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

劉大夏主動請辭,意味着兵部尚書之位空了下來。

出於對劉大夏的禮重,朱厚照順帶問了一句:“劉尚書,你認爲何人來做兵部尚書最合適啊?”

劉瑾怕朱厚照採納劉大夏的意見,趕緊出來勸阻:“陛下,老奴以爲……”

“你以爲什麼?”

朱厚照生氣地喝斥,“朕正在跟劉尚書說話,與你何干,一邊站着去。”

劉瑾碰壁,只能老老實實退到一旁不再言語。

劉大夏鎮定自若,拱手道:“回陛下,老臣認爲,三邊總制沈溪沈之厚來擔任兵部尚書最合適。”

朱厚照一聽,眼睛頓時亮了,一拍龍案:“好,劉尚書此議甚好,朕也認爲沈卿家文韜武略,適合擔任兵部尚書,而且之前沈卿家在西南領兵時便掛過兵部尚書銜,可說名至實歸,如此年輕才俊,正是朝廷所需……”

謝遷斜眼打量劉大夏,心想:“劉時雍搞什麼鬼,爲什麼要舉薦沈溪小兒?”

劉瑾聽到朱厚照支持沈溪做兵部尚書,就算明知道自己會忤逆朱厚照,也趕緊出來勸阻:“陛下,不可,萬萬不可啊。”

朱厚照勃然大怒:“劉瑾,不要在朕面前放肆,信不信現在朕就剝奪你司禮監掌印之職?朕正在跟劉尚書說話,你難道不能在一旁乖乖當啞巴?劉尚書,你繼續說。”

劉大夏見劉瑾碰壁,心裡一喜,立即乘勝追擊:“正如陛下所言,三邊總制沈溪南征北戰屢立功勳,年紀輕輕便已成爲大明功臣,如今朝中很多大臣已年老昏聵,朝廷正需要補充沈溪這樣的新鮮血液,如此方能彰顯朝廷之活力……”

朱厚照原本精神萎靡不振,聽到這話,已經興奮得抓耳撓腮喜不自勝了。

“好,劉尚書說得太好了,朕就是這麼認爲的,那事情就如此定下來吧。”朱厚照迫不及待地表態。

謝遷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心想:“不對啊,劉時雍被陛下勒令致仕,定心懷不滿,他知道如今劉瑾當權,六部很多事情都不能由尚書做主,現在劉瑾手伸得越來越長,若沈溪小兒歸來,豈不處處受制?分明是用心不良!”

就在劉瑾無從插話心急如焚之際,根本就沒有釐清朝廷局勢的謝遷,往前走了一步:“陛下,老臣認爲此事不妥。”

朱厚照好奇地打量謝遷,問道:“謝閣老,你以前不是想讓沈卿家回朝爲官嗎?父皇曾有意讓沈卿家擔任兵部侍郎,結果爲劉少傅和李大學士阻撓未成。現在劉少傅和李大學士致仕,朕已能做主,朕想讓沈卿家回朝擔任兵部尚書,這不正好遂你心意?”

劉瑾詫異地打量謝遷,不敢置信謝遷居然會來這麼一出“神助攻”,在他想來,謝遷根本就沒有拒絕的理由。

謝遷苦着臉道:“回陛下,以老臣看來,沈之厚剛被委派西北,如今人或許尚未抵達三邊,就此委任他爲兵部尚書,豈非朝令夕改讓朝廷決策形同兒戲?”

朱厚照笑了笑,安慰道:“謝閣老多慮了,此事乃朕一手安排,沈卿家高升爲兵部尚書,順應形勢,怎會形同兒戲?劉尚書請辭,朝廷擇優選材,沈卿家難道不是繼任之最佳人選?並非朝令夕改,這只是朝廷正常人事安排,一切都由朕做主。”

謝遷堅持道:“陛下不可,西北形勢不明,韃靼人動向存疑,沈之厚軍事才能毋庸置疑,但僅限於領軍作戰,但他從未有六部任職之履歷,不具備統領大局之能,再者朝中那麼多老臣,論資歷怎麼都輪不到他。”

“不如留沈之厚在西北,威懾韃靼人。值此朝廷辛勞更替之際,保持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甚爲重要!”

