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六三章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唐寅暫且不知,他千里迢迢來青陽縣城幫魏國公徐俌跟寧王作戰,卻被徐俌當成替罪羔羊,隨時都準備將他大卸八塊。

翌日一早,城內便派出兵馬從城東出城,唐寅前一日晚上一夜沒睡,早早便到城門口去查看出兵情況。

徐俌沒有親自出來監督出兵之事,倒是徐程在,聽說唐寅在城門口,趕緊過來問候。

“唐大人,這麼早便起來了?昨夜休息得可好……”徐程滿臉堆笑地問道。

唐寅從踏雪出城的官兵隊伍中收回目光,望着徐程:“在下進城後還沒有合過眼。”

“啊!?”

徐程稍微有些驚訝,“一定是因爲招待不週……回去在下就着人爲唐大人準備好一些的住所,絕不能虧待唐大人。”

唐寅搖頭道:“在下差事在身,因惦記事情而無法安然入眠,今日若可的話,在下甚至希望能隨兵馬一同出征。”

徐程笑了笑:“不必了,有沈大人和您制定的計劃,此戰獲勝應該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不過這戰場瞬息萬變,誰能在戰前就敢確定一定能得勝呢?唐大人,咱先回衙門,相信公爺已在等候您了……要不咱移步?”

“嗯。”

唐寅點點頭,其實他一點兒也不想見徐俌,但對方是軍中主帥,他非見不可。

徐程笑着在前引路,好像一隻狡猾的老狐狸,唐寅心中則有些悲哀:“明明我是沈之厚派來的使者,應該有一定身份和地位……但朝中這幫掌權的都在防着沈之厚,進而對我這個代表也防備有加。”

……

……

當天青陽縣出兵分爲兩部分,一部分很早便從城北出發,去截斷寧王兵馬糧道。

另外一路則直接出西門,騷擾敵營。

兩批兵馬前後腳出城,唐寅只是去城西走了一圈,隨後便被徐程帶去見徐俌,到了地方纔知道徐俌不在,然後被引到後院花廳等候。

下人送上茶水,唐寅喝了幾口就發現徐程不見了,他打量一下四周,門口有人看守,便知道自己被軟禁了。

唐寅明白徐俌對他的態度,因爲沈溪的關係,徐俌對他存在諸多疑慮,不能給予充分信任。

唐寅坐在縣衙後院花廳喝茶等候,不知不覺有些睏倦,便靠着椅背小寐。

此時城西城頭上,徐俌一身厚重的冬裝,監督西面正在進行的騷擾戰,城中兵馬兵分兩路出擊後,徐俌身體一直都在顫抖,也不知是因爲冷還是因爲緊張。

“公爺,人已帶到縣衙……若北路兵馬出了事,定不會叫他跑了。”徐程上了城頭,對徐俌道。

徐俌回頭看了徐程一眼,神色稍微有些凝重。

“就算出擊的兵馬出了事,老夫也不能殺了他……唐伯虎是沈之厚派來的人,就算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都道沈之厚用兵神乎其神,真有那麼不可思議?臨陣指揮他是有本事,但問題是現在他是在千里之外干預戰事,還想一戰而勝,實在太扯淡了。”

徐程道:“派出去的兵馬回報說,城北河岸邊的確沒發現寧王的兵馬蹤跡,青陽縣周圍地形複雜,連續下了幾天雪,寧王兵馬確實收縮了……綜合昨日唐寅所說情報,寧王在青陽縣周邊佈置的人馬不多,真有可能贏得一場勝……”

徐程正要幫沈溪和唐寅說兩句好話,順帶振奮一下徐俌的精氣神,卻被徐俌伸手打斷。

徐俌搖頭道:“沈之厚到底不在此處,老夫聽從他的建議用兵,其實是在玩火,此戰得勝還好,若是失敗了,老夫定將此事上報陛下,讓陛下知道是沈之厚左右老夫用兵。”

