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

朱厚照這幾天時間滯留東昌府城聊城不去。

既不動身北上,也不前呼後擁到府城以及周邊風景名勝吃喝玩樂,這下可把朱厚照身邊一幫人急壞了。

誰都不知朱厚照要做什麼,這會兒誰也不敢胡亂揣摩皇帝的意思,就怕行差踏錯,惹來禍端。

這個節骨眼兒上,又有傳言說江彬和錢寧即將回來,張苑聽到後緊張不已。

對於別人來說,江彬和錢寧不過是兩個皇帝跟前的佞臣罷了,但對於張苑來說,這可是他在皇帝面前保持聖寵不衰的最大阻礙,甚至可以說會影響他未來的生死存亡。

張苑也知道僅憑自己的力量跟江彬和錢寧對着幹不太容易,畢竟二人是皇帝主動召回來的,他只能儘可能阻撓,但二人一旦面聖後會如何,那就不是他能干涉的了,尤其是現在錢寧還恢復了錦衣衛指揮使的職務。

張苑琢磨半響不得要領,最後決定直接派人去找江彬和錢寧。

張苑的想法很簡單:“與其等兩個佞臣回來後我費盡心思去對付,倒不如把他們收攏到麾下,只要他們一天在我手下做事,我就有辦法控制他們。誰不聽話,直接幹掉就是……”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等張苑具體落實時才發現困難重重。

這二人雖然以前都跟他有一定聯繫,但其實彼此關係不那麼親密,想收買二人並不太容易。

尤其他還知道現在錢寧已投奔沈溪,江彬那邊也有意要往沈溪北上的路徑靠攏,意識到現在最大的敵手已不在二人身上,而在那個提拔過他、給了他第二次政治生命的沈溪。

張苑後知後覺,馬上派人給沈溪送信,希望能得到沈溪“支持”。

這邊張苑做事積極,另一邊小擰子和張永也有所動作。

而他們從開始目標就很明確,不去跟江彬和錢寧作對,而是直接向沈溪示好,總歸以前已鋪好路,現在知道沈溪即將回朝,他們幾乎每天都會跟沈溪一封信,彙報皇帝身邊的情況,處處表現出對沈溪的恭順,保證將來對沈溪制定的策略會言聽計從。

“不能讓張苑佔了先。”

小擰子在跟張永私下見面時,特意提醒對方,“這幾天他那邊小動作不少,派了幾波人出去,好像是有什麼大動作。”

張永道:“咱跟沈大人早就有聯絡不假,但就怕張苑現在擁有司禮監掌印的權勢,更容易受到沈大人青睞。”

小擰子罵道:“別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張苑不就是仗着自己是東宮老臣,才如此飛揚跋扈麼?現在朝中反對他的人不在少數,尤其是皇宮內苑,二十四衙門中有能力的太監,哪個不煩他?他都快成孤家寡人了……難道沈大人會用他這種要能力沒能力、要人脈沒人脈的昏庸之人?這人見利忘義,以前害過沈大人,沈大人絕對不會相信他。”

“是。”

張永點了點頭,算是同意小擰子的說法。

小擰子突然想起什麼來,又道:“倒是留在京城那邊的貴人這幾天接連送信過來,詢問陛下的近況,咱家一直沒有回信……你看是否有必要跟她說一聲?”

張永馬上意識到小擰子口中的“貴人”是近來逐漸失寵、被朱厚照留在豹房的麗妃,以前小擰子可是一門心思要投奔麗妃的。

張永道:“沒那必要,有事還是等回到京城以後再說。”

……

……

對於宮裡這幫太監來說,最重要的生存之道便是見風使舵,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誰有權勢就聽誰的。

麗妃得寵的時候乃是朱厚照身邊說話分量最重之人,小擰子等人自然唯恐巴結不及。

但現在麗妃獨守冷宮,也就是豹房,人比黃花瘦,小擰子和張永都不想跟這種不得志的女人來往,也就有意無意把麗妃囑託的事情拖延下去。

小擰子作爲皇帝身邊最寵信的太監,當然知道現在風向往哪邊吹,沈皇后正得寵,她就算要星星朱厚照都會想方設法滿足,什麼麗妃、花妃都要靠邊站。

而這會兒麗妃則不甘心就此失寵,朱厚照離開京城後,其實她已得到一定自由,這跟她手上掌握有廖晗這張牌有關。

通過廖晗,麗妃可以清楚地知道外面的情況,她的書函可以隨時傳出豹房,甚至可以獲得一些出入的便利和自由,這會兒她跟花妃之間已顧不上纏鬥,專心致志查清楚皇帝的動向,並且開始爲皇帝回京後重歸豹房做準備。

