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盜書

bookmark

談判對手從耶律頗的換成了蕭得裡特。

對此人章越也有一番調查。

從外面消息而言,此人是阿附耶律乙辛上位,是個只知道阿諛奉承,察言觀色之輩。

言下之意就是此人靠關係上位,沒有什麼能力。

然而這是外面消息而已。

耶律洪基重用耶律乙辛,不是他昏庸,而耶律乙辛用蕭得裡特,也不是他糊塗。

次日談判,韓縝,李評找到的章越說出了自己擔心。

韓縝道:“蕭得裡特口口聲聲說夏國是遼國的世婚,若是他們以和親相要挾如何是好?”

李評道:“嫁遼以宗室之女,效仿文昭君,文成公主故事,如此兩家都是遼國宗親。遼國則兩不偏幫,也是在理。”

“和親?”

章越笑了笑其實覺得和親無妨,反正嫁得是官家女兒,不過……內在弊端很大。

章越道:“和親也是番邦索取陪嫁物一等手段,而且還陪了一個人質在對方手上,哪還有什麼兩不偏幫之說。”

“一旦和親,遼國要打本朝仍就沒什麼顧忌,但本朝要打遼國,遼國對公主如何不說,官家便先砍爾之腦袋。”

韓縝道:“言之有理,我也擔心朝內輿論,可是眼下我們很難拒絕遼國提出和親之議。”

章越道:“這有何難,慶曆時仁宗皇帝願許之公主,讓遼國在納幣和和親中擇一爲之,如今再提和親,我家便減二十萬歲幣。遼必不肯。”

韓縝,李評都是認同。

次日談判開始後,蕭得裡特與章越等宋朝官員談判,便顯得非常熟絡,沒有什麼陌生之感。

蕭得裡特道:“我從燕京辭別天子,這一路到達真定府,看到沿途都是宋遼兵馬劍拔弩張之狀,最後總算在護持下抵至真定城,着實感到一路行來不易。”

“不過聖命不可違,耶律頗的談了這麼久,今日我便替他接着談下來,免的功虧一簣。”

韓縝道:“貴使,這爲山九仞,功虧一簣之事也不少。”

蕭得裡特一方官員聞言都是暗怒,自洮水大捷後,宋朝官員談判時底氣多了不少。

但蕭得裡特卻心平氣和地道:“這九仞之功之言甚好,只要兩家秉持善意承之,便可克終。”

韓縝,李評等宋朝官員對視一眼,摸不準對方路數。

坐在二人後方太師椅上旁聽的章越不以爲意對二人擺了擺手,示意他們繼續談。

蕭得裡特拿出國書命人交給宋朝官員道:“劃界之事談到如今,切實疲憊之極,我身爲臣子也是爲難,心想早日瞭解此事。似國書上的劃界之事,你們看了可從之,便從之,若是不可從之,則別思一策以善言答之。”

“我聽說大宋之主亦是仁善之主,仁者愛人厚民,肯定不願兩家交兵,以失昔日舊好。”

章越看過遼主國書,裡面沒有提及和親之事,知道是蕭得裡特的迷惑之策,然後再轉手交給韓縝,李評。

這國書裡的內容絲毫也沒有改變,還是如當初一摸一樣,還加了一條令宋朝強行從西夏退兵的無理要求。

韓縝道:“宋遼兩家盟好已久,但因夏國頻頻挑起事端,以離間兩家關係。故而吾主起兵伐夏,也是爲兩家盟好,以免夏國從中作梗。”

蕭得裡特笑道:“貴主通情達理至此,此乃遼國之幸,也是兩家生民之幸。其實吾此來,也是爲了兩邦盟好,夏國乃我國世婚,貴邦不應大舉伐之。”“此番我來前,吾主告我若宋肯與夏息兵,答允五年內不伐夏國,那麼在劃界之事上可以商榷。吾主告訴我不可泄露此意給宋人,今日我不免如此言之,讓公等好好想一想,商議一番,說來也是爲了愛惜兩家生民之意。”

韓縝與李評對視一眼,不知如何答覆。

這時章越起身,一旁隨從見了立即搬了交椅放在韓縝和李評二人的中間。

章越扶着椅子緩緩坐下道:“貴使一番誠意我感受到了,若遼主早有此意,也不至於兩家各自陳兵百萬於此。”

蕭得裡特聞言臉上的神情有所波動。

蕭得裡特收起了笑容,言道:“吾主並不願興兵,只是因南朝劃界不明,又威逼夏國之事,羣臣屢勸。若劃界不成,宋仍攻夏不斷,吾再舉兵未遲。”

章越問道:“羣臣?”

