

沈溪點點頭,回道:“前兩日便賣了。”

朱希周稍微驚訝了一下,他本以爲沈溪年紀輕輕,不懂官場規矩,纔會把糧食運回家,又怕沈溪閱歷不足,只懂做學問而不懂賣米等俗事,想提供些幫助,未料沈溪居然如此快便把糧食賣了。

朱希周想了想,問道:“這市面上,新米價值幾何?”

這次輪到沈溪詫異了:“懋忠兄不知嗎?近來城中米糧價日漲,一石新米,就算是收糧的價格,也在七百文往上。”

朱希周沒回話,倒是旁邊的“小老頭”王瓚瞪大了眼睛:“當真?”

沈溪這才知道這些翰林一個個真的是死讀書,連世間柴米油鹽價值幾何都不清楚。他把市面上各種糧食的價格大致一說,朱希周和王瓚臉色多少有些難看,很顯然他們不知道原來把糧食直接在翰林院折價,要損失近兩成的俸祿。

“早知道……”

朱希周幾乎是脫口而出,但剩下的話,他就不說了。很顯然,他也動了把糧食領下來自行運去變賣的心思。

沈溪道:“有俸米還是自己賣的好,不求他人,家裡人日子能過得好一些。在這什麼都需要錢的京城,想安身立命實在太難。”

沈溪說的是大實話,連朱希周和王瓚這樣平日灑脫之人,也覺得沈溪的話分外有理。朱希周道:“那以後,我也叫人把俸米領回去,自己找糧食鋪變賣。思獻兄以爲呢?”

相比於朱希周,王瓚養家的壓力更大,因爲他上有老下有小,全家就靠他這點兒俸祿來養活,王瓚聞言自然是點頭不迭。

朱希周和王瓚將沈溪賣米的事對外一說,找人一合計,衆翰林就算再顧及面子,也覺得自己當了冤大頭敗家子,紛紛表示以後要把俸米運回去自己變賣。本來已經摺價收了銀錢回來的,居然想把銀錢退回去將米糧“贖”回,再拿去市面上賣錢。

讀書人嘲笑別人摳門的時候極盡諷刺之能事,可當他自己摳門起來時,卻是無所不用其極。

照理說你都折了銀錢回來,銀貨兩訖概不退換,結果聽說市面上米價高,就想耍賴,這不是讓戶部經辦的官員爲難嗎?

但翰林院的官那可是皇帝近臣,萬一哪個翰林被皇帝叫去開經筵時把此事提出來,那這事牽扯麪可就大了。皇帝給大臣發俸米,結果戶部卻給折成銀子,這分明是置皇帝的法令於不顧啊。

若是正常的折換倒也罷了,偏偏戶部這些人手腳不乾淨,折銀看似是給朝官們方便,其實是爲了中飽私囊。

大明朝的官俸是以俸米形式下發,因大明朝沒有職田,官員全靠這點兒米來養家餬口,京官往往先被戶部的人剋扣一層。

不過比之地方官,京官還算是好的,畢竟京官活在天子腳下,沒那麼多貓膩。

地方官就涉及到折鈔、折絹、折布等等折物之法,總的來說,就是不發米,而是發大明寶鈔或者是絹布這些,讓官員自己賣給收購商,而且沒法直接從朝廷兌換銀錢。

到了民間,大明寶鈔、絹布這些東西並非市場必須,被市面殺價殺得狠,官員本來就不多的俸祿,進一步被剋扣。

自古以來,明朝當清官是最苦的,你不貪就沒法過日子,貪了就犯了剝皮抽筋的大罪,當個諫臣怕被廷杖,言者無罪根本屬於一句空話,東廠、錦衣衛的詔獄大門隨時爲官員敞開,詔獄是鬼門關,進去容易出來難,身子骨孱弱的文官進了詔獄被嚴刑致死之人比比皆是……

沈溪只是做了一件他認爲對的事情,就帶來翰林院內的連鎖反應,同時也遭到戶部官員的嫉恨。

哪裡來的臭小子,上任第一個月就跟朝廷既定的潛規則唱反調,你一個人鬧也就罷了,現在倒好,整個翰林院的人都不想讓我們撈油水,等着穿小鞋吧!