但她獲得的信息回饋並不太好,尤其是當得知朱厚照爲了沈皇后茶飯不思時,更意識到危機臨近。

與此同時,她的一份書函送到了正在北上途中的沈溪手裡。

麗妃幾乎是病急亂投醫,發現自己的權勢一步步失去,並且可能就此被皇帝雪藏時,麗妃想到最能幫到自己的人其實是沈溪,只有沈溪出手相助纔是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辦法。

“大人,這女人不識相,明知道皇后乃是沈家人,她還來信請求大人相助。”信函是由雲柳派手下情報人員送來的,最後由熙兒送到沈溪跟前。

因爲是敵對者發來的信函,再者書信並沒有使用密碼等保密措施,使得熙兒提前得知信的內容。

沈溪臉色冷峻,喝斥道:“這種事跟你有關係嗎?”

熙兒吐吐舌頭不再言語,而沈溪則繼續看着書函。

有關麗妃的事,沈溪通常都會嚴肅對待,畢竟這女人跟他的關係非比尋常。

沈溪把書函看了幾遍,放下來道:“這女人看來的確不能留在京城,否則遲早成爲心腹大患。”

熙兒瞪大眼道:“大人……你是要殺了她嗎?若在京城下手不太容易,尤其是在豹房裡……”

沈溪道:“天子腳下殺人,殺的還是陛下的枕邊人,你是想讓我淪爲階下囚嗎?”

熙兒癟嘴不語,沈溪再道:“下一步麗妃很可能會動用陛下跟前的力量,來換取她地位的提升,但可惜現在陛下身邊已沒有真正聽她調遣的人。”

“那大人還擔心什麼?”熙兒道。

沈溪道:“別忘了還有江彬和錢寧,甚至是許泰、李榮這些人。朝中想上位的人不在少數,而有些人手上掌握的資源遠遠超出你我的想象,陛下也並非完全不念舊情之人,在陛下於皇后處得不到認同時,自然會想到故人,以得到心靈的慰籍……”

熙兒緊張地道:“那就是說,陛下可能還會迴歸豹房,沉溺逸樂?”

沈溪點頭道:“豹房一定會回,但選擇新人還是舊人的問題,必須提前綢繆。”

……

……

豹房內,麗妃近來都在忙碌,但眼見距離皇帝越來越遠,此時心力交瘁,身體也大不如前。

這天麗妃又讓廖晗到豹房,把一方木匣交給他。

廖晗打開來看過後,苦着臉道:“乾孃,這樣做不行啊……您總在變賣首飾換錢,長久下去怕是家底要被掏空。”

麗妃冷聲道:“否則呢?趁着陛下沒回來,不趕緊收攏人心,難道還要等陛下回到京城後再做事嗎?豹房的太監,還有宮裡的執事,哪個不是貪得無厭之徒?難道不給你好處,你會給本宮做事嗎?”

“乾孃,您話可不能這麼說,孩兒心一直都是向着您的。”廖晗支支吾吾道。

麗妃瞪了廖晗一眼,她很清楚其實變賣首飾家當的錢,有很大一部分被廖晗給扣下私吞了,但她不動聲色,便在於她現在能用的只有廖晗一個,旁人根本無法滿足她對外傳遞消息的需求。

麗妃道:“趕緊派人去查陛下的情況,看看聖駕什麼時候回京……還有,若是沈之厚送書信到京城,一定要第一時間把書信交到我手裡。”

廖晗把木匣攥緊了些,點頭哈腰道:“乾孃您放寬心,孩兒會把事情處理好。哦對了……花妃娘娘那邊派人前來傳話,說是想跟您聚聚,您看是否……”

麗妃皺眉道:“花妃?她做事什麼時候需要你從中代勞了?”

“嘿,這不正好碰上她的人麼?乾孃,您千萬別誤會,孩兒可不是那種見異思遷之輩,孩兒只是您一人的乾兒子,您若不同意,孩兒只管拒絕便是。”廖晗道。

麗妃怒火中燒,但她知道此時不能發作,再三壓抑後,她才搖頭:“本宮暫且不跟她見面,若她有要緊事,就親自到本宮寢殿來,否則的話……”

廖晗趕緊道:“明白明白,孩兒這就去……嘿,這個不識相的女人,居然以爲她能跟乾孃您平起平坐?孩兒這就去打發她的人!”