“這樣啊……”

朱厚照之前有意調沈溪回京,但聽了謝遷的話,有些猶豫了。

劉瑾雖然恨謝遷入骨,但此時卻很不得親這老傢伙一口。見時機成熟,他趕緊站出來說道:

“陛下,正是如此。謝閣老所言非虛,朝中文官大多嫉恨沈大人,覺得他少年英才,恨不能讓他摔一跟頭。此時沈大人回朝,很多人會千方百計針對他,反而辜負陛下一片美意。”

朱厚照皺眉:“這世道,年輕人就活該被輕視?以前朕也遇到過這等狀況……但是,朕始終相信沈卿家有能力應對各種不利局面,執掌兵部。”

在場戴義、劉瑾、謝遷和劉大夏都聽出來了,在對沈溪擔任兵部尚書一事上,朱厚照態度極爲堅決。

謝遷心下着急,打定心思不讓沈溪回京當差,不想沈溪被劉大夏等文官利用來對付劉瑾。

謝遷道:“陛下,就算您要徵調沈之厚回朝,也要等西北局勢徹底平復後。如今韃靼人動向不明,隨時可能入侵我西北邊境,若主帥離職,人心不穩,那三邊以及宣大一線或有災禍,延續兩年前可怕的一幕……”

朱厚照不怕別的,就怕丟掉自己的江山。聽到謝遷這話,他一擡手:“行了行了,謝閣老不必說下去了。確實,韃靼人誰都不怕,就怕沈卿家。這個時候,沈卿家確實不能擅離……這樣吧,先找別人來擔任兵部尚書,等西北局勢徹底穩定後,再徵調沈卿家回朝,這樣總該行了吧?”

既然皇帝選擇了妥協,謝遷沒有再爭論。

劉大夏也沒說什麼,雖然他想調沈溪回朝幫助謝遷對付劉瑾,穩定文官集團日益展現出的頹勢,但謝遷不領情他也沒辦法。再者,嚴格來說他已不是朝官,朝中事情他已經沒資格再參與議論。

劉瑾這邊則大大地鬆了口氣。沈溪回朝,對他來說再糟糕不過,關鍵在於朱厚照對沈溪言聽計從,他心底嘀咕道:“姓沈的小子不簡單哪,之前我被那些文臣喊打喊殺,眼看小命不保,正是他留下錦囊中的一封信,讓陛下回心轉意。若他回朝,陛下對他寵信有加,若他存心對付我的話,我豈不是要乖乖受死?”

如今的情況,謝遷不想沈溪回朝,沈溪自己也不想回朝來跟劉瑾鬥,劉瑾更不希望在自己穩定大局前面對沈溪這樣的強敵。

光是朱厚照一廂情願,也只能徒勞無功。

朱厚照皺眉:“既然沈卿家不回朝擔任兵部尚書,誰來暫代這職位?難道讓兵部熊侍郎升任?”

劉瑾想到自己彈劾劉大夏的主要目的,趁機建言:“陛下,兵部尚書之職,以前朝廷便有徵調西北督撫回朝擔任之傳統……”

謝遷和劉大夏都忍不住打量劉瑾一眼,不知道這個權閹爲什麼會突然提到這件事?謝遷心想:“兵部尚書出缺,從來都是能者居之,什麼西北督撫回朝擔任,完全是無中生有。”

朱厚照卻點頭:“劉公公言之有理,朕正是因此纔打算調三邊總制沈卿家回朝擔任兵部尚書……可現在的情況,總不能讓卸任的保國公來擔此重任吧?”

