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

胡嵩躍等人在沈溪面前談條件,大肆要挾,對沈溪根本就沒多少敬意可言,但現在到了京師防備重中之重的居庸關,碰上隆慶衛指揮使李頻,結果李頻對沈溪的恭敬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這讓胡嵩躍、劉序和朱烈等幾名將領目瞪口呆。

他們只能認爲,李頻是不知禮義廉恥、只知道巴結文臣的諂媚小人,心中對李頻多了幾分鄙夷。

沈溪面對飲宴的邀請,不爲所動:“如今北夷兵臨城下,關隘周邊百姓正在水深火熱之中,宴席就免了吧……請李總兵將居庸關周邊州府戰報,一概拿來,本官要連夜查看!”

李頻讚歎不已:“大人爲國盡忠,廢寢忘食,實乃我大明股肱之臣,末將佩服之至。末將這就回去差人,將這幾月居庸關周邊州府情報一併給大人送來……大人請稍候!”

沈溪沒過多廢話,只是擺了擺手,李頻便識趣地告退。

見李頻退出中軍大帳,胡嵩躍問道:“大人,之前說北寇正侵犯居庸關,可如今看來居庸關固若金湯……大人爲何不前去衛所衙門赴宴,和本地駐軍打好關係的同時,搞清楚居庸關內外的情況,也對將來防禦居庸關有莫大的幫助。”

沈溪打量胡嵩躍一眼,說道:“胡千戶別忘了,我們來的目的,並不是協防居庸關,而是前往延綏鎮駐地榆林衛城。這居庸關內外的情況,只能作爲參考。況且,行軍途中接受宴請,雖非朝廷明令禁止,但爲人臣子總要有基本的覺悟。”

“如果你們實在想吃一頓宴席,不妨自行前往衛所衙門,想必李總兵會盛情款待……本官還要辦理公務,諸位請自便吧!”

以往在這些軍將印象中,一軍之帥雖然要保持威嚴,但也會想方設法收買手底下的人,讓官兵爲其效命,建功立業。

但沈溪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胡嵩躍心中不由犯起了嘀咕:“這少年郎目中無人,我等爲他效命,與韃靼人死戰,他不但衝着我們甩臉色,還三番兩次奚落刻薄,哪裡有半點大將風度?”

“這種不近人情的渾小子,自以爲中了狀元就了不起,恐怕這天底下的武將沒一人放在他眼裡。李總兵若知道他的秉性,一定會大失所望,避之不及!”

沈溪下了逐客令,胡嵩躍等人悻悻地從中軍打帳出來,正要返回自己營帳召集下面的軍官開會,晃眼看到李頻兜着手,在中軍大帳外來回踱着步。

李頻神色間有些彷徨,不知道的還以爲他犯了事,需要沈溪出面幫忙化解,所以纔會對沈溪如此畢恭畢敬。

“李總兵,您這是……”

胡嵩躍等人見到李頻,不得不上前行禮,眼前這位畢竟是居庸關的最高軍事長官,而且隆慶衛已屬邊軍體系,衛指揮使世襲罔替也很難傳過兩代,就因爲這地方是要害關口,朝廷非常重視。

李頻沒有半點兒架子,停下腳步,客氣地問道:“沈大人他……準備熬夜?”

胡嵩躍等人對視一眼,如果李頻在他們面前耀武揚威,他們會覺得李頻是欺軟怕硬之輩,不會自討沒趣。

但現在看到這位總兵官依然如此客氣,幾名京營把總以爲李頻本身就膽小懦弱,或者是闖了禍事,急需朝中大員幫忙化解,這才找上沈溪。

一方氣勢弱了,另一方氣勢自然就起來了。把總劉序笑着說道:“李總兵不必等了,這位沈大人脾氣古怪,行軍途中每天都會熬到半夜,還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爲,連送個熱茶水進去都可能會受到喝斥,真是油鹽不進!”

