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四章 舉薦

年底時,內閣將新增人選的事情在朝中傳得沸沸揚揚。

沈溪掌管的兵部也迎來變化。

曹元從甘肅巡撫任上調京城出任兵部右侍郎,之前的右侍郎何鑑遷左,熊繡在劉瑾排擠下終於黯然離開京城,致仕回鄉。

熊繡跟劉瑾之間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沈溪沒有想方設法挽留,因爲他對熊繡原本就不看好,這個人雖然跟閹黨勢不兩立,但主要是私仇,且爲人並非十分正派,加之近來熊繡爲報仇不斷給沈溪找麻煩,故在其致仕一事上沈溪沒有施加援手。

熊繡自己也不想留在朝中,每天都忍氣吞聲做人,如此一來事情便順理成章,劉瑾達成了在兵部安插釘子的目的。

曹元是徹頭徹尾的閹黨中人。

沈溪並不擔心曹元進入兵部衙門後會對他造成什麼不良影響,反倒覺得兵部這邊多了閹黨的力量,對維持朝廷局勢平衡有一定幫助。

之前劉瑾千方百計希望在兵部插一腿,現在曹元順利進入兵部,甚至擔任兵部侍郎這個重要的差事,等於說沈溪在這一盤對弈中讓了劉瑾一子,劉瑾必然以爲自己局面上佔優,對於擠壓兵部權力也就沒那麼熱衷了。

曹元再怎麼有本事,跟沈溪的資歷和功勞相比還是大有不如。

沈溪做官到現在雖然不到十年,卻一直處於朝廷權力核心,他擔任的差事,從最初的翰林史官修撰到東宮講官、日講官,再到地方任督撫,完全是抄近路,曹元這樣在地方輾轉多年才升遷爲部堂的官員就算拍馬也趕不上。

而沈溪在加太子太傅後,緊接着又加少傅銜,極大地穩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朝中六部尚書,沈溪儼然已到旁人無法企及的高度,就算吏部尚書劉宇和禮部尚書王鑑之都要靠邊站。

劉宇是閹黨中人,本身無法得到朝中文官的信服,王鑑之則屬於老派官員中的資歷派,本身並不具備跟閹黨正面衝突的能力,而現在文官集團的當務之急便是跟閹黨作鬥爭。

於是乎,內閣首輔謝遷被朝野看作跟閹黨鬥爭的主帥,沈溪自然是理所當然的先鋒官。

但目前的現實卻是,沈溪退到後面悄無聲息,謝遷領銜的文官集團跟閹黨之間的鬥爭也沒有預期那麼激烈,閹黨跟文官集團的矛盾因劉瑾權柄降低而暫時被弱化,朝中對朱厚照復朝的期待逐漸加深。

眼看年底這段時間,朝廷有風聲要增加新的內閣大臣人選,朝中人便趁機上疏,請求朱厚照把每日午朝給恢復。

就算不能恢復到每日舉行午朝的地步,但隔三差五來個午朝,甚至偶爾開開經筵日講也是好的。

這僅僅是朝中文官最基本的願望,想要達成卻困難重重,因爲劉瑾這個對頭會千方百計阻撓此事。

wωw ●ttκΛ n ●¢ ○

若大臣們能隨時見到朱厚照,劉瑾就無法欺上瞞下,權勢自然就會降低。只有阻斷朱厚照跟大臣溝通的渠道,他的地位纔會得到鞏固。

這次內閣新增大學士人選,正是劉瑾一手炮製並大力推動,就算要選人,也跟正統翰苑官員沒多大的關係。

誰跟劉瑾走得近,便有機會成爲閣臣。

……

……

沈溪從未想過這個時候入閣。

在旁人看來,入閣是一個文官事業發展的巔峰,意味着就此進入核心決策層,具有宰相一樣的職權。 щщщ⊕ttκan⊕C ○

問題是如今宦官當道,內閣權力被最大程度壓縮,反而是兵部尚書這個差事擁有一定實權,沈溪斷然不會放棄手上的權力當一個有名無實的閣老。

對於沈溪來說,任何聲望和名位都是浮雲,與其讓歷史銘記,不如在當下做出成績來,無論是流芳千古還是遺臭萬年都無關緊要。

人是爲自己而活,不是爲名望和功名而活。

可惜就算沈溪一心想當個與世無爭的兵部尚書,但還是有人跟他較勁兒。

劉瑾一反常態,想促成沈溪入閣,目的非常簡單,那就是扶植曹元擔任兵部尚書,讓沈溪去一個被架空權力的內閣大學士位上。

這天趁着朱厚照回宮睡覺,劉瑾前去請見問候,順便提出增加內閣大學士名額,有意無意地提出讓沈溪入閣。

“……陛下,沈尚書是朝中少有的文武雙全的能臣,他若入閣,將來朝事必會處置得很好,陛下也可高枕無憂。”劉瑾笑眯眯地說着。

這段時間朱厚照的心情不錯,這跟他有了新歡有關,在花妃那裡他得到了心靈的慰藉。

朱厚照疑惑不解,問道:“之前不剛有幾名大臣入閣麼?爲何又着急挑選下一批?”

