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三章 藏頭露尾的會元(第三更)

很多人想到,莫不是沈溪昨日被北鎮撫司扣留,至今未被放還?

此番禮部會試牽扯進鬻題案,事件的三名主要當事人,程敏政、唐寅、徐經,在禮部會試放榜之後多半會有牢獄之苦,莫非這新會元沈溪也未將自己摘個乾乾淨淨?

蘇通畢竟是沈溪的好友,就算他羨慕和嫉妒沈溪,但也明白沈溪那是實至名歸,以這幾年他與沈溪的相處來看,無論才學,還是詩詞歌賦,都無人能出沈溪之右,你唐寅在江南牛逼哄哄又如何,還不是敗於沈溪,灰溜溜地離開?你祝枝山詩詞祭文了得又如何,還不是被沈溪幾句話說得顏面無存?

眼下前來報喜的報子,最擔心的是自己拿不到賞錢,但他們很快便打消了疑慮,因爲蘇通已讓隨從拿出銀子來,最後居然散了二十多兩散碎銀子出去,這可比一般的貢士要多多了。

但這裡畢竟不是汀州府,就算是同鄉舉人,想過來恭賀討個賞,卻發現沒人可賀,無處討賞,畢竟蘇通只是替沈溪,回頭沈溪是要“還”的,他們去跟蘇通討賞怎麼看都不合適。

“這沈會元,到底去了哪兒?”

等報子領了賞錢離開,剩下的舉子罵罵咧咧。

很多人都等着看沈溪倒黴,誰讓沈溪閒得沒事去跟唐伯虎鬥畫,這一斗居然就牽扯進鬻題案,倒黴了吧?

可現在倒好,人在哪兒雖然不知,可人家畢竟中了會元。有些人便幸災樂禍地想,最好給他把功名剝奪了,讓他空歡喜一場。

等蘇通打發走報子,喬裝成看家護院的廠衛人員已經將衆舉子驅散,蘇通還在奇怪玉娘爲何會在東昇茶樓。

等蘇通上樓,卻見玉娘在一間敞開門的屋子外面等他,蘇通上前行禮,問道:“玉娘何故前來?莫不是聽說沈老弟他中了會元,過來討個喜?”

玉娘抿嘴一笑:“奴家正有此意呢。”

蘇通跟着笑了起來,眼角的餘光剛好看到房間裡的情形,笑容頓時凝滯……在房間靠窗的位置赫然站着一人,此人正看向窗外,那身高、背影,不正是這一榜的會元沈溪?

蘇通當即驚訝地指了指沈溪:“他……”

沈溪聽到聲音,轉過頭來,笑着對蘇通點點頭,蘇通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矇頭蒙腦進到屋裡,玉娘輕輕將房門關上了。

其實屋子裡並不止沈溪和玉娘,還有一名身着男裝、手持利劍的女子,正是蘇通的老熟人,當初在汀州教坊司表現得對他“很有意思”的熙兒。

“玉娘,這是作何?你……莫不是要綁架我等?”

蘇通看了看熙兒手上寒光閃閃的長劍,再看到佳人臉上一點兒都沒有當初在教坊司時溫柔嫵媚的模樣,目光中帶着幾分冷酷和肅殺,纖纖玉手按在劍柄上,大有一言不合持劍相向之意,頓時緊張起來。

玉娘笑道:“蘇公子過慮了,此處安全得緊,奴家並非綁架沈公子,而是保護他,免得他爲奸人所害。”

“那……”

蘇通指了指沈溪,“他一直都在客棧?”

玉娘道:“蘇公子有何疑問的話,爲何不親自問沈公子?其實奴家也才見到沈公子,很多事不明……沈公子,奴家暫且退下,就不妨礙您跟蘇公子敘話了。”

沈溪行禮:“有勞玉娘。”

玉娘對熙兒使個眼色,熙兒跟着她出了房門。

等人都出去了,蘇通這才驚訝地問道:“哎呀,沈老弟,你這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爲兄怎麼看不懂?外面都在傳言,你昨夜被……嗯,據說是被押解到北鎮撫司衙門沒有出來,還以爲你下獄了,讓爲兄好生擔心。”

沈溪坐下,示意蘇通同坐,然後給蘇通斟上茶,親自送到蘇通面前:“在下正要感謝蘇兄爲我奔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惜在下身負職責在身,不便相告。”

“職責?”蘇通仍舊滿臉困惑。

沈溪道:“昨日裡,北鎮撫司江千戶親自提我往鎮撫司衙門敘話,得李大學士傳召,而後由江千戶送至秘密之所。今日獲悉我中會員後,江千戶這才送我返回客棧,剛從後門上樓,未料蘇兄便來了。”

沈溪說的人,又是“江千戶”,又是什麼“李大學士”,蘇通稍微理清了一下頭緒,才驚呼出聲:“昨日前來提人的是江櫟唯?”