衆翰林如願以償把自己折出去的米給贖回來,下一步他們要賣米,可這些人基本沒做過買賣,對於買賣之事,僅知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討價還價什麼一概不懂,更別說是找門路貨比三家。

讀書人本來也不屑於這個,因爲在讀書人看來,經商那是下九流之人才做的事。

面對一袋袋米糧,這些養尊處優清貴的翰林官發了愁,只知道外面的糧食好賣,可找家人出去打聽了一下,全不是這麼回事,城裡糧鋪根本就不收小批量的米,就算收價格也沒沈溪說的那麼高。

感情是騙我們去得罪戶部中人,把米贖回來,結果賣不出去,耍弄我們是吧?

沈溪也沒想過翰林院的人會如此胡攪蠻纏,對錯都要他一人擔着,要怪只怪這些人把戶部的人得罪了……

城中大的米糧行基本都跟戶部的人有牽扯,你想高價去賣糧,就是要砸人家戶部人的飯碗,只有堵上這些翰林們的路,纔不至於把自行賣糧演變成朝中官員的風氣。

“這兩天我叫家人在城中米糧鋪都打聽過,可價格跟你說的不一樣啊。”

到了這時,朱希周也有些着急,這事雖是因沈溪而起,卻是他跟王瓚牽的頭,現在俸米賣不出去,衆翰林又不想把糧食堆在家招惹蟲鼠又或者發黴,若再把糧食賣給戶部那些蛀蟲,不但要被人奚落,連價格也要往下折。

沈溪語氣平淡:“你們去的,都是城裡那些大的米行和糧行吧?”

朱希周愣了愣,問道:“有何區別?”

區別大了,大的米糧行本身不收散貨,且多與戶部有牽扯,甚至跟府庫盜糧案的人有暗中勾連,這些人不會爲一點蠅頭小利而壞了規矩。

那些小的米糧行則不同,翰林院的俸米幾乎是京官俸米中質量最好的,小米糧鋪一次收個七八石糧食,那都是大買賣,不但給的價高,且笑臉相迎,讓你賣完一次還想賣第二次。

“去小米糧鋪走走,若不知道何處有,給你們介紹幾家。”沈溪說着,在紙上寫了幾家米糧鋪的名字和位置,這些米糧鋪多少都跟周胖子有關,不怕不給面子。

**********

ps:第一更送上!

今天銷售榜上落到第十二位了,天子雖然有些難過,但好歹可以休息一下,過了明天,天子承諾的大爆發又要來臨,正好養精蓄銳。

今天的更新是保底兩章,再爲所有書友加更一章,如果成績喜人,再加更一章!雖然咱成績下滑了,但志氣不能落,還是那句話,成績越好,更新越多,也算是對天子的一個鞭策和刺激!

求訂閱!求!求!求!

第一八九章 轅門入場第二五七五章 愛情觀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一九二三章 分權領兵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一九一三章 中飽私囊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二二八七章 隨遇而安第六七五章 替代軍功第三五六章 柳下惠?(第三更)第一三六六章 改革(第三更)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一四六一章 規劃好的路第一九〇八章 無中生有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六十七章 團圓飯第一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二〇一五章 特殊的賄賂第八二九章 不平靜的珠江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八五二章 真假督撫(第一更)第二〇八七章 賴上門第一七五四章 雙簧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第六五三章 小丫頭不懂事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二六七五章 如爾所願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七八〇章 共商票擬第八五五章 白花花的贖銀(第四更)第一一三八章 信使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一六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幣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一〇一二章 四世同堂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二四六九章 爭權奪利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一五五七章 治喪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二〇六一章 離間計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二四〇二章 宴客第一五八六章 殿試考題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二二一〇章 希望在你身上第一九二一章 叛亂到來第六八六章 大明才俊第一人第八章 啓程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一八五七章 護送潛逃第二六七五章 如爾所願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四一〇章 營救(第八更,送所有書友)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三四九章 有力無腦(第六更)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一五二六章 百般阻撓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第一三四七章 突然襲擊第二二〇二章 漫長的等待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九八四章 圍山第二三一五章 顏面第一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