劉瑾道:“回陛下,大同巡撫劉宇劉軍門,乃三朝元老,其在西北履職多年,爲人謹慎,且敢於嚴笞貪官污吏,爲官甚是清廉,不若將之徵闢兵部以尚書敘用。”

關於劉宇,謝遷非常熟悉,畢竟是首輔劉健一手舉薦的“人才”,屬於文官集團中堅力量,且其在西北多年未曾有過大的劣跡,不覺得啓用劉宇有什麼問題。

劉大夏卻有不同的意見,出列道:“陛下,劉宇此人,在西北任職多年,雖有清廉之名,但大同等地卻有以馬匹賄賂朝中權要之傳統,據悉正是其縱容所致。若此事不查清楚,恐無法安朝野之心。”

朱厚照皺眉:“還有這等事?”

聽到這話,劉瑾趕緊道:“陛下,這不過是民間傳聞罷了……有人以馬匹賄賂朝中官員,並不代表乃劉軍門所爲,不若陛下先將其人徵調回京,再行查驗,若無問題的話,就以之爲兵部尚書。”

朱厚照點頭:“既然無實證,那就先調查一番,如果沒有的話,便讓其暫代兵部尚書之職。朕現在已經決定了,只要西北局勢穩定,就讓沈卿家回朝。劉宇先暫代幾天,回頭另行敘用吧。”

劉瑾不擔心劉宇將來是否卸任的問題,暗自琢磨:“姓劉的送給我一萬五千兩銀子買官,現在我讓他當上兵部尚書,已屬不負重託,他還得再送我份厚禮答謝才行……至於將來人事調動,那是陛下的事情,就看劉宇有沒有本事留任了。”

……

……

朝廷以劉宇擔當兵部尚書雖未完全定下來,但基本不會再作改變。

劉大夏和謝遷離開後,朱厚照問劉瑾:“劉公公,朕說了,先調查一下劉宇是否有賄賂朝官之事,若沒有才讓他擔任兵部尚書,你覺得派誰去調查合適?兵部還是都察院?又或者刑部?”

劉瑾道:“陛下,若以三司派人,會讓人覺得劉宇系戴罪之身,不若從錦衣衛中抽調人手,暗中調查,如此方能知悉真相。”

朱厚照微笑點頭:“劉公公言之有理,明着調查,如果真是那種貪官污吏,劉宇一定會警覺,不如暗中去調查……那你安排人去吧,朕累了,先回去歇息,這件事朕只等你的調查結果了。”

劉瑾好生得意,暗忖:“陛下讓我負責查案,而人手還是我一手舉薦……陛下不怕我暗中通風報信,足見對我的信任。”

想到這裡,劉瑾越發志得意滿:“由我來主導調查,自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過還是要讓劉宇再送一筆銀子過來,如果不是我,他別說當兵部尚書了,恐怕連他現在的官職都未必保得住。這次,少說也要讓他拿兩萬兩銀子出來!”

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十二章 進城(求收藏)第二五〇六章 接納與否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四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一三六二章 捐贈所得第九五五章 遠行計劃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一五六七章 翅膀硬了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一〇〇六章 儲相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問題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二三九章 射覆(第三更)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一六六四章 最後的對策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六五三章 小丫頭不懂事第一四五章 稚子無邪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一四一二章 本事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七五八章 心很累(第二更)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二四二二章 找個替代者第二二四一章 秩序制定者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一六〇章 一無是處的男人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一六八六章 送別禮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二〇九五章 來回折騰第六五四章 預兆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與質疑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二一〇二章 出城見客第一四五章 稚子無邪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一八五八章 誰之過?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第一八五六章 意見第七六〇章 用心不良(第一更)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會(下)第二一五一章 有故事的女人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一一六章 來自府城的求助第二三一九章 靠山第一七四五章 要做權臣第一一六一章 日常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二四〇二章 宴客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一五三七章 刁婦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一三五七章 總督府是閻王殿?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託孤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一二二三章 急個甚?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二〇七七章 溝通世界的橋樑第三六七章 拜見謝鐸(第四更)第四六八章 大浪孤舟(第二更)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八四七章 把人辦了,我來幹第二八五章 學藝不精(第四更)第一三一九章 新閣臣人選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五九一章 蹴鞠的另一種玩法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