心急之下,蘇通乾脆把江櫟唯的名字直呼而出。

見沈溪點頭,蘇通憤然道,“他瞞得我好苦啊,我還請他幫忙,卻不知……他這是爲虎作倀啊!”

沈溪笑道:“也不能如此說,江千戶畢竟身負皇差,不得不如此。同時如此安排,他也是爲我安全着想……此番我會試上榜,還是他提前問明情況,回來相告我方知曉。”

蘇通這纔想到江櫟唯去過貢院見禮部官員,說是替旁人問成績,當即點頭:“怪不得。”

沈溪正色道:“蘇兄心中必定有許多疑問,但恕不能如實相告,並請暫時勿要將在下已返回客棧之事對外泄露,免得有無關人等前來叨擾。若蘇兄離京南下,在下當奉上盤纏,恭送蘇兄迴歸。”

蘇通笑着擺擺手:“沈老弟,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中了會元,乃是天大的喜事,就算要走,我也要等你金榜題名之後……若沈老弟你能再中狀元,可就是連中三元了,我大明朝連中三元者鮮有其人,你只差最後一步!”

從明朝建立到目前弘治年間,只有二人連中三元,分別是黃觀、商輅,其中黃觀因涉及到靖難之役,在燕王朱棣繼承帝位之後,將黃觀的狀元除名。到了弘治朝,真正連中三元者只有商輅一人。

而沈溪如今很有可能成爲“第二人”,名留青史,難怪蘇通越說越興奮,就好似中會元的人是他一般。

沈溪微微苦笑:“蘇兄說這些爲時尚早。這幾日裡,在下依然會留在客棧內不出……”

蘇通點頭表示明白,他也不問沈溪爲何中了會元還這般低調,以爲是鬻題案的事沒有結案,沈溪怕高調惹來禍端。

蘇通到現在也是一陣後怕,當初沒聽沈溪的話,跑去見了程敏政,誰知道程敏政這個主考官還真牽扯進了鬻題案,與沈溪當初對他的提醒別無二致。

蘇通心想:“沈老弟他懂得堪輿玄空之術,偶爾掐指算來,必是準確無誤,以後我還是多聽他的,準有好處。”

但轉念一想,“沈老弟馬上就要入朝爲仕,而我如今不過是舉子身份,以後何來機會聽他囑咐?”心裡不禁有些悲哀。

蘇通知道沈溪無恙,便沒有心思留下,又說了一番恭喜的話,就起身告辭。

本來在蘇通的計劃中,杏榜公佈後,只要沒中就要動身回福建,可現在沈溪中了會元,再過半個多月就要參加殿試,他倒不急着走了,想看看最後的結果。

等蘇通離開後,玉娘才重新過來,見沈溪神色平靜,不由問道:“沈公子一榜得中會元,爲何仍舊鬱鬱寡歡?”

沈溪緩緩回道:“各人自知自家事,如今我中會元,卻揹負朝廷的使命在身,但有差池,恐怕我不但是大明朝最年輕的會元,還是死得最快的會元。”

玉娘笑道:“本以爲沈公子豁達,卻不知竟也這般自怨自艾。”

樓下那邊仍舊有動靜,不斷有人知道沈溪中了會元,特地前來拜訪,但下面從客棧老闆到夥計都是統一的口徑:沈溪在滯留北鎮撫司衙門,尚未回來,估計這會兒還在大牢裡蹲着。

那些想跟沈溪攀親近之人,得知這情況後唯恐避之不及。

沈溪這會元頭銜,尚不知能否保到明天,我還是不要與此人接近爲好。

沈溪就好像一朵花骨朵,先是招蜂引蝶,但在有蜜蜂把花蜜是苦的消息傳出去去,漸漸地這東昇客棧便不再有人來叨擾。

“玉娘,我可否寫封信,告知汀州鄉里,說我中了會元?”沈溪問道。

“不可。”玉娘微微搖頭,“沈公子暫且留在客棧內,江大人已收到風聲,這兩日內,賊人必定會找人前來與沈公子接洽,待事情平息之後,沈公子金榜題名,再一併傳信回福建不遲。”