徐程苦笑道:“公爺,出了事,咱恐怕沒法跟陛下申辯。若說明……陛下只會更生氣。”

徐俌聞言臉色漆黑,最後沉默不言。

……

……

唐寅昨夜睡不着,但在被軟禁後卻放下所有包袱,好好地休息了小半天。

等醒來時,唐寅臉上帶着些許無奈,喃喃自語:“昨日沒來由竟承受那麼大的壓力,今天得知戰場上的事跟我無關,甚至可能被徐老頭遷怒,也就不再想勝負如何……早知如此,應該找一處高牀軟枕之所好好休息纔是。”

就在唐寅伸了個懶腰,站起來準備問門口的侍衛是否有房間供休息時,徐程興奮地跑來,剛到門口便招呼開了:“得勝了,真的得勝了。”

唐寅聽了這話,不由微微鬆了口氣,臉上多了幾分冷厲,到底唐寅還是有脾氣的。

唐寅沒有挪步,徐程快步來到他跟前,氣喘吁吁道:“唐大人,派去截寧王兵馬糧道的騎兵隊回來了,成功截獲四五千石糧食,殺死和俘虜敵寇六百餘人……”

唐寅問道:“徐老公爺呢?”

徐程先是一怔,隨即笑道:“公爺正在迎接兵馬回城,同時關注城西寧王兵馬動向……今天城西用兵沒什麼戰果,雙方沒打起來,不過出擊兵馬順利撤回來了,相信稍後陳列於西邊的寧王所部便會因缺衣少糧而撤兵……唐大人居功至偉啊。”

唐寅一臉冷漠,沒把眼前的功勞當回事,一擺手:“就算是有功,那也是沈尚書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之功,在下不過是傳話罷了。若是徐老公爺回來的話,在下會去拜訪,但現在只希望儘快用餐,然後好好休息一下……你看是否可以安排一下?”

徐程笑道:“那是自然……你們這些人就這麼怠慢唐大人?趕緊準備上好的酒菜,再爲唐大人準備廂房休息。”

徐程對唐寅的態度明顯跟之前不同,用喝斥下人的方式化解尷尬。唐寅對此完全不在意,在侍衛的引路下出了門口。

徐程則匆忙去給徐俌彙報。

……

……

此時徐俌志得意滿,昨天還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樣,現在卻春風滿面,人好像年輕了十幾歲。

“公爺,已經去跟唐寅打過招呼,他暫時不過來。”徐程見到徐俌後笑眯眯地道,“恭喜公爺,這回可真是旗開得勝啊。”

徐俌笑道:“這算什麼旗開得勝,之前那場慘敗難道不算事麼?”

徐程道:“暫時失利算什麼?最重要的是看誰笑到最後……現在城外寧王兵馬沒了糧草,看他們怎麼跟我們鬥……若是趁着他們撤兵時,主動出擊一戰的話,我們或許可以獲得更大的戰果。”

徐俌臉上的笑容淡去,開始認真琢磨這件事,最後面帶疑惑之色問道:“這個……到底是現在出擊好,還是等他們主動撤兵時再追擊好?寧王是否會再次派人來送糧食?這次咱帶回的糧食不多,其餘都就地焚燬了……對面寧王兵馬的營地內或許還有存糧,他們真的只有六七千人?”

這一系列問題真把徐程問住了,雖然徐程平時看起來足智多謀,但畢竟從未有過實戰經驗,很難把握戰爭細節。

徐俌見徐程臉上露出難色,不由道:“如此說來,不能就此把唐伯虎給丟到一邊置之不理,還是得用他,聽取他的意見。他就算再不行,背後有沈之厚的力量,沈之厚人遠在千里,卻對這邊的情況瞭如指掌,看來是派有大批斥候在青陽縣城左右。”

徐程道:“那公爺的意思,現在去把唐寅給請來?”

