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

所有人都覺得,沈溪偏幫王陵之過頭了。

之前王陵之跟軍事學堂的學生摔跤,刻意營造的意圖太過明顯,現在又讓王陵之先衆人一步說話,以至於誰都知道沈溪想把王陵之提拔起來。

而且王陵之說的這番話,實在沒什麼營養,大明在對韃靼人的作戰策略上,一直保持守勢,很多人都將防守當作對戰蒙古的金科玉律。

心中已有成見,對王陵之所說的話,也就不以爲然,沒有人覺得王陵之表現很好,唯獨朱厚照小眼睛裡帶着驚喜。

王陵之的話雖然簡單,但卻正合朱厚照的心思。

朱厚照一向不主張防守,少年人氣血方剛,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不知戰爭殘酷,一直主張激進地跟韃靼人正面開戰。

沈溪卻道:“王將軍的話,本官實在不能苟同。”

一句話,就把所有人目光吸引過去。

朱厚照驚訝地問道:“沈先生,你覺得小王將軍說的話沒有道理?朕倒是覺得,跟韃子交戰,主動出擊再好不過……”

“比如先皇時,兩次將韃子打得滿地找牙,就是靠主動出擊的策略,況且此番宣府之戰,韃子已是蹬鼻子上臉,難道不應該正面將其擊潰,讓他們知道我大明將士的厲害?”

雖然在場絕大多數人都覺得跟韃靼人交戰應採取守勢,但他們聽到朱厚照的話後,卻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無論自己的觀點如何,想要得到皇帝賞識,就必須要主動迎合作爲九五之尊的朱厚照的意圖。

防守雖是硬道理,但奈何眼前的小皇帝性格激進,主張進攻。

在衆人或是詫異,或是期冀的目光注視下,沈溪心平氣和地道:“陛下之前見過王將軍跟諸位學生對戰,以爲如何?”

朱厚照苦笑道:“沈先生,朕也知道小王將軍的本事,你不必一再強調吧?剛纔的對戰,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小王將軍乃我大明數一數二的武將,哪裡是這些沒經歷過實戰的學生可以比擬的?”

沈溪問道:“那如果在戰場上,陛下認爲這三十名學生見到王將軍,當採取如何方式來跟王將軍作戰,才能保證自己一方獲勝?難道像剛纔一樣,輪番攻擊不成?”

朱厚照眉頭瞬間皺了起來,沉吟良久,才搖頭道:“當然不行,必須要揚長避短……”

說到這裡,其實很多道理已再明顯不過。

沈溪正色道:“正如陛下所言,兩國交鋒涉及邊境穩定和三軍將士的生命,自然要揚長避短,而韃靼人自古就與天爲敵,生存在極北苦寒的環境中,優勝劣汰,使得那些體格瘦弱、單兵作戰能力低下的男子都被淘汰,而他們自小就生長在馬背上,正面突擊以強力擊潰對手的戰術正是韃靼人所長,若我大明軍隊針鋒相對,豈非以己之短攻彼之長?”

朱厚照張了張嘴,面對能言善辯的沈溪,發現自己根本無從辯駁。

沈溪再道:“無可否認,王將軍單兵作戰能力的確比之大部分狄夷士兵都強,能以一敵十,甚至數十,但只憑一人之力,如何能平定草原,揚我大明國威?”

突然後面有人走出來,道:“沈尚書,您如此擡舉韃靼人,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怕有些不合適吧?”

說話之人聲音清澈響亮,語氣中帶有一種強烈的質疑,好像對軍事方面的理解很深。

朱厚照一直在等沈溪之外的人出來說話,當即笑着問道:“沈卿家,這位也是你兵部的人?”

沈溪打量發話的人一眼,三十出頭,中等身材,形容清瘦,可是兵部人太多,他不是每一個都認識,畢竟平時兵部有許多在外辦差,只有皇帝召集時,纔會放下手頭的工作,濟濟一堂。

那人行禮:“微臣胡璉,乃兵部觀政,參見陛下。”

聽到這人自報家門,沈溪臉上露出會心的笑容,這個名字對他來說不算陌生。

胡璉,字重器,別號南津,南直隸淮安府沭陽縣人,曾祖爲明朝著名大孝子胡剛,弘治十八年進士。

這人是明朝少有的儒將,其擔任閩廣兵備道時,曾多次跟佛郎機人交戰,並大獲全勝。歷史上也是胡璉將佛郎機火炮引入大明,大力仿造和推廣。

不過,歷史上由胡璉推動的事情,在這個時空提前幾十年爲沈溪完成。

想到這裡,沈溪好奇地打量胡璉,想看看這位青史留名的人有何特殊之處……一代名臣居然會成爲自己的部下,實在是與有榮焉。

沈溪心道:“我當官後,能平步青雲,主要便是靠佛郎機炮……佛郎機炮的使用,算是大明從冷兵器時代向熱兵器時代進化的一個重要標誌,進士出身飽讀詩書的胡璉能有如此見地,實在不簡單。”

朱厚照聽到胡璉的自薦,沒有多留心,問道:“胡卿家,你覺得沈尚書的話有所不妥,那你可有更好的建議?難道你覺得大明應主動出擊,跟韃靼人一戰?”