劉序如此說,是想讓李頻“知難而退”,不要再做無用功。

一干京營將領對沈溪這個主帥的抱怨最多,因爲沈溪沒按照他們的意思辦事,這些京營將領一個個素來都是天大地大老子最大,以前宋書不過是個副千戶,就跟翰林出身的沈溪唱反調,全因這些人常年在天子腳下,平日耳渲目染都是朝中大事,背後各有權貴作爲靠山,自以爲可以無法無天。

李頻聞聽此事,長長一嘆:“難怪!”

胡嵩躍、劉序等人面面相覷,心中同時升起一個疑問:難怪什麼?

李頻沒有解釋的意思,當下擡手:“諸位,就不打攪大家的雅興了,衛城內爲諸位準備了熱水,可沐浴更衣。諸位請回去歇息,有何需求,只管跟傳令兵提及,我隆慶衛自然會盡量滿足。”

胡嵩躍等將領面帶笑容,都覺得李頻如此好說話,是因爲他們都出自京營的緣故。

胡嵩躍傲氣橫生,抱拳:“李總兵客氣了,我等這就回去歇息!”

胡嵩躍、劉序和朱烈等人走遠了,回過頭時發現李頻依然在中軍大帳門前徘徊,這讓他們非常不解。

胡嵩躍道:“都跟李總兵說過了,這位沈大人乃是油鹽不進的主,他怎就執迷不悟非要湊上去巴結?莫不是關隘下曾發生戰事,有人來請援兵,結果李將軍沒出兵,導致戰敗,他怕被朝廷追責,所以想讓沈大人幫忙轉圜?”

劉序冷笑:“管他呢,這會兒到了關城,休想讓我們再離開……大家只管在關城休整,沈大人不下發犒賞我們就不走,就算御旨到來,照樣不管用!”

……

……

幾位把總帶着洋洋自得各自返回營帳休息,沈溪這邊心態放得很平和,將從兵部獲取的宣府以及保安州、延慶州等州府的地圖冊拿了出來,在桌案上鋪開,然後拿出隨身攜帶的乾糧,準備一邊吃,一邊看地圖,等候隆慶衛方面提供的居庸關周邊戰報送來。

就在沈溪伏案端詳的時候,突然覺得帳篷裡有些不對勁,擡起頭來,只見李頻站在帳簾處,手上捧着個大木託,上面擺放有一個茶壺、茶杯和熱氣騰騰的飯菜。

如果是其他人要來找沈溪,親衛必然會提前進來傳報,但李頻身爲掛總兵銜的隆慶衛指揮使,作爲居庸關的地頭蛇,那些親衛不敢開罪,任其進出。

“李總兵這是幹什麼?”沈溪詫異地問道,神色間帶有幾分警惕……怎麼說也是不請自來,還這麼悄無聲息地出現。

李頻慚愧地說:“大人爲公務不肯赴宴,末將特意爲您準備了茶水以及簡單的飯菜,請大人不要嫌棄纔好!”

沈溪微微皺眉,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他不覺得李頻有什麼理由要對他這麼恭維有加。

“本官奉旨前往三邊,伺機收復榆林衛城,而李總兵駐守關隘,保護京師門戶,同樣懈怠不得,這送茶送飯之事,何勞李總兵親自動手?”沈溪繼續疑惑地問道。

“大人,您如今巡撫延綏,三邊之地都等着您往援,末將既然不能率兵與您一同前往,只能在後方略盡綿薄之力。大人,趁着飯菜還沒冷卻,您先用過,邊關戰報稍後末將就給您送來。”李頻笑道。

沈溪若有所思,做了個“請”的手勢:“李總兵有話直說,不用如此……”

李頻連忙道:“大人,末將真的沒有什麼要緊事,只有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準備與您商議。”

沈溪考慮了一下,李頻跟自己擔負的職責不同,要說李頻刻意來巴結他,實在沒那必要。

邊軍體系跟地方衛所又有所不同,這些邊軍將領心高氣傲,畢竟在邊關立功的機會多的是,一場戰事下來,哪怕居庸關沒被韃靼人侵擾,最後在記錄功勞時也會寫上李頻的一筆。

李頻並不愁沒有晉升的機會,更沒有必要巴結朝中權貴,更何況嚴格說起來,沈溪還不算什麼權貴,最多算是個新貴。

既然想不通李頻有什麼相求之處,沈溪不再顧慮,拿起碗筷就要開動,但旁邊有個人看着,沈溪這頓飯怎麼都吃不安生。

“李總兵一起嗎?”沈溪問道。

“不……不用,大人請用膳,末將先到外面等候!”