徐俌擺擺手:“如此有能耐之人,不能太過輕慢……之前老夫對他態度不善,他也不主動前來拜訪,可能是想完成沈之厚的交託後便回去,老夫偏偏不能讓他如願。老夫親自去見他。”

“公爺,您……”

徐程對徐俌突然表現出的熱情感到無所適從。

徐俌問道:“怎麼,你覺得老夫主動去見他不合適?”

徐程搖頭道:“公爺給他面子,就當是收買人心,但現在是否跟陛下上奏報捷更爲重要些?若是可以跟陛下的人馬協同作戰,或許寧王只能倉促撤兵,此番平定叛亂也就輕而易舉……”

徐俌一拍腦門兒:“嗨,你看老夫居然忘記早些跟陛下奏捷……趕緊拿筆來,老夫要親自寫奏捷書文。”

……

……

徐俌趕緊向朱厚照奏報自己的功勞,渾然不顧這場仗其實沒真正開打,不過是截斷寧王兵馬的糧道罷了。

徐俌沒馬上求見唐寅,而是等黃昏時分,知道唐寅起牀後,才親自去見。

縣衙後堂,徐俌一臉笑呵呵的模樣,給足唐寅面子,先是噓寒問暖一番,後來又過問家事,讓唐寅覺得很假。

徐俌最後直入正題:“伯虎,這次幸虧有你在,有些情報老夫此前根本就不知曉……你是如何得悉寧王軍中情形?”

唐寅實話實說道:“大部分的情況,都是沈尚書派人前來知會……”

徐俌眼前一亮:“可否將此等能人異士爲老夫引薦?”

唐寅聽了不由皺眉,心道:“徐老頭好不要臉,沈之厚的情報系統會給你用?你是想直接把人收編竊爲己有,繞過沈之厚當朝中頂樑柱?”

唐寅道:“在下沒資格調遣這批人馬,他們分散各處,只聽從沈尚書命令,請恕無法爲徐老公爺引薦。”

徐俌臉上露出遺憾之色:“那真是可惜,這些能人異士應該好好利用纔對……伯虎啊,你看現在對方糧道也截斷了,城外兵馬缺少糧食和補給,士氣大跌,軍心必亂,下一步是否應該派兵出城跟他們交戰?你有何好建議?”

唐寅搖頭道:“截斷糧道後,寧王必會有所防備,下一步寧王可能會將戰略重點由安慶府城轉移到青陽縣城來,所以不適合主動出擊,而要等寧王兵馬前來……現在關鍵是要跟陛下取得聯繫,協同作戰。”

徐俌本來想乘勝追擊,擴大戰果。

因爲這次小勝不足以彌補之前的過失,徐俌急於爲自己正名,以防被正德皇帝清算。

但唐寅的話,讓他對出兵之舉產生疑慮,而對方那言之鑿鑿的模樣,徐俌根本就沒法進行反駁。

徐程倒是在旁質疑:“就算寧王主力集中到青陽縣城來,我們也可以提前出兵將外面敵軍營地掃蕩一番……他們剛剛遭遇一場失敗,且糧草物資補給不足,不趁機打掉他們銳氣,等敵寇主力到來,那時陷入苦戰的就是我們了。”

唐寅反問:“不知徐老公爺有幾分把握能將城西賊寇營地一舉蕩平?”

徐俌和徐程對視一眼,隨後默默搖頭,顯然二人都沒多少信心。

現在敵人到底有多少兵馬,他們都只是來自於唐寅提供的情報,而無法求證,只知道寧王駐紮在青陽縣城外的兵馬暫時沒有攻城的能力,但要守住營地應該綽綽有餘。

唐寅再道:“寧王麾下兵馬,有部分是百戰精銳,此前曾追隨沈尚書平息西南民亂……雖然城外這六七千人未必就是精銳的全部,但其中包括有神機營和騎兵營,野外作戰能力不弱於如今沈尚書麾下兵馬,只是因爲他們是被迫投靠寧王,不能完全得到信任……對付他們,我看不如派出使節前去勸降,哪怕他們不從,也可以擾亂寧王視線,讓寧王心生疑慮,進而起到分化瓦解的效果。”

徐俌對於陣前實行反間計不太贊同,嘴角發出不屑的聲音,未予評價。

徐程則道:“現在馬上就要爆發大戰,這會兒派誰去都等於是送死吧?”