說完,不等麗妃吩咐,廖晗便徑直往門口而去。

廖晗出門後,臉上卑微之色盡去,嘴角露出一絲不屑,顯然心底並不覺得麗妃是可以“託付”前途之人,口中唸叨:“要不是看在你還有一點家當,鬼才理你……一代新人換舊人,指望陛下重新恩寵你?還不如留着點東西過下半輩子日子呢……”

至於麗妃這邊,送走廖晗後心情異常沮喪。

麗妃心中一口鬱悶半天不得排解,最後猛地一拍桌子,把侍候一旁的幾個宮女給嚇了一大跳。

“出去,都出去!讓本宮獨自安靜一下。”麗妃厲聲道。

宮女們趕緊退下,麗妃則手撐着桌子半天沒緩過氣。

“沈之厚啊沈之厚,我今天這一切說到底都是你害的,要不是你不給我一兒半女,我能落到今天這般田地?眼見着我落難,你要是置之不理,就算我死了,也一定會讓你脫掉一層皮……”

“或許你一度是不怕被陛下知道我們以往的事情,但那是以前,現在陛下跟你之間早就有了嫌隙,哪怕我們的事只是一粒火種,也可能形成燎原之勢……不信咱們走着瞧!”

……

……

隨着沈溪和朱厚照即將回京,朝野即將發生鉅變之事,暗中迅速發酵。

其中最受人矚目的兩件事,第一件便是王瓊調任兵部尚書又臨時撤回任命,第二件事則是謝遷主動上疏致仕。

本來謝遷要退出朝堂,只對楊一清提出來,但隨後他又在內閣處置公文時,當着幾位同僚的面說出來,此事很快便朝野皆知,誰都知道謝遷想要退出朝堂了。

這天紫禁城永壽宮內,楊廷和跟暫行司禮監中事的李興一起來見張太后,詳細把朝野發生的事跟張太后一提。

朱厚照不在京城這些日子,張太后開始過問朝政,作爲當朝太后,她也的確擁有這樣的權力。

之前張太后做的很多事,都是在爲她出面干涉朝政做準備,哪怕不能垂簾聽政,張太后也想成爲朝中一股不容忽視的強大力量,在兒子基本不問朝事的時候,國家大事可以有人管理而不出亂子。

至於李興和楊廷和,都是張太后這一派的人。

“……太后娘娘,謝閣老的確提出要在陛下回京師後上疏請辭,而且他還說了,陛下現在羽翼豐滿,已不需要他這樣的老臣來輔佐,終於可以安心把位子讓出來,回老家頤養天年……”

高鳳被撤換後,李興已成爲張氏一門在朝中的代表。

李興很懂得把握時機,畢竟他拎得很清,自己既不是張苑的人,也沒有跟小擰子和張永站在一起,在司禮監中屬於第三方勢力,若沒有外來力量的支持,他很難在秉筆太監的位置上堅持下去。

李興當然知道應該巴結沈溪,但問題是現在巴結沈溪的人太多,而之前李興已跟張氏一門建立起聯繫,他現在並不是說完全站在張氏這邊,更多的是腳踩兩條船,見風使舵。

張太后神色冷峻,道:“謝老可有說過,誰來接替他的位子?”

李興沒有直接回答,先看了旁邊靜默不語的楊廷和一眼,這纔回道:“回娘娘,謝閣老沒提,不過按照規矩,應該由樑大學士接任首輔,畢竟此前一直都是按照入閣來排序,作爲次輔,樑大學士接管首輔之職乃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且樑大學士在朝野素有清名,文武百官不會有異議。”

張太后看着楊廷和,連連搖頭道:“不行,不行,樑大學士跟沈國公走得太近了。”

一句話就全盤否認樑儲這幾年在朝中的辛勞,只因跟沈溪走得近,就被張太后剝奪繼任首輔的資格。

李興非常爲難,苦着臉道:“娘娘,這件事很難辦啊,奴婢也知楊大學士乃繼任首輔的不二人選,但規矩就是規矩……不好破壞啊。”

李興言中之意,一旦謝遷走了,按照規矩就是樑儲來擔任首輔,哪怕別人再推崇楊廷和也是白搭,除非讓樑儲從內閣退下來,如此一來就只有致仕一途。

六部尚書轉爲閣臣可行,但內閣大學士轉六部尚書,並不符合大明官員的升遷途徑,也是一種巨大的羞辱,此前尚無先例。

張太后道:“有何不可?樑學士一向不得哀家欣賞,資質平庸,碌碌無爲,如果朝廷發生大事,關鍵時刻他能頂得起來?”