胡璉被在場那麼多人盯着,神色非常緊張。

他今年三十六歲,比沈溪大了許多,但跟沈溪的地位無從相比,畢竟他才考取進士,在朝沒有任何資歷,雖然也算得上是名門之後,但始終缺少機遇。

胡璉硬着頭皮回稟:“回陛下,微臣看來,要根治邊患,還需主動出擊,否則斬草不能除根,只會貽害無窮……邊關連年不太平,百姓無法安居樂業,宛若一道永遠不會癒合的傷口,不斷消耗大明國力……”

胡璉說出這番話時,其實沒得到太多認同。

因爲這基本屬於老生常談的範疇,充滿了套話和廢話,這年頭的人,多少能看清楚形勢,雖然都知道胡璉說得有幾分道理,但更多的人還是主張防守。

沈溪心想:“胡璉此話還算中肯,只是務虛的地方稍微多了點兒……或許這位是實幹派的代表,不擅言辭,只要在大道理上沒錯便可。”

朱厚照聽到胡璉的話,帶有幾分認同,畢竟他一直堅持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只是胡璉所言,跟平時他聽到的沈溪的教導,根本沒法比,沈溪隨便提出一個觀點,就足以讓朱厚照消化很久。

朱厚照微微頷首:“說得確實有幾分道理,不過……胡卿家認爲,我朝當如何跟韃靼正面作戰?”

胡璉沒想到朱厚照會接連問自己問題,這些話他以前從未仔細思索過,臨場被問,又是在這麼多人圍觀的情況下,心理壓力非常大,但他還是保持鎮定,一邊組織語言一邊道:“當操練兵馬,鑄造兵器,待兵精糧足,纔有機會跟韃靼正面一戰!”

“嗯!”

朱厚照聽到這話,非常滿意,看着沈溪說道,“沈尚書覺得胡卿家所言如何?”

沈溪微笑道:“這不是跟陛下所提基本國策一脈相承嗎?看來這位胡觀政對於陛下的國策理解很深,應予以嘉獎和破格提拔,方能促使更多的能臣爲陛下效命,爲大明之國策效命。”

朱厚照眼睛又瞪得溜圓。

他當上皇帝后,親自提拔的人才非常少,且這些人要不就是內閣大學士,要不就是六部尚書,基本都是孝宗給他留下的班底,至於中下層官員的升遷,基本不用他費心,全部都由劉瑾代勞。

而這種一句話就把一個微末小官,提拔成爲朝廷棟樑的事情,其實讓他有一種強烈的滿足感。

朱厚照道:“沈尚書說得對,朕應該多提拔人才,爲國效命。胡卿家,既然連沈尚書都稱讚你有本事,朕也認爲你年輕有爲,當酌情提拔……沈尚書,你以爲胡卿家擔任何職方合適啊?”

沈溪道:“臣認爲,當以胡觀政爲武選清吏司主事。”

朱厚照連想都不想,直接點頭答應下來:“既然沈尚書親自跟朕舉薦賢才,那朕便應允了……胡卿家,你不是一直在兵部觀政嗎?從今日開始,你便是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朕對你寄予厚望,希望你能輔佐沈尚書,在這兩年中盡心做事,兩年後朕御駕親征,你可伴隨朕左右!”

“謝陛下隆恩。”

胡璉已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自己的心情。

剛纔只是一時義憤,站出來質疑,表達對沈溪“任人唯親”的不滿,誰知道沈溪不以爲忤,居然直接跟朱厚照提議予以破格提拔。

一個武選清吏司主事,已經是正六品,按照京官外放普遍升三級計算,比之外放七品知縣的官階要高太多了,而一個進士想要得到地方知縣的實缺,在沒有關係的情況下,基本要等三年甚至更長時間。

一句話就讓自己得到官缺,胡璉有種被天上降下的餡餅砸中的感覺,連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走了哪門子運道。

朱厚照道:“這位胡卿家一心爲朝廷、爲朕着想,實乃臣子楷模……諸位卿家,你們對此番戰事,又有何見地?若說得好,甚至對最後戰事有所幫助,朕會酌情進行提拔!”

這會兒朱厚照興致很高,隨隨便便一句話,就提拔了一個原來根本就不起眼的芝麻小官,立下自己的威嚴,讓他好好過一把大權在握的癮,他已經忍不住想多提拔幾個人。

之前那些兵部官員還謹守儒家中庸之道,不想隨便發表見地,招惹不必要的麻煩。但現在看到胡璉連升數級後,兵部上下官員,還有那些學堂的學員,全都躍躍欲試,很快就有人站出來發言,就算所言有失偏頗,但至少都經過一番詳細思慮,說得頭頭是道。

朱厚照登基後少有直接過問朝事,此番他在軍事學堂的會議室問及宣府戰策,表現出來的聰明睿智和威嚴深沉,讓他第一次在朝廷中層官員心目中有了好印象。

除了胡璉外,旁人沒有直接升官的,不過被朱厚照開口嘉許的人不在少數。

就算說得不那麼合心意,朱厚照也沒開口斥責,相反都會指出話中的閃光點,讓人心生欽佩和感激。

等十幾人都出來說過後,朱厚照有些累了,此時已接近正午,不知不覺之間,朱厚照在軍事學堂已停留一上午,衆官員站在沙盤周圍,一個個口乾舌燥,也面露疲倦之色。

沈溪道:“陛下,今日問事該暫告一段落了,不妨之後由微臣再行安排,找一些相對有見地的文臣武將,正式組成後方軍事指揮所?”