劉瑾將早就想好的說辭托出:“回陛下,老奴這不是看到內閣缺人麼?謝閣老和王大學士已年老體邁,是時候退下來了!陛下憐憫他們年老體弱,特允致仕歸鄉,這不是陛下的恩德麼?”

朱厚照皺眉不已:“內閣是謝少傅和王閣老年歲大嗎?朕怎麼記得焦大學士年歲也不小了……”

關於朝中大臣分別多少歲,朱厚照從來不會刻意去記。

他說的幾個人,已經有幾個月未曾見過面,到底誰更年長,一時間記不得了。

他只是隱約記得,好像焦芳年歲更大一些。

劉瑾當然不會如此承認,因爲焦芳是他的人,如果謝遷退下來,首輔就是焦芳,就算有楊廷和跟樑儲在內閣,權力依然會被劉瑾把持,那時就算沒有奪回錦衣衛和三千營的控制權,他手頭的權力也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劉瑾笑道:“陛下,老奴記得不是很清楚,不過以身體狀況看,顯然是焦大學士更爲年富力強些,謝閣老……一直病休,他之前可是上疏請辭過……”

朱厚照仔細回想了下,點頭道:“說到這裡,朕記起來了,好像真是如此……謝閣老年歲的確大了,身子骨不太中用,之前隔三差五就請辭,被朕駁回便頻頻請病假,許多天都不到內閣履職!”

“是,是!”

劉瑾見自己陰謀達成,笑着應聲。

朱厚照再道:“謝少傅那裡暫且不提,你提請讓沈尚書入閣算幾個意思?朕覺得沈尚書留在兵部不錯,朕需要他幫朕打理軍政,朕定下兩年平定草原的國策,現在距離兩年之期還有……”

說到這兒,朱厚照的話卡住了。他日子過得渾渾噩噩,很多事都是睜眼忘,至於時間更是分不清楚。

劉瑾道:“回陛下,還有一年多時間。”

“對,一年多時間聽起來很長,但其實也沒多久了!”朱厚照道,“如果讓沈尚書入閣,兵部的事情不就沒人處置了嗎?”

劉瑾趕緊道:“陛下,這不有新晉兵部侍郎曹元嗎?曹侍郎曾巡撫陝西、甘肅,領兵作戰乃是一把好手,之前宣府之戰,他便屢建奇功,地方上的人都拿跟他與古之孟嘗君相比,足見他威望之盛……”

“什麼曹元,朕不記得,他是兵部侍郎嗎?”

朱厚照自己都不忘記提拔誰出來做什麼官,或者當時記得,轉眼就忘了。

劉瑾道:“陛下您不記得了?那麼多有功將士中,這位曹侍郎可是您欽點。”

“行了行了,既然是朕欽點,那就讓他當兵部侍郎好了,兵部有沈尚書在,就算阿貓阿狗當侍郎,也沒任何問題,只要別給沈尚書找麻煩就行了!”朱厚照顯得很不耐煩,隨口說道。

劉瑾聽到這話心裡一陣悲哀。

在朱厚照這裡,兵部只要一個沈溪就行,其餘的人只需要給沈溪打下手,有沒有誰都無關緊要,甚至朱厚照還拿曹元跟阿貓阿狗相比,這讓劉瑾有些接受不了。

朱厚照對沈溪越禮重,劉瑾越生氣,一心想把沈溪這個絆腳石搬開。

“姓沈的小子可真有本事,就算跟陛下鬧了矛盾,到現在都未見面說過話,但陛下依然迴護他,此人不除我難以掌握朝政大權。”

心裡如此想,劉瑾嘴上卻道:“其實讓沈尚書入閣,只是發揮他的優勢罷了……沈尚書入閣後,可以繼續領兵部差事,到那時,他在內閣兼顧兵部,再提拔一個兵部尚書,有什麼事問一下沈尚書便可!”

“哦?”

朱厚照微微皺眉,似乎是在考慮這件事的可行性。

就在劉瑾以爲有機會,想趁機多說幾句,擡起頭來便見到朱厚照在那兒打瞌睡,根本不是考慮沈溪入閣的事情。

“陛下?”劉瑾提醒。

朱厚照這纔回過神來,板起臉來:“你又想說什麼?”

劉瑾感覺欲哭無淚,期期艾艾道:“陛下,老奴跟您說沈尚書入閣之事。”

“這事兒你別提了,朕不想聽這些,朕之前跟沈尚書是鬧出一些不愉快,但朕不是小肚雞腸之人,沈尚書管兵部,朕能放心,你就別瞎折騰了……如果你想找人入閣,就跟謝閣老商議,確定好人選再跟朕說!”

朱厚照說到這兒打了個哈欠,起身舒展了個懶腰,揮揮手道,“朕累了,先回去歇着,有什麼事以後再說吧!”然後揚長而去。

跟以前一樣,朱厚照一聽到朝廷之事便犯困,屢試不爽。

以前劉瑾還能利用朱厚照這秉性謀求政治利益,但現在他需要朱厚照關心朝政,卻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目送朱厚照遠去的背影,搖頭嘆息。

……

……

劉瑾從乾清宮出來時,心中懊惱交加。

“……沈之厚這小子,實在欺人太甚,讓咱家在陛下面前總是束手束腳,若不把你扳倒,咱家不姓劉!”