這話大肆貶損樑儲,有意擡高楊廷和的身份和地位,說得好像除了楊廷和外,旁人都難以撐起內閣的門楣。

楊廷和行禮:“太后明鑑,如今這些事要等陛下回朝後再行論定,再者謝老乞骸骨只是一家之言,做不得準。”

“嗯。”

張太后點點頭,用欣賞的目光望着楊廷和,“楊大學士從來都是哀家中意的不二首輔人選,有楊大學士在,至少能壓制朝中不良風氣……哀家希望楊大學士將來能秉承朝廷公義,令滿朝文武上下一心,爲皇家效忠。”

楊廷和再次施禮:“臣誠惶誠恐,就怕辜負太后的期望。”

張太后笑道:“你能力方面沒有任何問題,現在面臨的難題是從入閣順序上,該由樑學士來接替謝閣老之職,所以只能想辦法讓他從朝中退下,最好跟謝閣老一起致仕。今後內閣出缺的話,也不再由資質平庸者填補,最好找一些有本事識大體的人入閣。”

楊廷和心裡一動,明白了張太后的意思。

將來入閣的官員,有沒有本事都屬其次,關鍵是要“識大體”,而所謂的識大體就是必須是“自己人”,誰聽張太后的話,誰就有資格入閣。

在這種事上,楊廷和不好表態,因爲他自詡要維持朝廷公義,不能因好惡和黨爭強推沒能力的人入閣。

李興則笑道:“娘娘所言極是,要是碰上那既沒能力又不聽調遣的,還要費力更換,造成朝局混亂,不如從一開始就把人甄選好,一勞永逸。”

李興說話時,一直打量楊廷和,生怕自己哪裡說得不對而開罪這個內閣三把手。

但此時楊廷和好像啞巴一樣,低着頭,像是在思索什麼事情,無論李興和張太后說什麼,他都不插話。

最後張太后發現楊廷和態度不對,問道:“楊卿家,此事你如何看?”

楊廷和道:“回太后,臣在此事上並無意見,只等陛下回朝。”

張太后沒有勉強,微微頷首:“想來陛下很快就要回到京師,再過個十天半個月……那時候就該把事情定下來,再跟朝中通個氣,多頌揚一下楊卿家的功績,讓人知道哀家在首輔接替人選上是怎麼個意思。”

楊廷和趕緊勸止:“太后,此事不宜張揚。”

楊廷和到底有腦子,他很清楚現在張太后跟皇帝間對立嚴重,本來可能朱厚照有意讓他來當首輔,可一旦聽說是太后在後邊發力,也會把他給刷下來,別到時候反倒是他楊廷和被勒令致仕。

“嗯。”

張太后未置可否,轉頭看着李興道,“李公公應該知道怎麼辦吧?”

李興笑道:“明白,明白……太后娘娘,您就瞧好了。”

第一四五五章 喪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四六三章 再起波瀾(第四更,爲書友)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九七一章 知遇之恩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七四一章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九一九章 臨出征贈禮(第四更)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二四八七章 爭搶功勞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二二五章 前恭後倨(第六更)第四三九章 侯府送禮(第一更)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二六九章 異想天開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一三二七章 水到渠成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一一〇二章 京城人士(第一更)第二〇二一章 這是要造反第一八六章 臨別送畫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同行如敵國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一〇九六章 戰事趨緩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二一六三章 牽掛第二四四章 香閨獨處(第八更)第二七八章 十美圖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一九九七章 失心瘋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二五九九章 預謀刺殺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八五四章 毒雞湯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二〇九〇章 弄巧成拙第二三六三章 謀逆案第八八四章 上川山和烏豬山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二四三八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一〇二章 雕版連環畫第九七六章 收買拉攏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二五八七章 聞風而動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二三二九章 特殊方式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五八〇章 提堂審案(第五更,謝書友)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二二四一章 秩序制定者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一六三章 趣味相同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一三五八章 六萬貫(求月票)第一三五章商會的力量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一一七三章 潛移默化第二三九四章 探監第二四九六章 押寶第一三四章夜半相會無人時第一〇八三章 一片安寧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六七七章 買人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六七八章 兄妹相認第三十六章 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