“試問一句,兩家通好,歲貢之利在遼主之手,而羣臣無所獲。若兩家交兵,兵之利在羣臣,則遼主無所有。你們北朝要交兵是利於羣臣,還是利於遼主呢?”

蕭得裡特聞言無辭以對。

章越剖析利害實在是了得,若是遼主耶律洪基在此也要被他說動了。

事實上主張對宋劃界的耶律頗的,蕭禧等都是太子一黨。

耶律乙辛,蕭得裡特他們屬於寒門出身,天然依附於遼主耶律洪基。另外就是遼國的漢人集團,他們身在幽燕屬於利益相關,也是能不戰就不戰。

相反當年慶曆增幣,漢人集團還是支持遼主南下,因爲當時遼國確實對宋朝有軍事優勢。

……

蕭得裡特回到宋人給他安排的使館。

他首先見到的是耶律淳。耶律乙辛安排給他的任務,首先是確認耶律淳無恙。

蕭得裡特非常高興,對耶律淳道:“殿下放心,我定保你平安返回遼國!”

耶律淳看了看四下,蕭得裡特立即屏退周邊所有人。

耶律淳對蕭得裡特道:“先不說這些了,近來國中可有聽到什麼宋人的風聲嗎?”

蕭得裡特微微訝異,然後有些凝重地問道:“殿下是否聽到什麼消息?”

耶律淳道:“章越打算率軍伐遼!”

蕭得裡特吃驚道:“此事當真?”

旋即他想到今日與宋談判時章越的言語,忽然有所明悟。

耶律淳道:“之前耶律宏曾來看過我,他說他疑心宣撫司有伐遼之心,但他也說不準,認爲此事只有三成可能,所以他一直在試探章相公的意思,並告訴我若他這些日子沒來見我,說明他必然被識破給宋人拿起來,並隔絕消息了。他讓我毫不猶豫立即想辦法回到大遼,稟告陛下此事。”

“如今我有十幾日沒見到耶律宏了。”

蕭得裡特失色道:“南人怎麼會有這膽量?”

耶律淳道:“耶律宏說這不是宋朝皇帝的意思,他猜是應該章相公自己的意思。”

“他說此人功名心甚重,說什麼一將功成萬骨枯,請君且上凌煙閣,一心一意只想以邊功封爵!”

第52章 牧笛第304章 光陰第563章 蹀躞帶第333章 人情第678章 凱旋第276章 殿試第551章 分歧第676章 不退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522章 入直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328章 授等第199章 尋覓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558章 賜字第526章 光耀門楣第985章 遼國震動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353章 卻扇明日更新第860章 王安石的後悔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057章 今之國是乃伐夏(第二更)第972章 戰爭威脅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384章 我不願作官家第300章 官職第564章 熙寧二年第223章 圈子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169章 同進士出身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731章 佈置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679章 報捷第869章 王安石的推舉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519章 民望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1039章 章楶回京第884章 讒言第726章 道賀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58章 考取第225章 放榜第647章 大宋伯樂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895章 鬥爭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單章第206章 成功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231章 鹿鳴宴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單章第139章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252章 風雪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665章 陛下,小兒輩破敵了(兩更合一更)第548章 老師得重用第763章 韓絳回京第951章 自誠明第730章 大丈夫當馬革裹屍第198章 上元夜第133章 託付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第1016章 蔡卞進京第782章 金牌之下勒令退兵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157章 識人第300章 官職第502章 勢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629章 商議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126章 萬萬沒想到第284章 論名第441章 爲何爲官?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131章 佩服第468章 同年宴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86章 爭口氣(兩更合一更)第667章 初出茅廬第469章 青衣第544章 變法的目的第1042章 論孟第19章 進士科與諸科(感謝書友熿裘盟主)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