劉瑾很生氣,想把沈溪調離兵部,但一時間看來無法如願。

“炎光說得有幾分道理,只有讓陛下對姓沈的小子徹底失望,才能讓咱家稱心如意……不行不行,就算那姓沈的沒做錯事,咱家也一定要想方設法給他一個爆發的機會,促成他跟陛下翻臉……誰讓他跟咱家不合呢?”

劉瑾沒有回司禮監掌印房,直接打道回府。

他知道朱厚照白天在宮裡睡覺,不可能臨時有事找他。

等劉瑾回到家中把情況跟張文冕和孫聰說明後,張文冕道:“公公如此做怕是沒什麼用,陛下睏倦時,聽不進您的話。”

劉瑾冷笑不已:“陛下不睏倦時,就是咱家也見不到陛下的人!”

張文冕尷尬不已:“陛下平時……是有些忙碌,但公公試想一下,陛下精神好時見的都是些什麼人?”

“以前是錢寧等人,現在……就是個小擰子,但小擰子一直在陛下身邊,咱家幾次收買他,他都裝聾作啞,咱家恨不能把這小子一併給做掉!”

劉瑾咬牙切齒,“小小年歲便油滑無比,跟那沈之厚如出一轍,這兩個小子都是咱家的眼中釘、肉中刺!”

張文冕道:“其實陛下平時還經常見到一人,且聽聞最近陛下對此人非常寵幸。”

“你是說……花妃?”劉瑾皺眉道。

張文冕點頭道:“正是此女……公公可記得之前在下曾說過,花妃乃江櫟唯送到建昌侯身邊,又爲建昌侯轉送陛下?江櫟唯跟花妃關係匪淺,這次陛下寵幸的兩個婦人中,有一人也是江櫟唯找來的……之前在下曾跟公公舉薦此人,但公公事務繁忙,未接見他,不如就此……跟他說說合作對付沈之厚的事情?”

劉瑾眉頭微蹙:“這倒是咱家之前沒想過的……”

“公公不妨想一下,若是花妃經常在陛下耳邊吹一些枕邊風……是否會有效果呢?”

張文冕用一種諂媚的語氣說道。

劉瑾看了孫聰一眼,想徵求自己這個妹夫的意見,但孫聰老神在在,閉目假寐,沒有參與討論的意思。

“行!咱家原本不想見此等卑鄙無恥之徒,但現在看來,不見他,不好對付沈之厚那小子……既如此,就讓他來一趟吧!”

劉瑾臉上滿是不悅,畢竟在他看來,江櫟唯曾刺殺過他,還是沈溪派出的人力保他才能平安抵達京城,等於說江櫟唯一度是他生死大敵,現在卻要跟仇人合作,以劉瑾的傲氣,其實不屑於爲之。

張文冕問道:“公公幾時見人?”

“不必挑時候,讓他早些過來吧,咱家今日在府中休息……咱家回宮前,讓他到咱家面前敘話便可!”

劉瑾說到這裡,不由自主打了個哈欠,他擦擦眼角溢出的淚水,搖頭道,“也不知怎麼搞的,咱家最近也是晚上不困,反倒是白天精神萎靡不振……好了,咱家先去睡一覺,起牀後,姓江的站到咱家面前即可!”

張文冕嬉皮笑臉地道:“得令,公公您瞧好了,這江櫟唯一定能幫上公公您的忙。”

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四十三章 世態百相第八八四章 上川山和烏豬山第二一六九章 最信任的人第二六一三章 寧得罪閻王第一八七七章 另請高明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二〇三章 與人爲善(第四更)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二六一三章 寧得罪閻王第一三四〇章 熊孩子又失蹤了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二五〇章 又見刺客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七一四章 初爲人父(第三更)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兒和孫姨第二〇〇章 苗女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二五六六章 奇襲第六三六章 都是來通知我一聲的第二一七一章 紙上談兵第二二二八章 殺紅眼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一七五四章 雙簧第一九〇〇章 秉燭夜話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與質疑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六九九章 潛移默化(第一更)第一六六四章 最後的對策第二二四一章 秩序制定者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八六六章 皮扒兩層(第三更)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二二八七章 隨遇而安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三八一章 娃娃臉的權臣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二三一四章 良苦用心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一二四章 上路第二二八三章 遇到對手了第一五四八章 驅不完的邪第一二四一章 城破在即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國事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註定(第六更)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一五三三章 仙法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一一三三章 大捷?(第二更)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一一六八章 枕戈待旦第二四二五章 大勢所趨第一五九章 理想愛情與現實第二一二七章 毒酒?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二四五七章 同情心第四六八章 大浪孤舟(第二更)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二三八八章 連環罪證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二五一八章 無果而終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三三一章 我是魔鬼第一一九五章 寢帳議事第一五九八章 代溝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八十五章 情懷如詩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一一〇一章 出使的女人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三一一章 我不是牛糞,我是鮮花(求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