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三章 又進囚牢(第一更)

後世關於這次鬻題案,衆說紛紜,不過由始至終都沒有確鑿的證據用以證實唐、徐二人真的提前獲悉了考題。

這從二人出了考場後的反應,基本就能判斷一二。

歷史上的說法,是唐伯虎、徐經壓根兒就沒在會試的錄取之列,所以那兩份關於“四子造詣”策問對答如流的考卷,並非是他二人,程敏政的感慨最多隻是揣測而已。

但誰又敢保證,這不是負責複覈試卷的李東陽,爲了息事寧人而作出的假象?

沈溪突然問到唐寅和徐經,蘇通有些驚訝。

在沒有程敏政那番感慨之前,衆舉子還未把怒火完全遷怒到唐、徐二人身上,就算有人說鬻題,也僅僅是針對程敏政。

從這點上說,關於唐伯虎在考前就拿着題目去詢問別人,也是鬻題案發生之後人云亦云的結果。

就算唐、徐二人真的在考前拿着題目問人,但那題目絕對不會是這次會試的考題,在會試結束直到程敏政閱卷時發出感慨前,外間也未對二人有太多非議。

“我們管他唐寅、徐經呢,沈老弟,我且問你,這屆會試的考題,你全數答出來了嗎?其中就沒什麼難題不能作答?”

蘇通神色有些悽哀,很顯然他感覺自己在這次會試中發揮不佳,距離中進士還有一定差距。

沈溪道:“還好吧。”

一句話,讓蘇通感覺不可思議,他瞪大眼睛看着沈溪好一會兒,才由衷地感嘆道:“沈老弟的學問果然非同一般,從昨日到今天,我問過不下二十位同場考生,沒一人敢說自己發揮得還好。看來沈老弟確實是天資出衆,將來出將入相……”

沈溪苦笑着搖搖頭:“蘇兄這頂大帽子,我可戴不下。”

沈溪與蘇通見面沒用太長時間,因爲接下來將是一段時間的等待,放榜會在三月初,殿試則是在三月中旬。

考生一般會等到會試放榜後離開京城,對於蘇通這樣本身才學就不出衆的應試舉子來說,考完會試就該準備回鄉了,至於是直接回鄉繼續寒窗苦讀,還是遊山玩水之後折道返家,又或者是等待朝廷放任官員,都由舉人自己選擇。

很顯然,蘇通覺得自己還年輕,斷然不至於說放棄科舉之路,他還準備至少參加三四屆會試,到四十歲左右不中,纔會放棄科場,接受朝廷委任爲小吏。

在蘇通與沈溪會面時,不時有舉子過來詢問考試情況,沈溪一律以“不過爾爾”應付,別人只是覺得他年少氣盛,口出狂言,根本就不會想到他竟然能答出“四子造詣”這麼生僻的題目。

寒暄完畢,蘇通帶沈溪又去見了一些舉子,從他們的反應看,情況都一樣,嘆惋,可惜,再是對出題人程敏政的憤恨。

“……這等題目,就是放給翰林來做,也未必能做得出來,卻讓我等舉子來應答,豈不是強人所難?”

在這些舉人看來,自己只屬於士族階層的底層,尚未有機會接觸到太多高深學問的書籍,若是能躋身翰林院,多讀上幾本書,或者才能知悉那些生僻的學問。

考試之後,關於四子造詣的考題,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很多人就算知道題目,讓他自己去找,他也找不到題目到底出自哪裡。

有人說是出自《退齋記》,可這本書,偌大的京城都淘換不出幾本,要想讀到這麼生僻的典籍,最起碼家裡藏書要過萬,這對於普通舉子家庭來說根本不切實際。

沈溪這一天見過最多的是福建舉子,畢竟大家是同鄉,人在外地需要擰成一股繩。衆舉子義憤填膺之下,已經準備上書朝廷,“討要說法”。

沈溪感覺到,考試一結束,在京城的應試舉子都快要瘋了,或者彈劾程敏政鬻題並非是朝廷真要追究他泄露了題目,而是要給天下讀書人一個說法,當作是對程敏政出偏題、怪題的一種懲罰。