沈溪無奈地點了點頭。

到了這個時候,沈溪還不知道蘇通做了一件“壞事”,將他被北鎮撫司“下獄”的消息傳回汀州去了。

……

……

沈溪中了會元,京城的衆舉子炸開了鍋。

十三歲,本是孩提,正該在學塾埋頭苦讀,卻連過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五關,眼看就要問鼎殿試,如何能讓寒窗苦讀十數載到幾十載的衆舉子服氣?

就算你再天資聰慧又如何,畢竟才十三歲,能看多少書,能作多少文章?

就算再用功,日夜讀書不輟,都未必能過縣試一關,更何況還是會試會元,難道朝廷的科舉考試是兒戲,連考生最基本的才學都分辨不出?

可還是有不少人親眼見識過沈溪的才學,以前沈溪所寫文章也被人拿了出來,就算大多數應考會試的舉人,見到沈溪的文章後也自愧不如。

沈溪的文采不單單是在紙面上,更重要的是博古通今,以及引經據典的合理、全面。這是沈溪前世生於信息時代的優勢,而眼下的舉子,就算學問再好,他們所看的書籍也有很大的侷限。

本來沈溪跟鬻題案牽扯不大,可在衆舉子見到沈溪的文章後,自愧不如之下,就想到“唯一合理”的解釋,那就是沈溪背後有高人爲他寫文章。趁着朝廷還未公斷鬻題案,輿論開始將藏頭露尾一直沒露面的沈溪,往鬻題案上扯。

也是某些有心人存心作怪。

唐伯虎和徐經可是享譽江南的大才子,號稱文采書畫無一不精,最後依然落得個名落孫山的結局,可沈溪就不同了,先前那麼高調,與唐伯虎鬥畫佔得上風,中了會元居然一反常態不露面,不是心虛是什麼?

這些人嫉妒心重,也不管沈溪當初鬥畫是主動還是被動,想事情就專往最壞的地方想。

輿論一推動,言官就要做事,很快便有御史和六科給事中的奏摺傳到內閣,十三歲的小會元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

ps:第三更!

不好意思,天子太疲倦了,中午吃過飯碼字,居然趴在電腦前沉沉睡了過去,一下午就這麼耽擱了,連我自己都沒想到會睡得這麼死。

醒來後趕緊碼字,到現在才碼出一章!

不過請大家放心,四章的保底肯定不會少,如果成績好的話,五章可期,請大家多多訂閱、、和支持!

第二四五一章 斷糧道第七三二章 劉大夏的器重第二四九九章 共鳴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二四〇三章 人來瘋第一七八四章 接踵而至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一八三五章 大勢漸去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第四七五章 李公斷,牆頭草(第三更)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二五三八章 扼殺於搖籃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九三〇章 不請自來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九三八章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二三五七章 誰之錯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一〇一八章 回京第一五八二章 新皇面前的紅人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八〇〇章 從京官到地方大員第二一四七章 特殊的門路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四九五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八更)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三九一章 跟師兄師姐過日子(第一更)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一一七二章 不若降了?第一三五〇章 麻痹對手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二一七一章 紙上談兵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一七八七章 小王將軍的本事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一〇九〇章 青春(冬至節快樂)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十八章 師兄弟第四十章 天花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二〇七〇章 大問題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長遠些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七六八章 迎靈第二四七九章 撥開雲霧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一三〇一章 虛位以待第二三七九章 壓不住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二二八三章 遇到對手了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三一三章 長大的不是時候(第六更)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礙納妾(求推薦票)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託孤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九一二章 升官發財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一八四章 美輪美奐的銀票第二〇八一章 進諫是門學問第二四一七章 沒門兒!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一三四〇章 熊孩子又失蹤了第一七四五章 要做權臣第二四六九章 爭權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