李頻態度恭謹,正要出門時,沈溪道,“外面風寒露重,李總兵既然有事,請直接留在大帳中說話便是,只是請勿介意本官邊用飯邊交談!”

李頻連忙說“不敢”,臉上卻涌上一絲榮幸之色。

沈溪隨軍所帶逍遙椅早就收了起來,旁邊只有一方不大的凳子,李頻坐上去,笑眯眯地顯得很高興,能在新任延綏巡撫沈溪沈大人的中軍大帳“賜座”,他坐在那兒,眉飛色舞,讓沈溪實在琢磨不透這位居庸關守將心中在想什麼。

李頻見沈溪吃得很香,笑着說道:“大人,您庚申年在榆溪之戰中,親率幾百壯士,帶牛車炮轟韃靼之事,末將聽聞後萬分佩服。”

“哦。”

沈溪應了一聲,他不知道李頻是真的佩服,還是在說恭維話,“那時劉總督身陷危境,情急之下並未想太多事情……但本官想來,若李總兵身處那般環境之下,也會作出跟本官同樣的選擇!”

“大人說笑了,末將豈能跟您相提並論?牛車運炮,以前聽都沒聽說過,如今西北各邊塞模仿大人雄姿造了不少‘全勝車’,但經過演練,發現還不如大人的牛車陣,您說……這西北如此多的邊關要隘,哪個不對大人您佩服得五體投地?”李頻道。

吃久了乾糧,再難吃的飯菜也覺得無比美味。沈溪狼吞虎嚥吃完,愜意地打了個飽嗝,摸摸肚子,又拿起旁邊的茶壺倒了杯茶水,飲下後感覺整個人神清氣爽,這才說道:

“五體投地什麼的實在過譽了,只希望本官統調安排時,李總兵能儘量配合,希望能夠驅除韃虜,令我華夏邊關長治久安!”

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一一六九章 回兵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九十四章 刊印說本第一〇九四章 主帥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二四八三章 反對和支持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門來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八〇一章 正三品的“代總督”(第三更)第二四八五章 選址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五章 選人第八四〇章 曉之大義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二〇〇五章 以權換利第一九六〇章 沈溪掛帥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二四七五章 不給面子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一六〇章 一無是處的男人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七三九章 周氏的小九九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一九一五章 倉促變招第二三二二章 各有算計第二七〇章 全家備考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一四八一章 講官難當第一四六章 最強智計小諸葛第二五四七章 進發第二五五九章 誰吃虧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一〇七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更)第二三八八章 連環罪證第八四〇章 曉之大義第二五九八章 一棵大樹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區別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認知第一〇五八章 避戰(第三更)第八五〇章 造訪衆香國第一六七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三七九章 壓不住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二四四一章 功與過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一〇二四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第八〇〇章 從京官到地方大員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一九一七章 亂象第二二六一章 飛不出鳥籠第一二三九章 英勇無畏第二〇六〇章 矛盾體第九五五章 遠行計劃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六九九章 潛移默化(第一更)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六三四章 傲慢的兀良哈人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五五八章 出城迎敵(第三更)第一五九章 理想愛情與現實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一一三八章 信使第一〇八九章 心腹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二〇二章 放人(第三更)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七三九章 周氏的小九九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五四一章 出嫁的女兒潑出的水第一九一三章 中飽私囊第二一四八章 認義父第二三六七章 升遷第一七五四章 雙簧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一八九四章 張彩的毒謀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四六四章 代師贈畫(第五更,謝書友)第五〇〇章 新官上任右中允(第十三更)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六章 爭奪第四〇二章 四子造詣考題(第十二更)第五八七章 功或過?(第七更,再謝書友)第二四八五章 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