可惜此時程敏政渾然不知,隨着會試結束,下一步就是會試謄卷和閱卷,波瀾也因此而起。

當沈溪察覺輿論並未針對他時,心中稍微寬慰,他畢竟沒去拜訪過程敏政,也未跟程敏政有任何聯繫,不過這並不代表別人不會因此而攻訐他。

只要跟唐伯虎和徐經扯上關係的人,在鬻題案發生之後都很危險。

……

……

沈溪下午沒有回家,到了東昇客棧,一直等了一個多時辰,玉娘才姍姍來遲。

按照之前的約定,沈溪出了貢院就應該與玉娘會面,但沈溪一睡就是一整天,全然把與玉娘相約之事給拋到了腦後。

“……不知沈公子這次會試發揮如何?”見了面,互相見禮之後,玉娘問出了她最關心的問題。

沈溪道:“我十三歲便中舉,難道玉娘認爲,這還不夠礙眼嗎?”

玉娘輕輕一笑:“若沈公子能早日出仕爲官,那是天下百姓的福氣,若沈公子長久苦讀,或者……”

或者什麼,玉娘沒有說下去,這話似乎不該以她的身份發出感慨。明擺着的事情,就算玉娘有背景,關於沈溪是否出仕做官也與她沒什麼關係,除非玉娘這番話本身就是引用自別人。

一些有才之人,若是懷才不遇,可能會意志消沉就此不問世事,但有些人卻因此而憤憤不平,繼而成爲梟雄,與朝廷爲敵。

歷史上發動叛亂的豪傑,大多是科場不順的讀書人,因爲平頭老百姓是沒有那種可以號令羣雄的見識以及謀略,朝廷設立科舉制度,其實就是爲了安撫讀書人,讓讀書人找到一種可以獲得功名利祿的機會,不至於劍走偏鋒。

社會上升渠道被堵塞得越厲害,中下層讀書人躁動的情緒越激烈,往往對於王朝的統治者不利。

沈溪大概聽明白了一點,或者是他在誘殺宋喜兒時表現出來的謀略和冷靜,讓什麼人覺得他是個“危險人物”,若能科舉進仕爲朝廷所用還好,若來日一直榜上無名,難保不會對朝廷安危構成威脅。

沈溪揣摩:“說這番話的人,難道是劉大夏?”當即道:“在下只是個本分的讀書人,一心求科舉。玉娘,還是多說說運糧的事情,有這些天準備,船隻人手均已齊備,那朝廷批文方面……是否有着落?”

玉娘笑道:“奴家今日正是爲此事而來,有劉侍郎協調,戶部今年往南直隸和嶺南的春糧,都會交由汀州商會來負責運輸,公文已下發到地方,地方官府會予以協助。”

沈溪點頭,朝廷發公文給地方,說是讓地方協助爲假,其實是想告訴背後盜賣官糧的那些人,告訴他們有汀州商會這樣一條出貨的捷徑。

玉娘又道,“沈公子身份既已泄露,這幾日內或有人暗中與沈公子接洽,劉大人委命奴家跟隨沈公子左右,以幕僚身份出現。”

沈溪看了看玉孃的男裝裝扮,不像是僕從,倒好似風度翩翩的君子。沈溪稍微尷尬了一下:“玉娘莫不是準備與我……同進同出?”

玉娘笑道:“正是如此。”

沈溪臉上不由帶着幾分苦笑。

要說一個美女跟着你同進同出,那倒也是一件雅事,可玉娘畢竟已是半老徐娘,就算風韻猶存又如何?

這姜未免老了些,反倒因爲玉孃的存在影響到他平日的生活,連同家裡的幾個女眷,日子也不會太好過……最少,沈溪暫時沒法跟林黛“成其好事”,難道他跟林黛合巹之時,讓玉娘在外守着?