朱厚照點頭嘉許:“如此甚好,朕今日受益良多,不過也要考慮到朝事,衆位卿家過來也有段時間了,可能會耽誤手裡的公務,這樣的話今天參謀軍機便先結束吧,另外……傳朕的旨意,今日但凡過來的官員和軍中將領,按照官秩獎勵銀兩,當作朕的犒賞,將來若誰可在對韃靼之戰中有好的建言,朕必會再行賞賜!”

沈溪用讚賞的目光看着朱厚照。

在這個時候,朱厚照居然懂得以賞賜來收買人心,讓沈溪有一種“刮目相看”的感覺,他心想:“雖然想讓這小子即刻遠離吃喝玩樂很難,但總算是走出第一步,劉瑾離開京城算是個契機,或許可以讓他慢慢走回正道來!”

議事結束,兵部上下官員和學堂學生恭敬行禮後,各自告退。

朱厚照在沈溪、熊繡和何鑑的陪同之下,往軍事學堂大門而去,朱厚照顯得很興奮,拉着沈溪的手道:

Www▲ ttKan▲ co

“沈先生,今日朕在這裡議事,感覺良好,朕以爲今後就算不探討軍情,也可以多進行幾次這樣的議事,說不定就能在下面的官員中發現人才。”

“聖明莫過於,臣謹遵聖旨!”

沈溪弓腰行禮領命。

錢寧從門口進來,向朱厚照請示:“陛下,您的車駕已經準備好了,是否就此折返豹房?”

在臣子面前,朱厚照把豹房當作一種禁忌,不想讓人知道自己長期住在宮外,覺得這有損君王威儀……這着實有點兒掩耳盜鈴的意思。當然,也有可能是朱厚照在宮外住得太久了,覺得應該換個環境,想了想擺擺手:“朕要回宮,你這就去安排沿途護駕吧!”

錢寧一怔,隨即看向沈溪,以爲這位帝師說了什麼,才讓朱厚照改變心意回宮,但沈溪只是微笑着看向他,錢寧下意識地避開沈溪的目光,向朱厚照深施一禮,然後便去安排了。

熊繡和何鑑作爲朝中老臣,聽朱厚照說要回宮,心中倍感欣慰。

沈溪道:“不知陛下還有何交待?”

朱厚照腳步不停,拉着沈溪的手,邊走邊道:“該說的朕都說了,先生要在最短時間內將軍事指揮所建起來,最好別設在這裡,朕總覺得過來一趟有些麻煩,不如就將指揮所設在皇宮內苑如何?”

沈溪搖頭:“指揮所設在禁宮內,實有不妥,平時指揮所內當有人輪值,及時處置邊關緊急軍務……若陛下覺得建在此處不合適,或可調整到兵部衙門,陛下從乾清宮前去也方便些。”

朱厚照想了想,一撅嘴:“那還是設在這兒吧,朕不想走午門那邊……沈先生,朕要告辭了!”

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認知第五七六章 分家伊始(第一更)第一五一〇章 夫妻兩條心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一四五二章 兩個沈家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三更)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二一六四章 盲目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爲攻第五十章 爲欽差演示第一一二二章 暫時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〇一九章 老而彌堅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謝所有書友)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〇三章 擴張的野心第八四七章 把人辦了,我來幹第一〇四四章 沈卿家,你安心地去吧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七五〇章 貢院出題(第一更)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二一四六章 送禮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一六八六章 送別禮第一〇六九章 徵調(第一更)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五五一章 讓她有個着落(第二更)第二一五五章 癲狂人癲狂事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九六七章 連坐法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二四五三章 爭奪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禮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二〇六一章 離間計第二四五三章 爭奪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八三四章 從鹽引入手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八五章 鬥氣小蘿莉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七二九章 私慾和大義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二六四章 私會敗露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禮數第八六八章 屬驢的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二二六八章 慶典變狩獵第七〇〇章 你計劃,我拆臺第一一一六章 不可啊父皇(第二更,求月票)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臉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一六七七章 樂得清靜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一八八三章 做文章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八七六章 太子的鬱悶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四六六章 觀政進士(第二更)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二一九七章 戰場之外的精彩第一四五一章 過問與否第五八〇章 提堂審案(第五更,謝書友)第七十六章 新生意,新契機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一一六九章 回兵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二九七章 罪不容赦(第四更)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五〇三章 這裡不是清水衙門(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