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七章 治喪

“皇上……”

衆大臣正在乾清宮正殿及殿門前等候消息,裡面突然傳來淒厲的哭喊聲。

這一聲將劉健等人嚇了一大跳,蕭敬幾乎是跌跌撞撞向後殿衝去,未過幾時,蕭敬帶着痛不欲生狀出門,慘嚎道:“陛下駕崩……”

當場近百名官員、勳貴,皆都跪倒在地,面朝乾清宮寢殿方向,磕頭不已。

乾清宮內外哭喊聲一片,便是鐵石心腸之人,置身這種環境下,也忍不住失聲痛哭,所有人都淚流滿面。

蕭敬再次回到乾清宮寢殿,劉健最先從地上站起來,他抹了一把老淚,閉上眼嘆息:“陛下賓天,朝中喪事一切從簡,此爲陛下臨終託告。禮部、鴻臚寺、太常寺官員,往文淵閣議國喪、太子升鑾之事!”

不用任何人委命,皇帝駕崩後,劉健主動承擔起治喪大臣之責,畢竟他是首輔,百官之首。

雖然大多數人之前都哭得稀里嘩啦,眼睛紅腫,聞言只好收拾心情,畢竟還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們。

劉健自覺地承擔起責任,謝遷相對輕鬆多了,但到此時他仍舊沒反應過來,年紀輕輕的,皇帝怎麼就走了呢?

要知道謝遷中狀元入翰苑,沒過多久就在東宮擔任講師,弘治皇帝可以說是他看着長大的,用亦師亦父來形容再合適不過。現在弟子過世,他這個老師反倒好好的,一時間有些無法接受。

另外,年底皇帝病發雖然突然,且來勢兇猛,但因之前皇帝幾年都在病中,加上這次宮中因爲有司馬真人在,張皇后一直對皇帝病情痊癒抱有很大的期許,對外說的也是“陛下龍體小恙”,以至於朝中未曾對此事有足夠的警惕,以至於皇帝說走就走了,讓人感覺太過匪夷所思。

但即便再猝不及防,宮中早就有皇帝賓天的既定議程,或者說,內宮相關職司衙門從來都準備充分,即便皇帝過世得很急,也能在短短半個時辰內便縞素一片。

……

……

衆大臣的喪服,照理說應該由內府提供,但由於官員太多,那些官品相對較低的就得自行回家準備。

謝遷穿上孝服,看着宮殿已經悉數掛上白綾,整個人顯得蒼老許多,人猶自在恍惚中。他身後的文淵閣,出來幾人,全都是禮部官員,此時馬上要爲皇帝商定廟號和諡號,這原本是禮部分內的事情,但因弘治朝內閣權柄日大,以至於最後只能交由內閣定奪。

但此時謝遷,卻對朝堂失去眷戀,即便劉健和李東陽在文淵閣內召集衆禮部官員商討治喪事宜,也一個人在外面發愣。

劉健開完會走出來,好奇地問道:“於喬在此作何?”

謝遷唏噓不已:“皇上怎麼說走就走了呢?我猶記得當初在東宮的時候,皇上尚是個孩子,一步步看着他登上皇位,有了弘治中興的大好局面。但今天卻白髮人送黑髮人,我這心裡實在難受。”

說到這兒,他擡頭看了眼天色,問道:“天就要黑了,現在要見皇后和太子嗎?”

劉健身後的李東陽沒好氣地道:“於喬,看來你真的累了,這會兒了怎還稱太子?趁着入夜前,奉天殿內升鑾,太子登基後便是皇帝,你該改稱呼了。莫忘先皇臨終時在病榻前的殷殷囑託!”

“哦!”

謝遷沒精打采地應了一聲,心情極爲低落。

劉健手上拿着一份奏本,道:“此爲吾等與禮部商定的治喪議程,於喬,一起去見皇后和新皇。賓之,你去召集羣臣,準備奉天殿登基典禮!”

皇帝駕崩,劉健大致上還算冷靜,安排起事情來井井有條,分工明確。

此時謝遷想說一句“何必如此着急”,因爲按照以往規矩,通常都是先皇喪禮完成後,再行新皇登基典禮。但隨即他就想到如今太子年少,若不趕緊完成登基典禮,或許會有皇室宗親,或者掌兵之人犯上作亂,最好事急從權。

在這點上,謝遷非常佩服劉健,決定全力支持。

李東陽匆忙去奉天殿見等候在那兒的朝臣,謝遷則隨劉健去乾清宮見皇后和新皇。

劉健和謝遷抵達乾清宮時,張皇后已被人攙扶自後殿出來,坐在正殿龍椅下臨時準備的椅子上哭泣,朱厚照低頭站在旁邊,兩眼通紅,顯然之前痛哭過。

無論張皇后此時有多悲傷,也無論朱厚照有多後悔之前沒好好孝敬父親,但畢竟朱祐樘生病已經有兩三年時間,作爲妻子和兒子,其實對朱祐樘病故已有了心理準備。隨着劉健和謝遷到來,張皇后很快從痛失丈夫的陰霾中走出,以未亡人的姿態面對朝臣,爲兒子爭取應有的權利。

劉健和李東陽正要上前見禮,張皇后一擡手:“兩位卿家不必多禮,將來本宮和太子還要你們多多扶持!我們孤兒寡母的,沒什麼主見,有什麼事情請暢所欲言!”

張皇后一上來便把自己擺在很低的位置,在謝遷想來,自他們離開到皇帝駕崩前的一段時間,皇帝不可能不對太子諄諄囑託一番,那對內閣三位大學士的禮重,應該是朱祐樘臨終前交待過的。

劉健行禮:“臣請太后節哀!”