玉娘似乎察覺出沈溪有些不太方便,又道:“沈公子平日裡與家中女眷同住,或有不便,還是搬到東昇客棧,如此既能方便照應些,若賊人找來,也不至於尋個空,繼而引起他們的懷疑。”

倒賣庫糧的人想來與沈溪接洽,必然會到東昇客棧,沈溪不希望那些人找到他的小窩。玉娘道,“奴家未先請示沈公子,已派雲柳和熙兒先行往府上去,帶了衣物和行李過來,這幾日沈公子留在這裡……客棧內外已換了人手,確保沈公子的安全。”

突然間,沈溪有種被人軟禁的感覺。

若說江櫟唯跟他合作,還帶着些許商量的語氣,如今給劉大夏做事,可就沒任何轉圜的餘地了。

玉娘也深知這一點,她名義上是保護,但其實是監督沈溪,怕他泄露消息,同時也擔心沈溪擅作主張,跟盜賣庫糧的賊人有什麼不軌的交易。

沈溪攤攤手:“看來在下沒拒絕的理由……一切就依照玉娘之意便是。”

從如同囚籠一般的貢院號舍出來,沈溪又進入另一個囚牢。不過對他來說無關緊要,除了不能每日見到林黛之外,別的其實沒什麼差別,在客棧裡一個人住,反倒容易靜下心,或者可以考慮一下鬻題案,也可以考慮一下將來。

沈溪自己沒太多把握,說是這次會試一定能中進士,之後說不定還得進入太學讀書。或許要等到太學卒業,多次考會試之後,才能金榜題名有所作爲。

玉娘沒有允許沈溪回家收拾東西。

按照玉娘之意,沈溪平日的生活起居將會由雲柳和熙兒負責,由於熙兒會一些武功,將擔任他的貼身侍衛,晚上也會睡在一起,玉娘就住在隔壁房間,同時玉娘也有個化名,叫做“孫如”,卻是赴京趕考的舉子。

沈溪詳問之後才知道,原來“孫如”確有其人,真的是進京趕考的舉子,不過人很倒黴,在來京城的路上得病死了。

此事外間尚不知曉,此人體貌特徵與玉娘男裝後的裝扮相似,就算盜賣庫糧的人去追查,也不會懷疑玉孃的身份。

**********

ps:一大早起來網絡不通,然後打了10000號,告之欠費,天子有些莫名其妙,不是每次都繳一年的寬帶費用,要到八月份纔到期嗎?

結果去了電信營業廳一問,才知道去年九月家裡不知道誰按了機頂盒上的收費項目,那東西只要點擊過一次,就自認開通,然後每個月29元,一直扣費,到現在已經欠費嚴重,所以網絡停了。

交了欠費,又續交了一年寬帶費用,網絡終於恢復,天子回家緊趕慢趕,終於寫出一章,給大家送上!

由於昨晚十一點過“致虛極守靜篤”大大了一個盟主,今天將加更五章,在保底兩章的基礎上,今天至少是七章,如果成績好的話,還會更多!

還等什麼,想要看更多的章節,大家訂閱、、和吧!

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一六四三章 愁緒第一六七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八章 啓程第六九九章 潛移默化(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證據來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一〇七八章 激將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一七五四章 雙簧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四〇三章 又進囚牢(第一更)第二二五九章 白眼狼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二五二一章 只需一戰第一七九五章 免戰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一三五四章 分憂(求月票)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三七四章 神秘的約見第一四四三章 君前召對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第八六八章 屬驢的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〇六〇章 矛盾體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對壘第二一四七章 特殊的門路第一三〇四章 家宴謀劃(求月票)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六一七章 校場演炮(第四更)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第一六三〇章 阻力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一八三六章 韶華易逝第一五六二章 捉放曹第一七〇五章 誰愛管誰管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二四二〇章 去打架的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二四二一章 明君難當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六〇二章 守節(第一更)第一八〇八章 好心好意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五一九章 教太子鬥蛐蛐(第七更)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第九四〇章 各有所樂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一一三四章 開脫免罪(第三更)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一一六章 來自府城的求助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七十三章 老爹的秘密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二二七二章 天註定第一五二一章 高人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一〇五四章 前途無光(第二更,求月票)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四八四章 恩將仇報(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