徐俌道:“難道伯虎你想去敵軍營地?”

唐寅稍微有些驚訝,顯然沒料到徐俌居然想派他這個局外人當使者,而唐寅不想去趟渾水,當即回絕:“在下沒能力去做此事。”

徐俌臉上帶着奚落的笑容:“伯虎不去也罷,你是之厚派來的,你不願意沒人能勉強……既然你覺得這兩天出兵不合適,那就先穩固城防,若城外有何消息務必第一時間通知老夫。”

“在下明白。”唐寅起身行禮。

徐俌客氣兩句,帶着徐程離開,對唐寅再沒了尊敬,更像是利用完後棄如敝履。

……

……

二人回到營中,徐俌臉色陰沉。

徐程道:“公爺,就算他不支持咱出兵,咱還是可以出兵去跟寧王兵馬交鋒……勝算很大啊。”

徐俌沒好氣地道:“你沒聽他分析嗎?城外這路兵馬可是寧王麾下精銳,神機營和騎兵營可以跟沈之厚統領的精兵正面抗衡……本身他們就是沈之厚栽培出來的……當初沈之厚人在江西和湖廣當了兩年督撫,統領兩地兵馬平亂有功……這倒好,給朝廷栽培出強大的敵人來!真是可笑。”

徐程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應答。

徐俌再道:“既然他說咱要穩固城防,那就繼續穩固城防,老夫正好可以好好休整一番。之前陛下派人來督促出兵,本來就是給我們壓力,現在我們都已成功化解,莫非還要給自己找麻煩不成?”

“公爺英明,現在趕緊跟陛下那邊去信,讓陛下派兵前來接應方爲正途。”徐程順着徐俌的話意道。

徐俌點了點頭:“有道理,現在看陛下反應如何,若陛下讓我們固守,那我們就固守到底,若陛下讓我們出兵……到時候再說吧。”

本來徐俌有意派兵出城作戰,但聽了唐寅的話後,不知不覺改變初衷。

徐程非常納悶,心想:“公爺也是,明明想出兵,也對唐伯虎的話不屑一顧,但爲何如此快便改變想法?這說明公爺潛意識裡還是信服沈國公和這個唐伯虎的分析。”

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一八六五章 蛇鼠一窩第二六〇二章 關鍵是密旨第三三二章 恍然大悟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二六四〇章 不決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八一七章 拉唐寅下水(第二更)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一四二章 來自京城的謝家千金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八七二章 唐寅染相思病第一〇〇八章 執迷不悟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第二四五一章 斷糧道第一〇一章 早熟的小蘿莉第一九二一章 叛亂到來第一〇四〇章 半夜不速客(求保底月票)第一三四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二一六〇章 聯合告狀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八七五章 秉筆太監第一〇四六章 監軍張永(第一更)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問題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一三五四章 分憂(求月票)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一三五一章 誰給的自信?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二五二二章 謀逆第二一五一章 有故事的女人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一〇四四章 沈卿家,你安心地去吧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八章 啓程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一八八八章 針鋒相對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八十一章 貴賓桌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六七五章 替代軍功第一五三章 金錢帝國(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九二三章 分權領兵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一四四九章 官場一家人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二五六八章 轉機第一八四二章 參議權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一六七章 講理不成反被揍第二四七九章 撥開雲霧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一四六一章 規劃好的路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一九八章 備考府試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一三三五章 言盡於此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一四九一章 孤獨第二三二二章 各有算計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四二〇章 殿試(第三更,盟主加更)第一四一七章 花小錢,打大仗第二五二六章 以防不測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二一七章 耍猴?第八章 啓程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五〇〇章 新官上任右中允(第十三更)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二〇七六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二三二七章 宴無好宴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