突然聽到這稱呼,張皇后愣了一下,顯得有些不太適應。三宮六院之首的皇后,突然間變成太后了,那王太后就要成太皇太后,她自己顯然不想這麼早就掛太后的名銜,這意味着她將逐步失去統領後宮的權力。

張皇后遲疑一下,沒說什麼,蕭敬在旁提醒:“兩位閣老,不知治喪事如何進行?”

謝遷打量蕭敬一眼,心中慨嘆,這位司禮監的掌印太監,也未免太軟弱無能了。

按照大明規矩,司禮監掌印太監等於內相,很多事情都有決策權,有時甚至連內閣都要聽從司禮監的意見,但現在明顯調了個個兒,司禮監不管事,一切交由內閣決策。謝遷心想:“這樣也好,能防止宦官當權,避免出現權閹!”

沒來由,他突然想到暫時在內閣中參議奏本票擬的王華:“估摸王德輝馬上就要進內閣了……”

內閣若無司禮監製約,可以說大權獨攬,尤其是目前宮中這種張皇后口中“孤兒寡母”的狀況。

朱祐樘尚在時,內閣便已大權獨攬,現在天子年少,內閣更沒道理放出權力,之前劉健和李東陽一直想爲王華爭取內閣大臣的位置,可朱祐樘一直回絕,現在朱厚照登基,王華進內閣已是順理成章之事。

在謝遷看來,如果王華進了內閣,那自己在內閣中的地位將會進一步降低,用不了多久,便可以乞老歸田了。

劉健道:“回太后,治喪細節已整理成冊,請您御覽!”

劉健隨即將奏本呈遞給張皇后,張皇后打開,看到上面以時文體式寫就的奏本,不由皺起了眉頭。因爲奏本撰寫不會用白話文,以至於以張皇后僅僅讀過基本女學讀物的水平,根本無從理解。

好在旁邊有蕭敬,蕭敬接過奏本後,詳細看過,然後湊到張皇后耳邊,將奏本中的內容用白話文的方式敘說一遍,張皇后這才釋然,頷首道:“一切聽從幾位先生安排……”

說到最後,張皇后又啜泣起來。

本來劉健還有關於弘治皇帝廟號和諡號的事情要說,但見張皇后哭個不停,便不再言語,目光落到很快就要登上皇位的朱厚照身上。在他看來,關於朱祐樘的廟號和諡號,完全可以等新皇登基後,提請朱厚照拍板。

……

……

天色已晚,奉天殿內開始點燃燈火。

作爲紫禁城中最大的宮殿,這裡曾是皇帝舉行大朝會之所,但今夜卻要舉行一次升鑾儀式。

朱祐樘剛剛病故,太子朱厚照便被扶上皇位,從此以皇帝的身份駕馭臣子和萬民。

內閣三位大學士有資格在乾清宮和奉天殿之間來回行走,禮部和鴻臚寺等職司衙門則負責大典細節,至於別的大臣或者勳貴,無論之前地位多顯赫,現在只能在奉天殿內等候升鑾儀式開始。

劉健和謝遷從乾清宮出來時,裡面靈堂已設好。

朱祐樘的棺槨會停放在乾清宮,在乾清宮外設置桌案,宮門外擺上法駕滷薄,在新皇登基儀式結束後,朝中二品及以上官員和勳貴、皇親國戚會到乾清門外哭喪守靈。至於其餘大臣,則要到禁門外,也就是景運門外哭靈。

出了乾清門,劉健道:“於喬,你且留在這裡準備迎鑾,我先去奉天殿安排升鑾事宜!”

謝遷點頭,站在原地見劉健走遠,他正想閉目休息一會兒,卻見門內出來一人,正是換上孝服不久的新皇朱厚照。

“嗯!?”

謝遷見到朱厚照,一時間竟然沒反應過來,遲疑一會兒才上前見禮。

朱厚照道:“謝先生不用多禮,我想問一下,我……我……是不是就要當皇帝了?”

謝遷皺了皺眉頭,雖然他看到朱厚照眼睛紅通通的,明顯之前痛哭過,但不管怎麼樣,你父親死了,就算你馬上就能當皇帝,也不能問得如此直接!

謝遷行禮:“是的,太子殿下……哦不對,應該稱呼陛下!”

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一七六章 你安心去吧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一五〇三章 幫忙和拆臺第一五五四章 新年伊始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一三一五章 添女第一二三三章 栽培第八三二章 不蝕本的買賣(第三章)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一二六四章 撤兵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七一七章 周氏當家(第六更)第二五〇九章 不出所料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七三三章 方法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舉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三十二章 喬遷之喜第六〇〇章 不安於平庸(第三更)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二二四八章 國師之位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八八四章 上川山和烏豬山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六〇二章 守節(第一更)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四五九章 大宴(第八更,謝所有書友)第九七一章 知遇之恩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二〇四八章 玩出事第一一六八章 枕戈待旦第一六九四章 巧取豪奪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三九七章 拜訪(第七更,賀磊洋盟主)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一三五四章 分憂(求月票)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一二五章驚魂旅途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一九一章 發案(第十二更!)第一一一二章 留一份,奏一份(第三更)第一八二八章 先來的戰報第二一三六章 分道揚鑣第二三五五章 處處透着邪乎第二〇一八章 深夜行動第二三三九章 奉旨收禮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四七四章 經筵議事(第二更)第一〇二九章 議戰(第五更)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一八〇八章 好心好意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二〇九三章 瘋狂與理智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二三七六章 顛覆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十六章 夏主簿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二一九四章 聯名第二二九九章 特殊的合作第一三〇四章 家宴謀劃(求月票)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